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翡翠原石,如果沒有經過精心雕琢,那它也只會是一塊頑石而已,一件好的雕工能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境界,可以彌補翡翠的先天不足,讓一塊一般的翡翠從石頭變成藝術品。而壞的雕工,不管這件翡翠的種水色多麼好,對於這塊料子來說,也是沒有美感可言的!
如果熟悉翡翠的人,應該都知道翡翠業內有著「三分料,七分工」的說法,翡翠雕工的好壞除了會影響雕件的美觀,還能左右翡翠成品價格的高低。比如下面的兩個佛:
這個做出佛的樣子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
而這件要把所有細節都修好、肚子臉做圓滑、做出流線可能要一天甚至數天的時間。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後面這件的胖臉、肚子都是漂亮的流線,磨的很圓,因為是手工磨,要磨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翡翠行業內有這麼句話叫「工料各半」,意思是一塊成品翡翠定價多少,其雕工所體現的價值和原料體現的價值是一樣的。
看看這塊木那場口原石,沒開之前有一條色帶,色很辣,種水看著很不錯,結果剝了皮後貨主心都被裂碎了。色也只有薄薄一層,下面變種嚴重,而且裂的烏七八糟,這塊料可以說是垮得一塌糊塗!但也並不是毫無價值,好在料子肉質細膩,水頭也不錯,頂上那片色也辣,還是有雕刻的價值的。經過多少日夜奮戰,千百次絞盡腦汁地創想,精巧設計,細膩刻畫,一件極品擺件終於出世了!
看看這細節的雕刻,當初的裂痕蕩然無存,可謂是巧奪天工。一件垮的石頭,在雕工師傅的手下成了傳世精品!
所以翡翠飾品的價值高與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雕刻技術,精湛的雕刻工藝,能更好地體現翡翠的魅力。但什麼樣的雕工才是最好的?最上乘的工不是凌駕在翡翠原料之上,隨意地進行雕刻,而是能夠揚長避短,更佳地體現翡翠的美。而好的翡翠雕工可以將翡翠的美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可以將翡翠雕刻成具有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