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位之名非吾所需」金庸「乾坤大挪移」正是此位英靈所創!

2020-12-02 騰訊網

無死則無生,有死方得生。災害之獸,由人類而生之惡啊。冠位之名非吾所需,最強之證只需寄予這一刀之上。——哈桑(山翁朱蘇德拉)

喜歡fate系列,尤其是fgo的小夥伴肯定不會對上面這句話陌生,沒錯,說出此等霸氣之言的正是fate中被人尊稱為"爺爺"的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

王哈第一次出場是第六章,但真正大放異彩,卻是在fgo的第七章中,原本作為冠位殺階的王哈,在主角一行面對具有無敵不死靈基的完全體「提亞馬特」束手無策之時,用他捨棄冠位的一擊,直接斬下了「提亞馬特」的翅翼,改變其無敵不死的靈基狀態,這才使得主角一行人最終打敗了FGO七章以來最強的敵人

說完了大家熟知的fgo裡的王哈,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現實中真正的王哈,

作為一名人類英靈,,王哈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正是在波斯帝國時期,開創了著名的阿薩辛派(assassin),以嚴密的恐怖活動對付政敵的——哈桑·本·薩巴赫(Hasan bn Sabbah)

哈桑·本·薩巴赫

作為狂熱的穆斯林什葉派信徒,哈桑創辦了「阿薩辛」一派,並通過持續一個多世紀的秘密暗殺行動來貫徹他的宗教「神啟」觀。

據說他曾常年隱居于波斯阿拉穆特山上的「鷲巢」堡壘中,35年間他從未下山,期間只有兩次走出房門登上屋頂"

然而對於中國人而言,他還有個更加令人熟悉的名字——霍山,

沒錯,此人正是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開創明教,並發明「乾坤大挪移」的人!

(倚天中第30回和第32回均有提及)

(據說神秘的「聖火令神功」也是霍山創造的)

當然,金庸筆下的山中老人,肯定會和歷史上的原型相差甚遠,但是轉念一想,這不正是對哈桑的魔改嗎?

要知道,《倚天》可是在1961年前後寫成了,整整比奈須蘑菇早了30多年呢!

不過金庸在書中也只是提及而已,並沒有耗費太多筆墨,和奈須蘑菇對fate系列的精心耕耘並不完全一樣。

作為「阿薩辛」一派的創始人,王哈也被稱為「初代哈桑」,然而在王哈去世100多年後,蒙古鐵騎兵臨波斯地區,「末代哈桑」魯肯丁在蒙古鐵騎的威嚇下屈服投降,阿薩辛派眾人被全部殺死,"雖在襁褓者,亦不倖免"

「阿薩辛」已成歷史,但王哈的威名卻在當世再次被人熟知,最後,讓我們再聆聽一下王哈的告死宣言:

「冠位之名非吾所需,如今這箭便是寄宿最強的證明。

迦勒底的魔術師啊。

需要一介弓兵相助嗎?

從今往後吾之名、吾之箭便於汝結緣。

冠位之名雖已送還給起源之海,但吾之射術卻毫髮未衰。

契約者啊。

你大可隨便運用這告死之箭……

……

……stella——『』

咦?好像哪裡不對

相關焦點

  • 鬥轉星移和乾坤大挪移,都有「移」字,有相似之處麼?
    而在《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鎮教之寶是「乾坤大挪移」。這兩樣武功都極為厲害,名字中也都有一個「移」字,那麼它們有相似之處麼?慕容博兩種武功均非漢人所創「鬥轉星移」是慕容龍城所創,這是個鮮卑族人。「乾坤大挪移」則是波斯人所創,是波斯明教的鎮教之寶。後來,明教傳入中國,「乾坤大挪移」在波斯明教總部反而不全了。黛綺絲,還有她的女兒小昭,都是明教的聖女,她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盜取」乾坤大挪移心法。
  • 僅靠三層乾坤大挪移,陽頂天憑什麼縱橫江湖?金庸:已經很厲害了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的護教神功,也是鎮教之寶,乃是由波斯明教傳入中土,武功心法歷來由教主掌管,也唯有教主,才可以修煉。陽頂天當年將「乾坤大挪移」練至第四層時,得知妻子與成昆偷情,怒火攻心,內息走入岔道,走火入魔而死。也就是說,陽頂天縱橫江湖時,他的「乾坤大挪移」只練到了第三層。
  • 金庸小說∶如果不用內力,這五種功夫最厲害,第一非人所創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講究內外功結合,像九陰九陽、乾坤大挪移等絕學本來就是內外兼修,如果沒有內功配合,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等武功根本發揮不出威力。如果沒有內力的情況下,金庸小說哪些武功更厲害呢?小編下面列舉五種,不到之處,歡迎指點。
  • 乾坤大挪移,與鬥轉星移類似,還是更像小無相功?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裡,有不少神奇的武功。其中尤以《天龍八部》最為神奇精妙,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等等,令人神往。但「乾坤大挪移」真的和「鬥轉星移」很像麼?其實它更像《天龍八部》裡另一門絕技,那就是「小無相功」。明教「乾坤大挪移」《倚天屠龍記》裡,明教是「天下第一教派」,教主的獨門絕技就是「乾坤大挪移」。這乾坤大挪移極為難練,陽頂天練到第四層,結果走火入魔而亡,楊逍也只練到了第二層。
  • 馬掌門接、化、發絕學,與乾坤大挪移殊途同歸,為何輸給王八拳?
    接化發的思路和乾坤大挪移差不多,都是先要接住對手的招式,在這一方面馬掌門顯然是做到了。他接到了王慶民的出招,但接化發重要的是化這一字,如果沒有化,接那就是白接。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馬掌門被王慶民擊倒。再說發,發是在接和化的基礎上,使出的最後攻擊招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接化發是符合傳統文化思想的,符合儒家的仁義思想,也和孫子兵法不謀而合。講究的是後發制人。雖然行動上是後,但出招必治敵。
  • 張無忌僅用一天就把乾坤大挪移練到六層,為啥他不練成第7層?原因有...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除了這些江湖兒女的愛恨情仇之外,也有很多的武功絕學。當然有武功,也是需要有悟性的人來練的,例如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就是一個非常有悟性的人。據說他曾經一天就把乾坤大挪移練到了六層,但是他在練到了六層之後,卻再也沒有練到過最後一層第七層,他為什麼沒有接著修煉呢?
  • 陽頂天區區三層乾坤大挪移,憑啥威震武林?你看他最強武功是啥
    明教弟子均認為「乾坤大挪移」是明教當中甚至是整個武林中最難練的武功,楊逍聰明絕頂,然而終其一生,也只能入門而已,但張無忌則不同。「此第一層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者十四年可成。」然而身兼七層「乾坤大挪移」心法的張無忌卻在江湖上吃盡了苦頭,武當山上,被玄冥二老重傷;靈蛇島上,遭波斯三使者痛打;少林寺後山被三渡打得脫力,若非八位草莽高手現身,張無忌很可能死在三渡手下。他練了七層乾坤大挪移,卻依然無法稱霸武林,可人家陽頂天只練了三層乾坤大挪移心法,為何卻能夠威震武林呢?
  • 金庸武俠之五大經典之戰
    金庸先生作為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為我們創作了很多經典作品,讀來回味無窮,盪氣迴腸。那麼金庸武俠中有哪些經典的戰例呢?一起來看看吧!二、《連城訣》之雪山大戰雪山大戰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也是連城訣這本書的高潮部分。此戰發生的背景是血刀老祖與狄雲挾持水笙,被中原群雄追殺,其中有四位大俠,武藝均不在血刀老祖之下,那就是陸天抒、花鐵幹、劉乘風、水岱,合稱「落花流水」。
  • 金庸武俠十大神功排名
    金庸先生不光寫了很多著名的武俠,也塑造出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同時也創造了很多家喻戶曉的功法,下面來看看金庸武俠十大神功排名。第十名: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是天山童姥的最高絕學, 練功須以最上乘的內功為根基,方能修煉。
  • 金庸小說武力排行前100名(一)
    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阿青沒有痛下殺手,只是將對手的武器一一擊落,但是武器落地的聲音居然可以連成一片,無法分辨,實在令人感覺匪夷所思。  (2)只聽得阿青叫道:「範蠡,你在哪裡?」範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裡。」 「裡」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
  • 武俠劇中八大奇葩神功,天蠶神功和天蠶魔功上榜,乾坤大挪移第一
    1、乾坤大挪移出自:拜見宮主大人這部劇中的乾坤大挪移和《倚天屠龍記》中的乾坤大挪移不同,這是一門很特別的卸力神功。此功由陽立地所創,這門武學最為奇葩的地方就是它不追求攻擊力和防禦力,而是轉移傷害,他可以把對手給他的傷害轉移到附近的人甚至是對手的身上。
  • 金庸:把「佛道明魔」四派神功連起來看看
    此外,在拳法劍術造詣上亦十分了得:張無忌身具九陽神功,精擅乾坤大挪移之術,突然使出太極拳中的「粘」法,雖所學還不到兩個時辰,卻已如畢生研習一般。更令人意外的是,張無忌曾經得到張三丰指點,將「九陽神功」、「太極拳」三大神功融為一體,招式上的造詣不應該在張三丰之下、三、明教神功之乾坤大挪移這套武功乃中土明教鎮派絕技,主要特色有三,第一:激發潛能,練成之後力氣增加數倍
  • 金庸小說九大絕世邪功,葵花寶典僅第五,第一名乃金庸最強內功!
    八、生死符這是金庸筆下最可怕的暗器,據傳乃是逍遙派祖師爺逍遙子所創,後來被天山童姥所學,這門「生死符」絕技乃是利用冰水打入對手體內,將其經脈堵塞,初中生死符者,會覺得傷處越來越癢,而且奇癢漸漸深入,不到一頓飯時分,連五臟六腑也似發起癢來,不論功力多高,也受不了這煎熬之苦,當真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論邪門之處,比之「化功大法」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金庸筆下各大主要門派,每派選出兩種最厲害的武功,會是哪些
    金庸筆下門派林立,各有所長。一個門派之所以能立足江湖,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鎮派武功。今天我們看一下金庸筆下那些規模比較大,地位比較高的門派(包含教會,幫會),如果每派選出兩種最厲害的武功,會是哪些。1、少林派少林派是江湖第一大派,少林武功是天下武學正統。少林武功可謂博大精深,自從達摩祖師傳功以來,少林經歷了千百年的歷練,完成了豐富的積累。
  • 金庸武俠中那麼多武學,你最想學的是哪種?
    金庸武俠中有很多出名的武功,像降龍十八掌、九陽神功、獨孤劍法等。這些武功自然全都是虛構的,但並非憑空想像,而是金庸先生借鑑了大量典籍資料才創出來的。如降龍十八掌源於易經種種卦象,九陽神功源於太極拳經,獨孤劍法中的重劍論、木劍論等則是對人生境界的歸納總結。
  • 梁羽生筆下的金世遺和金庸筆下的張無忌誰更厲害?
    梁羽生筆下的金世遺和金庸筆下的張無忌誰更厲害?金世遺是梁羽生筆下的武功第一人,他所學武功駁雜,有彈指神通、一指禪功、天羅步法、大須彌劍式、獅子吼、正邪合一、金剛不壞神功。最後在正邪合一的基礎上又自創大周天劍法。
  • 金庸武俠小說中十大武功排行,第一名貫穿射鵰三部曲
    金庸一生創作了十五部著名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越女劍》,無論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皆是今人所不及,其代表作《神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多次翻拍,由此可見金庸作品的影響力之大。
  • 金庸小說中,十大最強武功排行榜
    張無忌九陽大成,但沒學乾坤大挪移,基本上還是個菜。準絕入門的滅絕拿著倚天劍可以輕易殺他。 降龍十八掌 雖然是天下第一掌法,但卻是外功,對內力、體力要求極高。
  • Fate:從者所述印象深刻的臺詞,其中一句讓我聽了想打人,豈可修
    冠位之名非吾所需,最強之證只需寄予這一刀之上第七章絕對魔獸戰線,王哈桑那舍卻冠位對蓋提亞的雷霆一擊令我印象極其深刻。我依稀記得冠位殺階王哈桑那猶如救贖之光降臨的感覺,「冠位之名非吾所需,最強之證只需寄予這一刀之上」。一擊破除蓋提亞的不死性,為後來的勝利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王哈桑老爺子真是人狠話不多,霸氣十足啊。
  • 金庸筆下最厲害的5大西域神功,蛤蟆功僅排第五,第一名當之無愧
    縱觀武俠小說世界,金庸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不外乎其他,只因為他的武俠格局「夠大」。大部分武俠小說都是圍繞主角展開故事,但金庸的武俠世界裡除了情愛還有大義,更裝著整個世界。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金庸的作品裡面除了中原人士,更有不少方外術士、西域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