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學習成語,積累了這麼多年也學了不少成語了,但有些成語真的令人費解,一不小心就會讓人顯得沒文化!
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容易被誤解的成語。
那些高考必背的成語,首當其衝、差強人意、空穴來風、無所不為、不孚眾望、彈冠相慶、七月流火、明日黃花、目無全牛、美輪美奐、罪不容誅……等等等等,咱就不細說了,今天講點其他的。
1.文不加點
「文不加點」並不是說寫文章沒加標點符號,畢竟古人寫文言文是不需要標點的。
它的真實含義是:文章一氣呵成,不需要再修改了。
如果我寫稿能夠做到文不加點,我大概睡覺都會笑醒。
這個成語出自東漢末年名士禰衡的《鸚鵡賦序》,他在序言中說,自己「筆不停輟,文不加點」,寫成了《鸚鵡賦》。
由此可見,禰衡真的是一個文採卓越的男人。
但是,他恃才傲物且毒舌,把曹操、劉表這些老闆都惹怒了,還對陳群、司馬朗、荀彧、趙融等人張口就罵,得罪的人不計其數。最後,他20多歲就被自己得罪的人殺掉了。
明明可以做個大作家,為啥想不開要做脫口秀演員啊!這「吐槽大會」是你一個人就開得起來的嗎?
2.秉燭夜遊
成語「秉燭夜遊」來自《古詩十九首》,原句是「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如果它僅僅表示晚上拿著蠟燭到處逛,那就沒必要作為成語了。
它的含義是什麼呢?看詩的下一句,「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說白了,就是要及時行樂。
3.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冬日可愛?這算什麼成語?
這,真的是個成語!
「冬日可愛」並不是說冬天很可愛,而是指某人的態度像冬天的太陽那樣溫和慈愛,值得別人喜愛。
同理,「夏日可畏」的意思大家應該都懂了吧。
這兩個成語是一起出現的,都來自《左傳·文公七年》。
鄷舒問賈季:趙衰和趙盾這兩個人,誰比較賢能?
賈季回答:「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魏晉時期的杜預特別喜歡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他讀到這段的時候加上批註:「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古人說話就是這麼文雅,明明是在評論別人,卻絲毫沒有背後說人壞話的感覺。
4.曾幾何時
曾幾何時,我也天真地以為「曾幾何時」是指曾經的某個時候,直到我剛剛查了它的意思。
這個成語出自王安石的《祭盛侍郎文》:「補官揚州,公得謝歸。曾幾何時,訃者來門。」
它的意思居然是,才過了沒多少時間。
我想喝杯冰闊落平復一下我的震驚……
5.慘澹經營
大家不要被字面意思誤導了,「慘澹經營」它真的沒那麼「慘」!
「慘澹經營」來自杜甫的詩句「詔謂將軍指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詩句寫的是當時的大畫家曹霸,被唐玄宗召進宮修復凌煙閣24功臣畫像的故事。「慘澹經營」在此處指他畫畫非常用心,非常認真。
所以,這個詞真正的意思是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後指在困難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此處引用某百科內容)
很多人都提供了這個成語的正確使用範例。
比如曹禺在《北京人》中寫道:「這房子是先人的產業,一草一木都是祖上敬德公慘澹經營留下來的心血。」
季羨林也寫過:「杜甫有一句很有名的詩:『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他作詩慘澹經營之艱苦。」
還有茅盾:「我一方面自然極佩服這位朋友的慘澹經營,但一方面卻記起了批評家批評狄更斯的話來。」
有沒有覺得,近年來的熱詞「匠心精神」和「慘澹經營」神似啊?
6.慘綠少年
既然「慘澹經營」都不慘,那麼「慘綠少年」怎麼會慘?
千萬不要想像一個臉上難受得慘綠慘綠的年輕男子,那不是真的。
這裡的「慘」通「黲」,表示暗淡的色彩。所以,「慘綠少年」的原意是指穿淺綠色衣服的少年,引申為衣著講究、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
故事是這樣的:
唐朝的潘孟陽做了戶部侍郎,但他母親潘老夫人認為自家兒子沒本事卻官居高位,很容易出事。
潘孟陽當然不服氣啦,他對母親說:我的同事都和我差不多。
潘老夫人讓他把同事都喊來家裡吃飯,讓她看看。
潘孟陽果然請了一大幫同事吃飯,潘老夫人躲在後面偷看,發現那群同事果然跟她兒子一副德行。
但是,坐在末座的穿淺綠衣服的男孩子引起了潘老夫人的注意,她覺得這孩子的談吐氣度都很出眾。
她後來忍不住問兒子:「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
潘孟陽回答:「補闕杜黃裳。」
潘老夫人斷言,他以後必定會升到卿相之位。
後來,杜黃裳果然做了高官。
你還知道哪些神奇的成語?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