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歷時四年,所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也是金庸作品集中,佛教色彩最為濃厚的一本武俠作品。
作品風格宏偉悲壯,寫盡了人生悲苦,喜怒哀樂。也體現了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感嘆人生,諸多坎坷,世人往往求而不得。從哲學的高度審視眾生之相。
然而在天龍八部最初的構想之中,這部小說其實是分成八個部分的。每一部分的主角,分別對應了佛教天龍八部眾中的一位。這八個故事相互之間各有聯繫,但又獨立存在,從而將一幅描繪人生悲苦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只是到後來金庸捨棄了自己原本的構思,將八個故事融為一體,這才有了如今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背景廣泛的天龍八部。
然而諸多書迷在細讀天龍八部之後,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想要追根究底,探清金庸先生最初構思中的故事,究竟準備如何描寫,又是為人物安排了怎樣的命運與結局?
其實金庸先生雖然捨棄了最初的設想,但最初構思好的八個故事主角,依然隱藏在天龍八部之中,而且這八位角色的命運線也與八部眾一一對應。
其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主角,便是眾所周知的大理世子段譽,在天龍八部眾裡對應的是龍眾,龍在中國古代是權力和皇帝的象徵,因此在小說最初的構思裡,應並沒有段譽是段延慶兒子這一設定,而且段譽在連載版時的風流性子也與段正淳極為相似。
第二位出場的是無惡不作葉二娘,對應了天龍八部眾裡的夜叉,因為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因此在天龍八部裡,便是四大惡人。至於葉二娘偷別人孩子,則是取自「佛說鬼子母經」。
第三位出場的是大輪明王鳩摩智,對應的是天龍八部眾裡的迦樓羅,迦樓羅又名大鵬金翅鳥,且迦樓羅能從口中吐出火焰,與之對應的便是「火焰刀」。
第四位出場的是燕子塢阿朱,對應的是天龍八部眾裡的乾達婆,乾達婆是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身上散發有濃冽的香氣,乃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
第五位出場的是契丹人蕭峰,對應了天龍八部眾裡的天眾帝釋天,天神是首領,是戰無不勝的戰神,但天神也會死亡,阿朱的死帶走了蕭峰的心,從此帝釋天出現了「天人五衰」的症狀。
第六位出場的是星宿派阿紫,對應了天龍八部眾裡的緊那羅,緊那羅也是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善於歌舞,與人相似,頭上長角。
第七位出場的是聚賢莊遊坦之,對應的是天龍八部眾中的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蛇頭,因為痴呆無知,反而脫胎換骨。在小說中,因為對阿紫事事順從,機緣巧合修得「神足經」。
第八位出場的是燕子塢慕容復,對應的是天龍八部眾裡的阿修羅,阿修羅性子暴躁,執拗善妒,權力極大,但唯恐天下不亂,卻往往被帝釋天打敗。
將天龍八部中與八人有關的故事,相互分割開來,便能管中窺豹,瞧出在金庸原本的構思中八個各自獨立故事的雛形。
然而仔細揣摩這八個主角,我們就能發現,每一個人物所對應的的故事都極其悲苦,且各個角色都在求而不得的喜怒哀樂中掙扎,最終落得悽慘的下場。
葉二娘因為孩子被人偷走,而去偷別人的孩子。
阿朱喜歡蕭峰,但卻無法在一起。蕭峰親手殺了阿朱,從此出現天人五衰的徵兆。阿紫喜歡蕭峰但卻愛而不得。慕容復處處挑動紛爭卻一事無成。遊坦之喜歡阿紫,但卻無法得到,最終與阿紫跳崖而死。
可以說每一個人物都深深陷入了貪嗔痴念,愛恨別離中無法解脫。
然而在八位主角中,卻有兩位顯得有些區別,那便是段譽和鳩摩智。
如果在金庸最初的構思中,每一位主角都必定會有求而不得的悽慘下場,那麼為何在小說中段譽和鳩摩智都有了一個好的結局呢?
筆者猜測金庸後來捨棄了自己最初的設定,讓段譽活了下來,而且依照天龍八部眾的對應關係,如果段譽活了下來,鳩摩智必然也會活著。
因為鳩摩智在八部眾裡對應了迦樓羅,而段譽則對應了龍眾。
迦樓羅以龍為食,每天都要吃一條大龍和五百餘只小龍,如同人吃麵一般,然而因為龍自身帶有毒素,因此迦樓羅吃了太多龍之後,體內毒氣越積越多,便會上下翻飛七次,毒發自焚。
所以在金庸最初的構想當中,段譽極有可能是會被鳩摩智吃掉的。
有些讀者可能並不清楚,其實天龍八部在連載之時,是沒有北冥神功吸人功力這一說法的。段譽之所以能吸人功力,其實另有原由。
在段譽被段延慶關在石室中後,服食了」陰陽合氣散「,欲焰熊熊,難以自拔,他一心求死,因此便把莽牯朱蛤吃進了肚子裡去。
莽牯朱蛤是天下至毒,叫聲能夠吸引毒蛇,而蛇在中國又被稱為「小龍」。段譽吃了莽牯朱蛤後,這至陽之物與體內的陰陽合氣散產生了陰陽生克的變化,從而產生了一股天下罕有的異能,使得段譽如同黑洞一般,能夠吸人功力,一旦與人接觸,敵人的內力便會被他吸走,是為「朱哈神功」。
那麼按照這個邏輯去想,如果有人吃了段譽,那麼這個人是否也能擁有「朱哈神功」呢?
在小說中鳩摩智一直與段譽作對,便如同八部眾一般,龍眾時時受到迦樓羅的威脅,所以鳩摩智為了練成天下無敵的武功,一定會把主意打在段譽身上。
且在小說中段譽一直追求王語嫣而不得,新修版中更是更改了王語嫣與慕容復的結局,使得王語嫣回到了慕容復身邊。
因此按照最初的設定,段譽也應是在求而不得之中,死在了鳩摩智的手中。
而鳩摩智自以為能夠憑藉著「朱哈神功」天下無敵,但是卻因為莽牯朱蛤的毒氣積累,從而毒發身亡。
也許是覺得這個結局太過悽慘可怕,又或是金庸對段譽這個角色產生了感同身受的特別情感,在後續的發展中,段譽和王語嫣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而鳩摩智也因此獲得了救贖。
如此朱哈神功的存在,自然也就沒有了意義,因此在後來的修改中,金庸刪去了這一神功,改為了北冥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