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處理器首測 華碩ROG M12E主板硬核抗壓

2020-12-17 中關村在線

英特爾在4月30日一口氣發布了32款新品處理器,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期待已久的十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作為新一代LGA 1200接口的首發型號,英特爾推出的十代酷睿依舊延續了之前的策略,大幅提升了新酷睿處理器的單核心性能,新技術的加持下的旗艦酷睿i9 10900K已經達到了5.3GHz睿頻,而且核心也達到了10核心20線程。不僅如此,英特爾在入門級別的酷睿i3處理器上也加入了超線程技術,變成了4核心8線程,達到了與7代酷睿旗艦i7 7700K同一個標準,而十代酷睿i5處理器則變成了6核心12線程,與八代旗艦酷睿i7 8700K相當。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

因為更新了新的插槽,這次必須要使用新主板來搭配。英特爾在前段時間以也發布了3個全新晶片組:Z490、B460以及H410,其中Z490晶片組主板已經上市,定位旗艦,就像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樣,而B460以及H410目前還沒有上市。

除了在核心線程上做了升級,英特爾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還在頻率上還使用了一項新技術:THERMAL VELOCITY BOOST,這項技術讓處理器在核心溫度65℃內提升頻率,旗艦酷睿i9 10900K達到了驚人的5.3GHz單核心頻率也全是因為這項黑科技,要注意的是只有首發的十代酷睿i9處理器才會搭載這項技術。

十代酷睿

而除了THERMAL VELOCITY BOOST外,英特爾引以為傲的睿頻技術也得到了升級,十代桌面級酷睿中的酷睿i7和酷睿i9處理器搭載了睿頻加速MAX 3.0,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本身可以讓處理器根據電腦實際運行情況動態地提升處理器頻率,而睿頻加速MAX 3.0是睿頻技術的升級版,英特爾官方表示睿頻加速MAX 技術 3.0則可讓處理器將單線程性能提升15%以上,因此十代酷睿i9處理器睿頻都達到了5.1GHz以上。

這次英特爾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在超頻方面做出了升級,在控制上功能上,支持單個核心單獨禁用、啟用超線程,還支持PEG、DMI超頻、增強了電壓、頻率曲線控制,這會讓你調節超頻選項升時更得心應手,提高老白們的超頻效率。

英特爾酷睿i9 10900K

不過英特爾十代桌面級酷睿大幅提升頻率之後也會產生一個問題:散熱。為了保證處理器的散熱能在高負載時正常發揮性能,英特爾這次給十代酷睿使用了釺焊散熱技術外,還使用了薄晶片焊接散熱材料。薄晶片焊接散熱材料減少了晶片厚度,這讓可以讓釺焊層厚度增加,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有高端的英特爾十代桌面級酷睿i7、i9級別的處理器才會使用釺焊散熱,因為中端和入門的酷睿i3和酷睿i5不用擔心散熱的問題。

英特爾酷睿i9 10900K

我們拿到了媒體版的十代酷睿處理器,裡面擁有一顆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和一顆英特爾酷睿i5 10600K。

十代酷睿處理器

英特爾酷睿i9 10900K擁有10核心20線程,CPU主頻為3.7GHz,全核心睿頻為4.8GHz,最大睿頻為5.1GHz,通過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術睿頻可以達到5.3GHz,熱設計功耗125W。

英特爾酷睿i9 10900K

英特爾酷睿i5 10600K擁有6核心12線程,CPU主頻為4.1GHz,全核心睿頻為4.5GHz,最大睿頻為4.8GHz,熱設計功耗125W。

英特爾酷睿i9 10600K

因為更新了針腳,這次十代酷睿的防呆卡扣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從上方換到了下方,大家裝機的時候要注意,但是信息仍舊是正刻,別大力出奇蹟之後裝反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進行測試 首先介紹一下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

主板使用了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簡稱ROG M12E)主板,這款主板基於這次400系列的旗艦Z490晶片組打造,EXTREME也是華碩ROG系列中的旗艦型號,專門為信仰發燒遊戲玩家打造。

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次供電系統十分強大,總共擁有16相供電,PWM控制器使用了ASP14051是英飛凌IR35201的華碩定製版,MOSFET也是英飛凌出品的TDA21490,單相電流輸出高達90安培,意味著這款主板的總共點達到了驚人的1440安培,是目前頂級的主板供電方案。

為了保證16相供電能夠充分發揮威力,這次華碩在VRM散熱上下了很大功夫,ROG MAXIMUS XII EXTREME準備了兩個超大散熱鰭片並且使用了U形熱管連接,散熱器鰭片下方也配備了高效能導熱貼來降低MOSFET的發熱。同時在供電接口上這款主板使用了ProCool II高強度電源實心接口,還有金屬裝甲保護,保證了供電穩定。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準備了4根內存插槽,最大支持128G,還搭載了華碩特有的OptiMemIII 第3代內存優化技術,OptiMemIII 第3代內存優化技術可以提高信號完整性,減少幹擾信號,並且提高內存兼容性和超頻空間,這次內存在超頻後頻率可達DDR4 4800MHz+。

內存插槽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內存插槽旁邊是一個ROG DIMM.2插槽,在這款主板的配件裡提供了一個 DIMM.2轉接口,裡面可以拓展額外兩個M.2插槽,不僅可以多享受到額外的存儲空間,這種立式的轉接設計也更利於M.2進行散熱,從而保證高負載時的穩定。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次準備了兩個PCIE長插槽,均為X16模式,而且都裝備了金屬保護裝甲,防止顯卡插拔意外造成損壞。

顯卡插槽

因為這次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擁有了8個SATA接口, 還有兩個M.2插槽隱藏在了散熱裝甲下方,算上DIMM.2模塊的兩個M.2插槽,這款主板總共擁有支持4個M.2接口。順便悄悄告訴大家一個小消息:雖然華碩未官方宣傳,但據了解,這款主板其實是支持PCIe 4.0的,接下來就等下一代U升級到位啦。

在I/O區域這款主板預裝了ROG一體化I/O背板,擁有防塵防靜電的效果,擁有2個USB 2.0接口,6個USB 3.2 Gen 1接口,2個USB 3.2 Gen 2接口,一個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以及USB 3.2 Gen 2 Type-C接扣,還用用於BIOS還原的快捷按鈕和最新的WIFI 6接口也都在這裡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次還特別在配件中準備了雷電3擴展卡,雷電3接口在外觀上和USB Type-C無異,支持正反插,非常方便,此外雷電三傳輸速率高達40Gbps,是USB 3.1 Gen 2(10Gb/s)的4倍,雷電3接口特點是一口多用、化繁為簡,這讓M12E如虎添翼,為內容創作以及多屏互聯等工作提供極大助力。

這次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一個LiveDashOLED系統狀態顯示屏,2英寸大小,不僅可以監控CPU溫度、頻率、風扇轉速、故障診斷等信息,還支持顯示個性化的文字、圖片甚至動圖。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在內的ROG系列這次加入了AI智能優化技術,可以看做上代的AI智能超頻升級加倍板,不僅包括了AI智能超頻還額外加入了AI智能散熱以及AI智能網絡。

AI智能超頻

AI智能超頻技術我們不陌生了,這項技術可以根據當前平臺散熱系統、供電系統以及CPU提供合適的配置方案來超頻,並且通過機器學習推薦配置方案相關設置。

AI智能超頻

而華碩AI智能散熱可以可更精密地控制風扇和溫度,減少系統風扇噪音,把握靜音和散熱的平衡點,AI智能超頻以及AI智能散熱可以通過華碩AI Suite軟體進行調控。 AI智能網絡則通過GRMEFIRST VI來進行調試。

華碩AI智能散熱

AI智能網絡

華碩非常重視網絡連結質量的問題,這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得益於華碩在高端路由器領域的不斷探索和研究,這次ROG Z490主板給我們帶來了AI智能網絡,這項技術可以高效優化你的網絡設置。通過智能分來優化網絡,降低遊戲延遲。並且還可以根據你的使用偏好,智能調整應用帶寬,確保網絡使用穩定快速,還擁有智能學習的能力。

我們首先進行CPU的理論測試,包括延遲測試、單線程測試、多線程測試,文件壓縮測試以及3D MARK圖形測試和PCMARK辦公測試。

01 延遲測試

因為架構設計很出色,英特爾處理器的內存延遲一向很低,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也不例外,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支持雙通道2933MHz頻率的內存,我們接下來就用AIDA 64 這這款軟體測試一下英特爾酷睿i9 10900K以及英特爾酷睿i5 10600K這兩款處理器的延遲表現。

內存延遲測試

經過測試我們發現,頻率依舊是在2933MHz時延遲最低,而要注意的是,使用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裝機之後默認的頻率是2133MHz,這時候延遲最高,除了要求你自己準備高頻內存條外,你還需要咋BIOS裡手動開啟XMP模式或者直接調整內存頻率,這樣才能將品流程調整至2933MHz甚至更高,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

02 單線程測試

接下來我們進行處理器單線程測試,使用的軟體包括,CINEBENCH R20/15/11.5三個版本以及Super PI這款圓周率測試軟體。

Super PI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1.5

在單線程的測試中我們發現這代的旗艦英特爾酷睿i9 10900K與九代酷睿酷睿i9 9900KS單核性能還是強上一些,而且比同核心線程的HEDT平臺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9 10900X更是強上不少。中端的英特爾酷睿i5 10600K提升倒是很明顯,分數表現對比上代的英特爾酷睿i5 9600KF提升了大概6%左右,而且英特爾酷睿i5 9600KF只有6核心6線程,而英特爾酷睿i5 10600K擁有6核心12線程,在Super PI的測試中英特爾酷睿i5 10600K甚至進入到了8s以內。

03 多線程測試

我們這次使用CINEBENCH R20/15/11.5三個版本以及Fritz Chess Benchmark這款軟體來測試處理器的多線程能力。

Fritz Chess Benchmark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多線程測試中,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因為擁有了10核心20線程,所以比8核心16線程的英特爾酷睿i9 9900KS強上不少,而且因為頻率更高,相同核心線程數下英特爾酷睿i9 10900K的效率也就更高,這點在Fritz Chess Benchmark西洋棋測試中體現明顯,因為這款軟體只支持到16個線程,所以10核心20線程的英特爾酷睿i9 10900K也只會測試到16線程,因為架構的進一步優化,在同為16線程的測試中它的效能要強於英特爾酷睿i9 9900KS。

04 文件壓縮

接下來的測試中,我們這次將使用WinRAR這款主流的壓縮軟體進行測試,數值越大越好。

WinRAR

文件壓縮能力同樣是對CPU多線程的一種應用,一般情況下壓縮和解壓縮操作都可以將CPU的全部線程都調用起來,能反應處理器的全面性能,也可以看做多核心測試的一種,這項測視裡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展現了實力,在多核心和高頻的加持下,表現得很出色。

05 3D MARK

3DMARK為用戶提供了基準測試和功能測試等多項功能,這些測試包括多種強度,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平臺的性能等級,來選擇對應的測試項目。這次是我們使用3D MARK中的Fire Strike以及Time Spy來測試處理器的物理性能。

Time Spy

Fire Strike

3D MARK的物理性能分數取決於CPU的表現,而這受到處理器的核心架構、核心數量、頻率等因素,在這項測試中英特爾酷睿i9 10900K以及英特爾酷睿i5 10600K兩個十代酷睿處理器均咋同級處理器中佔據了優勢,這就是得力於英特爾架構的優化,帶來了核心線程和頻率的提升。

接下來進行處理器生產力測試。涉及的軟體包括視頻解碼類的X264、X265測試,還有面向渲染類的POV-Ray以及Blender渲染時間。

POV-Ray多線程

POV-Ray單線程

X264

X265

Blender渲染時間

在生產力的各項應用中,最主要的還是處理器核心線程數,核心線程數越多能同時處理的應用也就越多,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對比下英特爾酷睿i9 9900KS生產力能力就提升不少,而下而在相同核心線程數下,就要看處理器的單核性能了,同為10和20線程的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和英特爾酷睿i9 10900X,因為英特爾酷睿i9 10900K的單核頻率更高,所以其性能也回更強,也就更加有效率,因為進行內容創作時選擇處理器首先應該考慮核心線程數接下來在考慮處理器單核心性能,這樣才更合理。

又到了我們喜聞樂見的遊戲測試,這次我們選用了《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驚魂5》、《古墓麗影:暗影》以及《荒野大鏢客2》這款4款3A大作來進行測試,畫面選項均為預設最高,解析度為1080p、2K以及4K均使用遊戲自帶BENCHMARK進行測試。

《荒野大鏢客2》

《刺客信條:奧德賽》

《古墓麗影:暗影》

《孤島驚魂5》

在遊戲的測試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次旗艦英特爾酷睿i9 10900K遊戲已經完全超越了上代英特爾酷睿i9 9900KS,對於追去極限遊戲性能的用戶,英特爾酷睿i9 10900K毫無疑問的新的旗艦遊戲處理器。而對於一般用戶,英特爾酷睿i5 10600K的表現也足夠令人驚豔,它與旗艦酷睿i9級別的處理器其實性能差距不大,這種最多10多幀左右的差距,甚至一般人肉眼根本差距不到,如果不是追求極限性能的用戶,這款十代酷睿i5處理器完全能滿足你遊戲的需求。

到了拷機壓力測試的環節,我們使用了AIDA 64來進行FPU和GPU雙拷測試,看看高負載的時候這兩款處理器的溫度是怎樣的。

溫度

因為使用了360mm水冷散熱器,在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款華碩旗艦主板的加持下兩款處理器的溫度表現不錯,在高負載的時候沒有出現死機、藍綠屏等不良反應。根據表現來看,英特爾酷睿i9 10900K比較適合360MM水冷或者大雙塔風冷,英特爾酷睿i5 10600K則適合一般的的水冷或者6熱管雙風扇風冷就可以滿足散熱需求。

回顧整個壓力測試環節,筆者觸摸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的VRM散熱區域後發現溫度很低,這讓我想到,此前即便是堆料規格略輸的華碩主板,在實際效能和溫度表現等方面依然能穩穩勝出,不得不說華碩的研發的確有很大的內功在。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次延續了上代Z390主板帶來的AI智能超頻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智能預測評估CPU超頻潛力與系統散熱條件,準確預測超頻電壓、頻率的性能調校建議,快速提供需要耗費數日手動調整才能達到的超頻效能。

AI Suite

BIOS

AI智能超頻可以通過AI Suite這款軟體進行調控,開啟之後電腦會重啟,從而去自動對你你的電腦進行調校和評估。我們也對開啟前後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測試。

AI智能超頻

在AI智能超頻開啟之後,處理器性能會有一定的提升,而且這種提升性能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求通過AI Suite軟體或者BIOS設置就可以打開,完全不用任何複雜操作,對於萌新和小白用戶非常友好。

經過了測試,英特爾酷睿i9 10900K和英特爾酷睿i5 10600K的性能已經一目了然,英特爾酷睿i9 10900K毫無疑問取代了英特爾酷睿i9 9900KS成為了新一代旗艦遊戲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已經在京東預售,售價4299元,價格很高,但如果是追求極限性能的遊戲發燒友,與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種旗艦主板一起打造頂級的遊戲平臺仍是不錯的選擇。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

而對於一般用戶,中端的英特爾酷睿i5 10600K則吸引力更大,因為使用了超線程技術,這款處理器的核心線程數已經與八代旗艦酷睿i7 8700K一樣,性能上也是旗鼓相當,而且因為架構優化更加線程遊戲以及各方面性能只強不弱。這款處理器目前京東目前還沒有價格流出,預計售價1999元,如果有需要超頻的用戶,可以搭配供電好點的Z490主板使用,如果對超頻沒有任何需求,也可以等一等過段時間發售的B460主板一起。

英特爾酷睿i5 10600K

英特爾這兩年通過不斷對架構的打磨來提升處理器的性能,主要是依靠單核頻率上的進步,這一點在遊戲中效果顯著, 而現在英特爾也意識到了核心線程的重要性,除了頻率上進一步通過睿頻3.0MAX以及 THERMAL VELOCITY BOOST等技術提升,入門級別的i3處理器也加入了超線程的技術,因為英特爾本身特點就是單核高頻,核心線程升級後不僅在遊戲性能上有出色的表現,內容創作的效率也進一步提升,加上英特爾處理器一項出色的穩性,更是如虎添翼的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驚喜。

總的來說,作為英特爾今年最重磅的新品,十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的發布毫無疑問會為CPU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帶來了更多的裝機搭配。十代酷睿更高的頻率帶來的更高的遊戲性能,入門型號加入了超線程技術也讓初級玩家和簡單辦公用戶受益良多,唯一的遺憾就是更新了插槽會讓用戶的開支進一步增加,不過據說下一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仍會沿用這個插槽,到時候倒是不用再擔心兼容的問題 。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

而與十代酷睿一起登場的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次一如既往地為我們展示了強大的性能,主板是電腦中的重要載體,CPU想要充分發揮就得需要主板的助力,在16相供電和全覆蓋式散熱的加持下,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讓十代酷睿性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對於硬核硬體發燒友來說,這種旗艦主板正是打造頂級平臺所需要的,不僅能讓平臺更穩定,而且還可以享受AI智能優化等華碩獨家黑科技,目前這款主板已經上架京東預售,預售價8999元,定金10元可抵999元現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7425536)

相關焦點

  • B460主板首測 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主板性能狂飆
    被眾多玩家關注的十代酷睿終於在5月20日揭開了面紗,但面向高端市場的產品畢竟不夠親民,今天才姍姍來遲的B460晶片組顯然更受關注。作為連接英特爾十代酷睿和玩家的橋梁,B460主板擁有更加實用的用料和接口,自然也會承擔起新一代裝機平臺的重任,我們今天評測的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ROG信仰主板打造十代酷睿王者座駕
    更高的頻率,更強的遊戲性能,讓各位遊戲和超頻玩家為之瘋狂的Intel第十代處理器即將上市,全新的400系列主板將取代300系列主板成為新一代處理器的絕佳坐騎。一線主板大廠華碩在第一時間推出了面向高端和發燒玩家的ROG Z490主板家族。
  • 十代酷睿至強CP 華碩400系主板618特惠
    而性能強勁的遊戲平臺,就不得不提及剛最新上市的十代酷睿,就此特推薦四款華碩400系列主板,包括顏值性能兼具的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華碩Z490吹雪主板)、高性價比TUF GAMING B460M-PLUS(WI-FI)主板(華碩B460重炮手WiFi版主板)、硬派競裝TUF GAMING Z490-PLUS(WI-FI)主板以及有著硬核性能的ROG MAXIMUS
  • 罕見ROG白色主板,十代酷睿新座駕ROG Strix Z490-A GAMING主板開箱
    廣大發燒友心心念念的桌面平臺十代酷睿處理器終於快要正式來到我們面前了,在十代酷睿之前,幾大主板廠商已經帶來了新酷睿的座駕——Z490 晶片組主板,全新的 Z490 更換了 LGA1200 插座,防呆設計也進行了更改,這意味著 Z490 無法向下兼容九代、八代酷睿處理器,也沒有魔改的空間。
  • 性能狂飆 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主板首測
    被眾多玩家關注的十代酷睿終於在5月20日揭開了面紗,但面向高端市場的產品畢竟不夠親民,今天才姍姍來遲的B460晶片組顯然更受關注。作為連接英特爾十代酷睿和玩家的橋梁,B460主板擁有更加實用的用料和接口,自然也會承擔起新一代裝機平臺的重任,我們今天評測的華碩ROG STRIX B460-F GAMIN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沒人能拒絕白色誘惑,華碩ROG Z490吹雪主板裝機
    隨著AMD憑藉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多核戰略,近兩年的桌面級處理器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備是銳龍三代的推出以及誇張的性能參數,讓越來越多新裝機的用戶會下意識地選擇銳龍處理器和AM4平臺。看到這個情況,隔壁家的英特爾自然按耐不住了,眾多英特爾的粉絲也紛紛期待今年第十代酷睿系列有什麼新動靜。
  • 華碩電競特工B460軍規小板評測:十代酷睿親民座駕 支持WiFi 6
    北京時間5月27號晚9點,英特爾正式解禁了B460晶片組主板。與Z490晶片組主板相比,B460晶片組主板在功能上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不支持CPU超頻,因此特別適合搭配已鎖倍頻的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S系列處理器使用。
  • B460主板首測:B360和B365的結合體 Intel特色刀法亮了
    [PConline 首發評測]距離第十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和Z490主板發售過去一周,定位主流市場的B460主板也如期而至,這款為非「K」系列處理器準備的晶片組,其實在日常應用中對比Z490也毫不遜色,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ROG STRIX B460-F GAMING來了解全新B460晶片組的實力。
  • 顏值即是正義,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體驗評測
    銀白戰甲加身,釋放十代酷睿高規供電之奧義華碩Z490吹雪主板的型號為ROG STRIX Z490-A GAMING,是ROG系列首款採用銀白配色的主板,旨在打造不俗性能的同時還提供超凡的顏值,專為注重顏值的潮流電競玩家和二次元愛好者打造。
  • [DIY老司機]第十代酷睿將至,Z490主板會有什麼驚喜
    [PConline DIY老司機]最近有關於英特爾十代桌面酷睿處理器的新聞是越來越多了,看來離發售也是不遠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第十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配套主板Z490,根據目前各種消息來分析下新主板會有哪些變化和看點。
  • 華碩高達主板及電競主板破次元來襲(全文)_華碩 ROG...
    華碩電腦開放平臺中國區總經理俞元麟先生與主持人wAwa共同為玩家們帶來了多款新品機動戰士高達聯名款華碩主板,同時還帶來了為RTX 30系顯卡提供高端電競解決方案的華碩電競主板,及剛發布的C8DH主板和華碩B460重炮手PRO主板,與現場粉絲們共同見證了華碩硬核「破圈」、「超粵新次元」的高能時刻。
  • b85主板配什麼cpu 華碩B85主板搭配什麼處理器性能最好
    滿足這個規格的處理器,華碩B85主板都支持,都可以使用,都能將處理器性能完全發揮出來。  B85主板採用的是B85晶片組,支持所有1150針的CPU,帶K的1150針CPU實際上也支持,但是不能超頻。基本上就是這些CPU,另外說一下,支不支持,還得看你這個B85主板的供電怎麼樣,能不能帶動一些功耗比較高的1150針CPU
  • 華碩ROG M12E主板勇奪CES 2021創新獎
    其中,ROG玩家國度旗艦——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主板(以下簡稱ROG M12E主板),以超群實力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CES 2021產品創新大獎,彰顯華碩主板深厚的研發能力和無與倫比的創新能力。
  • AI智能電競主板 華碩ROG STRIX Z490-E GAMING評測
    主板背面的PCB上面設計了ROG專屬的電競圖騰文字,玩家風格十足。全新的LGA1200處理器底座,目前僅支持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S系列處理器。CPU供電區域設計了大尺寸的一體化散熱片,能夠為MOS管乃至周邊元器件進行散熱。
  • 《十字軍之王3》賽高 華碩Z490/B550吹雪主板暢爽體驗
    特此向玩家推薦兩套優秀的潮流電競平臺,分別是以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以下簡稱華碩Z490吹雪主板)搭配Intel酷睿i7-10700K處理器為核心的十代酷睿潮流電競平臺;還有以華碩ROG STRIX B550-A GAMING(以下簡稱華碩B550吹雪主板)搭配AMD 銳龍7 3800XT處理器為核心的三代銳龍潮流電競平臺,兩套潮流電競平臺均有雪武戰姬破次元加持戰力,澎湃性能即刻響應
  • 第11代酷睿處理器秒殺所有!華碩靈耀X縱橫評測-酷睿,華碩,筆記本...
    一、前言:終於不再擠牙膏了 華碩靈耀X縱橫首發第11代酷睿處理器上市2020年9月3日,Intel發布了全新設計的第11代Tiger Lake處理器,力圖擺脫萬年「擠牙膏」的罵名。
  • 《三國志14威力加強版》 華碩重炮手主板助你暢玩
    特此推薦兩套備受玩家們認可的高性價比電競主機平臺,分別是以華碩B460重炮手PRO主板(TUF GAMING B460M-PRO)搭配Intel i5-10600KF處理器為核心的十代酷睿電競平臺;還有以華碩B550重炮手WIFI主板【TUF GAMING B550M-PLUS(WI-FI)】搭配AMD 銳龍5 5600X處理器為核心的新一代銳龍電競主機平臺。
  • 十破天驚 華碩Z490領銜400系列主板硬核來襲
    2020年4月30日,華碩正式率先發布多款Z490、B460、H410在內的400系列主板,全新陣容完美支持第10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盡釋10核心的i9-10900K的潛能,提供超群絕倫的性能表現。
  • 華碩rog幻14和微星絕影2 GS66如何選?下面幾點告訴您
    華碩rog幻14和微星絕影2 GS66都是市面上最近熱銷兩款全能遊戲輕薄本,那麼對於華碩rog幻14和微星絕影2 GS66到底選哪個好?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一起從預算和實際的用途方面,進行詳細分析一下,供需要的朋友參考一下。
  • 死亡擱淺聯動賽博朋克 華碩重炮手主板助你探索
    《賽博朋克2077》對玩家們的主機配置要求相當之高,特此推薦兩套備受玩家認可高性價比電競主機,分別是以華碩B460重炮手PRO主板(TUF GAMING B460M-PRO)、Intel i5-10600KF處理器、TUF RTX3080 10G GAMING顯卡為核心的十代酷睿電競平臺;還有以華碩B550重炮手WIFI主板【TUF GAMING B550M-PLUS(WI-FI)】、AMD 銳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