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王嘉琦、於凱新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2020-12-14 吉大新聞網

近日,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選工作經學校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節,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王嘉琦、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於凱新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選活動旨在從全國高校中遴選出一批在愛國奉獻、道德弘揚、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志願公益等方面具有突出事跡,在當代大學生中能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的自強典型。

王嘉琦:毅念向夢行

王嘉琦,女,漢族,中共黨員,黑龍江綏稜人。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2016級本科生,吉林大學2019年度自強自立大學生。

泰戈爾說,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我們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她,出身貧寒,卻從未怨天尤人;縱使生活荊棘遍布,她卻依然執著向前,不斷播撒陽光與溫暖。學業和家庭的壓力,讓她更早地學會了擔當,生命越是艱難,她就越是綻放出自己更美的姿態。她就是來自通信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的王嘉琦。

逆境生長 堅韌不屈

王嘉琦從小生活的林場

王嘉琦出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綏稜縣建興林場的一個貧困家庭,幼時外公外婆年老體衰,喪失勞動力,而父母只能以養殖牛羊為生,每日天不亮便去山上割草。小小的她很早便知生活的不易。在她七歲那年,家中牲畜突然患病,血本無歸,欠下大筆外債。無奈之下父親轉行成為一名長途貨運司機,春夏秋冬都在高速公路上狹窄的車廂內度過,不分白天黑夜地運送貨物,常常夜裡連續開車十幾個小時不能休息,用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支撐著這個拮据的家庭。不幸的是,她的父親被確診為肺癌離世,這對這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王嘉琦兒時與父親的合照

長年累月的勞苦和父親的離去使原本就身患重疾的母親倍受打擊,臥床不起。即便如此,王嘉琦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愈加堅強。她努力學習並爭取學校各種獎助學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做兼職貼補家用,以減少母親的負擔。

王嘉琦兼職家教

生活的艱辛和不幸讓她更加刻苦努力、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她堅信苦和甜來自外界,堅強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當一顆有毅力的恆心加持周全的準備,當一次次努力的拼搏伴隨著強大的自信,十二載寒窗的努力,終於讓她有所回報,成功考入吉林大學。

王嘉琦(前排右三)英語結課全班同學合照

王嘉琦(前排)在學院資助下前往新加坡進行交流訪學

勤勉好學 精益求精

王嘉琦在圖書館自習

進入大學後,王嘉琦在學習生活中依舊不曾鬆懈,一直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來激勵自己。她深知,在大學仍要以學業為重,自己要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早日成才,減輕家裡的負擔,回報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圖書館早已成為她的「長駐根據地」,深夜宿舍書桌前小小的燈光下也有她刻苦努力的身影。

王嘉琦兼職家教

王嘉琦在不斷努力中找到了學習和生活的平衡點。這也促使她能夠在更短的時間高質量地完成更多的任務,學習效率也不斷提高,從未落下功課。像很多學生一樣,她也有感到過迷茫、焦躁、疲累,運動場是她的一個無聲的朋友。焦慮時將煩惱向其傾訴,開心時快速奔跑訴說喜悅,學習疲憊時亦可在慢跑中放鬆身心,調整狀態,重新汲取能量。對於她來說,這種歷程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享受。她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一直堅定地走在求學之路上。

王嘉琦(左二)任學習委員組織同學討論學習

大學期間,在每節課前她都會自覺地對課上要講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抓住課堂上的每分每秒汲取知識,課後自主地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加深理解。平日裡的努力再加上期末有條不紊地的複習讓她獲得平均成績91.19分,90分以上科目45門的成績,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永鼎·學行合一」社會獎學金、「明德」獎學金等20餘項榮譽。

王嘉琦(前排左八)獲「永鼎·學行合一」獎學金參與頒獎儀式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王嘉琦深知,唯有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方能知行合一。她在大一時利用單片機、無線通信模塊完成了一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用電量智能監測保護裝置」,這個裝置能夠在識別到危險時自動斷電、遠程報警,保證居民用電安全。但這個項目在初期時困難重重,任何微小的參數誤差都會導致實驗失敗。「僅僅是埋頭苦學是不夠的,要有探索、創新精神。縱使不斷失敗,也要不斷嘗試,要有耐心,絕不可輕言放棄。」當被問到何以取得成功時王嘉琦說到。

王嘉琦的學習生活

大學期間,她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斬獲10餘項國家級、省級、校級獎項。正是這段經歷讓她堅定不移地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也養成了她踏實做事的心態。

王嘉琦(後排左)參與全國電子設計競賽測試結束後與老師同學合照

科研過程中,王嘉琦善於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在聽取老師同學的意見後她會進行自己的思考,詳細查閱資料,認真研讀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獻,不斷完善項目。同時,她也注重觀察生活的細節,期待著自己能夠用科研去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她鍥而不捨的努力下,視力保護裝置、紙張計數器、基於FREESCALE的智能循跡小車等多項發明創作相繼推出。

王嘉琦和同學們聽馬莎教授講解3D列印技術

勇於突破 心懷感恩

王嘉琦在院團委、學生會、社聯工作大會上發言

「紙上得來終究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她深知完整的大學生活不應只有學習和科研,因此她在大一便主動申請加入院社團聯合會秘書部,憑藉兩年來盡職盡責的工作,嚴謹認真的她當選為通信工程學院團委常務副書記。工作期間,她積極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紀念建團96周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等主題活動。學生工作中的優異表現使她獲得校優秀學生幹部、校優秀團員、校優秀團幹部等榮譽。

學生工作中的王嘉琦

王嘉琦帶隊參加和平大使的選拔

熱心善良的王嘉琦還主動申請擔任輔導員助理和學習委員,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期末專門設立答疑課堂耐心地為大家講解各科重點難點。在她的帶領下,班級同學獲各類獎助學金累計70餘人次。這些成果榮譽以及老師與同學們的高度認可也成為了激勵她不斷前行的動力。

王嘉琦參與「傳通信文化,揚時代精神」網絡培育項目於檔案館掃描院史照片

飲水思源,感恩母校。幾年間,王嘉琦於寒假期間組建數十支隊伍,回到高中進行招生宣傳,以自身經歷激勵學弟學妹們,足跡遍布二十餘個省市,走訪中學四十餘所,覆蓋學生萬餘人。

王嘉琦組織參與的招生宣傳

王嘉琦組織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

同時,「吉林大學校史文化晚會」「吉林大學畢業生晚會」「弘揚紅色基因,發揚通信精神」系列活動等工作中均有王嘉琦的身影。

王嘉琦(左二)參與「吉人天下」畢業晚會工作

王嘉琦參與志願獻血

王嘉琦說,「大學四年的時光,我們要學會從獨立思考中認清自我,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缺點制定目標,從學習鑽研中不斷探求真理,從人際交流和學生工作中鍛鍊提升自己,從摯友師長家人的陪伴中感受溫暖並獲得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畏艱苦,風雨兼程。」

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彎路並不可怕,王嘉琦正是在徵服一個個彎道中,不驕不躁地充實自我,積蓄能量,一往無前。聽到她輕描淡寫地將自己經歷過的猶豫、痛苦、迷茫一一講述出來,不難體會到,成就今天侃侃而談、自信耀眼的她,不僅是那份跨出去,走出去的勇氣,更是那份積極向上,越挫越勇的骨氣與篤定。家人的期許,周圍人的關愛,自我的堅持讓她不懼風雨,勇往直前。

王嘉琦生活照

活潑開朗卻不失深度,自信自強不失博愛,認真刻苦不失堅韌。全方面地發展,將自己的能力與品性不斷提高的王嘉琦向我們詮釋了優秀、堅韌和充實。她似暖陽般的溫柔,傾灑著耀眼卻不刺眼的光芒。我們堅信,未來的她定會像一簇迎著烈日而生的向陽花一般,笑對艱苦,篤定前行。 

於凱新:永不言棄的逐夢之「新」

於凱新,女,漢族,中共黨員,黑龍江綏化人。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吉林大學2019年度自強自立大學生。

生於困苦奮發向上,是為自強;長於悲境勇敢擔當,是為自立。紮根於破巖,她如勁竹般頑強生長,千磨萬擊,她依然昂首闊步,用感恩回饋世界一片愛心。她有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以堅韌不拔之志鑄就輝煌燦爛的明天!從四年前初入校園的懵懂少年,到如今胸懷天下的吉大學子,人生最美好的四年裡,她在吉大這片求知的熱土上奮發拼搏,涅槃蛻變。她的故事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於斯困境礪自強;凱旋奮進逐夢想;新篇可期勇擔當。她就是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於凱新,一名樂觀、堅韌、踏實、奮進的優秀學生。

於斯困境礪自強

於凱新來自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她出生後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第一眼,是油膩皸裂的紙糊天花板,是歪扭泛黃的土砌牆壁,是雨天泥濘難行的農家院,是辛勞成疾的父母家人。她的母親患有肝血管瘤和心臟病,父親曾摔斷過腿,均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年邁的奶奶患有嚴重糖尿病和腦梗,365天不能停藥,務農幾乎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面對家裡艱難為繼的境況,親人疾病纏身的傷痛,她深知要想改變命運,唯有咬定青山永不言棄,千磨萬擊提升自己。

於凱新的學習生活

磨難,是上天賜予的財富。自強,是她對待人生的態度。她刻苦勤奮,在學業上始終名列前茅。憑藉不懈的努力,以全鄉第一的中考成績,考入全市最好中學的「尖子班」並獲得高中三年學雜費減免。三年後,她以村裡第一個本科大學生的身份考入吉林大學,同時因高考成績優異獲得了市教育局和社會愛心人士的獎勵助學。考上吉林大學的那一刻,她感到既欣慰,又興奮。欣慰是感動於辛苦努力沒有白費,終於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興奮是她終於可以來到這個求學的神聖殿堂,這個改變她一生的地方。

於凱新在香港訪學

深埋心中的夢想是於凱新前進的動力,握在手裡的知識就是她的勇氣。大學期間她申請了助學貸款,利用空閒時間勤工儉學,北國冬夜的寒風裡分發傳單有她的身影,擁擠嘈雜的超市裡搬運貨物有她的身影,熬夜備課為家教學生輔導也有她的身影。憑藉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和獎助學金,她不僅承擔起自己在大學的全部經濟開銷,還能存下錢貼補家用。她始終相信,命運給她的低起點,是為了讓她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凱旋奮進逐夢想

於凱新在實驗室

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於凱新並沒有放鬆懈怠,但早年教育的薄弱使於凱新在入學之初的學習十分吃力。在強者如林的學生中,她也曾陷入迷茫,甚至一度懷疑自己,但她憑著不服輸的意志奮起直追,沐浴著早上六點半的晨光學習、踏著晚上十點半的自習室鈴聲回寢。為了縮小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天剛蒙蒙亮時她就起床讀課文,早早來到教室,永遠坐在第一排,老師每說一句,她就默默地跟讀一遍。跟讀一次聽不懂,就重複兩次,兩次聽不懂就重複三次。她日復一日地堅持,從不敢有半分鬆懈,終於在英語方面有所提高,在英語閱讀大賽初賽中獲得二等獎,參與寫作的英語論文也獲得國際二等獎。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十佳學生頒獎典禮視頻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曾經的迷茫化為堅定,當初的自卑變為自信。漸漸地,於凱新對專業知識體系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於學習要點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她圍繞每門學科的知識特點,結合自身優勢與高效學習原則,制定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有的放矢地進行階段性學習,一步步踏實而堅定地走著。她不斷彌補知識短板,成績顯著提高,41門課程滿績點,大三學年綜測成績96.50分,連續三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先後獲得東榮獎學金等,並獲得「校優秀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勵學標兵」「院十佳學生標兵」「院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等30餘項榮譽獎項。這一系列榮譽背後,是無數晝夜裡的持之以恆和堅守本心,更是無數疲倦後的專心致志。

於凱新(左五)參加電子學院「十佳學生」標兵頒獎典禮

在於凱新20歲生日的早上,她的左腳嚴重摔傷,淤青腫脹的腳踝時時催促著她立刻就醫,但她卻心系學習,不想落下當天滿滿的課程,於是她求助同學載她到教學樓下,然後一頓一跳地趕去教室,拖著腫得老高的腳,她硬是強忍疼痛堅持到最後一節課程結束才去校醫院診治。持續兩個多月的傷痛,讓她每天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一蹦一跳地上樓,即使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她也從未缺席過一堂課。如今,她的左腿依然時時疼痛,左膝半月板嚴重損傷、滑囊炎、關節積液,甚至醫生要求手術的醫囑都未曾讓她止步,雖每天都在承受傷痛,但她卻極少與人提起,心裡眼裡滿是樂觀堅強,她堅信風雨過後必是絢爛的彩虹。

於凱新在系友見面會上分享學業經驗

不經風雨,難成大樹;不受百鍊,難鑄寶鋼。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同時,於凱新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積極參加近20項學科競賽以及科研項目。2018年,她帶領團隊獲得數學建模美賽國際二等獎和省賽一等獎。在準備美賽期間,包括她在內的三個隊員建模基礎都為零。即使是寒假留校培訓,但面對複雜的數學模型和全英論文的寫作要求,他們仍然是一頭霧水。不過,她和隊友們絲毫沒有氣餒,反而互相鼓勵,虛心學習,軟體不會就學教程,模型不懂就翻教材,英文欠缺就反覆校對翻譯。經過整整四天四夜的連續奮戰,他們最終提前完成了論文。

於凱新在經信走廊背書

懷著對科研事業的熱忱,於凱新主動加入張永來教授課題組展開飛秒雷射微納加工的研究,經過不斷努力,她的文獻閱讀、實驗動手能力獲得了快速提升,並參與發表一篇EI論文《雷射加工製備仿蘆葦葉結構的超疏水表面》。基於對雷射器的興趣,她跟隨秦冠仕教授完成了《硫化銅納米晶的合成及其在1.56um脈衝雷射器中的應用》項目。實驗室輪轉經歷和多項開放性創新實驗建立起她對多個研究領域的認知。

於凱新在北大-清華暑期培訓班作報告

為了拓展眼界,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她積極報名參加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暑期培訓班,並在大二時隨微納信息材料與器件學術工作坊,前往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的電氣電子工程學院研討交流,大三時她又主動參加了國際周課程"Quantum Physics and Modern Electronic Devices",進一步開拓學術視野。

於凱新(前排左五)在香港訪學

於凱新(右下)在香港訪學

新篇可期勇擔當

於凱新(右二)參加新生辯論賽

當記者問到:「一路走來,你努力奮鬥的目標是什麼呢?是什麼激勵著你前進的腳步呢?」於凱新篤定認真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我一生的追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努力拼搏,成就『小我』,最終目標是把『小我』融入『大我』,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困境中的人,回饋祖國和人民!」於凱新一直把感恩奉獻當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踏實踐行著。

於凱新(左三)參加吉林大學定向越野比賽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於凱新感謝國家和學校的教育與栽培,身為學院2016級第一批學生黨員,她秉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積極投身於學生工作。大學期間她作為學院團委組織部部長參與組織活動40餘次,協助舉辦三期學院黨課,培訓學員近400名,整理學員作業1200多篇,並擔任特刊書籍《國事·情思》編委會成員,帶領部門首次完成了「年級聯誼交流沙龍」的活動轉型,為各年級學生搭建交流學習平臺,惠及學生千餘人次,連年被評為「院優秀學生幹部」「校優秀團員」等。

於凱新任輔導員助理接待新生報到

於凱新作為輔導員助理和新生一起參與活動

在大二課業最繁忙的情況下,於凱新主動擔任輔導員助理,協助老師安排新生入學工作,並積極通過分享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等方式,帶動新生學習。同時,她還擔任班級生活委員,管理班費開銷及班級備品,圓滿地組織了多次班級活動。她以勤勤懇懇的服務、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收穫了老師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於凱新(右五)參加暑期實踐「三下鄉」

於凱新常說:「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的螢火之輝,也只有投身於公益實踐,才能照亮更廣闊的世界。」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暑期實踐「三下鄉」,學校寒假招生宣講等等,在學校和社會需要的時候,於凱新始終衝在第一線。憑藉不怕吃苦的韌勁和竭盡全力的付出,她在實踐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個人」。

於凱新擔任光學大會志願者

於凱新(前排左二)陪伴自閉症兒童「來自星星的你」

她助人為樂,熱衷公益,在做公益上從不吝嗇自己的時間,數百小時的志願時長詮釋著奉獻的美麗,在整理圖書館圖書、看望敬老院老人、關愛自閉症兒童等公益活動中總是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參與「關注城市美容師·清茶送溫暖」活動時正值寒冬臘月,在北國凌晨四五點鐘的街頭,為清掃積雪的環衛工人們遞上一杯熱茶,氤氳的熱氣與微笑交融,她們用最簡單淳樸的溫暖化解了寒風的凜冽,此活動曾獲中青網、新文化網等新聞媒體多次報導。雖然參加公益活動佔用很多時間精力,於凱新卻深深熱愛著公益活動,她說回饋社會,幫助困境中的人是她的快樂,更是她的責任。

於凱新(左)參加「清茶送溫暖」志願活動

四年的努力奮鬥終於開花結果,未來的徵途漫漫仍需不斷探索。談起未來規劃,於凱新立志於攻讀博士學位,投身祖國科研事業,為祖國貢獻智慧、青春和力量。她曾拿到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多個高校院所的保研offer,最終以高分錄取為清華大學院士組直博生。她的人生理想是將一身所學貢獻於人民所需,願窮極一生,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為祖國科研事業的蓬勃發展奮鬥終生!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心中有夢便有遠方,眼裡有光處處是希望。於凱新懷揣夢想,勵學篤行,以樂觀堅強之心驅散陰霾,以堅韌不拔之志奮發向上,以飲水思源之意回饋社會。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她感恩著,奉獻著,拼搏著,歷練出的是成長,磨礪出的是品行,堅持不懈的是信念,矢志不渝的是追求。她在逆風中涅槃翱翔,以勵志青春書寫著自強自立。如今,她正懷著一顆永不言棄的逐夢之「新」,向著理想的遠方闊步前行!

(消息來源/吉林大學學生工作部)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i7cMLlk2zt1fetv64lRirg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學4名學子獲評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12月9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結果揭曉,山西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張晨陽、初民學院本科生常佳慧、文學院本科生鄒書予、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王俊琳4名學子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兩學生榮獲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龐鑫鑫) 近日,由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學生聯合會共同開展的2020年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落下帷幕。吉林建築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2017級4班趙澤淞,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7級4班李陽榮獲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其中趙澤淞同學被推薦至共青團中央參加「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
  • 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齊聚長大!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總結分享會暨2020年度推報活動啟動儀式12月22日下午,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總結分享會暨2020年度推報活動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
  • 西安思源學院朱玉棟同學喜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近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2019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評選結果,西安思源學院商學院朱玉棟同學喜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評定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
  • 淮北師範大學在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中...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組織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結果揭曉。淮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17級音樂學專業的張文靜同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陳慧晴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孟琨獲2019「陝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為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當代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通知要求,我省於2020年6月至7月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陝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
  • 山西60人上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原標題:山西60人上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019年度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正式揭曉。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事跡展示
    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已連續舉辦13屆。13年來,共產生13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524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大的品牌影響力。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擬獲得者名單公示
    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評定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受到廣大高校師生的密切關注,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掀起了「校校皆有、人人可為自強之星」的熱潮。   經基層推薦、組織評定等環節,擬確定「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獎學金獲得者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2190名。   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1月2日—11月6日。
  • 3年成績第1,這位廣財學子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今天,《中國青年報》頭版揭曉了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2017級新聞學(財經新聞)1班辜良烈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是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報活動的主題。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推報活動,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辜良烈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實至名歸。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事跡展示-中青在線
    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已連續舉辦13屆。13年來,共產生13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524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西安石油大學「自強之星」程飛:成己成物 勵志騰飛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評定活動結果揭曉。經學校推薦、組織評定等環節,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程飛同學從眾多評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榮膺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並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程飛,男,陝西省山陽縣人,中共黨員,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黨支部副書記,機械1704班班長。
  • 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名單揭曉
    主辦單位:共青團中央 全國學聯  承辦單位:中國青年報社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  協辦單位: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官方網站:中青在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當代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她們是青島理工最自強的星!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獲獎結果揭曉經學校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節我校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城規161班丁佳藝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英語173班張仲梅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和獎學金
  • 他是2019「十佳大學生」稱號獲得者,註冊公司,當選「冀青之星」
    他就是河北經貿大學2019年度「十佳大學生」榮譽稱號獲得者——劉帥乾。今天,就和經小貿一起走進他的世界。>2018年9月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2018年9月獲得河北經貿大學三好學生稱號2018年10月河北經貿大學職業生涯大賽獲校級三等獎2019年4月,河北經貿大學大創《高校二手物品平臺實施可行性》研究順利結項2018-2019學年,河北經貿大學第一學期一等獎學金獲得者
  • 他是吉林大學2019年度十佳大學生,保研至清華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吉林大學2019年度十佳大學生。現已保送至清華大學繼續深造。「志如弘毅之士立心天地,浩為如水之君胸懷廣博」,父母將一生的期許鐫刻進他的名字;「求實創新秉承公共精神,勵志圖強鍛造獨立人格」,吉林大學用四年溫潤綿長的時光把對學子的期待熔鑄進他的血脈。
  • 2016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事跡展示
    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社和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支持下已連續舉辦10屆。活動旨在通過對具有自強精神的大學生的尋訪、獎勵和宣傳,為當代大學生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時代榜樣,引導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群體,挖掘自身潛力,積極向上、自強不息,成長為能承擔國家和社會責任的有為青年。新東方10年共出資5000萬元,設立「中國大學生五四獎勵基金·新東方自強基金」,幫助這些優秀大學生完成學業。
  • 魯大學子油倫賀獲「山東省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稱號
    「山東省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稱號。據悉,此次獲評「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是魯東大學在該評選項目的首次突破,也是駐煙高校的一大突破。  此前,油倫賀的「北蟲草中藥複方無抗飼料添加劑」項目參加山東省人社廳等11部門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選拔賽暨第五屆山東省創業大賽總決賽,榮獲青年創業組一等獎,獲得獎金8萬元,實現了魯東大學在該項賽事成績的重大突破。
  • 2018「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公布,共1960人,向你們學習
    為在當代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全國學聯等共同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其中,擬確定「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950名。同時,擬確定優秀組織院校30所,優秀組織個人獎30名。
  • 「無愧於軍隊、無悔於大學、無畏於青春」—記天津市高校「大學生...
    在天津商業大學有這樣一名學生:他曾攜筆從戎,服役於全軍首批應急機動作戰部隊,退役返校後他帶領退役大學生組建天商預備役,連續兩年負責國防動員徵兵宣傳工作;他勤學奮進、一絲不苟,相繼獲得國家獎學金、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天津市人民政府獎學金、天津市創新創業獎學金,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