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案兇手寫100封請願書伸冤「沒罪」:不認錯,他還會再犯嗎?

2020-12-18 壹點靈心理

2008年,50多歲的趙鬥順將8歲的女孩娜英(化名)強行拖到一座教堂的廁所間裡,用皮搋子吸,導致女孩的大小腸流出體外。

在暴打、虐待、強暴這個8歲女孩後,這個惡魔逃之夭夭。

身受重傷的娜英在很久之後才被人發現,送院後經確認,80%的生殖器官和肛門功能遭到永久性損害,終生都要攜帶一個尿袋,所有了解她慘痛經歷的人,都無不感到痛心和齒冷。

圖片來源:電影《素媛》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惡魔,才能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

然而,最可怕的是,儘管當年趙鬥順很快就被抓拿歸案,但由於韓國相關法律較為寬鬆,趙鬥順以醉酒為由,成功獲得了輕判,只被判入獄12年。

前幾天,有媒體披露,雖然趙鬥順曾向記者說過自己為犯罪感到後悔,但實際上,在他入獄的這些年裡,他曾寫了超過100封請願書,說自己當時喝醉酒,因此不認為自己有罪,甚至要求和受害者見面。

更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像趙鬥順那樣死不認錯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似乎比比皆是。

大到違法亂紀,小到生活瑣事,總有一些人,出於各種各樣的動機,從不承認自己身上的過錯。

當然,並非人人都像趙鬥順那樣可怕,很多只是「煮熟的鴨子——只剩嘴硬」,但即使不可怕,也真的不怎麼討人喜歡。

01

前段時間,霸屏熱搜的詭辯大師郭敬明,因為亂發S卡,被其他導演和演員紛紛質疑。

但他沒有承認自己的過錯,更沒有收回S卡,而是選擇花式狡辯,將自己不合理的操作說成是對新人的鼓勵,以及「百花齊放」。

這種在外人看來有點無稽的合理化,對當事人來說,就如一層華麗的外衣,專門編織出來欺騙自己以及身邊的人,以維護其內心脆弱的自尊。

可以說,認錯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認錯會產生「自我否定感」,令人本能地產生消極和逃避的情緒,只有心理承受力強的人,才能更容易面對自己的錯誤。

那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呢?

心理學表明,當人無法接受挫折時,就會儘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

他們並不一定真的認為自己沒錯,只是不想承受承認錯誤帶來的心理壓力,既然承認錯誤不好受,那就乾脆不承認。

這種手段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維持自尊,令人產生滿足感,然而,長此以往,當身邊的人識穿套路或不想配合之後,只會給人帶來更深重的厭惡感。

而且,一旦使用相同「合理化」理由的人多了,「全天下人」的標準都會被拉低。

02

如果說將自身錯誤合理化是一種虛榮,那麼還有一種情況,不承認錯誤,完全是為了自救。

因為他們已經認定了,認錯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會遭到「懲罰」。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不小心犯錯了之後,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呵斥甚至懲罰,久而久之,特別害怕犯錯,顯得小心翼翼。

長期以往,自己犯錯之後都會想辦法掩飾過去,比如,考試成績不好,就冒充家長籤名。

看上去無傷大雅,但其實,這種習慣會令人產生一種不正確的對待錯誤的方式:一旦做錯事,腦海中就會天崩地裂,甚至不惜一切來掩蓋過錯。

在寧夏,一名6歲的女童在玩耍的時候,從木架上意外跌落暈倒,當時和她一起玩的12歲親戚,因為害怕她醒來之後向家長投訴,乾脆用木板擊打女童的頭部,導致她傷重死亡。

儘管這是個極端案例,但 「害怕犯錯受懲罰」 在一個孩子心中能產生多大陰影,可見一斑。

在這種陰影之下,人直到成年,也無法學會直面錯誤。

曾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導師」的泰勒·沙哈爾博士曾說過:「害怕犯錯,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錯誤。」

03

不管是出於自尊,還是出於焦慮,當事人雖然不認錯,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起碼還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厚道的。

但還有一些人,性質要惡劣得多。

他們並非「嘴硬」,而是發自內心認為自己做得沒錯,比如上文提到的趙鬥順。這樣的人,才真的令人瑟瑟發抖。

將自己的一切錯誤都看作合理行為,永遠以自我為中心,普遍認為是嚴重缺乏同理心的表現。

同理心的缺失,少數是天生的,比如在反社會人格研究過程中的一些經典案例,當事人從小就呈現出麻木無情的特質,也不會體會他人的痛苦,自然就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錯誤。

漢尼拔的原型之一傑夫瑞·達莫,在童年就曾有過十分殘忍的虐待動物的行為。

但絕大多數的同理心缺失,都是後天形成的,比如童年時期父母的無底線溺愛或嚴酷虐待,導致邊界缺失,形成極端自利或自戀的人格。

相信很多人,都對幾年前的江歌案印象深刻。

江歌案的細節這裡不一一複述了,簡而言之,就是劉鑫和前男友陳世峰鬧矛盾,好心的閨蜜江歌讓劉鑫留宿在自己家,結果陳世峰找上門來的時候,劉鑫為了自保,將門鎖上,導致江歌無法進入屋內,最後被陳世峰殺害。

誰是誰非,不用多說,而最令人不滿的,是劉鑫事後的態度,不但多次試圖狡辯推脫責任,還對試圖找回公道的江歌母親進行人身攻擊,甚至揚言自己在江歌事件中沒做錯。

劉鑫對江歌母親隔空喊話的微博(節選)

劉鑫母親也說過「你女兒死是因為她命短」,母女倆的扭曲三觀一脈相承,我們看到的,就是極度自我中心的靈魂。

不認為自己錯,是因為在她們心目中,自己和他人是不對等的。

自己高人一等,他人就要靠邊站,為滿足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犧牲他人,在正常人眼中是錯誤,在她們眼中是合理。

不知錯誤,比單純的不承認錯誤要可怕得多,這種人的內心是蒙昧的,喪失正常人對於道德邊界的認知,危害性更大,也更需要專業的介入治療。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儘可能小心遠離。

04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肯定有過不想承認錯誤的時刻。

但事實證明,逃避真的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令事情變得更糟糕。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做,才能改善情況呢?

(1)面對錯誤的第一點,營造安全感

很多錯誤本身不算嚴重,只是當事人患得患失:擔心被人知道會丟臉、擔心受到責罰、擔心影響親密關係、擔心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等等,仿佛犯了錯,人生就完了一大半。

如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的主人公高崎,工作一絲不苟,凡事盡善盡美,直到被生活壓力逼出了抑鬱症,甚至對家裡的寵物都產生愧疚。

因此,想要直面錯誤,就必須跳出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請記住,你也可以不那麼完美。

不要總想著「錯誤被人知道了怎麼辦」,而是「錯誤應該怎麼解決」,學會就事論事,拒絕過度解讀。

可以從日常小事中的失誤開始,允許自己犯錯,也嘗試去解決錯誤而不是逃避錯誤,幾次之後,就能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也能明白到,錯誤本就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了這份安全感,人才有更大的勇氣,去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

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這動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敗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2)糾錯的方法很重要,引導遠比打壓更有效

有很多人,在發現身邊人(如伴侶、子女)死不認錯之後,會變得很煩躁,對伴侶就會說「你永遠都會找藉口的」,對子女更加粗暴,直接一頓棍棒教育,直到他們認錯為止。

但其實,這種方式屬於單純的發洩,只會起到反作用,對方不會反思自己,只會思考以後怎麼瞞得更好一點。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 3》中,鄧莎的教育方式,算是一個很好的借鑑。

鄧莎的兒子大麟子是個有點怕事的小孩子,某一次,姥姥看到了浴缸中有個塑料玩具,大聲質問:「是誰放進去的?」

罪魁禍首大麟子不敢承認,弱弱答道:「是媽媽。」被甩鍋的媽媽一臉懵。

然而,鄧莎沒有當眾揭穿兒子,而是理解這種人之常情,耐心等到孩子更輕鬆的時候再加以引導,後來有一次,母子兩人又把家裡弄得一團糟,面對電話裡姥姥的質問,鄧莎首先提出解決方案,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回去我收拾。」

這次大麟子沒有上次那麼緊張,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厚道,連忙主動承認:「是我搞的!是我自己搞的!」

總而言之,承認錯誤,並非一件天大的難事,但它需要我們有這個意識和決心,去循序漸進地改變。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承認錯誤,就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最後,希望所有的小夥伴都能體會不斷糾錯、帶來的自我提高的滿足感,不要讓一張太硬的嘴,成為美好生活的阻礙哦。

- THE END -作者:玉成

相關焦點

  • 素媛案兇手出獄,曾寫100封信為自己「伸冤」:為什麼有人永遠都說...
    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知道,電影《素媛》中兇手的原型、因侵害8歲女孩入獄12年的韓國罪犯趙鬥順,本周六已經正式出獄了。素媛案之前我們也聊過很多次,性質極度惡劣。,他曾寫了超過100封請願書,說自己當時喝醉酒,因此不認為自己有罪,甚至要求和受害者見面。
  • 素媛案主犯將出獄 心理學家指其再犯可能性達76%
    網易娛樂12月10日報導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電影《素媛》的原型罪犯趙鬥順將於當地時間12月12日出獄,韓國京畿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人員評估稱趙鬥順再犯的可能性高達76%。  經多項研究發現,趙鬥順具有嚴重的酗酒問題,且飲酒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增加了再犯的可能性。
  • 素媛案罪犯出獄羅生門:壞人高枕無憂,好人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素媛案等一系列惡性案件發生之後,在民眾的推動下,韓國製定、修訂了多項法律法規,包括公開重犯照片、提高刑期、對性侵犯實行化學閹割、性侵犯出獄後佩戴電子腳鏈等等。最後一項甚至被稱為「趙鬥順防治法」。然而,法律有一條基本原則:法不溯及既往。
  • 素媛案罪犯限制夜間外出!
    [素媛案罪犯將被禁止夜間外出7年] 據外媒報導, 韓國法院15日作出一項裁定,素媛案罪犯趙鬥淳7年內將被嚴禁夜間外出和飲酒等一切行為。 趙鬥淳12日出獄回家,截至目前,尚未離開家門一步。
  • 「素媛案」原型兇手趙鬥淳的後半生,可否被「安排」
    自從「素媛案」的原型兇手趙鬥淳(又一音譯趙鬥順)本月12日出獄,在警察的護送下回到京畿道安山市的家後,韓國群眾眾怒難平,蜂擁而至。一連幾日,這些圍堵群眾以及自媒體主播不分晝夜地向趙鬥淳喊話、辱罵、試圖私闖民宅(關掉燃氣,不讓趙家做飯)。
  • 「素媛案」強姦犯被禁止夜間外出
    韓國「素媛案」強姦犯趙鬥淳日前刑滿出獄,令一些居民陷入恐慌,並引發較多抗議聲音。一家韓國法院15日裁定,趙鬥淳今後7年應佩戴電子腳鐐,不許夜間外出和過度飲酒。圖源:視覺中國韓聯社報導,檢方認為趙鬥淳有再犯性侵罪的可能,10月16日向法院提請採取實施上述措施。趙鬥淳服刑12年,本月12日出獄,返回京畿道安山市住所,此後一直沒有外出。
  • 「素媛案」罪犯出獄,說想再見她一面 | 顛沛流離的受害者
    素媛案罪犯,正式出獄素媛案罪犯趙鬥淳,刑滿出獄了。他在和心理諮詢師交談時,透露了他的打算:「現在這種情況,我也沒法搬家,就回安山去住。」雖然韓國法務部安排他接受長達150小時的心理治療、公開他的照片,讓他佩戴定位電子腳鏈,但這仍然不能讓人放心。想起之前韓國節目《真實調查隊》跟蹤採訪,並公開的一系列內容。被捕後的趙鬥淳,沒有認錯跡象。抵賴,反抗,死不認罪,在證據確鑿的時候,才改口說,那天只是去上廁所。
  • 「素媛案」兇手出獄,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出門的時候,母親問娜英,需不需要陪她一起去學校。懂事的娜英不想讓媽媽太操勞,決定自己去學校。在距離娜英學校100多米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小教堂,娜英在教堂外遇到了一個行為舉止有些怪異的陌生男人。男人大約五十多歲,頭髮蓬亂,渾身散發著酒氣,有些站立不穩。「你是要去這間教堂嗎?」
  • 素媛案「惡魔」出獄,專家:再犯機率近80%,網友稱對其化學閹割
    根據澎湃新聞於12月12日時報導,韓國素媛案的嫌疑人趙鬥淳于今天凌晨結束了12年的有期徒刑。韓國媒體曝光的趙鬥淳照片,白頭髮、眼神鋒利以及手中緊握著一個橘子,這正是被押送到保護觀察所的途中。目前趙鬥淳出獄後辦理完相關手續後會回到京畿道安山市的居住地,那是他的老家,妻子也在此地方定居,也是素媛案受害女孩的老家。出獄前的趙鬥淳被佩戴上了電子腳鐐,身旁一堆的貼身監督,全程都會乘坐監獄所派出的專車,防止在路途或者是公共場合出現意外情況,其實韓國警方都知道,趙鬥淳犯下的罪狀已經引起了民憤。
  • 素媛案原型犯罪給予化學閹割刑,大家怎麼看?
    在獄中他曾上百次寫請願書,要求見受害人;現年已經68歲的趙鬥淳在1小時內能輕鬆做完1000個伏地挺身,據他自己說,堅持運動的目的是防止出獄後被人襲擊。獄友表示,趙鬥淳多次表現出過度的性慾,甚至監視探頭的電波聲都讓他興奮。
  • 韓國「素媛案」罪犯獄友稱其「仍然暴力」,心理專家:再犯機率為76%
    隨著此人刑滿出獄日期逼近,韓國民眾要求將他繼續隔離的呼聲高漲,一些官員和國會議員也尋求出臺類似措施。韓國法務部本月11日證實,趙鬥淳定於12日上午刑滿出獄。尚不清楚現年69歲的趙鬥淳12日將從哪所監獄獲釋。他起初在浦項監獄服刑,後來為參加性犯罪心理治療活動被轉移到別處。由於不少網民聲稱將上門報復趙鬥淳,監獄方面打算派專車送他回家,避免在公共場所出現突發狀況。出獄人員一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私家車離開。
  • 素媛案罪犯刑滿出獄,為何讓全韓國「噤若寒蟬」?
    出獄,未必不能重新做人,何不給他一個機會。可是,韓國趙鬥淳不簡單!作為導演或者製片人,投資一部電影,純玩藝術情操的不多,多是奔著投資收益去的。要有收益,就得有看點與賣點,素媛案之所以能夠搬上螢屏,就是契合了韓國大眾的「需求」。這種「需求」源於趙鬥淳的殘忍對民眾的震驚。
  • 素媛案罪犯趙鬥順今日出獄,曾多次表示想見受害...
    還記得在電影《素媛》的最後那段,兇手隔著窗說:「你以為我能被關多久,總有一天我會出去的。」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據悉,面對湧向監獄和保護觀察所的市民,他說「沒想到會是這種氛圍」。
  • 趙鬥順手握橘子,意思就是我還會再犯?
    看到趙鬥順這個罪犯手裡那個橘子,有些人認為並不是那麼簡單,很多人由此聯想到了《教父》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裡說過出獄時手握橘子意思就是——我還會再犯。但趙鬥順出獄時手裡拿個橘子沒人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只是為緩解不安情緒倒還好,假如真像《教父》裡所說的那樣,那就太恐怖了。此前,韓國法務部曾於2018年就對趙鬥順進行過心理鑑定。
  • 素媛案主犯今出獄,廢除死刑能實現正義嗎?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韓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2日,素媛案主犯原型趙鬥淳刑滿釋放。趙鬥淳以極其殘忍手段強姦、故意傷害8歲女童,致其重傷,被捕後的趙鬥淳多次挑釁司法,威脅受害人,毫無悔意。
  • 美國願放孟晚舟回國但要她認錯,「華為公主」會低頭嗎
    原標題:美國願放孟晚舟回國但要她認錯,「華為公主」會低頭嗎 亞太日報 重北 12月3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美國司法部正與遭加拿大警方「應美國發布的逮捕令」拘押的華為財務長(CFO)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
  • 素媛案原型出獄,網紅日夜直播
    經過韓國京畿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人員評估,他再犯的可能性高達76%。韓國法務部2018年也為趙鬥淳做過心理鑑定,顯示他屬於「再犯危險群體」。出獄後,趙鬥淳會在熄燈後打開手電筒觀察屋外的抗議者,這個細節被直播畫面拍下。他淡定地在黑暗中觀察著人們的叫罵,足足1分鐘。
  • 素媛案罪犯將被禁止夜間外出7年 惡魔趙鬥淳回到人間令無數人惶恐
    根據裁定,趙鬥淳在佩戴電子腳鏈的7年期間,將被禁止夜間外出(晚9點至次日早6點)、飲酒、出入教育機構以及接近受害人200米以內,此外,趙鬥淳還須接受關於防止性侵罪再犯的課程。   趙鬥淳現年68歲,2008年,他在京畿道安山市,綁架並性侵一名8歲的小學女生,致其殘疾。但法官判定其「年齡大並且酒後精神不穩」,加上當時韓國刑期上限的法律規定,最後趙鬥淳僅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引發社會公憤。
  • 韓國「素媛案」罪犯明日刑滿釋放 評估稱其再犯可能性達76%
    >>引發眾怒8歲女童上學途中遭性侵兇手堅稱當時喝醉獲刑12年根據一審判決書內容,2008年12月11日早上,56歲的趙鬥淳盯上了正在上學途中的8歲女童,並將其拐進附近一間廁所性侵。女童大哭時遭其毆打,鼻骨、小腿骨等多處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