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視名人香黛兒·休頓(Chantelle Houghton)的「明星」生涯開始於英國《太陽報》,從小報性感模特,她逐漸從素人走進大眾視野。2006年,22歲的香黛兒加入了英國節目《老大哥》,這是記錄一群陌生人在別墅中共同生活的真人秀。
每一期節目,這個金髮女孩的一大堆愚蠢問題都可以帶來極大的話題性,與另一位嘉賓聊天時,她得知對方是國會議員,於是問道:「國會議員的意思是,您在一個有綠色座椅的大房間裡工作?」計算每周購物預算時,她表現出對金錢的疑惑:「十二便士嗎?我不明白,那是多少錢?」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香黛兒在接受VICE的電話採訪時,她承認,要是現在她遇到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成年人,她會感到羞愧又尷尬。
但在2000年代,她不是唯一一個以「單純嬌憨」形象而聞名的金髮女郎,從雜誌、電視節目到電影院,她們無處不在。真人秀《拜金女新體驗》中,帕裡斯·希爾頓和妮可·裡奇兩位名媛不會用拖把的梗可以玩一整季,電影中的「金髮傻妞」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每個學生時代曾被美國校園生活迷住的人都不會忘記《歌舞青春》裡嬌蠻無腦的富家女二。
《歌舞青春》中的金髮富家女Sharpay。圖片:Seventeen magazine
不知不覺中,娛樂焦點轉移到了深色皮膚和頭髮的卡戴珊一家,爆米花片中更受歡迎的女性形象成了紅髮的黑寡婦和黑髮的神奇女俠。但「金髮白痴美女」這一文化形象其實並沒有消失。
為何金髮意味著「無腦」
「金髮白痴美女」並不是從21世紀才出現的,這一形象起源於18世紀的一位巴黎上流社會交際花羅莎莉·杜特(Rosalie Duthé),她在貴族社交圈中頗受歡迎,追求者中不乏歐洲王儲、公爵還有銀行家,她也因此積累了大量財富,年紀輕輕名下已經登記了數個巴黎的豪宅。
同貴族們交往的過程中,羅莎莉養成了一個習慣:每說一句話之間都要長長地停頓。這不僅顯得很笨拙,甚至有些遲鈍。1775年法國的諷刺戲劇《聖日耳曼集市的古玩》(Les Curiositésde la foire Saint Germain)記錄下了她的形象。
羅莎莉·杜特,由法國畫家Jean-Frédéric Schall創作。圖片:Wordpress
歷史學家喬安娜·皮特曼(Joanna Pitman)認為,羅莎莉·杜特是「金髮白痴美女」形象第一人。她在《金髮女郎:一段有趣的歷史》中評論道:「她是個著名的空無一物的創造物,把女性要端莊的傳統『品質』發揚到極致。她形成了保持沉默的習慣,也許是因為她確實無話可說,但她的神秘氣質吸引了一大批上流社會的男士。」
而當代流行文化中更廣為人知的「金髮白痴美女」形象,無疑是由瑪麗蓮·夢露創造。她在1953年喜劇片《紳士愛美人》中扮演的羅麗拉是所有50年代中產階級白人男性夢中的金髮美女,而另一位女演員簡·羅素扮演的女主朋友桃樂茜則是一個智慧穩重的黑髮女孩。大多數人其實沒有意識到羅麗拉並非只有一幅好皮囊,片中著名臺詞精準揭示了「金髮傻妞」為何存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是個聰明人,但大多數男人不喜歡。」
電影《紳士愛美人》。圖片:IMDb
金髮女郎「單純」甚至「低智」的刻板印象不僅存在於愛情片中。希區柯克電影中的「希女郎」也以金髮為主,他認為金髮女性是扮演受害者的最佳選擇,她們就像「現出血腳印的初雪一樣」。
隨著大眾媒體上「金髮白痴美女」形象的廣泛傳播,人們在生活中也拿金髮開起玩笑。比如90年代的「埃塞克斯女孩」笑話:「埃塞克斯女孩和超市手推車之間的區別是什麼?超市手推車有自己的想法。」金髮女孩被預設為性感、濫交、拜金、缺乏品味的形象,這成為評論一個女孩智力和性格的潛在標準,歧視變得更加普遍。
到了2000年代,打造「金髮女郎」成為真人秀的一種趨勢,這些或真或假的「傻白甜」開始佔據人們的文化想像力。
從真人秀明星到Girl Boss
但「金髮美女」們都是白痴嗎?
香黛兒在《老大哥》中塑造的形象確實深入人心,這導致她的轉型十分艱難。在《每日郵報》對她的採訪中,她被尷尬地問到「是否覺得自己很聰明」,她回答:「好吧,我中學沒念完就退學了,但我後來在NatWest銀行找到了工作,不聰明的話怎麼在銀行工作,對吧?」
記者笑了:「我有NatWest的帳戶,真可怕,能想像出真人秀女王香黛兒穿著銀行制服、坐在櫃檯後面工作嗎?」
對香黛兒來說,這樣的提問和評價是常事。她說:「批評並沒有打到我,因為我很清楚我自己是誰,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關注。」
2007年英國學院電視獎紅毯上的香黛兒·休頓,她已經把頭髮染成黑色。圖片:AFP
根據香黛兒之前的形象,許多媒體認為她偽裝成無知的樣子是為了吸引男人、獲得公眾關注,但在最近與VICE新聞的對話中,香黛兒堅稱自己不是在作秀。她說:「我的童年並不好,沒有受過教育,不知道下議院議會是什麼樣的,更不知道那裡座位的顏色。我不是在為此責怪我的父母,但是從不知道到知道,這不就是學習的過程嗎?」 她停頓了一下,「或許這對某些人來說是個笑話。」
當小報們還在嘲笑她「想成為足球運動員的妻子」時,香黛兒憑藉壓倒性優勢在《老大哥》中獲勝,還贏得了一系列品牌和雜誌的認可,30歲不到就成為百萬富翁。她在學術上不聰明,但她的眾多投資和房產卻顯示出她靈光的商業頭腦。
對於「金髮白痴美女」是否真的愚蠢這個問題,《太陽報》奇聞八卦專欄的前演藝圈記者妮可·蘭珀特(Nicole Lampert)說:「要成名(不是臭名昭著)並不容易,要堅持下去就更難了。如果她們能夠在公眾視線中待幾個星期以上,那當然,她們不笨。人們雖然在笑她們,但每次話題對她們來說又是一筆錢入帳。」
顯然,不少金髮美女都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個性」獲得名聲。帕裡斯·希爾頓最近的紀錄片《這就是帕裡斯》就揭示了她的人設:她的娃娃音是裝的,她一直都知道如何用拖把,但她更清楚如果假裝不會,就能引起人們討論。但誰又知道這場揭露是不是另一次「立人設」呢?
如今帕裡斯創造了1億美元的商業帝國,人們才知道傻的不是金髮美女而是自己。傑西卡·辛普森(Jessica Simpson)、妮可·裡奇(Nicole Ritchie)00年代電視名人的職業生涯也都類似,從前「金髮白痴美女」們變成了談論著「利潤最大化」的GIRL BOSS。
真人秀《日落家園》第一季主要人物。圖片:Netflix
真人秀製作團隊也開始迎合這種變化。去年Netflix的真人秀《日落家園》(Selling Sunset)中,主角們被設定為更具職業女性特徵的「精英房地產經紀人」。當一群填充了山根和嘴唇的金髮美女解釋為什麼澆築的地板比瓷磚更好時,穿著灰色西裝的客戶們完全沉迷其中。你可以認為她們很「塑料」,她們自己早就大方承認,但如果還認為她們是「白痴」,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金髮」被汙名化
不是每個女人都是金髮,也不是每個女人都傻。那麼為什麼「金髮白痴美女」經常是屏幕上唯一可見的女性類型?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作人。事實上,執行製作人、編輯以及基本上所有的決策者通常都是男性,那些喜歡女性智商低而大胸的男人。近些年來,在媒體地批評中,這些對金髮女性持有偏見的人通常會被等同於認可同性戀恐懼症以及支持種族主義。
妮可·蘭珀特解釋說:「在以前,無論發色和年齡,所有聰明的女性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讚賞。在一個極端大男子主義的社會裡,公眾視野中的女性只有三種,一種是美麗而愚蠢的人;一種是假小子,因為性格像男人,所以被認為沒那麼愚蠢;最後一種是嚴肅的知識分子,人們覺得她們不漂亮,因此也無趣。」
美國評論家阿里爾·利維(Ariel Levy)在《女性沙文主義豬:女性與粗俗文化的興起》中批評了色情文化如何改變當代社會風潮,導致「bimbos(傻裡傻氣的性感女人)在大眾文化中甚至比奧林匹克運動員享有更高的地位。」
音樂劇《律政俏佳人》,改編自2001年同名電影,女主顛覆了以往影視中「金髮美女」的無腦形象。圖片:AFP
對於這種社會現象,小說家安娜·蒲隆地(Anna Blundy)在《旁觀者》中寫道:「我們的金髮女郎每天都面臨著偏見,沒有其他任何少數群體能忍受這種殘酷的刻板印象」。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自從「埃塞克斯金髮笑話」出現後,1997年「Essex girl」一詞被收入《牛津詞典》,解釋是「不明智、濫交和唯物主義」,而《柯林斯詞典》則在其中加上「缺乏品味」。經過幾次抗議至今仍未刪除。
當埃塞克斯女孩介紹自己來自哪裡時,人們通常的反應是:「哇,不由得讓我想到白色細高跟和故意曬出的棕色皮膚。」
對此另一位參與《老大哥》的金髮女孩艾斯萊恩評論說:「有很多有影響力的女人都是金髮碧眼,有很多成功的女人也有著傲人胸部。每個人都把我們定型為只適合嫁給一個有錢老頭的拜金女,但是我們當中許多人都開創了自己的新事業。」
而香黛兒則覺得自己現在「變得更聰明了」:「我每周讀大約3-4本書,大部分時候我晚上10點入睡,書就放在枕邊。我想這會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事實是,香黛兒不必擔心,因為金髮女孩不一定真的是白痴,但憑外表斷定一個人德行和個性的人絕對是愚蠢的人。
原文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3azgk5/what-happened-to-the-dumb-blonde-stereotype-in-pop-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