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4K+1素數的不定方程P=x^2+4yz總有奇數個解

2020-12-17 電子通信和數學

前面我們討論了費馬在1640年提出了數論中的一個定理:奇數可以表示為兩個平方數之和的充分必要條件是該質數被4除餘1,這就是數論中的費馬二平方定理,不能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的素數都是4K+3的形式,如下圖所示

如果p是一個素數,則它必是奇數+偶數之和,也就是說對於4K+1的所有素數,它的一個平方數是奇數,一個平方數是偶數

所示上述可以進一步表示成:X^2+(2Y)^2,其中X^2是奇數,(2Y)^2是偶數

為了更加便於研究,我們把(2Y)^2寫成4YZ,也就是Y^2用YZ來表示

當X=Y=1時,K=Z,這就是兩個平方數之和的充分必要條件P=4K+1

對於一個特定的質數,例如37的基本解是1,1,9

我們由此可以找到37不定方程的所有解,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Y=Z的解,因為Y=Z將回歸到我們問題的本質,即素數可寫成整數平方和

在不定方程的解中,你會發現當Y不等於Z時,Y和Z可以互換,這樣就輕易得到不定方程的另一組解

這樣就37=X^2+4YZ的不定方程中,我們總共可以得到7組解, 解的個數是奇數,而不是偶數,這是因為存在一個Y=Z的情況,無論Y和Z如何互換它們都是相等的

這樣我們可以輕鬆得到41=X^2+4YZ的不定方程一定是11個解,也是奇數個解

我們可以證明對於任何4K+1素數的不定方程P=X^2+4YZ總有奇數個解,這是證明費馬二平方定理的重點

相關焦點

  • 不定方程及其基本解法
    不定方程形如ax+by=c(a,b,c均為常數,且a,b均不為0),一般情況下,每一個x的值都有一個y值和它相對應,有無窮多組解。如果方程(組)中,解的數值不能唯一確定,這樣的方程(組)稱為不定方程。對於不定方程,我們常常限定於只求整數解,甚至只求正整數解,在加上這些限定條件後,解可能只有有限個或唯一確定。不定方程有整數解的條件整係數二元不定方程ax+by=c中的係數a,b的最大公約數能整除c。
  • 事業單位考試職測技巧:好用的解不定方程技巧
    在同學們備考職測考試的數量關係時,大多數同學都會報有「放棄心態」,但是對於數量關係,有些板塊我們還是可以在考試中迅速拿到分值的,比如方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方程問題中的不定方程常見的解題技巧。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不定方程,不定方程,即未知數個數多於獨立方程個數的方程,例如:5x+3y=75,這裡有兩個未知數x和y,只有一個獨立方程,那麼x和y沒有獨立解,對於這樣的方程,我們稱之為不定方程。那麼在考試中x和y怎麼解呢?我們知道公考中數量關係部分都是選擇題,那麼我們如果在考試中遇到求解不定方程問題時,只需運用不定方程的解題技巧,結合選項帶入排除即可。
  • 素數判別和整數分解存在多項式算法
    標準的不可約整係數多項式皆可表無窮素數,也能表無窮合數,也就是說不能連續表達素數,但總能無限表達素數,有些看似不可約的除外,如x(x+1)+2就看似不可約,實質把該多項式可窮分為兩種情形,偶數2a和奇數2a+1情形,那x(x+1)+2=2a(2a+1)+2,顯然有2因子,或者(2a+1)(2a+1+1)+2,顯然也有2因子,總之x(x+1)+2定含2因子,屬於隱性可約多項式,a(a+1)(a-1)+
  • 費馬猜想真有簡潔證明: 本原解化約律和冪尾數周期律
    由於除 2 外 的所有素數都是奇數,所以奇素數的個位數就只能是 3、9、7、1,所有奇合數 與奇素數都是奇素數或自乘或互乘的結果,故奇數的冪數尾數除 5 外,是 3、9、 7、1,偶數的冪數尾數除 0 外,剩下的是 2、4、8、6。即所有整數的冪尾數都在4數周期內循環。有了以上洛書定理的發現,就可以用來證明費馬猜想、考拉茲猜想以及比爾猜想了,後兩個猜想這裡暫且不表。
  • x^2=1,有兩個解,為什麼x^3=1,只有一個解?
    方程 x^2 =1,解得 x = 1 或 x = -1;方程 x^3 = 1,解得 x = 1,二次方程有兩個根(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按理三次方程應該有三個根才對,為什麼只有一個根?x^3 = 1 可以轉化為 x^3 - 1 = 0,再通過立方差公式變為 ( x-1 )( x^2 + x + 1 ) = 0,要使得方程成立,需要 x -1 = 0 或者 x^2 + x + 1 = 0 .x - 1 = 0, 顯然 x = 0 .
  • 七上數學:含參的一元一次方程專題———六類題型詳解詳析
    四、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錯解來確定字母參數的值例、馬虎同學在解一元一次方程2(x+p)=3x-4時,在計算時忘記-4了,解得x=-1,求p的值並求出該方程正確的解。解:馬虎將原方程看成了2(x+p)=3x,解得x=-1,所以有2(-1+p)=-3,2p=-1,解得p=-1/2。
  • 說說一次不定方程的那些事兒
    所謂不定方程,是由於方程的個數少於未知數的個數,因此不能完全確定解的方程。據說最早研究這種方程的是古希臘的丟番圖(一譯丟藩都),所以也叫做丟番圖方程。和我們常見方程相同的一點是,不定方程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叫做不定方程的次數。常見的不定方程只求整數解,所以和數論有密切的關係。
  • 沒有X,中國古人是怎麼解方程式的?
    純粹的假話非常容易被看穿,因此有經驗的謊言製造者往往會製造七分真三分假的假話。這種假話表面上非常合理可信,實則屬於謊言。真實的χριστός眾所周知,古典時代的希臘人並不信仰基督教,而是信奉以宙斯為首的奧林匹斯諸神,希臘基督教化是羅馬時代東方影響的結果。
  • 求助:x+y=y+x到底是不是方程?
    翻開初中的課本,可以看到方程的定義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x+y=y+x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我認為滿足定義的兩個條件,所以是方程。但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x+y=y+x不是方程。原因是等式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恆等式,如n+2n=3n,n取任何值等式都成立;第二類是矛盾等式,如m-1=m,m取任何值等式都不成立;第三類是條件等式,如3x=12,只有當x=4時等式才成立,這才是方程。我覺得這個意見也有道理,因此對x+y=y+x是方程產生了動搖。
  • 不學點《近世代數》怎麼學好現代密碼學
    若群 G 含有有限個元素,則稱 G 為有限群,否則,為無限群。 若對群G 中任何 a,b $\epsilon$ G ,有 a $\bigodot$ b = b $\bigodot$ a ,則稱 G 為交換群或 Abel 群。
  •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方程是中考數學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電話計費問題、數字問題。解一個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1、去分母;2、去括號;3、將方程化為ax+b=0的形式(a不等於0);4、移項:將方程化為ax=-b的形式;5、化未知數係數為1:解得x=-b/a.
  • 怎麼用適當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當然是要先明確什麼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有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的整式方程。首先,方程有一個未知數,象1+2=3這樣的等式,就不是方程。其次一元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象x+y=1這樣的方程,就不是一元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