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變成孩子!

2020-12-04 絲語添青

「小煜,媽媽一根甘蔗都吃完了,你怎麼作業還沒有寫好的?怎麼可以這麼慢?馬上要吃晚飯了。」

「媽,等一下,我還有一樣就寫好了。」

「還有一樣,你在幹什麼的,這麼墨跡……」

這是我在一次下班回家途中遇到的一對母子的對話。孩子三年級,看樣子倒是乖巧,母親剛啃完一根甘蔗,連甘蔗皮都還在家門口堆著,離兒子不遠。這位母親是一邊說著話,一邊從洗手間出來,手裡還是溼噠噠的。

在我們生活中,其實類似這樣的事例很多。晚上父母在客廳看電視,卻對孩子說:「我們要看電視,你要讀書的,不要看。趕緊去房間寫作業。」可是,電視的聲音特別響,在房間學習的孩子根本無法認真看書寫作業。

孩子在成長中,不是靠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行的。他們需要陪伴,需要身邊有成年人幫扶著他們向前走。對一個孩子而言,監護人的很重要。

當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很多家長會予以獎勵,甚至是物質獎勵。要是考90分以上,帶他去吃肯德基,或者帶他去哪裡旅遊;要是做了什麼不對的事,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 甚至棍棒相加。

其實,在每個孩子的成長中,不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對孩子真實感受的一種否定,是不恰當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我們家長的陪伴。孩子陪伴這個角色,只能我們家長做,老師都取代不了。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不要實施物質獎勵,這會讓孩子變得功利,做一件事情,他的目的性會很強。疏導是很重要的。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值得高興的還是悲傷的,這都是每一個人生命中可不或缺的一部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個人都會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會有疾風勁雨的時候。主要是要具備一種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態,去面對這一切。俗話說:「一江出水一江濤,一山更有一山高。」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取得好成績時不可沾沾自喜,後面還有很多知識,需要慢慢學習,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求學精神;遇到挫折時不能自暴自棄,機會還有很多,下次再努力,一定可以進步。

在孩子成長中,每一次事情的發生,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我們的一個教育契機。我們要是可以抓好並處理好這些教育契機,同時又能做到適當地放手,敢於讓孩子自主嘗試,父母站在孩子身後,做他生命之路上指點迷津的人。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孩子的一生中,會給他指點迷津的人會有很多,但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與孩子最密不可分的人。古往今來,有很多名人,他們的優秀實際上靠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耳熟能詳的愛迪生,當初都讓學校退學。是他的母親不放棄,一直引領著他,指導著他,這才有後來的偉大成就。我們更聽說過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取得了碩士、博士學位。人們會感嘆:哇,這個孩子真厲害。其實往細處想,我們可知,是背後的父母對這孩子教育得好!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我們家長的陪伴。這一步不可或缺。有陪伴,才有孩子健康、快樂、陽光的成長。曾有專家研究過,每一天,不論都多忙,父母都要留出時間給孩子一起共進晚餐,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幫助。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不要急於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而是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使孩子獲得滿滿的正能量,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樣的教育可以成就更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有時候你以為的,不一定就是事實,嘗試蹲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
    撰稿:鏡子| | 審核:靜好沒在文章題目上下任何的功夫,不需要雕琢,吸引眼球,但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換個視角看問題,可能你會恍然,隨即,瞬間不再迷茫,有點頓悟的感覺;也可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再歇斯底裡,學會蹲下來,傾聽孩子或者其他什麼人的聲音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 就蹲下來吧!再大的火也能消
    蹲下來共1228字,建議閱讀時長3分鐘1昨天和朋友帶著孩子一起逛商場,在乘坐直梯的時候,朋友4歲的兒子突然鬧了起來,非要媽媽抱。朋友穿著一雙恨天高,又逛了那麼長時間,手裡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本來就已經快筋疲力盡了,哪還有力氣去抱五十多斤的孩子。
  • 心理發現之八:蹲下去,矮下來,你才能看到真情況
    一是抱起來,二是蹲下去,三是用孩子般的語言,四是教孩子說大人的話。有位心理學家在花園裡散步時,看見一位小女孩趴在地上很專著地喃喃自語,心理學家站在一邊觀察了很久也不明白小女孩在做什麼,他為了能夠了解孩子的行為,於是也趴在地上,這才知道,小女孩是在和草叢中的螞蟻說話。心理學家通過趴下了解了小女孩的行為,這就是「蹲跪效應」的起源。
  • 《教育的本質》:蹲下來,發現孩子眼中的美好世界!
    爸爸媽媽總是把「你給我……」「你給我……」掛在嘴邊,孩子在無形之中變得逆來順受,反正爸爸媽媽說的永遠是對的。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人格便無從談起了。陳錢林不光是知名校長、資深家庭教育專家,同時還是一對雙胞胎的父親。1994年,陳錢林校長的一對龍鳳胎出生。陳校長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有什麼問題問到他的時候,他一般會說「問得好,你說呢?」
  • 孩子是個「家裡蹲」,父母應該怎麼辦?讓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多孩子因此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家裡蹲」,除了呆在家裡,其他地方哪裡都不想去。這位孩子的成長其實並沒有積極的作用。只會「家裡蹲」,用想要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的理由,理所應當地吸父母的血,啃父母的老,任誰看了不得說一聲「666」。所以說,「家裡蹲」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存在太多的積極意義,反而會拉孩子的後腿,讓孩子將來無法在社會當中立足。
  • 指數蹲下來 行情才能跳得更高更遠
    大盤突破3400點昨天大盤突破3400點以後,最主要的需要看成交量,昨天兩市9300億的成交量,今天可以看到明顯縮到9000億以下,對於接下來的操作,大家記住不要去追高,漲上去的股票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跌下來的股票可以進行低吸
  • 買新沙發兒子一直說底下有東西,她蹲下來查看,竟發現一隻貓!
    國外一名女子吉爾森(Caylee Gilson)日前為家裡添購新家具,從網上買回一張灰色小沙發,運回家當晚,兒子指著沙發說底下有東西,起初她以為是孩子的幻想玩伴,直到愛犬也跑去對新沙發吠叫,她才蹲下來查看,竟然發現一隻大眼偷渡客。
  • 每天睡前靠牆蹲一會,堅持下來的人都收穫3個好處,不妨了解一下
    注意你的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兩個腳需要分開與肩膀同寬,下蹲至大腿與地面保持平行的程度,不要蹲得太深也不要蹲得太淺,這樣對鍛鍊肌肉起不到很好的作用,還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腳,和大腿是平行的,不要呈現「內八字」或者「外八字」,這兩種蹲法都會影響靠牆蹲的效果。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靠牆蹲要領,才能有效的鍛鍊腿部肌肉。
  • 孩子「出去跑」和「家裡蹲」,長大後有啥區別?差距可不止一點
    這樣相比之下,亞麗才發現「家裡蹲」其實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美好的。孩子「出去跑」和「家裡蹲」,長大後有啥區別?從亞麗家的兩個孩子就能看出來,「出去跑」和「家裡蹲」的孩子還有一定差別的,那麼到底差在了哪裡呢?1、綜合能力差一點一般喜歡在外面瘋跑的孩子,他的發散思維都比較強。
  • 張栢芝為小兒子慶日,才2歲比媽媽蹲下來都高,三胎生父至今成謎
    張栢芝其實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藝人了孩子,最開始是因為出演了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出道的,並演唱了《星語星願》這首歌,一下子讓張栢芝火了起來。年輕時候的張栢芝也是真的好看呢,要不然怎麼會俘獲謝霆鋒這樣的浪子呢。
  • 他立刻上前將孩子塞給路人 之後蹲地救人老人突然倒地
    他立刻上前將孩子塞給路人 之後蹲地救人老人突然倒地
  • 三十歲,我在家裡蹲了一年
    因為從小到大,我就是個極乖的孩子,做什麼事從沒讓家裡人擔心過,所以對於我的裸辭,媽媽什麼也沒問,只是說我想在家呆多久就多久。她還打趣說自己更年期到了,需要有人陪,女兒回來得正是時候。在家的那段日子,我幫媽媽種菜,種豆,種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間開始一點一點慢了下來。
  • 盤點動漫中那些家裡蹲的妹紙!
    拒絕上學,沒有朋友,有對人恐懼症,遊戲廢人,被欺負的孩子。一旦離開空變成獨自一人,就會變成無法正常交流的對人恐懼症患者。天才少女,因不被常人理解而被孤立。龍娘七七七《龍娘七七七埋藏的寶藏》福莊202號室的地縛靈,於10年前被殺,享年18歲。個性看似活潑開朗,其實很怕寂寞。因為無法離開房間,變成了喜愛玩電玩的家裡蹲。
  • 有一個家裡蹲大叔,宅了20年
    然而,當家裡蹲大叔在自己的王國裡,獨處的時候,也是一個正常人。能夠正常生活,獨立完成很多事情。他還會吃瓜群眾一般,說家裡來了個大美女。看看劇集中他的樣子,哪裡像有心理障礙的人?與此同時,第一次認識到,原來,自己已經變成大叔了。
  • 晚安‖刻骨銘心的孤獨,蹲下來抱著自己躲在角落
    記住,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20、曾經我認為:孤獨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個人。現在我認為:孤獨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個世界。——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21、比孤獨更可悲的事情,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很孤獨,或者分明很孤獨,卻把自己都騙得相信自己不孤獨。
  • 看了孫莉的「蹲姿」,終於明白14歲的黃多多「女神氣質」從何而來
    看了孫莉的「蹲姿」就明白。 在《嚮往的生活》中,觀眾們看到了孫莉和黃磊之間的相敬如賓,而且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孫莉在蹲下來幹活的時候姿勢很不一般,腰背保持挺直,一點都不狼狽,依舊是那麼優雅。
  • 男子去開車,見一女孩蹲在車輪旁搗鼓,正要上前阻止看完默默點讚
    而且,和父母理論的話,會被吐槽「你和孩子計較什麼」。但是,小編想說,還有很多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們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下起雨來的當天,該男子本想開車,卻看到一個小女孩蹲在車輪上做著什麼。原以為是惡作劇的男子,因為之前就聽說了他砸了別人的車的消息,想要阻止他的時候,卻不想讓他熱起來。
  • 【法苑杯作品選】席地而蹲
    「蹲」於鄉下長大的我而言,已是個深入骨髓的行為習慣。或長或短,一趟一趟下來,腰酸背痛,筋疲力盡,苦不堪言。田中的小飛蟲讓人全身奇癢,鋒利的刀口在割斷稻根時,有時也順帶吻破我的手指。現在隔著歲月之河,回望那段走過的光陰,已少了苦的記憶,反而瀰漫一層淡淡的溫馨。如今的我,雖然在城裡呆了三十多年了,但骨子裡好像還是個農民。一回到鄉下,走進田間地頭,依然改不掉席地而蹲的習慣。這是一種生活習慣,恐怕也已成了一種心理需求。
  • 不工作不交際,42歲日本男子家裡蹲20餘年,是誰的錯?
    這些人為什麼要自我封閉淪落為「家裡蹲」一族呢?NHK電視臺《冷暖人生》節目組曾跟蹤拍攝過一名42歲的日本男子,他叫佐藤學,是「家裡蹲」這個群體的元老了,因為他已經過了二十餘年這樣的日子。這二十多年來,他也在尋找答案,為什麼他無法走出家門去過正常的生活?這到底是誰的錯?是父母的錯?
  • 鑰匙掉老式蹲便怎麼撈 蹲廁的好處是什麼
    大家可以先關注鑰匙掉老式蹲便怎麼撈以及蹲廁的好處是什麼,看看每種裝修方案的優缺點,然後再選擇合適的裝飾方法,那麼以後也許使用起來會方便很多。鑰匙掉老式蹲便怎麼撈鑰匙比較重,衝過水也不一定衝到下水道。可以找一塊相當的磁鐵,把它用繩捆窂,放入蹲便器坑內,如果鑰匙還在,就會將其吸住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