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九成新的玩具和書只要一塊錢……」當一句簡單的吆喝以童聲「合喊」的方式衝入耳朵,再加上幾張迫切而又認真的小臉兒,一種莫名的喜感油然而生,這只是哈爾濱「捐一元公益市集」中一個極「普通」的攤位。
作為2020百勝中國「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全國活動中的一個小型現場,孩子們使出渾身解數為了同一個目標——「為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多送去一份牛奶+雞蛋的營養餐」正是千千萬萬這種小目標的、小願望的推動下,截至2020年6月底,「捐一元」項目已累計籌款超過2.1億元,帶動1.3億人次參與捐贈,為13個省份的貧困地區兒童提供了4838萬份牛奶雞蛋營養加餐,並為1078所學校配備了愛心廚房設備,受益兒童達71.2萬人次。
「地攤族」的出現,令許多家長看到了「幫助孩子們初涉商業,啟蒙財商的機會」,但令家長們擔心的不是孩子們賺不到錢,而是萬一賺到錢了怎麼辦?不能夠妥善安排這「第一桶金」會不會影響到孩子們未來的學習。恰在此時,一場熱鬧到「炸街」的「捐一元」公益市集上,冰城少年,用行動交出了一份有新意的答卷。
小小少年教你「怎麼花錢」
剛滿11歲的於子熹已經是哈爾濱公益志願者中的「老人兒」了,從6年前在家門口兒的肯德基餐廳「隨手捐款」到現在已經為多個公益項目創作文創作品,這個小小少年的公益理想裡有著大大的世界。
「爸爸我能不能給大家表演個武術?」看到旁邊攤位的小朋友打起了「快板兒」引來了好多人圍觀,子熹急了,想用表演才藝的方法將人流給吸引回來,無奈現場場地有限,又擔心子熹的武藝太過「高強」,傷到路人,這才作罷。幾個小夥伴兒湊在一起快速商議之後,迅速將自己的攤位化整為零,貨品放進小筐裡,邁出了從「坐商」到「走商」的關鍵一步,他們邊走邊尋找著合適的「目標人群」進行售賣「叔叔,這些書和玩具都是9成新的,這裡還有全新的公益明信片,是我設計的,您買點什麼吧,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助力!」一套策劃好的說辭,從磕磕絆絆到流利自信,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膽兒越來越大,敢說話了……」
一上午的售賣,子熹和小夥伴兒們嗓子都喊啞了,紅撲撲的臉上卻掛著興奮的笑容,當他們把190元的「勞動成果」放進捐款箱的時候,有家長在旁邊小聲的說著「你看他們那小樣兒,怎麼好像捐錢的時候比賺錢的時候更高興呢……」
活動結束後,幾個小夥伴兒還在興奮地討論著「滿三塊錢可以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送出一份營養餐,咱們一共賺了190塊錢,除以3是63.3333……」長大後的「子熹們」定會掌握許多賺錢的技巧,但11歲的小小少年們已然展現出:他們懂得如何將錢花得更有意義。
會跳舞的「生意經」
盤起頭髮、挺直脊背,她們是舞蹈教室裡的「小公主」,放下頭髮,扎滿了鮮豔的小頭花兒,她們變身成為練攤兒的「小老闆」,與其他攤位不同的是,這個攤位上大多數的東西都是全新的,被問及「一個以售賣閒置物品為主的公益集市,她們為什麼要去『上貨』?」未滿6歲的彤彤說「我們幾個舞蹈班的好朋友一起在我們家小區裡把我們不玩的玩具都賣了,賣了錢,我們又去買了這些扎頭髮用的皮套、發卡什麼的,媽媽說這樣可以賣更多的錢,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送去更多的營養餐……」
學習舞蹈的她們更習慣將頭髮高高地束起來,但為了給自己的貨品打廣告,於是將頭髮上綁滿了自己選購的小頭花「阿姨,你這麼好看,要不要買個小花頭繩,你戴這個肯定很好看,這個頭繩一塊錢,賣掉3根頭繩,我們就可以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送去一份營養餐。」被「熱情營銷」的阿姨,笑著接過了她手中那根顯得太過幼稚的粉紅小花橡皮筋……
一路蹦蹦跳跳地尋找著「漂亮阿姨」,然後圍繞著「阿姨你這麼好看」展開,以「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送去營養餐」為目的的「熱情營銷」,最終幫助幾個愛跳舞的小丫頭,將自己賣玩具的45塊錢變成了最終投入捐款箱的128塊錢,「哈哈……你們真可愛,好吧,阿姨買3個吧……」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當她們回想起今天賣出去的一個個粉紅色的小花朵、蝴蝶結頭繩、發卡,她們會發現,這些幼稚的「小玩意兒」,根本不可能出現在「漂亮阿姨們」的頭上,但阿姨們的笑容和慷慨,卻讓她們在那一刻覺得自己是世界上眼光最好的「小商人」。
地攤經濟的浪潮,在許多成年人眼中看到了新的賺錢方式,但一場公益的地攤集市,冰城少年卻用慷慨「花掉」人生第一桶金的灑脫與善良,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和付出的快樂。
【關於「捐一元」】2008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百勝中國發起「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簡稱「捐一元」)項目,號召全社會一人捐贈一份愛心,每滿3元可以為貧困地區孩子提供一份「牛奶+雞蛋」的營養加餐,每累積捐贈5-6萬元,可為一所鄉村學校提供現代化的「愛心廚房」設備。項目截至2020年6月底,已累計籌款超過2.1億元,帶動1.3億人次參與捐贈,為13個省份的貧困地區兒童提供了4838萬份牛奶雞蛋營養加餐,並為1078所學校配備了愛心廚房設備,受益兒童達71.2萬人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