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一層!中國人熱衷的摩天大樓怎麼蓋得那麼快?| 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2021-01-18 網易新聞學院

建造摩天大樓的鋼平臺重達1000噸,施工的時候它能像攀巖一樣逐層爬升,把工人和建築材料安全又快速地送到施工樓層;待大樓完工後,鋼平臺會被分批拆除後送返地面。

出品| 網易新聞學院

作者| 常松,清華大學材料加工工程系博士


上海中心,浦東陸家嘴最後一棟超高摩天大樓;632米,也是陸家嘴的最新高度。


在過去的20年裡,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先後成為了陸家嘴的「顏值擔當」,而按照上世紀90年代的規劃,陸家嘴核心區將會建設3座超過400米的摩天大樓,這最後一座就是「上海中心」,層高632米,它將成為陸家嘴金融區的收官之作。



顯然,這樣一座建築註定迎來萬眾矚目,從設計競標開始就有多家世界頂尖團隊參與競爭,最終,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龍型」方案勝出——雙層幕牆的設計,隔離出9個不同的區域,這裡將建起摩天大樓內的空中花園;建築外觀呈螺旋式上升,一條開口縫隙由底部旋轉貫穿至頂部。


上海中心內部分區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樣一棟600多米高、造型獨特的摩天大樓,建築工人是如何在高空安全施工、確保工程萬無一失的呢?這就不得不提搭建在核心筒頂部的超級工具——鋼平臺了。


從上海中心的結構上看,最先建造的就是大樓的鋼筋混凝土核心筒,這裡也將是上海中心的電梯空間。為了讓電梯通過,這個面積達900平方米的九宮格核心筒是中空的,而為了保證工期,核心筒是以5天一層的速度施工。在大樓施工過程中,工人乘坐的升降梯會隨著核心筒施工而長高,而在核心筒的頂端,就是由2米高的護欄圍起來的鋼平臺。


鋼平臺就如同趴在大樓上的變形金剛,畫風是醬紫的——



但其實,鋼平臺要低調得多。從外觀看,它只是一個最頂端的鋼罩子。


施工中的上海中心


整體鋼平臺體系共分為9大筒架單元,也呈九宮格式的布局。其中,中間的筒架懸掛於周邊4個筒架的懸挑鋼梁之上,自身不帶有動力系統,隨其他筒架的同步頂升而逐層爬升。而中央筒架的位置同時也是施工電梯的出口,由此處可以直接抵達鋼平臺的頂部。其他的8個筒架則作為支撐結構,均具有鋼平臺、腳手架、支撐、動力和大模板5大系統。


核心筒示意圖


鋼平臺由縱橫向結構梁、懸挑梁、連繫梁、平臺板、圍護外圍欄等構成,各個部件都靠螺栓連接,方便吊裝牆體內預埋鋼結構件時的多次拆除、安裝。在鋼平臺上還覆蓋鋼板作為操作平臺,整個平臺鋼板由厚5毫米花紋鋼板及角鋼焊接組成。鋼平臺不僅是施工人員的操作平臺,同時也用於堆放鋼筋、施工設備。整個鋼平臺完全封閉,這樣就不用擔心高空墜落威脅工人的安全。


在鋼平臺下方,是固定在核心筒上的四臺M1280D型塔吊,每臺自重500噸,最大起重100噸。它們負責將施工所需的上百噸鋼筋在夜晚調運到鋼平臺的頂部,堆放在工人觸手可及的地方,用以核心筒施工。


在鋼平臺外圍,是高2米的側向彩鋼板作擋板,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高空墜落。整體鋼平臺初始面積約為1100 平方米,在這樣的一群鋼板圍護下,施工工人幾乎感覺不到高度的提升。



鋼平臺除了外觀可以看到的部分,其內部還有很多細微的結構。


鋼平臺微結構


核心筒最重要的施工就是混凝土澆築,澆築混凝土自然就需要模板。上海中心的大模板系統是「鋼框木模」,由木面板、豎肋、橫向圍檁3部分組成。另外,在核心筒牆面不同部位設置有收分模板,當核心筒牆體發生收分時,收分模板將會進行置換,來滿足牆體收分的要求。大模板按標準層高4.5米設計,在非標準層,則採用大模板接模的方式施工。


那麼,工程中所需要的數萬噸水泥混凝土又是如何來到數百米的高空呢?原來,設計者在鋼平臺上布置了2 臺臂長28米的液壓布料機,混凝土在地面攪拌完成之後,通過連接布料機的管道,就可以由高壓泵直接泵送上去了。


不過,這樣又會有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傳統混凝土在長距離的泵送過程中,很容易堵塞管道,怎麼辦呢?這就需要用到一樣特別的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這是一種能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密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的同時能獲得很好的均質性,並且不需要附加振動的混凝土。


在平臺之外,鋼平臺還設立了腳手架系統,由懸掛腳手架和內部腳手架兩個部分組成,連接各個操作區域。在平臺的爬升等操作中,工人可以在平臺上自由走動。


內外腳手架立面


懸掛腳手架是防止高空墜落物的最後一道防線,由吊架、上部走道板、底部走道板、底部防墜閘板、側向圍欄5 部分組成。其中,吊架立杆用螺栓連接固定在鋼平臺的鋼梁底部,隨鋼平臺同步爬升。腳手架底部設置防墜閘板,鋼平臺體系爬升到位後防墜閘板關閉,可防止物體墜落,以滿足立體交叉作業施工的防護需要。而內部腳手架是由安裝在核心筒內的筒架組成,其中邊筒架安裝設置有頂升油缸及支撐牛腿,具有自爬升功能。


內掛腳手架


此外,為了保證鋼平臺體系爬升時的側向穩定性,在外掛腳手下端每一面牆體方向還設置有6 個防傾滾輪,懸掛腳手架的吊架與鋼平臺鋼梁的連接節點專門進行了設計,實現整個懸掛腳手架的整體移動。

 

在一層施工結束後,這個重達1000噸的巨型平臺,將會自己爬升到下一個區域,隨核心筒的升高而升高,而4個吊塔也在整個工期中爬升27次。那麼鋼平臺是如何完成「爬樓」的呢?


這主要依靠的是它的支撐系統和動力系統。


支撐系統與液壓動力系統


先來說說支撐系統。它是整體鋼平臺體系傳遞荷載、實現爬升的承重系統,由外構架支撐系統和內構架支撐系統2部分組成。內構架支撐系統位於邊筒架底部上方,由內架牛腿制動裝置、承重鋼梁組成,內部架也頂升油缸的底部支承。外構架支撐位於邊筒架的最底層,由外架牛腿制動裝置、承重鋼梁組成。


在施工中,鋼平臺就會像攀巖一樣,將核心筒當做巖壁,內外兩層支架當做手腳,它們被「牛腿」固定在核心筒的著力孔中。爬升中,牛腿收回,鋼平臺通過液壓機向上頂升一個行程,然後將牛腿升入下一個孔中。每次爬升需要內外層交替兩次。


顯然,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牛腿」。


其實,相比於整個平臺,這些「牛腿」並不大,但是它們要有足夠的承受力,此外還需要在鋼平臺體系的爬升過程中可靠地完成伸縮,以達到使內外架交替支承鋼平臺的目的。上海中心的鋼平臺體系鋼牛腿主要使用液壓系統完成牛腿外伸與收縮動作,油缸行程430 毫米,能快速完成牛腿動作的伸縮。


油缸與圈梁層連接


接下來再說說動力系統,它是爬升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系統,要為整個鋼平臺的爬升提供全部的動力。上海中心的動力系統由1 套集中控制系統、8 臺液壓泵站和液壓油缸組成,其中每臺液壓泵站帶動4~5 個液壓頂升油缸。液壓油缸是整體鋼平臺體系的頂升動力設備,固定端在內構架層的底部,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頭部均設計有萬向球頭,以減少油缸的側向力,有效地保護了油缸,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支撐系統和動力系統外,整個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的大腦——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統。平臺的動力系統會根據整個鋼平臺的載荷分布情況和結構特點,由PLC控制系統進行測量、傳輸、設定、控制,實現系統各部分的協調動作,保證油缸頂升的同步性。

 

當大樓順利施工到632米之後,結構層封頂,鋼平臺的使命就完成了。這個時候,鋼平臺這樣的龐然大物,如何從600多米的高空爬下來呢?

事實上,核心筒至125層施工完成後須進行鋼平臺的拆除。最先拆卸的是控制室、液壓油缸的各種電纜、油路管線。在鋼平臺、內外腳手架進行全面清理後,再利用四臺M1280D型塔吊從鋼平臺連梁間吊走所有大模板,防止拆除期間物體墜落。


鋼平臺和塔吊


隨後,就是從外至內的拆除工作了。先用塔吊吊住外側懸掛腳手架,將懸掛腳手架分塊吊至地面。吊完鋼平臺頂面的格柵板、鋼蓋板後,將鋼平臺劃成若干分塊,利用塔吊逐塊拆除。接著依次拆除內構架、外構架,直至完成整體鋼平臺體系的拆除。


上海中心頂部結構


而此時,機智的小朋友就會發現,在核心筒上還剩下4個大傢伙——用來起重的塔吊。如何將這種外掛在核心筒上的塔吊在600多米的高空拆卸下來呢?工程師早就未雨綢繆,外掛塔吊會在大樓封頂後先拆卸下來3座,然後再搭建一臺中型塔吊拆除最後一臺大塔吊。最後用一臺小塔吊拆掉中塔吊。而最後剩下一座五六百公斤的小吊臂,直接通過人工拆卸,送進電梯就可以了。

 

5上海中心鋼平臺比普通鋼平臺厲害在哪兒?



在過去,摩天大樓建造中普遍採用的模架體系有大模板體系、滑模體系和爬模體系等。大模板體系缺乏自主爬升功能,無法適應快速施工要求。滑模體系由於結構平面布置和混凝土攪拌施工的局限也很少使用。爬模體系往往無法承受較大負荷,導致堆放的鋼筋、設備有限,而且封閉性欠佳。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主創新了內筒外架式整體鋼平臺模架體系,隨後這一模架體系在上海金茂大廈核心筒施工中又衍生出了「格構柱支撐式整體鋼平臺模架體系」,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廣州新電視塔、南京紫峰大廈等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上海中心的鋼平臺又在上面這些基礎上解決了超高和複雜的多筒式、體型多變的鋼骨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難題,成為最先進的新型模架體系。



作為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籤,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正尋求戰略升級。「了不起的中國製造」專欄,力邀行業權威、資深玩家,呈現他們眼中的中國創新之路。


投稿請聯繫newsresearch_ntes@163.com,稿件一經刊用,將提供千字800元的稿酬。


點擊閱讀全文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摩天大樓「橫著建」 這座中國魔幻建築把老外驚到了!
    圖片來源:CNN。圖片來源:CNN。英國《每日郵報》用了整整三行的標題這樣形容:「中國建築工人即將建成耗資27億英鎊的巨型商業建築群,在1000英尺高的樓頂還蓋了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橫向摩天大樓』」。這座水晶連廊用鋼量達到1萬多噸,然而遠看卻輕盈靈動,像銀河流淌在九天之上。想像一下,如果你走進懸空而建的大樓,透過玻璃牆面鳥瞰下面的廣場,這感覺奇幻不?
  • 中國的「摩天大樓詛咒」
    黑龍江這種地方,居然還要建摩天大樓?!查了下,好傢夥,2020年7月前哈爾濱規劃及預備300米級別建築1座,200米級別建築5座,100米級別建築14座。黑龍江「限高令」一下來,有些項目就要慎重考慮進度了。
  • 摩天大樓也蓋不動了
    摩天大樓一般都不是住宅,畢竟住宅負擔不起那麼高的維護費用。 以上海為例,一座30層左右的A級寫字樓每個月的物管費每平30元,也就是說一家公司租一個200平左右的辦公室,每個月的物管費就需要6000元。
  • 中國5大佛像,其中一座世界最高,堪比40層摩天大樓
    中國5大佛像,其中一座世界最高,堪比40層摩天大樓,佛教是世界三大橋之一,歷史悠久,已有2500多年歷史,我國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都是直接從海路傳到我國的,其中最鼎盛的時期是繼隋唐之後逐漸成熟,對佛像建築也比較輝煌,例如四川樂山大佛、靈山大佛等,下面我們來調查一下中國五大佛像。
  • 中國第一座摩天大樓,僅用37個月就完成了整棟樓,驚豔全球!
    按照國際上的一個默認標準,即高度大於150米的建築可以稱為摩天大樓的話,中國的第一座摩天大樓,距今也僅僅只有35年的時間。這座建築如今仍然矗立在深圳羅湖商業區的核心區域。它高160米,有53層,是當時中國最高的大樓。
  •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摩天大樓,曼哈頓大廈建成時,中國還處於清朝!
    但實際上,摩天大樓這個概念剛出現的時候,它的高度標準並沒有那麼高,因為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誕生於1885年的美國芝加哥,它的名字叫家庭保險大廈,它的高度只有42米,並不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那麼它是如何被確定為第一座摩天大樓的呢?
  • 最新摩天大樓數量排名:誰是中國商務第一城?
    來源:城市戰爭 摩天大樓被認為是都市繁榮的象徵,因為它直觀地反映了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然而,不同國家對摩天大樓的定義不同,在中國,建築規範規定100米以上即為超高層建築。
  • 外媒眼中的中國:很神秘但是中國人很厲害,對此你怎麼看?
    外媒眼中的中國:很神秘但是中國人很厲害,對此你怎麼看?不少西方人覺得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因此我們在他們的社交網站上,總是會看見神秘這類的詞彙來形容中國。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在西方會有這樣的印象呢?跟隨小編先來了解一下吧。
  • 解讀中國基建背後的利器|隧道|港珠澳大橋|中國尊
    為滿足沉管隧道基槽工程需要,10288立方米自航耙吸挖泥船「浚海5」號、「浚海6」號也投入工程建設。挖泥船「金雄」的抓斗重達110噸,鬥身高近3層樓,抓斗張開時最大寬度可達9米,一鬥下去30方的鬥容量可以把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都填滿泥。……中國裝備託起了世紀工程。
  • 了不起的中國製造,長超5米1+四座,氣場媲美邁巴赫,配六缸機
    曾幾何時,中國製造還是低端、代工的代名詞,只能在產業鏈的中下遊掙些「辛苦錢」,但是伴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越來越多,中國製造已經逐步的向高端、智造、科技前沿邁進。體現在汽車領域,十年前,國產汽車在低端領域都被合資擠壓得喘不過氣,但如今已經推出了許多高端豪華車,且取得了斐然的成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紅旗,紅旗H5的火爆給了一汽一個明顯的信號,憑藉著紅旗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要產品力跟得上,大傢伙兒還是願意為之買單。
  • 從馬桶蓋到保險套 中國製造品牌意識何時醒
    兩年前一篇《我在日本買了個馬桶蓋》文章火爆中文網際網路,引發一些不良廠商生產了很多假冒的智能馬桶蓋,前段時間又頻繁出現中國人去海外買電飯煲的「盛況」,同樣又讓不法分子看到假冒電飯煲的「商機」,而近日有媒體報導消費者因買到山寨保險套意外懷孕的囧狀......
  • 人類工程的奇蹟第十期:全球摩天大樓最多的10座城市
    威利斯大廈是芝加哥的一座110層的摩天大樓,高442.1米。1973年竣工時,它超過了紐約市的世貿中心,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這個稱號保持了近25年。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參觀威利斯大廈的觀景臺,它是美國最高的觀景臺。第7名:重慶(中國)重慶市又稱山城,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位於內陸深處的直轄市。重慶市的面積大約相當於奧地利的面積。
  • 3天一層!這裡首個百米裝配式鋼結構高層住宅封頂 | 智慧建造
    11月21日,地上34層,地下二層,建築總高度99.8米,山西省「裝配式鋼結構」高層住宅示範項目封頂。地下2層組成,其中地下部分採用混凝土結構,地上部分採用鋼結構-中心支撐結構。
  • 中國「最高」摩天大樓,H700深圳大廈,世界高樓排名佔第二
    對深圳這座城市來說,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可以說是傳說,這裡本來就很落後,交通不便,經濟貧窮,當地地形險峻,過去是個小漁村,但後來深圳被確立為經濟特區,幾十年來深圳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一躍成為我國四個超一線城市之一,與國際接軌。
  • 迷你世界:摩天大樓該怎麼建造?簡單8步輕鬆建成,快來收藏吧!
    3、房間裡面鋪上地毯,並擺上柔軟舒適的床,再適當添加一點綠植,顯得不那麼單調 4、拿出複製方塊,將建好的樓層一層一層的複製上去
  • 媒體:中國遊客搶購日本馬桶蓋產地疑為浙江杭州
    在日本買到杭州下沙產的馬桶蓋  春節前,王先生報名旅行社跟團到日本旅遊,身負許多親朋好友的代購任務,馬桶蓋成了購物清單裡的熱門商品。旅行期間,在導遊的帶領下,王先生來到大阪的一家電器商城購物。商城內擠滿了中國遊客,隨處可見拎著電飯煲、馬桶蓋的中國人。
  • 摩天大樓:從「拔高」到「限高」「降高」
    另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世界竣工摩天大樓數量最多的前10名城市中,中國有6個城市上榜,其中3個地處中西部。摩天大樓自19世紀後期開始出現。「隨著城市的發展,芝加哥學派掀起了世界高層建築第一波浪潮。」
  • 摩天大樓降溫!這裡是中國最具未來感的地方!
    摩天大樓本就是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象徵,對發達城市是錦上添花,對欠發達城市卻不能雪中送炭。我國部分地區正處於經濟轉型中,並沒有額外建造摩天大樓的能力,強行建高樓只能對轉型中的經濟,帶來破壞。那麼,我國現在的重點城市裡,誰是摩天大樓之最呢?
  • 在龍珠Z中,蓋洛博士製造的人造人實力該怎麼排?
    眾所周知蓋洛博士是龍珠Z裡數一數二的科學家。蓋洛博士精通機械學、人體工程學、仿生學等諸多高端學科。他沉迷於製造人造人,在龍珠早期的時候,他便造出了人造人8號。但是人造人8號是失敗之作,他居然對主人黑綢軍倒戈相向。
  • 中國家居製造啟示錄之夢百合:軟硬之間
    比如說,一張1000元的床墊,從上海到北京運費就要300元,你怎麼跟當地只要1100元的生產商競爭?基於這兩個原因,中國床墊行業的集中化還要有個過程。【新浪家居】國外有所謂的爆款床墊、網紅床墊,比如Casper的四層海綿壓縮床墊, Purple帶有紫色網格專利的床墊,為什麼中國市場上卻沒有所謂的網紅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