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67歲高齡糧倉再迎藝術盛事!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

2020-12-19 上遊新聞

「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在北碚區柳蔭藝術糧倉開幕

「藝術承載美好生活,美育提升鄉村品質。」現在走進北碚區柳蔭鎮,相信大家會對這句話產生更為深刻和具體的體會。建成67年、已經廢棄的糧倉成了眾多藝術家的創作基地,本就是一件非常藝術的事,而在12月18日上午,這裡又迎來了一件藝術盛事:「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在此開幕。即日起一直到明年1月18日,市民都可以前往北碚柳蔭鎮藝術糧倉,近距離感受藝術和鄉村結合的帶來的改變和魅力。

現場展覽展出的作品

本次「百校百村百藝:2020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展覽與論壇,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北碚區人民政府、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是四川美術學院於2019年發起並舉辦的,進入今年該「計劃」活動的主題被確定為「百校百村百藝」。「每個鄉村有自身的文化特徵與現實需求,每個學校與每個專業有自己的特點與做法,二者互動相參,為時代貢獻了不同的方法、路徑與形態。」主辦方表示,這也是今年的主題定為「百校百村百藝」的原因。

在開幕式上,四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唐青陽介紹,本次行動計劃,主展場設置在北碚區柳蔭鎮,分布在柳蔭藝術糧倉與院落,分布在田間與地頭;分展場藝術活動則分別在上裡、林州、婺源、南川、渝北等處舉辦。「藝術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我相信這些展演活動會給大家帶來驚喜。」唐青陽說,本次活動還設計了五個論壇,這些論壇在真實的社會場域中展開,回應真實的社會問題,突出在地性、青年性、對話性和國際性。

展覽現場

具體來說,主展場展演活動的六大單元主要包括:第一單元,他山之玉——藝術助力鄉村國際案例展,展出中國、亞洲、歐美60餘個藝術助力鄉村建設的案例,為新格局下中國鄉村振興提供參考與借鑑。第二單元,在地生長——在地創作現場展。圍繞柳蔭糧倉、鋼廠、麻柳河、王家灣、東升村等,呈現了豐富的在地性創作作品。

第三單元,多方參與——鄉村美育研學展。重點展出了城鄉統籌·館校聯動——北碚區中小幼20所學校的鄉村美育成果,以及全國30餘所院校或機構藝術寫生與鄉村研學作品和來自全國各地10餘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或作品。第四單元,教學的實驗——在地教學文獻展。重點展出了四川美術學院以鄉村為場域,開展的視覺設計、空間重塑、藝術創作、影像藝術、在地工坊等成果。

展覽中還設有柳蔭水渠歷史文化的專題展

第五單元:傳承賡續——柳蔭糧倉常設展。設置了百年鄉村建設與鄉村美育廳、柳蔭農耕文化遺產糧倉歷史文化、水渠歷史文化專題展。第六單元則是院壩藝術節——柳蔭鄉村文藝匯演。

開幕式上揭幕的中國鄉建三傑「梁漱溟、晏陽初、盧作孚」塑像

毫無疑問,本次活動的主展場柳蔭藝術糧倉是最惹人注目的所在。這座共有4個倉庫的糧倉建於1953年,佔地面積達到了兩三千平方米。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2020(第二屆)「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的五個展覽就直接設置在了經過改造後的倉庫裡。18日上午,在這裡還舉行了中國鄉村建設三傑「梁漱溟、晏陽初、盧作孚」的塑像揭幕儀式。

有的展廳還保留了以往居住在此的住戶用過的洗衣槽、灶臺

步入倉庫裡的各個展廳,記者看到,一方面這裡呈現了包括糧倉本身在內的柳蔭農耕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以及柳蔭鎮境內知名的東升村水渠建設中的文化精神傳承等。以東升村水渠為例,本次展覽中大家不僅可以看到這條籌建於1960年,直到1982年才全部完工的水渠的前世今生;同時,四川美術學院的師生還重訪了當年參與水渠修建的當地農戶,並通過照片的形式把他們「請」到了現場。「他們中有的已經80多歲,兒子也已經年過六旬,兩代人當年都參加過水渠的修建。」同時,記者還在展廳裡發現,現場甚至保留了原住戶搬家前用過的石砌洗衣槽和灶臺。

學生作品

而在鄉村美育研學展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城鄉統籌·館校聯動的成果。來自北碚區的20所幼兒園、中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形式豐富多樣的裝置、雕塑作品。像西大附小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用粘土創作的《小吃貨的龍門陣》就把各種佳餚擺滿了一桌子:肉片、麻花、蒸餃、煮著荷包蛋的砂鍋菜一個都不少不說,甚至還包括了一缸玻璃罈子泡製的「泡菜」,看得人直咽口水。

在開幕式上,四川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著名理論家黃宗賢教授還主持發布了新書《中國藝術鄉建》(第一輯)。黃宗賢表示,《中國藝術鄉建》的出版發行,是四川美術學院踐行藝術鄉村建設、鄉村美育行動計劃獲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此外,12月19日,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還將舉行聚焦藝術鄉村與鄉村美育主題的學術論壇。設立在柳蔭全域的五個會場中,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將分別圍繞「空間重塑:鄉村建築改造實踐案例分享與討論」、「正在衍生:中國鄉村公共藝術的實踐與反思」、「鄉村美育:資源、方法與路徑」、「跨際對話:多方會談與案例分享」、「柔韌的變革:文化遺產與鄉村美育的互動與探索」五大主題,展開學術對話與討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相關焦點

  • 上千件藝術作品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12月18日,由市教委、北碚區、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展覽,在北碚柳蔭藝庫舉行開幕式。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等國內外數十所高校,帶來上千件藝術作品參展,賦能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美育發展。
  • 今天在柳蔭藝術糧倉揭幕的展覽這些作品真好玩
    劉佳帶來的《好想有座橋》12月18日上午,由四川美術學院發起並聯合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等主辦的2020「百校百村百藝:中國鄉村美育行動計劃」在北碚區柳蔭藝術糧倉正式揭幕。現場呈現的五大單元展覽可謂異彩紛呈,但這其中最能體現藝術走進田間地頭特色、也是最好玩的,還是要數第二單元「在地生長——在地創作現場展」。開幕式結束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參與創作的學生帶領下,走到了田埂上、麻柳河邊近距離欣賞到了這些新奇的作品……本次展覽中「在地生長」這部分展覽的作品主要分布在柳蔭糧倉附近的鋼廠、麻柳河、王家灣、東升村等地。
  • 到最美鄉村騎行!2020CITY-HONOR北碚靜觀蠟梅節公路自行車賽等你來...
    將於12月26日在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臺農園舉行的「2020CITY-HONOR北碚靜觀鎮蠟梅節自行車賽」將為你帶來這樣一次極佳的參與機會。、區政府、重慶高速公路集團公司主辦。(往屆活動精彩瞬間)本次比賽線路從開幕式舉辦地臺創園公園出發,經過周家祠堂、思鄉臺公園、重慶臺創園公司,再回到臺創園公園起點。
  • 盧作孚不是北碚人,但整個北碚都是他的,為什麼重慶人都愛戴他?
    在重慶北碚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他不是北碚人,但整個北碚都是他的。這,說的就是盧作孚先生。作為中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在民國時期創辦的民生公司,幫助了宜昌大撤退的進行,將武漢的各種物資、設備以及一百多萬人順利送達四川,保護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命脈。
  •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打到重慶北碚來了!當地還提出了個新目標
    11月7日,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重慶農商行」杯重慶·西南大學公開賽在北碚開賽。在連續兩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業餘網球高手,將激情揮拍,一決高下。這是該項賽事首次落戶重慶,也是北碚區推進校地合作、打造西部網球運動高地的重要舉措。
  • 奇怪的重慶北碚,遠離市中心,貴為主城區
    他說,先坐動車到重慶西站,準備打車去北碚。但上了計程車,計程車司機一聽說目的地是北碚,也沒有拒絕,只是委婉地告訴他,北碚有點遠,關鍵還堵車,正常是50來分鐘能到,但不知道路上堵不堵,建議他去坐軌道交通6號線。
  • 恐龍、熊貓...北碚老社區彩繪外牆成「爆款」
    都市熱報消息,繼金渝站塗鴉牆、棗子嵐埡塗鴉步道、馬房灣塗鴉村後,重慶主城區又一處塗鴉打卡地——北碚老社區塗鴉外牆成為爆款,吸引了許多人前去拍照。到底,北碚的這一處塗鴉打卡地在哪?與主城其他幾處塗鴉牆有何不同?近日,記者前去實地打探。
  • 北碚老城再添新地標!
    北碚老城再添新地標! 2020-11-30 16: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尋找重慶水利實幹家】北碚水利戰線上的「鐵娘子」
    第二屆尋找「重慶水利實幹家」大型主題宣傳活動自2020年8月啟動以來,初選出30位候選人進入點讚環節,2020年11月至12月活動組委會對30位候選人進行了現場考察採訪,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將陸續推出候選人系列報導。
  • 計劃投資52.52億元 北碚牽頭22項市級重大建設項目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3日19時06分訊(記者 劉岱松 通訊員 齊宏)今(13)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北碚區發改委獲悉,北碚有52個重大項目納入重慶2020年重大項目清單。其中,重大建設項目39項,北碚區牽頭22項,計劃總投資220.8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52億元。
  • 上遊•讀書丨詩意北碚的文本呈現 ​- 張昊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物種豐富,氣候溼潤,空氣清新,是重慶主城的肺葉,聞名遐邇;北溫泉歷史悠久,泉水潺潺,涓流千古不息;嘉陵江小三峽綠水青山,風光秀美;磨灘瀑布是重慶主城最大的瀑布,雨季時節,飛流直下,氣勢恢宏;金刀峽可以稱為奇觀,綿延數公裡的峽谷涼風習習,風光旖旎,野生獼猴趣味盎然;美麗鄉村隨處可見,春有李花梨花桃花盛開,冬有臘梅綻放;勝天湖、海底溝等水庫體現了人定勝天的偉力,由此延伸的輸水灌渠,
  • 重慶珍檔 | 氣象研究所曾建在北碚,它的名字叫象莊
    北碚曾有個象莊。這不是大象的象,而是氣象的象。北碚在1934年即設置了一個測候所,在東陽石子山,這是個三等測候所,由氣象所派趙錫鵬管理。盧作孚先生想把它升為二等,但氣象研究所所長竺可楨沒同意。1937年底,氣象研究所從南京北極閣撤離,一路選址,1938年暫時落腳重慶曾家巖穎廬。
  • 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重慶再添12個
    重慶發布消息,相對於城市   鄉村有它的寧靜淳樸   遠離城市的田野間   是悠然自得的慢生活   目前   重慶已打造出   一張張鄉村旅遊名片
  • 鄉村建設:盧作孚的實踐與遺產
    ,這場被稱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壯舉,為民族工業留下了元氣……  但少人所知的是,他還是一位鄉村建設者,短短22年間在中國西南一隅,軍閥防區縫隙之間,他獨具特色的「以交通建設為先導、以產業建設為重點、以鄉村城鎮化帶動、重視文化教育事業」的鄉村建設之路,將重慶北碚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盜匪橫行的鄉場,變成具有現代化雛形的花園城市,展現了鄉村發展轉型的驚人爆發力。
  • 「穿在身上的史書—苗衣繡藝」藝術作品展開展
    三湘都市報9月30日訊(通訊員 伍琴 記者 袁欣)今日,2020長沙首屆設計藝術周啟動儀式暨「穿在身上的史書—苗衣繡藝」藝術作品展,在長沙IFS L7藝術廊全面啟動,湖南文創又一
  • 重慶藝術大市場 「開放的六月」——2020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線下展...
    6月12日,備受全校師生和廣大市民期待的年度文化藝術盛事:「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2020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線下展,在大學城龍湖U城天街開幕。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遊委、市文聯指導,四川美術學院、重慶文投集團、重慶日報、上遊新聞、龍湖集團聯合主辦。
  •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重慶·西南大學公開賽圓滿落幕
    經過為期兩天精彩激烈的角逐之後,作為我市舉辦的最高級別網球賽事的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重慶農商行」杯重慶·西南大學公開賽,在位於北碚區的西南大學網球中心圓滿落幕。據悉,自今年起,該項賽事將連續在我市舉辦三年,有望打造成為重慶網球運動的頂級精品賽事。
  • 重慶珍檔 | 辛亥革命的先驅林森,在北碚題字的故事
    因為閒情逸緻,他優哉遊哉,成了北碚的座上賓,在北碚留下許多有趣而難忘的故事。抗戰初期,國民政府西遷,林森率政府機關於1937年11月到達重慶,12月初,原北碚峽防團務局局長盧作孚便登門拜訪,請求他為北碚平民公園慈壽閣更名題字。慈壽閣系盧氏親朋好友為紀念盧作孚母親60壽辰的壽禮——眾鄉親的初意是因為盧母在北碚無住宅,送禮為其建造一幢別墅。
  • 介紹北碚站: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的終點站,嘉陵江畔另類的地下站
    本文介紹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的北碚站,這個站點是距離嘉陵江已經很近的地方,也是一個另類的地下站。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的北碚站,這也是一個位於重慶市境內比較偏僻的站點,並不是在主城區的範圍內。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北碚站的地圖如下所示。從上面的地圖中可以看出, 北碚站屬於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一個分支的終點站。北碚站的出入口也比較多,滿足終點站的布局。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北碚站的結構如下所示。
  • 秉承藝術之靈感 重慶尼依格羅酒店推出尼「藝」格羅端午禮盒
    重慶2020年5月27日 /美通社/ -- 端午在即,重慶尼依格羅酒店秉承藝術之靈感,將當代藝術與傳統元素相結合,特別推出尼「藝」格羅端午禮盒,此次酒店中無處不在的藝術品陳列,為禮盒設計帶來了靈感。尼「藝」格羅端午禮盒禮盒包裝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陳列在酒店公共區域的藝術品「潺潺流水」和「彩雲朵朵」的三角薄片紋樣,運用切割鏤空工藝打造圖紋樣式,將當代藝術融入其中。而內盒則加入粽子形狀設計圖案,色彩上選取粽葉顏色,寓意向經典致敬。另外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特別設計時尚的手提包,可作日常挎包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