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戰警》系列的大多數粉絲早就對有生之年看到《絕地戰警3》不抱希望了,然而,在《絕地戰警2》上映17年後(!),《絕地戰警:疾速追擊》終於上映了。
這部續集的北美上映日期被安排在不被看好的1月中旬,而且之前一系列預告片都平平無奇,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再加上媒體前期評論一直到上映前幾天才放出,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人很容易對這部電影的質量產生懷疑。
因此,當我們看到北美影評人普遍稱讚《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是一部出人意料富有娛樂性的續集時,無疑大覺驚喜。這部續集也是迄今為止該系列中爛番茄新鮮度最高的一部,甚至比前兩部加起來還要高。
那些喜歡前兩部電影的人可能無法在《絕地戰警:疾速追擊》中看到麥可·貝那種瘋狂過火的動作場面和一貫張揚的風格,但這部更加克制的續集仍是一部更為新潮而富有娛樂性的動作電影,而且也為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提供了整個系列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兄弟情戲份。
這部續集並不是什麼高水準的好萊塢頂級製作,沒有看過前兩集的觀眾甚至會覺得稀鬆平常,但對於該系列電影和角色的老粉絲來說,就像是一次讓人驚喜的、充滿懷舊氣息的重逢…
不過,這裡單說說《絕地戰警:疾速追擊》的不足之處…
3.情節完全是胡扯
如果說《絕地戰警》系列電影真有什麼一致性的話,那就是它們的敘事都非常荒謬,幾乎沒有連貫性,基本上都是講麥克(威爾·史密斯飾)和馬庫斯(馬丁·勞倫斯飾)沿著各種線索帶來各種動作場面,直到最後與大反派正面開幹。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並沒有偏離既定的模式,僅是花一點功夫將大部分內容拼裝成一個故事,穿插著呈現給觀眾一系列動作場景和喜劇玩笑。
即使有《人狼大戰》導演喬 卡納漢參與編劇也並沒有見劇本有明顯改善。當然,也很少有人會真的在意這一點。
2.三部曲中最差的動作戲
如果說第三部《絕地戰警》與前兩部相比有什麼明顯的劣勢的話,那肯定就是動作場面了。
麥可·貝沒有回歸執導這部電影頗有爭議,取而代之的是相對不知名的比利時電影搭檔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結果,影片前半部分令人失望地缺乏持續的動作戲。
儘管隨著劇情的發展,動作場景隨後有所增加,但依然不如麥可·貝的《絕地戰警2》那般瘋狂火爆,這可能是由於這部續集的預算較低(比第二部電影少了整整4000萬美元),且導演經驗有限、信心不足。
當然,影片中間的摩託車追逐確實非常精彩,第三幕的槍戰無可否認也讓人眼前一亮,但與前兩部影片中更為奇觀的動作場面相比,依然顯得過於克制了。
儘管《絕地戰警2》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也有很多令人難忘的動作場景,而《絕地戰警:疾速追擊》的動作戲卻並沒有留下多少令人難忘的印象。
1.真相揭露太狗血
這裡不具體劇透,在電影的第二幕結尾,反派的身份被揭開,極大地改變了麥克和馬庫斯的處境。但即使就《絕地戰警》系列電影的標準來說,這個真相也太狗血了。
如果是換在其他更為荒謬的電影中,這種反轉揭露或許真的可行,但鑑於《絕地戰警:疾速追擊》中許多戲劇性情節都直來直去,已經很缺乏敘事技巧了,這種突如其來的狗血做法就更愚蠢了。
雖然這確實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將影片和該系列早期的事件重新關聯起來,但也導致了在電影的最後,一些角色的人物發展變得過於矯揉造作,恐怕很難令人信服地讓影迷們接受。
當然,這個問題並不足以毀掉整部電影,但確實表明,編劇們偷懶從某些受歡迎的大片系列中汲取了靈感。
儘管存在這些不足,但並不妨礙《絕地戰警3》暫居今年全球票房排行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