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也請了鍾南山!借鑑中國抗疫經驗,準備應對疫情暴發:中方的快速...

2020-12-21 瀟湘晨報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 · 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歐洲疫情持續拉響警報,義大利宣布從周二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總部位於瑞士洛桑的歐洲呼吸學會 10 日接受環球時報 - 環球網書面採訪時表示,歐洲正在借鑑中國的抗疫經驗,積極為疫情暴發做準備,歐洲公共衛生專家已經認識到中國的快速診斷、可能的新療法,以及隔離策略的重要價值 ; 學會讚賞中國團隊在臨床信息和病例結果上的快速分享和高度透明,並稱 " 這是非常寶貴的 "。

歐洲呼吸學會告訴環球時報 - 環球網,歐洲正在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積極為疫情暴發做準備。學會正在協調各項方案,並將中國等國在疫情應對上的豐富經驗納入其中。

" 學會讚賞中國團隊在臨床信息和病例結果上的快速共享和高度透明,這是非常寶貴的。" 歐洲呼吸學會表示。

3 月 3 日至 4 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 · 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學會對環球時報 - 環球網表示,鍾院士就臨床護理和研究方面做了非常 " 有用和全面 " 的介紹,並參與了之後的問答環節。

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主席視頻連線(視頻截圖)

另外,歐洲呼吸學會表示,將與中國加強抗疫合作。學會計劃在今年 9 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呼吸學會國際大會期間與中方舉辦聯合教育活動,分享迄今為止從疫情中吸取的教訓,同時學會也在與中方討論開展新冠聯合研究的可能性。

鍾南山院士應邀向歐洲同仁全方位解析新冠肺炎(配中文文字版)

11 日,ERS 歐洲呼吸學會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將鍾南山院士解析新冠肺炎的演講進行中文翻譯,全文如下。

視頻截圖

尊敬的同事們,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能有機會與您分享我們處理中國境內 COVID19 感染的相關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我仍然在前線工作,所以準備這個 PPT 比較匆忙。我只能告訴您一些事實、某些現象以及我們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我打算與您分享,並且我將在傳播途徑、臨床診斷和管理方面進行簡短的討論,並後面會討論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機械通氣方面。

因此,我題目是 " 中國對 SARS 冠狀病毒 2(COVID 19)感染的處理觀點 "。大家都了解,COVID 19 正在向全世界傳播。這個時間非常短(不超過兩個月)。我將向您介紹一些我們的做法。如大家所知,在 21 世紀爆發了三種常見病毒感染。第一是 2003 年的 SARS,第二是 2012 年 MERS 和 2020 年的 COVID19。對於 SARS-COV-2 這個病毒基本的信息大家有所了解,他的宿主可能是蝙蝠,中間宿主尚未明確。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現在認為 COVID 19 屬於 β 冠狀病毒的 B 譜系,與 SARS 冠狀病毒和 MERS 冠狀病毒不同。COVID19 在整個基因組水平上與蝙蝠冠狀病毒具有 96%的同源性,而且在全基因水平上與 SARS 冠狀病毒有 76.7%的同源性,與 MERS 冠狀病毒有 33.8%的同源性。

這是去年 12 月 26 日發現的數據。最早張醫生在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現了第一起 , 包括三個病例和一個家庭。從那時起,2 月初的那個暴發高峰期就開始到來了。這就是整個情況簡單描述(見視頻)。

第二點是傳播特徵,首先是傳播途徑。

現在大家都知道,COVID19 肯定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最早的證據可以回到 1 月 10 日出現症狀的病例報導研究,那是一家七口的澳大利亞華人。他們中有六個曾在武漢,與武漢人接觸過,然後被感染並回到深圳後做出診斷。第七個人,以前沒有去過武漢。然後因為是親密接觸者,接受測試以後發現也被感染了。

這明確顯示了人傳人。對於傳染病,核心關鍵是停止傳播。是否有糞口傳播是現階段大家關心的問題。我們的數據提示病人的糞便、尿液中存在傳染性的病毒,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但病人糞便或尿道中的病毒是否具有呼吸道的傳染性,我們並不清楚。例如,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在香港發生的兩個 COVID-19 感染病例,這是在康美大樓同一棟樓中裡。一個是在 1 月 30 日感染了 COVID-19,另一個是在 2 月 10 日感染了 COVID-19。這意味著我們要進行深入研究,查明是否是由於淋浴器或排氣管洩漏造成的。您也可以從鑽石公主遊輪上看到相關的例子。

在鑽石公主號上,直到 2 月 29 日,總共 709 名患者中(近 20%乘客)感染了 COVID 19,究其原因可能通過管道或淋浴器致促進了傳播。

另一方面是無症狀患者,或者我們稱之為病毒攜帶者,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這是一篇最近病例的論文。患者參觀德國並參加商務會議,他的部分同伴也參加了會議。當他飛回中國時,出現了明顯的症狀,三天後接受了 COVID-19 感染的檢查呈現陽性結果,2 天后他的兩個同伴也出現症狀病確診。

換而言之,無症狀或所謂病毒攜帶者,可能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另外一個例子是這樣的,有一架武漢飛往德國的航班,其中有 114 名乘客,都沒有任何症狀,然而他們中的兩人發現 COVID 19 陽性。這意味著它們可能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那麼 COVID19 在嬰兒會發生什麼情況呢?這裡有 9 個嬰兒,最小的嬰兒只有一個月,不超過 2 個月大。他們的家人受到了感染,母親或父親或其他親戚顯示 PCR 陽性。不過嬰兒症狀非常輕微,不需要去 ICU.

是的,換句話說,嬰兒可以被 COVID 19 感染。

那是否有源自母親的垂直傳播?您可以在此處看到我們收集了 9 名患者,其中母親感染了 COVID 19,順利分娩後發現嬰兒沒有感染。我們檢查了羊水,臍帶血,新生兒咽拭子,並且母乳樣本也呈陰性。換句話說,我們沒有證據顯示垂直傳播的存在。

下面談一談感染的動力學,這就是所謂的基本擴增數量 RO。您可以在這裡看到,季節性流感為 1.5,MERS 小於 1,17 年前的 SARS 大約是 2-3;頗具感染力。在 COVID 19 中,多重分析提示基本擴增數量估計接近 3。換句話說,這種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還有一件事需要解決。一個出院後 RNA 檢測復陽的病人,是否仍具有傳染性?他們中有些人的複查陽性結果被認為是再次感染。我認為可能性較小,因為大多數患者康復後會產生更高的特異性 Ig G,這可以防止他被感染。

那到底這類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呢?現在我們實際上還不清楚。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出院病人隔離,並在需要出院後再次檢查。

診斷非常重要。這是另一個數據,顯示了 72,000 例病例,但是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稱為確診病例,其中一些稱為臨床診斷患者。

有什麼不同?我們必須考慮其中的區別。

對疑似患者的診斷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仔細檢查。現在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實時 PCR,另一種是測量 IgM。實時 PCR,這是臨床確診標準,我不會討論太多。我這裡多說一下最近的 COVID 19 感染快速檢測 Ig M 試紙。通過側流免疫層析測定法(對詳細步驟不進行過多說明),您可以在這裡看到該患者和非感染者結果的區別。您可以在這裡看到。這裡。然後是 IgG,這是 IgM ,接著是 IgG、IgM、 IgG。由此結果我們可以進行 RNA 和 IgM 的雙重驗證。IgM 實際上是在感染後 7 天出現的,時間點上來說很可能是在症狀發作後的三、四天,這可能是有助於對該疾病的進一步診斷。當然,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同流行性感冒進行鑑別診斷。我們開發了一種針對晶片的等溫擴增分析儀。

這是一種特殊的方法,這兒有緩衝區,有反應孔。我們可以同時區分其中的一些病原體包括冠狀病毒和甲型和乙型流感,以及目前在中國可能的一些其他病原體。這裡顯示了陽性和陰性的對照曲線。它可以清楚地區分 COVID 19 和甲流乙流。

接下來我想談談 COVID19 的臨床特點。在中國,我們已經收集了 1099 個案例,數據來自 31 個省的 452 家醫院,疾病和嚴重程度按照 ATS 標準進行分層。我們使用所謂的複合終點,包括進入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有創通氣或死亡都算作終點事件。結果提示,COVID19 的潛伏期可能是平均四天,大部分患者潛伏期為 2 到 7 天,其中大多數有接觸史,多數曾到過武漢或者接觸過從武漢來的人。

發燒和咳嗽最常見是入院時最常見的症狀,因此在第一次入院時不到一半患者實際上僅患有咳嗽和其他不適,乏力等,住院期間非常快出現發熱,然後咳嗽。有部分患者主要症狀是胃腸道不適,在我們的病例內這並不常見。這些症狀在重症患者中也較常見,重症患者也有比較多的合併症。

超過 85%患者出現胸部 CT 異常,毛玻璃樣改變(GGO)或雙側浸潤是最常見的表現。有一些無症狀患者,沒有 CT 異常。

從實驗室檢查結果來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淋巴細胞減少症和 CRP 水平升高非常重要,實際上,這表明了患者的預後。超過 1/3 的患者有淋巴細胞減少症或血小板減少症。

當然,在病人中還可以發現肺功能或 d- 二聚體等的異常,但在嚴重病例中這些改變最為常見。在非嚴重病例中,1/3 的病例接受氧療或機械通氣治療,糖皮質激素的平均使用率為 18.6%。有 41.5%重症病例使用了激素,僅 13.8% 的非重症病例使用了激素。激素治療時間比較短,劑量也相對較小,例如每公斤體重 2-4 毫克甲基潑尼松;大部分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激素。

當時該人群的死亡率僅為 1.4%,就像其他國家現在的情況一樣,與其他報告相去甚遠。因此,地區不同,時間不同,COVID 的致死率也大不相同。在其他一些報告中,死亡率則高達 15%或 11%。我們的報告中,有 67 例達到了終點。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重症病例中,達到終點的風險是非重症病例的 9 倍。

然後我們來談談傳播過程中傳染性是否有所改變。比較武漢(包括來自武漢、居住武漢、有武漢病人接觸史)和武漢以外的病人,我們發現,在武漢至少有一種合併症的患者比較多。所以在武漢更高。武漢的患者疲勞和呼吸困難的症狀比非武漢患者高,武漢的患者有 CT 異常的比率也比較高。而在武漢地區,與非武漢地區相比,COVID 19 感染年輕人和較少合併症的人也較多。

我們使用了 Cox 模型,針對地理區域進行調整分析。數據提示,湖北省外的患者出現症狀到入院時間為 4.5 天,湖北省內為 5.7 天,其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換而言之,湖北有更多危重症患者可能與去醫院相對比較遲有關係。同樣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武漢的醫療保健資源枯竭。這樣我們這些湖北以外醫生的援助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還要看一下癌症患者患有 COVID19 以後的數據,您可以看到癌症患者中的重症病例較大,相關結果提示預後不良。

同時我們發現腫瘤合併 COVID19 的患者發生嚴重事件的比率明顯增高。我們可以看到年齡、腫瘤這兩條與死亡和不良預後密切相關。同時高血壓,COPD,糖尿病的患者也有比較高的不良預後相關性。因此,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推遲穩定患者的輔助化療或擇期手術。因此,我們需要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強大的個人保護,並加強對癌症治療的觀察監測。

我們收集了超過 44000 的病例,特別是危重患者中的病死率達到 49%。這太高了。我們使用 10 個風險因素來建立預測模型,由此區分容易發展成這些難以治療危重病人的風險,是低風險,中風險還是高風險人群。

這是一個之前大家知之甚少的疾病,沒人知道如何治療這類病人。因此,目前在中國有很多隨機研究,但是目前並沒有結果出來。

因此,目前已進行了包括柯立芝,阿比多爾,硫酸羥氯奎,利巴韋林和一些中藥在內的試驗;只有少數經過精心設計的隨機對照研究,包括瑞德西韋等仍然在進行中。因此,簡單的說,已開展近 150 種治療 COVID 感染臨床研究,包括抗聚合酶藥物,抗瘧疾藥物,恢復期血漿,細胞治療,及中藥等。我想特別提一下,我們研究的硫酸羥氯奎。這個實驗包括了 10 家醫院的 156 位患者,患者每天服用氯喹寧 500 毫克,每天兩次,共 10 天。

初步數據顯示,在 120 名參與者中,有 103 名實現咽拭子病毒轉陰。患者耐受性都很好,藥物血藥濃度是 1.17umol/L,非常接近硫酸羥氯奎對 COVID 19 的 EC50 值。實際上這是單臂研究。因此,無法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因為這是威脅生命疾病,沒有人能夠使用安慰劑對照組。但是也許我可以給你看一些其他的證據,比如進行克力芝組、阿比朵爾組、硫酸羥氯奎組之間的比較。

可以看到三組之間,發燒的持續時間、咳嗽的持續時間大致相同。與阿比多爾和克力芝組相比,硫酸羥氯奎組 RNA 檢測轉為陰性的原因似乎更快或更短,硫酸羥氯奎組的改善率似乎更好。一些中藥已經在我們的 p3 實驗室內進行細胞層面進行了測試。研究證明,特別是中藥顯示出對抗病毒和抗炎有效。

在這裡,我不過多談關於中藥的事情。這裡是六神丸相關數據,使用活六神丸後病毒的數量減少了。另一個蓮花清瘟膠囊也提示出較比較少的病毒負載。以上數據可以為使用中藥的醫生提供指導。另外關於康復血漿的使用。我剛剛從武漢的朋友那裡得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數據:他在 10 個重症患者使用了康復者血漿,對比使用前後可以發現,康復者血漿致使患者的 RNA 檢測全部由陽轉陰。其原理可能是康復者血漿中的抗體起效了。

我在這我還想談談機械通氣的特殊問題。大多數危重患者的治療中接受有創通氣,甚至在這些患者中接受 ECMO 治療。但是我們遇到的問題是,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但呼吸頻率和吸氣肌力正常,無創通氣時無呼吸急促,這些相關體徵給了醫務人員錯誤的信號,看似把患者的氧飽和度維持在了 " 正常 " 水平,但是實際上它導致插管的延遲。

這在不同城市的重症監護病房中很常見。第二點是,儘管插管或機械通氣後 PaO2 / FiO2 的比例很快改善,但由於患者與呼吸機之間有非常嚴重的不協調,因此似乎很難撤出鎮靜劑 / 肌肉鬆弛劑。因此,臨床表現與 SARS 或常規 ARDS 完全不同。一旦有了 ARDS,一旦 PaO2 / FiO2 比例提高,鎮靜劑就可以非常平穩地撤出,但在 COVID19 的重症患者中就很困難。

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患者的病理改變。病理分析結果提示肺部存在肺水腫,纖維性滲出,可能是間質纖維化等。我要特別指出的是,患者支氣管肺泡中有大量的黏液存在,這是個大問題,這是一份屍檢報告的結果。在另一份報告中,你可以看到大量暗紅色的物質,提示大量粘液在肺泡中存在。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末端支氣管的擴張也被證明了。所以這告訴我們一個大問題。

並與 SARS 和 CPVID 19 感染之間的病理特徵進行比較。我不會在這上討論太多,但主要區別可能是大量所謂的粘液。我不知道這種黏液是什麼,是否為肺泡中的液體?實際上這些粘液很難將清除。因此,為了改善機械通氣的應用,仍然需要解決小氣道內粘液分泌的問題。這種難以清除的黏液可能是重症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份研究表明表明有 61%的武漢的危重症患者死亡,因此我們上進行了一項初步研究,結果顯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痰中 MUC1 CT 段和 MUC5AC 的水平增加。

您可以看到 MUC1 比正常高 5 倍,而 MUC5AC 比正常高 50 倍。因此表明粘液非常粘稠。因此,我們在考慮是否可以減少這種粘液在細支氣管或肺泡中的積聚以防止患者惡化。也許 NAC 可能是一種選擇,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有效。而我們之前其他研究的數據顯示,重症肺炎使用 NAC 確實有效,持續氣管內給藥也可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的臨床症狀。

因此,另一種方法是我們僅使用所謂的氫氧混合氣體來降低氣道阻力。一方面,它們可以降低呼吸道阻力。另一方面,它們可以消除的自由基。這是其中一名患者。她說使用其他治療方案後感覺改善不明顯,而使用這種氫氣和氧氣的混合物後,她的呼吸困難改善很多。

視頻截圖

最後,我想談談中國控制進一步擴散的戰略。這是 SARS-CoV-2 冠狀病毒爆發的時間線。這是高級專家的第二組。因此於 1 月 20 日了解到。因此我們考慮了明確的人際傳播,並確認許多醫務人員已被感染。如此看來,中央政府已採取非常有力的行動來控制 COVID 19 的傳播。因此,首先是在 1 月 23 日武漢封城,不要去武漢,不要離開武漢。

然後第二點是,實時發布全國每個城市每天的確診或疑似患者人數,這是全國第三個重要事件。所謂的啟動了所謂的跨機構機制。這意味著需要大規模預防接觸和自我隔離,及早發現和早期診斷,然後儘早隔離。這是在中央政府宣布武漢封城後立即發生的事情。這裡有一些關於患者的數量有多大的預測。我記得有些論文曾預測 2 月初患者會在那時達到 190000。我們的預測基於此傳統的經典 SEIR 模型,同時通過使用其他參數,三個參數,來預測,一個是傳播的複雜性等。

另外一個參數是,政府管理,它是非常有力的幹預。往年春節的大遷移表明人群的巨大流動。基於這些參數,我們進行了預測。這是我們的預測。這實際上是通過使用 AI 預測患者,結果非常接近實際曲線的情況,這是一條曲線。因此,就是在 1 月 10 日提出並實施的幹預措施中。因此得出病人的峰值將在 2 月底出現,數目大約是 60000,很接近目前現實。而如果將幹預推遲到五天後進行,那麼患者將達到 16 萬人,這是非常龐大可怕的數字。然後,如果該措施提前五天實施,我們假設患者大約只有 20000。在湖北省外的第二十六日,新發確診的病例下降了,隨後湖北也在下降。因此,我認為政府採取強有力的行動進行早期防護,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隔離是控制該病的關鍵。

實際上,我要感謝所有同事。在這個月或更長時間的,白天黑夜不間斷的努力工作。同時,我特別感謝一些公司和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第八人民醫院;以及中國廣東省 CDC,武漢市 CDC 等機構。謝謝。

來源:環球網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與歐洲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就如最近世衛組織給予我們中國的高度肯定與評價:中國採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改變了疫情的快速擴散流行危險進程,減少了全國範圍內數十萬病例的發生。中國疫情的下降保護了國際安全,構建起了組織疫情傳播的第一道防線,為全世界抗擊疫情贏得了時間。
  • 歐洲也請了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網友:太帥了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
  • 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疫情反彈來勢洶洶!伊斯坦堡市長: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近期土耳其疫情反彈嚴重,日增病例持續超過3萬例,其中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堡疫情最為嚴重,連市長伊瑪姆奧盧也確診感染病毒!雖然目前已經康復,但是切身經歷讓他深知疫情形勢有多嚴峻!伊斯坦堡抗疫面臨哪些挑戰?為什麼要特意感謝來自中國的幫助?戳視頻,聽聽伊斯坦堡市長怎麼說!
  • 伊斯坦堡市長: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近期土耳其疫情反彈嚴重,日增病例持續超過3萬例,其中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堡疫情最為嚴重,連市長伊瑪姆奧盧也確診感染病毒!雖然目前已經康復,但是切身經歷讓他深知疫情形勢有多嚴峻!伊斯坦堡抗疫面臨哪些挑戰?為什麼要特意感謝來自中國的幫助?戳視頻,聽聽伊斯坦堡市長怎麼說!
  • 鍾南山連線歐洲同行,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Anita Simonds)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鍾南山院士與尼泊爾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四早」措施延緩病毒傳播
    4月29日,中尼執政黨和醫療專家舉行抗疫經驗視頻交流會。中聯部部長宋濤,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尼泊爾共產黨中央書記、前政府總理尼帕爾,尼泊爾共產黨中央書記、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博克瑞爾,尼泊爾七省省委書記等專家領導圍繞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防控措施相關專題進行經驗分享。
  • 日本厚生勞動相:期待了解借鑑中方抗疫經驗,願同中方分享應對老齡...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網消息,12月15日,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會見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使館夏鳴九公參陪同。孔大使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日兩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深化了兩國衛生健康領域交流合作,夯實了民意基礎。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被實力圈粉了!
    他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 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大家關注,而在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流利的英語圈粉無數!
  • 「大國風範」: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受國際社會極大認可
    目前中國從新冠疫情遏制階段進入減緩階段,中國在防控疫情中積累了重要經驗。同時多國人士和媒體認為,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鑑。 加萊亞表示,中國人民為遏制疫情傳播做出巨大努力,產生積極成效。各國應共同協作分享抗疫經驗和疫情信息,互相借鑑學習,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控措施。
  • 日本專家:中國抗疫為世界贏得了時間,貢獻了經驗
    中國抗疫實踐為世界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周瑋生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舉國上下迅速動員,從醫護人員、公務員和軍人,到志願者和普通民眾,都在各自崗位上全力應對疫情。周瑋生的研究室正在開展疫情開始以後各個國家的政策舉措方面的研究,他們希望通過定量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以期今後更好地防患於未然。周瑋生介紹,他的研究結果表明,疫情暴發可以分成兩組類型。A區是遊輪型,即高密度快速暴發感染,B區是城市型。從統計分析發現,從區域內第一例感染者被發現到感染暴發的潛伏時間,A區大概是病毒潛伏期14天的一半時間,即7天左右。
  • 歐洲新聞臺播出中國抗疫紀錄片,海外網友:感謝靠譜的中國
    4月27日,近4億國際觀眾觀看了由歐洲新聞臺(Euronews)播放的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中國抗疫志》。作為歐洲收視率最高的國際新聞頻道,歐洲新聞臺以英、法、俄、葡、西、意、德7種語言播出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受到國際廣泛關注。
  • 專訪:中國為全球抗疫樹立典範——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
    新華社開羅3月24日電 專訪:中國為全球抗疫樹立典範——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馬爾瓦·葉海亞  埃及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努埃曼·賈拉勒日前在埃及首都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舉措具有開創性
  • 鍾南山這話,打了誰的臉
    對中國人民的貢獻,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直言:「世界欠你們的!」然而,應對疫情上,不是所有國家都做好了準備。截至北京時間2月27日下午,已至少有12個國家在兩天內出現新確診病例。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等國家甚至成為了「重災區」。
  • 全球戰疫:中國與斯裡蘭卡友誼在共同抗疫中升華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中國與斯裡蘭卡友誼在共同抗疫中升華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刁海洋)南亞國家斯裡蘭卡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堅持科學防疫、借鑑成功經驗、官民密切配合,目前已經成功控制住疫情,正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孟外長感謝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分享經驗
    新華社達卡6月18日電(記者劉春濤)中國赴孟加拉國抗疫醫療專家組17日在孟首都達卡與孟各地區醫院醫務人員進行視頻交流,分享抗疫經驗。參會的孟加拉國外長穆明再次對專家組表示感謝。穆明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方為孟加拉國抗擊疫情給予巨大幫助,代表著中方的深厚友誼,孟加拉國人民將會銘記於心。應對疫情需要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孟方將繼續與中國緊密合作共同應對疫情。中國專家組領隊李文秀在交流時表示,相信通過雙方的努力,孟方一定能戰勝疫情。專家組副領隊趙建農向孟方介紹了統一指揮、統籌調配等中方的八點抗疫經驗。
  • 鍾南山: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歐洲疫情持續拉響警報,義大利宣布從周二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城禁令。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表關於在泰國發現新冠病毒病例的聲明指出,中國共享了基因組測序結果,使更多國家能夠快速診斷患者。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強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國疫情防範應對準備工作。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帥炸了
    鍾南山,簡直就是一個寶藏老男孩! 醫學技術頂呱呱就不必多說了,英語口語更讓網友跪服! 戳視頻 看詳情 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鍾南山院士真的帥炸了!
  • 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
    習近平主席26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結合中國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傳遞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