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易經這5句話,避開所有不好的運勢,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0-12-14 曉晨讀萬卷

19年前,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奄奄一息,臨終前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來,的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位老人就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而對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包的典籍,當中的八律是為人成器名言至理。

讀懂這幾句話,你的人生越來越有福氣:

一: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佛家有句話說:受人之辱不動於色道成近,矣,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能夠承載多大的福氣,關鍵在於她能夠背負多大的屈辱,有人辱你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寬厚者人生自有天地,很多人受不了言語不敬。稍有不悅就立刻翻臉,一把嗔火燒了自己的前程。

【百喻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烏龜快要渴死了,正巧頭頂有大雁飛過,於是就請求道:大雁能否帶我飛到有水的池塘裡去,大雁見烏龜可憐就同意了,大雁叼著一根樹枝讓烏龜銜著,臨行前一再叮囑一會兒飛上天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開口烏龜點頭答應,大雁帶著烏龜往南飛,當飛過一片村莊的池塘時村童看見了天上的烏龜,哈哈大笑看那是笨烏龜。被大雁捉走了,烏龜覺得的是受到了侮辱,大怒我是和他去找水不是被捉住的,話還沒說完就從空中掉了下來,摔得粉身碎骨。所謂一念嗔火起火燒功德林,生活中很多時候,眼見著就要成功了往往因為忍受不了隻言片語而功虧一簣。

【呻吟語,應務】有言: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厚德載物,一個連言語都承載不了的人,如何能載得了大福。大多數的時候你感受到的侮辱,其實不值得計較,若無其事才是最好的報復。

二:施人之恩不記於心。【戰國策,魏策】有言,吾之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一個人做了有恩於別人的事情不能總放在心上,齊國有一年鬧旱災很多人吃不上飯,有一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供路過飢餓的人來吃,後來去吃的人越來越少,吃過的人非但不說好反而責難他,這一天黔敖看見了一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兩眼昏昏無神的走過,他左手端著食物攔住了他,來吃吧!饑民抬頭看著他,說正因為不想吃你施捨的食物我才蒙著臉走開。原來為了宣揚自己的善行,黔敖四處招搖說自己給別人免費食物,結果那些受了施捨的人,更覺得尊嚴掃地無處自容。寧願餓死也不願受他的恩惠。

華羅庚說:我幫人家莫記心上,真正的善良是從骨子裡表現出來的不張揚不作秀。有句話說得好,施比受更有福,施恩不是把善行當作交易,更不是以善易善。如果每次都記在心上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三:察人之過,不揚於眾,老話說心寬一寸路寬一尺,一個心寬的人就算知道了別人的過失,也不會四處散播。這是一種寬容也是一種德行。德行好的人本身就是給自己種了一塊福田,相傳楚莊王有一次打了勝仗,大宴群臣,令一個姓許寵姬跳舞助興,忽然一陣疾風吹過把蠟燭熄滅了,這時一位將軍喝多了酒,趁機拉了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楚昭王讓眾人都摘下帽子繼續暢飲7年後楚莊王伐鄭遇險,一名將領主動率領部下開路反敗為勝,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這位戰將卻辭不受賞,他說七年前調戲許姬的人就是自己,此番殺敵是為了贖罪,沒想到當年一念寬容給自己帶來一員猛將救國於危難。

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聽聞別人是非閉口不言是為修養,可少禍端,察人有過於己,恕而容人是為能容比多福安。那些打著性格直爽有什麼說什麼的人。大多不是心直口快就是心裡壞。

四: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察覺到別人的狡詐,不要用言語表達你的憤怒。多動腦少動嘴冷靜思考,才能趨福避禍,【大學】有言: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越是急事越要冷靜。遇事不逞口舌之快,保持清醒不亂方寸。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道: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岡,一個人越容易被激怒,就越容易陷入對方的陷阱。曾國藩年輕做事心煩氣躁得罪了不少人,後來他的恩師唐靖先生,就送給他一個字:靜,從那時起曾國藩每逢遇事都要靜思一會兒,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也是由此而得。

五:受人之恩銘記於心,古希臘有句諺語,忘恩的人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曾看到這樣的一個故事,濟水南面一個商人渡河時落了水,商人求救我是濟水的富商如果誰救我我給100兩金子,一位漁夫路過把他救上了岸,商人卻只給他們十兩金子,漁夫說當初你說100兩金子可現在只給十兩,商人全然忘記漁夫救他的恩情。反倒是算起帳來你一個打漁的一天的收入才有多少,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過了一段時間,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結果船觸礁沉沒再一次落水,漁夫看到即頭也不回地走開了。

很多人總是習慣去計較失去的卻很少為已經擁有的而喜悅,有的人風光後就忘了幫他的人,有的人成功後就遠了陪他的人。李白曾在詩中寫道:感於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韓信當年落魄潦倒飢餓難耐時,江邊一位漂母給他飯吃,很多年後韓信贈以千金。做人一定要知恩記住別人的好,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好。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心發自於一個人的言行蘊含著人的福氣,人活一世福禍相依,以其羨慕別人的好福氣,不如多想想自己是否能承載得起,做好當下的事善待眼前的人,你的福田總有一天會開出花海。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一生出不了什麼大事,日子必將越過越順。難怪國學第一人李清泉都說,「此生如不讀《易經》,閱盡詩書也枉然」。

身邊很多人跟我說,想要讀易經,但是裡面的內容全是文言文,自己根本都讀不懂!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讓大家讀一讀我每天都研究的《圖解易經》。

這個版本的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有著詳細的白話文還有注釋,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將易經64卦背後的智慧還有道理用圖解的方式講解給你,這樣即使是普通人很容易就能讀懂了!

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8元,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逆風翻盤!對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讓你們的日子越過越順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曾仕強教授的5句智慧箴言,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第一 《易經》是包容文化,而不是整合文化文化需要彼此的包容,不是誰吃掉誰。就好比是生物科學,生物科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多樣化,如果整個地球的生物只有一樣化,那麼整個地球很快就會毀滅掉了。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易經是傳承下來的一本經典巨作,其所蘊含的道理博大精深,所涵蓋的知識層面也十分廣泛,易經結合了道家大智慧,是智慧學,同時也是大道之源。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 易經提醒:男人可以大器晚成,但靠的不是人脈,建議讀讀這4句話
    有的人年輕有為,幾年的時間就平步青雲,而有的人可能要經歷幾十年,這期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半途而廢。其實,男人不一定非要年輕有為,大器晚成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們奮鬥的過程中,很多人最看重的就是人脈。但其實對於這件事,我們的老祖宗們就總結過很多的智慧。例如在《易經》裡,有四個句子,如果你在路上掙扎,我建議你讀一讀。
  • 易經提醒你:人到了50歲,建議這兩個地方要少去,能避開就避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瑰寶和處世智慧,而古人的智慧流傳了上千年,可以說大多都是數代人的人生經驗教訓和總結,而有一本這樣的古書,可以說是古人智慧的高度凝練,這本書就是《易經》。
  •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老祖宗說過的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在現實社會中,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故事並不在少數。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本古書都蘊含著非常深奧的哲學道理,這裡面集聚了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易經》作為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裡面的哲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研究體會。在古代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會有《易經》的存在,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易經》變得更加神奇。
  • 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
    易經的智慧:想家中日子越來越順利,看看這3句話,是有道理的!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三句話
    古人崇尚儒家文化,我們熟知的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更是轟動一時,時至今日,《易經》都是一部經典的文化瑰寶。古人眼裡的《易經》博大進深,包羅萬象,在普通人眼裡《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書中的一兩句話,往往都會讓人頓然醒悟。
  • 20000字的《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講了這4個字,老祖宗太高明了
    易經"是我國古典哲學流派中道教和儒學的核心著作,也是闡述萬象天地變遷的一部古代經典,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著作。20000多字的《易經》,可以總結成這4個字,老祖宗實在太高明了!易經大畜卦》記載:「童牛之牿,元吉。」
  • 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易經中最經典的5句話,每天多讀幾遍,悟懂就是福氣
    很多人學習易經,總是找不到重點,他們僅僅停留在艱澀難懂的文字表面,認真地去研究文字的意義,而忽略了易經的卦象和深層次的智慧。易經一共64個卦,又有384個爻,看似紛繁複雜,其實64卦所有的智慧,其實只要5句話就能說清楚,只要我們每天多讀幾遍,自然就會慢慢融會貫通,悟懂了就是福氣。
  • 《易經》最經典6句話,馬雲李嘉誠靠它成就傳奇,看懂了受益一生
    《易經》最經典6句話,馬雲李嘉誠靠它成就傳奇,看懂了受益一生《易經》凝聚了我國中華民族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時至今日,《易經》裡的頂級智慧,仍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養分。大家都知道,馬雲對中國文化一向比較痴迷,尤其道家,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講到對《易經》的推崇,他在清華大學MBA班演講的時候說:「幾千年來,易經一直被人們譽為「群經之首」,這是因為易經包羅了宇宙萬物產生、變化的的根本規律,其原理被無數的智者所證實並廣泛得到應用,甚至所有的哲學思想
  • 《易經》5句話,隱藏著做人的最高境界,讀懂人生自然順風順水
    《易經》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最具智慧的經典著作,儒家尊崇它為「六經之首」,道家尊奉它為「三玄之冠」,是經典中的經典。《易經》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幾千年來它的哲學思想,已經深入國人的內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 讀懂《易經》,這10句話的解析基本搞定,值得收藏品鑑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一句話:易經是什麼?
  • 《易經》智慧:人成功之後,有3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
    事業成功的人,就像《易經》中乾卦的九五爻「飛龍在天」,是人們矚目的焦點,此時如果驕傲自大,口無遮攔,勢必會「滿招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易經》告訴我們,人在成功之後,社會地位也隨著提高,要學會明哲保身,在做事前要經過大腦思考,哪些話該說,哪些事該做,都要深思熟慮,恰到好處。
  • 易經告誡:「忍一時風平浪靜」,遇到這3件事,你要學會忍
    易經告誡:「忍一時風平浪靜」,遇到這3件事,你要學會忍人在低谷時,要忍住脾氣,捲土重來。忍住低谷的時候,沒有錢,沒有人脈,也沒有門路。你如果還脾氣大發,你只會陷入更深的低谷。真正聰明的人,學會了笑而不語,用苦難養大自己的格局,用堅韌來證明自己在成長。忍常人不能忍,日後必成大器。
  •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易經:人善被人欺,再老實也要學會這3種狠,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一提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算命卜卦、封建迷信,但是這都是偏見,《易經》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又有六爻,對應著人生的384個重大選擇。
  • 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就比如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老人的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我們的作用,防止我們走彎路;再有便是「人無笑臉莫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和理解,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個意思!
  • 易經的提醒:扔掉這4樣東西試試,你的後半生的運勢會更好
    易經的提醒:扔掉這4樣東西試試,你的後半生的運勢會更好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會想到的便是伏羲八卦,易經的奇妙之處就在於能利用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之間的規律。但貌似許多 夥伴們都是會對易經具有比較深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