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智博會|上篇·「重慶智造」逆勢上揚之謎

2020-12-22 華龍網

2019年智博會,重慶館前絡繹不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開篇語:智能化,究竟改變了什麼?

9月15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本屆智博會」)就將在重慶隆重開幕。

在這場盛會背後,一個搶佔未來全球經濟制高點的「風口」正在凸顯。

它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亦稱作「智能革命」。

這場新工業革命發端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新材料等新興技術的崛起,又通過技術與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廣泛融合,更主動和更有「智慧」地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也更加深刻地改造著人類文明的形態。

為把握這個時代「風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智能化,由此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為響應中央號召,重慶啟動了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又明確提出了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的目標。

智博會,就是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展示平臺。

在智博會第三次到來前夕,人們也不禁好奇:智能化,究竟改變了什麼?

答案正是智博會主題:「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在智博會召開前夕,就請各位跟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智能化是如何為重慶經濟賦能、為重慶人的生活添彩。

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上篇·「重慶智造」逆勢上揚之謎

8月19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新聞發布會舉行。

此次發布會亮出了一份「成績單」。

其間,有兩項「分數」十分亮眼。

第一個是「14%」——這是2019年重慶智能產業增速。

「(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全市工業增長水平,也遠遠高於全國製造業發展水平。」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如是說。

第二個是「7%」——這是重慶智能產業今年上半年的增速。

「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衝擊,但是我市整個智能產業的增長速度上半年仍然超過了7%,顯示出智能產業在重慶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發展的成效是顯著的。」新聞發言人說。

如新聞發言人所言,在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2020年,重慶智能產業何以「逆勢上揚」?

這得益於大數據智能化賦予重慶的三種「能」——

5G無人駕駛貨車節省了不少人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平臺崛起,築明日之「基」

新聞發布會召開前兩個月,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未來3年投入3983億元,滾動實施和儲備375個新基建重大項目。

消息一出,業界振奮。

這意味著,到2022年,重慶新基建整體水平將再上一個臺階。

受到如此重視的「新基建」,究竟是什麼?

通俗點說,就是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專門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也就是說,新基建是智能產業的「硬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慶智能產業的活力,首先就得益於此。

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後,重慶始終將新基建作為重要著力點,在信息通道、解析節點、跨界平臺、5G覆蓋等重點方向上不懈努力,如今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建成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啟動運行了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核心解析節點,躋身中國首批實現行政村光纖和4G全覆蓋的省市,並成為中國首批5G規模化商用試點城市……正是得益於這些成果,重慶智能產業才得以避免因「先天不足」而「夭折」。

隨著《方案》出臺,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經濟的「血脈」和「神經」,將在這座城市持續生長。

在這片不斷厚植的「沃土」上,一支支「航母艦隊」也正在日益壯大。

重慶已成為中國首批5G規模化商用試點城市,5G+智慧商業讓消費者購物體驗更新鮮。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集群出海,揚未來之「帆」

回到新聞發布會現場。

接下來,新聞發言人又提到兩個數據——「9.6%」和「12.4%」。

前者是今年1-7月重慶電子產業增幅,後者則是同期全市非終端電子產業增幅。

這兩個數據有何奧妙?

它們解釋了重慶智能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前,重慶智能產業以筆電、手機等終端電子產品為主,現在則圍繞「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培育從集成電路到各種模組等更高級的新供給形態。

這種變化,揭示了重慶智能產業又一成長動力——不斷茁壯的產業集群。

阿基米德說,請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對重慶而言,同樣需要一個撬動「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支點」。

這個「支點」,就是智能全產業鏈集群。

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伊始,重慶就確定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12個目標行業,作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突破口,著力打造相關產業集群。

西永微電園聯合微電子展廳裡陳列的該機構工程批量生產的第一張8吋矽基光晶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如何打造?

市委、市政府決定:堅持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補鏈成群,積極培育壯大智能產業,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努力向產業鏈高端邁進,推動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建設。

在「研發創新+補鏈成群」的戰略導向指引下,重慶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搶佔集群發展制高點的攻堅戰。

兩年多下來,「戰果」斐然。

先說「研發創新」的戰果——

就在幾年前,重慶智能產業主要以生產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為主,處在整個產業鏈低端,以「芯屏器核網」為代表的高端產品缺失。

產品缺失的根源,就是核心技術的缺失。

要向產業鏈高端邁進,重慶就要補齊這個「短板」。

怎麼補?

加強研發創新,激活高科技智能供給的「源頭活水」——

為此,重慶在2019年編制了《重慶市技術圖譜》,滾動實施技術創新項目1925項,較2018年增長60%。

同年,全市就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6個、獲國撥財政科研資金3.65億元,同時還設立博士後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基金,組織實施基礎研究項目2257項、較2018年增長204%。

截至2019年8月底,重慶已培育重點科技型企業14424家、高新技術企業2504家,分別較2016年底增長342%和73.5%。

……

宗申動力生產線上,機器人在運輸配件。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創新驅動力不斷增強,「芯屏器核網」的短板也開始逐漸補齊。

有了高端技術,就要建立與之配套的高端產業集群,創造價值。

這就要「補鏈成群」——圍繞缺失的產業鏈環節「外引內育」,吸引「龍頭」、聚集配套、補齊短板,形成產業閉環。

2018年底,一顆以「重慶」命名的人造衛星發射升空。

作為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鴻雁星座」的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成功發射,標誌著重慶智能產業「鏈」戰略的又一重大進展。

為什麼這麼說?

產業經濟學告訴我們,在全球分工大背景下,吸引到一個「個頭夠大」的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往往就能吸引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前來配套,從而形成規模成本低、抗風險能力強的產業集群。

這就是「集聚效應」。

作為高精尖航天行業「龍頭」,位於兩江新區的「鴻雁星座」項目,不僅首期投資達200億元,更將吸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紛至沓來,預計將會形成一個體量十分可觀的新興產業集群。

如今,在重慶智能產業陣營中,像「鴻雁星座」這樣的「龍頭」正在12個重點行業茁壯成長,一系列高端智能產業鏈初具雛形。

在這樣的努力下,「9.6%」和「12.4%」的喜人變化,也就由此催生。

長安汽車兩江工廠是智能化較高的汽車製造工廠。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智慧」改造,育轉型之「花」

2020年3月3日,長安汽車魚嘴兩江二工廠。

焊裝車間裡一片忙碌,三條自動化焊接線正在全速運轉。

蹊蹺的是,在焊槍四射的火花間,卻並沒看到多少工人——在生產線兩側擔任主力的,是500餘臺黃色塗裝的工業機器人。

彼時,大多數企業尚未復工,長安汽車魚嘴兩江二工廠卻已經恢復了75%的產能。

長安是怎麼做到的?

「得益於高度自動化,我們減少了車間人數,降低了人員聚集風險,也帶來了整個生產組織方式的改變,因此在2月19日就順利實現復工復產。」長安汽車魚嘴兩江二工廠副總經理易軍輝說。

和長安汽車一樣,疫情中率先復工復產的重慶傳統製造業企業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相繼進入智能時代,「智能化改造」日益成為全球傳統製造業轉型發展的關鍵詞。

所謂「智能化改造」,就是憑藉大數據智能化等新興信息技術,對傳統製造業的生產、管理和營銷等環節進行改造,實現其生產從「人力密集型」或「人力+技術密集型」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管理營銷從「人管人的線下管理」「面對面的傳統營銷」向「平臺管人」「線上營銷」轉型。

對老工業基地重慶而言,這一點更顯重要。

「兩江造」長安UNI-T是國內首款搭載國產AI晶片的智能汽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

眾所周知,電子製造業、汽車摩託車、材料工業、能源工業、化醫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等支柱產業,支撐起了「重慶製造」。

2017年以來,重慶在培育新興智能產業的同時,也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對龐大的傳統製造業體系進行大力改造,為其拓展發展新空間。

2017年,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伊始,重慶就對22家傳統製造業企業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2018年,全市已經累計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03個。這些項目建成後,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達67.3%,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9.8%,單位生產能耗平均降低17.3%。

同年底,《重慶市發展智能製造實施方案》出臺。

至2019年,重慶共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1280個,認定數位化車間11個、智能工廠25個。

與此同時,一大批企業服務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市湧現。

……

「兩年多以來,全市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中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今年疫情期間,一大批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顯現出優勢。」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說。

經過智能化改造,上千家本土傳統製造企業「輕裝上陣」,以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運營成本實現了生產運營模式的「進化」,由此迸發出強大活力。

在未來,隨著智能化改造持續深入,這樣的活力也將在重慶傳統製造業體系不斷迸發。

相關焦點

  • 智「圓」奇說VLOG第二季|「最強大腦」PK「重慶智造」大牛 看看誰...
    在2019智博會開幕式上,劉鶴副總理說,重慶智能產業的發展已經位於全國第一方陣。既然是在第一方陣,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上,肯定有不少自己的「寶貝」。今天,《智「圓」奇說》就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智博會上的「重慶智造」機器人,來一場「最強大腦」和機器人的大PK。
  • 聚焦智博會2:「東莞智造」跑出加速度 3000家單位開展智能改造
    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即將亮相!鎖定12月2日-4日,東莞廣東國際現代展覽中心,逛智博會,看製造業智能發展的無限可能。據了解,本屆展會有3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7家東莞本土高端智能製造企業將亮相智博會!
  • 2019重慶國際智博會舉辦時間地點 重慶智博會主題及亮點介紹
    今年8月,國際智能產業目光將再度聚焦重慶兩江新區,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將於8月26號至29號在位於兩江新區悅來的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記者從悅來投資集團了解到,目前展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與首屆智博會相比,2019智博會參會嘉賓範圍、參展企業國際化水平較去年均有大幅提升。目前已有涉及18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家企業確定參展。
  • 「重慶裝備」逆勢上揚有何秘訣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重慶造」高端鋁材跟著「上天」;與波音、空客、賽峰等多家航空業巨頭拓展合作範圍……今年上半年,即使在疫情衝擊下,西南鋁的訂單量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裝備製造,是重慶支柱產業之一。在西南鋁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下,我市裝備製造業正逐步擺脫疫情影響,止跌企穩並實現穩步增長。
  • 四川「熊貓俠」變身重慶「藍精靈」,在智博會相遇啦
    2020年9月15日,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啟動, 設置了六大虛擬展區和「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兩大線下專題展館,從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政務、智慧扶貧 等多個方面集中展現重慶智能化發展的亮點和成果。
  • 打望智博會|「雨」你相約 「智」創未來 小雨點升級亮相智博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吳黎帆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7日12時10分訊(記者 吳黎帆)8月26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拉開序幕。重慶網際網路企業、首屆智博會合作夥伴以及區塊鏈創新發展論壇支持單位,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小雨點)在S7-021、中央大廳香港館C013亮相,攜帶最新智能成果,展示智慧旅遊、智慧農業、智慧供應鏈。
  • 創新奇智亮相智博會,主辦AI製造業論壇成焦點
    8 月26- 29 日,創新奇智亮相 2019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重慶智博會),精彩不斷。不僅有場景豐富的AI展區,還與中冶賽迪集團聯合主辦「智造·未來—AI 時代重塑製造產業新格局論壇」。重慶市委副書記任學鋒,重慶市委副秘書長黃茂軍,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商奎親臨論壇現場。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專家周志華,信號處理、機器學習與生物醫學工程科學家Jose C. Principe等重量級嘉賓做主題演講。
  • 梁平這家玩具企業乘風破浪,逆勢上揚!
    梁平這家玩具企業乘風破浪,逆勢上揚!11月26日,重慶匯森玩具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縫製毛絨玩具。匯森玩具總經理蔣禮燕望著繁忙的生產線,對今年的產值充滿信心 :「再加把勁,一定能消除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實現年度產值逆勢上揚。」
  • 深一度|三年三次參會!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在智博會上的預言和承諾...
    與2018年、2019年不同的是,2020年智博會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但這並不影響數字智能領域和大眾對「智博會」關注熱度,尤其是對數字經濟未來,更是滿懷期待。這三年三次智博會主題演講,他們留下的預言和許下的承諾都實現了嗎?阿里巴巴在重慶項目馬雲一如既往,預言在一步步實現2020線上智博會,馬雲第三次亮相開幕高峰會。
  • 德森精密即將重磅亮相2020年EeIE智博會
    本屆EeIE智博會將線上線下創新融合,打造智造行業首個全新生態的博覽會,集眾智造企業創新之力,匯全球產業鏈資源,為所有參展商帶來一場創新專業、前沿視野的行業盛會。2020年EeIE智博會預計展出面積80,000平方米,屆時來自國內外1000餘家知名展商將集中展示機器人、工控自動化及系統集成、SMT及周邊設備、雷射、工業網際網路及人工智慧等智能裝備,今年新增PCB設備、智能物流及倉儲、公共安全應急救援裝備三大板塊展出,一場盛大的智造設備視覺展正在蓄力中。厚積薄發,智造未來,2020年EeIE智博會知名展商匯聚,搶佔智造行業市場先機。
  • 重慶大足:稅惠助力企業「智造升級」
    但重慶大足高新區的施密特電梯有限公司「絕地反擊」,通過生產換線的智能化改造,研發推出針對疫情的創新產品,不僅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還實現銷量倍增的「逆風翻盤」。  「我們引進德國華格納爾全自動噴塗生產線,推出集免接觸呼叫功能、空氣潔淨功能、安全預警功能等於一體的防疫電梯,能有效降低乘客病毒交叉感染風險,深受市場青睞。」 施密特電梯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孔宏偉介紹。
  • 重慶公交集團智博會期間預計開行544班次運送市民
    9月12日,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兩江公交公司獲悉,智博會期間,兩江公交投入47輛公交車,544班次運輸市民到智博會現場參觀,並調整634線、699線、1605線新增2號停車場站接駁市民。同時,重慶公交集團兩江公交公司在相關線路增加了運力,班次,隨時根據客流合理組織調配運力。
  • 2020線上智博會「藍精靈」志願者招募順利推進
    據統計,本屆智博會共計招募370名志願者,將協助參與到峰會組、發布組、宣傳組、展覽組、市招商局、市外辦、活動(論壇組)、i-VISTA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組等10個組別的相關工作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大會舉辦時間較往年推遲,但重慶各大高校對於參與智博會志願服務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少。
  • 2020線上智博會:擊破痛點,降本增效,華為場景化解決方案推動重慶...
    2020線上智博會:擊破痛點,降本增效,華為場景化解決方案推動重慶數字經濟發展 2020年09月17日 12:10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9月15日
  • 第六屆智博會今日開幕!全球機器人「空降」東莞
    相關連結多家莞企參展智博會 展示東莞「智造」加速成果一條20多米長的生產線卻只有2個人,可以自動完成產品的組裝、固化、檢測;倉庫內沒有一個人,一隻巨大的機械臂提起箱子自動碼垛,無人叉車精準地抬起貨物又放下;自動搬運機器人唱著歌,輕鬆扛起一箱糖果按規定路線行走
  • 快評:逆勢上揚來之不易,淺析東風本田的2020
    正因如此,身處「震中」的東風本田,能在年中後實現總體銷量的逆勢上揚更顯來之不易。 而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東風本田在2020年所作出的一系列舉動,便能明白其能逆勢上揚的關鍵所在。 調整節奏,推陳出新 回顧東風本田在2020年的銷量組成,CIVIC思域、CR-V和XR-V三大主力車型依舊錶現優秀,貢獻了近67萬臺的總銷量。
  • 國翔創新亮相2020年重慶智博會,總經理張國濤受邀出席開幕式
    2020年9月15日, 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重慶隆重開幕。來自全球的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與國內業界重要嘉賓一道,深入探討全球大數據智能化領域新動態、新趨勢,描繪未來發展新願景。
  • 智匯八方|狗狗的電子身份證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
    智匯八方|狗狗的電子身份證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 2020-09-15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仙工智能(SEER)2020 收官展會——東莞智博會,敬請期待
    伴隨著2020年的尾聲,仙工智能(SEER)迎來了今年的收官展會—東莞智博會。以 「讓造 AMR 沒有門檻」 為主題,前赴東莞智博會-3號館-C3403。以硬設備+軟實力,讓智造創造無限可能。現在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預約登記 免費參展。
  • 亞洲龍逆勢上揚的秘密 全在智慧之美裡
    那能讓亞洲龍逆勢上揚的秘密是什麼呢?答案是:智慧之美。何為智慧之美?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可見美是永恆的,不管是任何看起來矛盾的事物,都可以實現統一,這一點,在亞洲龍身上得以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