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章魚」,能活上千歲,一來到我國便活不下去

2020-12-22 奇點先驅

提到沙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首先想到的就是漫天黃沙,會覺得它非常的神秘又充滿危險,不過,即使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沙漠中也是有著生物存在的。

比方說在護膚品領域比較火的一種植物——蘆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其實是生長在沙漠之中。而且除了我們熟悉的沙漠動物植物,沙漠中的植物也有很多,當然,和地球其它地方的動植物相比,沙漠中的生命總會給人一種滿懷希望、堅韌不拔的感受。

比方說在非洲的沙漠中,就有一種外形好像是一隻「大章魚」的植物,它被稱作千歲蘭,不僅耐寒,而且壽命驚人。

壽命長達千年的千歲蘭

千歲蘭是如今地球植物界中的「活化石」,它們屬於裸子植物門,要知道,從植物的演化史來看,裸子植物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門類,現代科學研究也認為,裸子植物也是如今地球上到處可見的被子植物的祖先。

要知道,早從侏羅紀時期,地球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就出現了,所以,裸子植物的出現時間則要更加古老。

千歲蘭生長在哪裡呢?它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東南部沙漠地帶,在安哥拉和非洲西南部沙漠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越是乾旱炎熱的地方,卻可以看到千歲蘭,它似乎生來就是與極端氣候環境做鬥爭的。

說起來,人類第一次接觸到千歲蘭,還是在19世紀中期。當時一名來自奧地利的探險家去非洲考察探險,在安哥拉沙漠中發現了它的身影,這種葉子長達幾十米的植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它的注意。

不過,伴隨著人們抵禦千歲蘭了解的深入,人們驚訝的發現,千歲蘭的葉子長度,竟然可以達到數百米,這可是非常驚人的,就好像是章魚的觸手一般向著四周蔓延。

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後來科學家們擁有測定法來看看它們的生命周期,竟然意外發現很多千歲蘭已經在地球上活了數千年。

有觀點認為,至少2億年之前,千歲蘭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從裸子植物向著被子植物演化的過程來看,千歲蘭可能就是其中的演化環節之一,即使是放在裸子植物中,它也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千歲蘭還屬於「多肉植物」,這也是非常令人驚訝的。

那麼,既然千歲蘭可以在及其乾旱的環境中生存,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它也能在地球任何一處沙漠中生存呢?

千歲蘭來到中國沙漠會如何?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千歲蘭雖然外表奇葩,但是它卻屬於「多肉植物」,要知道,「多肉植物」如今可是非常受人喜歡的盆栽之一,因為它們非常好養活。

說起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事實上「多肉植物」也屬於沙漠植物,它們會儲存水分,然後讓自己在乾旱的環境中生存。

不過,如果查閱資料會發現,雖然如今多肉植物早已經成為「植物寵兒」,但是在我國的沙漠中,卻並不能看到多肉植物的身影。

這也意味著,同樣作為多肉植物的千歲蘭,如果有一天來到我國,也是根本無法在我國沙漠中生存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一下我國沙漠的分布情況。我國沙漠形成的地方,都是遠離大陸、周圍有著很多山脈的地方,具體一點來說,就是主要集中在西北部。

大西北有多乾旱,這一點我們經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自然不必多說,當然,多年來國家對於大西北的改造政策,也讓大西北大變樣,比方說大西北的一些沙漠,例如最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已經馬上就要從陝西的版圖上消失了,因為已經徹底變成了綠洲。

西北部沙漠有什麼特點呢?它不僅遠離陸地,同時也遠離海洋,即使是有水汽被風傳送,也是抵達不到西北部沙漠的,因為在途中就會被周圍的山脈給阻隔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千歲蘭的情況:它雖然生長在沙漠之中,但是千歲蘭所在的沙漠,卻是近海沙漠,周圍並沒有山脈阻擋,這就意味著,水汽可以直接傳送到沙漠之中,然後被千歲蘭所吸收,這意味著,雖然千歲蘭是生活在乾旱地帶,但是它也是經常有水汽作為養分補給的,避免它乾旱死去。

而千歲蘭一旦來到我國西北部沙漠,等待它的之後乾旱少雨的黃沙沙漠,沒有了水汽的到來,自然也就很難在我國西北部沙漠中活下去,這也是千歲蘭無法在我國種植的原因。

當然,千歲蘭作為世界三大珍稀植物之一,本身它們的數量也是不多的,而且它們一旦被移植,十有八九都是無法存活的,所以,千歲蘭才會一直生活在非洲的沙漠中,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經歷成百上千年的時間。

那麼,既然千歲蘭不適合我國西北部沙漠,在植物造林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植物可以在我國西北部沙漠存活呢?讓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

如果大家平時在手機上玩「螞蟻森林」,會發現其中提供的植物,一般都是以梭梭樹、花棒、胡楊等居多,其實,這並不是官方隨便設的植物,而是因為這三種植物是符合我國西北部沙漠需求的,它們可以在其中存活。

拿梭梭樹來說,它是一種高度在1-9米的植物,在我國西北部的沙丘、荒漠、沙地等地方廣泛種植,同時,它也是一種耐高溫、耐鹽鹼化,甚至不怕風蝕、寒冷的植物,而且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所以,多年來梭梭樹才可以在西北很常見,它不僅讓沙漠變綠洲,也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

相關焦點

  • 非洲沙漠裡的「活化石」植物,只有兩片葉子,卻可活上兩千年!
    百歲蘭這種植物相當罕見,估計親眼見過它的人不多。別看它貌似長有一堆葉子,實際上只有兩片葉子。而且就僅靠這兩片葉子,它們活過上千年時間,故又被稱為「千歲蘭」。世界上最珍貴的活化石植物,年齡可達2000歲!
  • 非洲「瓶子樹」,能儲存2噸水,為何我國不引進做沙漠綠化植物?
    現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旅遊大軍中。畢竟旅遊的好處有很多,不僅能了解到許多未曾知曉的歷史與文化,還能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對於吃貨來說,還能品嘗到可口的美食,可謂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了。
  • 地表最強植物,資源匱乏卻能長命千歲,「沙漠章魚」不是吹的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因為有了水,才有了地球的充滿生機,與周圍的星球大不相同,人可以好幾天不吃飯,但絕不可以好幾天不喝水,不光是人類如此,動物、植物也都是如此。但千歲蘭卻有點不一樣,它們生活在沙漠裡,資源匱乏,卻能夠活上千年。
  •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非洲「殭屍魚」,曬成魚乾還能活5年,遇水3秒就復活! 魚兒離不開水,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在眾多的魚類中仍然會存在著很多的例外,我們都知道清道夫離開水還能活上一周的時間,但是有一種魚比清道夫還要厲害,離開水好幾年仍然還能保持不死狀態。
  • 非洲「紅泥」部落:女子不洗澡還赤裸上身,大多數男子活不到15歲
    雖然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喜歡上了外出旅遊,都希望走出國門去看一看外面生存的世界。要知道越是稀奇古怪的事情,就越能吸引起遊客們的好奇心,比如說原始部落。雖然現在大部分的人們都過著現代化的生活,但是在非洲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面,至今還有人過著原始的生活。
  • 哥哥做皇帝向弟弟敬酒:祝你活到千歲,弟弟機智回答撿回一條命
    大家好,我是小王子,歡迎來到今天的歷史時間,跟我一起來撥開那歷史的迷霧,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哥哥做皇帝向弟弟敬酒:祝你活到千歲,弟弟機智回答撿回一條命。
  • 他們活了幾百歲甚至上千歲,你知道嗎?
    那上面有長生不老藥,只要吃了以後便可以長生不老。長生不老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更何況統一天下的嬴政,嬴政聽到了這個事情,激動不已,立即派徐福帶著童男童女及護衛共計上千人去海上尋求仙藥,可是徐福一去不回從此了無音訊,嬴政不死心,隨機又派人前去尋求不死之藥,但無一例外,所去之人無一回返,可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不老不死仙藥,有的只是妄想,但傳說中還是又不少長壽之人,你知道他們是誰麼?
  • 松樹:這種可以活幾千年的樹,早就成了植物史上的一大奇觀
    我們知道,很多樹木的壽命是很長的,人類僅僅能活百十年而已,但是有些樹木就可以活幾千年,不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發生,它們是否可以活萬年之久。在我國,長壽樹有很多,比如銀杏樹,還有松樹。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松樹這種被古代很多詩人歌頌過的植物吧。
  • 從第一次克隆到第一個活機器人,非洲爪蟾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在外部行業看來,「活機器人」這4個字看起來,就有一種科幻電影裡面的高科技感覺。但其實真正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它更多的可能是生物學、醫藥學等相關專業在前進道路上的一小步,遠遠沒有達到人類一大步的標準。想要了解活機器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我們就需要耐心一點,先認識一下來自於非洲的這種名為非洲爪蟾的生物。
  • 非洲沙漠中的「超級章魚」,已存活1000多年,哪裡有水它就往哪走
    但是沙漠中也並是不是什麼生物都沒有的,許多動植物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進化出了適合沙漠環境所需的結構。他們耐旱,耐熱,還耐寒。今日,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沙漠中的小精靈。沙漠中的「大章魚」—千歲蘭在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納米布沙漠中,生存著這樣的一種生物,名字叫做千歲蘭(Welwitschiamirabilis)。它是裸子植物門中唯一科唯一屬,千歲蘭科千歲蘭屬。至於為何叫做千歲蘭,僅因他們是真的可以「長命千歲」。
  • 歷史上那些壽命超過兩百歲的老壽星,印度寶掌和尚更是高達一千歲
    劉慧昭是目前有資料記載的壽星之中,我國歷史上壽命第二長之人。其出生於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南梁普通七年,526年),卒於唐朝元和十一年(816年),壽命高達290歲。 4、陳俊:443歲。
  • 經典《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的人,他們有更加強大的力量去面對生活給他們的打擊與痛苦。可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會幫助你開啟找尋生命意義的大門,這部著作還有一個有韻味的名字叫「追尋生命的意義」。
  • 在支付寶給樹澆水兩年,樹像草一樣,網友:在沙漠種活樹不容易啊
    在支付寶給樹澆水兩年,樹像草一樣,網友:在沙漠種活樹不容易啊導語:在現在的生活中,人們出門只需要帶兩樣東西,手機和鑰匙就行了。因為手機中的微信和支付寶就能付款,輕鬆而且方便了大眾,可以說是馬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 最後的漢匈決戰,漢軍全軍大敗,為何匈奴反倒活不下去了?
    」——曾覿《點絳唇》01徵和三年春季,匈奴大肆入侵我國邊境的酒泉和五原,擊敗了當地的駐軍,搶走了很多生活物資。再三思考下,他決定立下更大的功勞來抵消家人的罪責,或許皇帝一高興就會放了家人,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賭一把。當他帶著部隊來到最北部的時候,匈奴派出了兩萬人防守,雙方打了一天,還是匈奴人死傷多。到了這個地步,雖然一直獲勝,但是漢軍也損失慘重,畢竟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戰鬥。考慮到士兵的情況,李廣利決定先帶隊撤一步休整一番。
  • 金庸小說五門最厲害的內功,太玄經第三,第一名活一千歲才能練成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懶漢武學世界,縱觀金庸先生武學體系,厲害的武學基本只分三類,第一類是【劍法】:如獨孤九劍、六脈神劍等;第二類是【拳掌指法】:如降龍十八掌、一陽指等;最後一類就是【內功】:如易筋經、九陽神功等,今日懶漢就來給大家整理了五門金庸小說裡最厲害的內功,接下來咱們進入整體!
  • 《撒哈拉沙漠》丨冥冥之中,是沙漠選擇了三毛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作者三毛,其實我更願意稱她為旅行家。在三毛和丈夫荷西來到沙漠的這段日子,她將在沙漠發生的形形色色的故事通過文字呈現給大眾,這場不停歇的文字之旅成就了「三毛熱」。最後三毛的丈夫因意外去世,為此她大受打擊。可三毛終於活了過來,拯救三毛的正是大千世界的風採。我想,大概三毛和世界已有羈絆,不然怎麼會這麼及時地出現在她身邊。
  • 腦筋急轉彎:薄薄的一片,女人少了它就活不下去的是什麼東西?
    當我們跟女朋友約會,拿出來逗一逗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喔!下面一起來猜猜吧!腦筋急轉彎:薄薄的一片,女人少了它就活不下去的是什麼東西?第一大腦:打什麼有省力又舒服?第二腦筋:蛋要怎麼買,才不會買到裡面已經孵出了小雞的蛋?第三大腦:在營休假的阿強和阿維,躲在寢室裡卻搞得流血又流膿的又好不暢快,這是為什麼呢?
  • 一條魚離開水4年,被曬成魚乾照樣能活?一遇到水就連神仙也不信
    一條魚離開水4年,被曬成魚乾照樣能活?一遇到水就連神仙也不信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如果魚離開了水,就不能繼續存活了,但是在非洲就有一種世界上最厲害的魚,他在42度的時候都熱的高溫下,也能繼續存活,即使離開水四年曬成了魚乾的還沒有一遇到水就能復活。
  • 沙漠之花:三歲接受割禮,與命運抗爭的非洲超模
    沒受過割禮的女子不能結婚,並會因此而被驅逐村,被視為與妓女同等的人,即使《古蘭經》上沒有記載,這種風俗還是持續下去。人們接受它,不管這種割禮令婦女在精神和肉體上受害終身。而這些婦女正是非洲的支柱,我活下來了,我兩個姊妹沒有,索菲亞是在閹割後流血過多而死的,亞敏娜是懷著孩子死去的。」
  • 沙漠佔國土面積95%,埃及為啥能養活上億人?
    拿個人來說,一日三餐不餓肚子,一天能吃到一個荷包雞蛋,就足夠我開心每一天,這樣的標準,滿打滿算二十塊錢也用不了。要是保證餓不死的話,估計標準還能再降,一天500克麵粉、500克蔬菜、少許植物油,一定也能活得挺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