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桃疆
2018-03-09 14:49 來源:澎湃新聞
沒有飛鳥走獸、沒有人煙,甚至幾乎沒有聲響,遙遠的南極對於四個日本女高中生而言和宇宙沒有兩樣,甚至是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而動畫《遊戲人生》(No Game ,No Life)核心團隊再次集結,要講述的就是一部女高中生南極青春故事,名字就叫《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南極,因為極端寒冷的嚴酷環境、純白的景觀成為成就傳奇故事必不可少的要素,隨著科技的發展,南極似乎也並不那麼人跡罕至,許多影視作品都喜歡以南極為背景,比如堺雅人的《南極料理人》,前不久上映的國產電影《南極戀人》,再早一點有木村拓哉主演的電影《南極大陸》和更早的高倉健主演電影《南極物語》,哆啦A夢和兔八哥也都在南極有過歷險。
展示南極的極端環境、生活在南極的生物等等對於觀眾似乎已經不再有新鮮感。《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大部分篇幅重點並不在「南極」,而是「去南極」上。
高二女生玉木決一直暗自下定決心想要在青春做出一些驚人的壯舉,但自己平時就沒有什麼主見,聽說同年級女生小淵澤報瀨想要去南極之後,意外地激起了對南極的興趣,開始了策劃。小淵澤的母親曾經是第一批日本民間科考隊的隊員,在科考南極的過程中失蹤,對母親的思念化成了小淵澤對南極的執念,早早開始著手準備。
自學成才的同年級女生三宅日向大膽有主見,想要在迎戰高考之前瘋狂一次,偷聽玉木和小淵澤對話後決定加入向南極進發的隊伍。幸運的是,她們恰好碰到了民間科考隊中負責媒體播報的童星白石結月,原本抗拒寒冷之地的白石因為感受到三人嚮往南極的熱情,於是幫忙為三人獲得了與科考隊同去南極的機會。
四個女高中生開始了奔赴南極的青春之路,故事整體色調明亮溫暖,南極科考介紹及須知與女高中生的迷糊日常彼此穿插,感情真摯,活潑逗趣,適合這個寒冷主見褪去、春天悄然踏來的時節裡觀看。
製作團隊最初的概念是描述可愛女孩子們的青春故事,但是放眼動漫領域,所有校園社團活動似乎都已經被描繪過了,想要推陳出新並不容易,不如在社團本身上做文章,讓主人公到比較罕見的地方看一看。就這樣,四個女高中生被製作者「發配」到了南極。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是虛構的故事,女高中生還沒辦法參加南極科考隊,但是動畫做得還是非常細緻,在南極榮登戊戌狗年春節假期最昂貴目的地的時代背景下,《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或許能為想要去南極的觀眾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動畫片中的南極科考船參考了真實的日本南極科考用船「白瀨號」——這艘船的名字和動畫片中女二號小淵澤的名字「報瀨」發音相同,日本科考隊員從日本抵達澳大利亞,再從澳大利亞登船前往南極。作為中轉站的澳大利亞為長期遠離文明社會的科考隊提供了新鮮的食物供給,為科考隊員的健康生活添磚加瓦——當然,日本科考隊員也會在澳大利亞買酒,酒免稅,比從日本帶到南極從經濟上講更划算一點。
日本每年都會派遣科考隊奔赴南極,考察對象非常多元,大部分科考隊員都是科學家,當然還有一些負責南極科考基地建設和機械設備問題的工程師,也有醫生、廚師等不那麼特別的職業從業者。在南極過一年的叫「越冬隊」,只在南半球的夏半年執行科考任務的是「夏隊」,夏隊通常還會有「同行者」,同行者可能是教師、記者、研究生以及海外科研人員等等。
赴南極的科考隊員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經過體能測試和精神測試,赴南極除了勇氣、熱情,也需要毅力,這些性格特質和動畫片中情緒波動巨大的女高中生都大相逕庭。
相比日本動漫那些大熱門戰鬥題材,畫風清麗,製作細緻到女廁所細節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聚焦青春期少女心事,虛構和誇張之餘,能夠讓觀眾體會到勇往直前,甚至有些橫衝直撞的高中生們對於未知世界的嚮往和探索的渴望,所謂「青春」內核的精神正是如此,無所畏懼、勇敢追求,不怕丟臉,甚至會靠精神的力量克服各種困難,最主要的是現在不做,有些事就來不及了——後悔,才是最對不起「青春」的事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