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12月11日訊(通訊員 劉躍兵 劉志軍 龍擁軍)12月6日,湖南省祁陽縣白水鎮竹山村山蔥蘢,水碧綠,人歡笑,潑墨出美麗的新農村畫卷。
竹山村302戶1150人,有62個姓。該村先後被評為「全國綜治維穩模範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5萬元。是什麼讓62姓村民擰成了一股繩,凝心聚力抓發展?
村支書譚寶聯給出了答案:推動依法治村,引導人人學法、守法、用法;加強民主管理,實現村民參與村務管理。
竹山村堅持長期開展普法培訓,並自籌資金創辦法治宣傳長欄,讓人人都成為「法律明白人」。得知村裡創辦法治宣傳長欄,該村在外工作、經商人員和離退休幹部、教師等「新鄉賢」,主動捐款捐物,譚林志、王雪松等分別捐款1萬元,法治宣傳長欄很快建成。
竹山村是祁劇的發源地,村民們張口就能唱祁劇和祁陽小調。於是,他們創作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祁陽小調,排練祁劇新劇目等。你聽,村文化廣場上,大娘大嫂們唱得歡:「竹板一打笑開顏,聽我把法律來宣傳,各位村民聽我說,法律為你保權益……」
每年評選「遵紀守法戶」,形成示範帶動效應。村民王小軍、王建平因建圍牆發生爭執,兩人不約而同請「遵紀守法戶」王興槐來調解。王興槐查看現場、解釋法律條文,王小軍、王建平握手相和,前後不到半個小時。
村民譚建新由衷地說:「村『兩委』辦事『四議兩公開』、堅持依法辦事,給大家樹立了榜樣。」
今年,原來灌溉4組200多畝水田的1100米水渠,需要維修和續建。7月8日,村黨支部召開會議,決定提議;7月10日,村『兩委』幹部會議商議通過;7月12日的黨員大會上,全體黨員表決同意;然而,在7月16日的村民代表大會上,村幹部分別打電話徵詢不在家村民的意見,得到同意的意見,現場村民代表也認為工程要儘快開工,村民李金華卻持不同意見。他們沒有蠻幹,對他提出的疑問一一解釋和答覆,李金華終於心服口服地投了贊成票。
8月初,工程剛開工幾天,在衡陽做生意的李臘生,得知在實際施工中,為增加通水量,要對經過他責任田的老水渠進行拓寬,這將佔用他的部分責任田。於是,他怒氣衝衝地從衡陽趕回來,衝著譚寶聯說出難聽的話。
譚寶聯不急,等李臘生說完後,誠懇地說:「老弟,別急。現在是法治社會,你我都要依法辦事。」聽到這,李臘生瞬間冷靜下來。
講事實,擺法律。李臘生終於明白了道理,他再三對自己的衝動道歉。還當即自願為村裡興建公益事業捐款1萬元。拓寬水渠將佔用他的6釐責任田,他表示不要分文賠償。
離開竹山村時,榮獲第六屆全國村歌大賽優秀作品獎的《竹山村村歌》從「村村響」喇叭傳來:「美麗的竹山我的家鄉……處處都開滿幸福的花朵……小康路上大步走……」
美麗竹山人心齊,未來大有可為。
來源:紅網
作者:劉躍兵 劉志軍 龍擁軍
編輯:王楊
【來源:紅網永州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