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縣仲村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落實上級各項政策,以黨建統領為總抓手推進基層工作,通過「一核三化」,即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強化黨建制度、深化服務機制、優化產業類別,推進鎮域項目建設,為建設「仲子故裡,手套名鎮、美麗新仲村」注入源動力。
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抓政治引領。開展「正心、正念、正行」大講堂,組織「情懷、格局、使命、擔當」主題演講活動,定期召開支部書記培訓會議,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政治引領。抓責任體系建設。出臺了《仲村鎮正向激勵、反向考核制度》,激勵支部書記幹事創業,創新「周評月考」考核機制,構建職責清晰明確的責任體系。抓「頭雁工程」。深入開展支部書記選配改革試點工作,為9個村選強配齊村黨組織書記。實行支部書記專業化管理,推廣「一懂兩愛,頭雁工程」,目前已有23個村支部書記實行專業化管理,其中西流村支部書記張加林被評為「鄉村振興好支書」。
強化黨建制度。創新「彩虹黨員分類管理」制度。將全鎮2703名黨員依據黨員的年齡、健康狀況、職業、任職狀況、是否流動等各方面情況,將黨員劃分為「有職黨員、無職黨員、預備黨員、非公黨員、流動黨員、困難黨員、年老黨員」七種類型,實行「彩虹七色管理」的工作方法,著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紮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行「雙督雙查」機制,採取「線上督促」、「線下督查」有機結合方式,嚴格按照縣委要求部署下發主題黨日活動通知,安排專職人員做好視頻監控工作,一旦發現秩序混亂、人員數量稀少的支部,及時督促,同時,開展「主題黨日村村到工作」制度,成立督導小組,下沉到各村黨支部,進行「村村到」督導,對不按規定開展活動支部,給予一定處分。落實基層黨建制度,創新黨建工作「望聞問切」四步法,督促各村黨支部「望」問題、「聞」不足、「問」原因、「切」整改,採取8個工作區交叉巡檢的方式,同時下派黨務工作者到各村督導,制定《仲村鎮黨建工作整改清單》,全面提升仲村鎮黨建工作整體質量。
深化服務機制。推廣支部領辦志願服務隊。夯實「服務為民」理念,以開展支部領辦志願服務隊為核心,將退役軍人、巾幗婦女、青年志願者、鄉賢等為首的主要群體,通過成立志願服務隊的方式,凝聚強大的合力,聚焦村內三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戶等重點人群,針對疫情防控、村內環境、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目前,仲村鎮已建成4個黨支部領辦志願服務隊。發揮村級便民服務中心作用。探索實行「三有」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村級便民服務中心作用,傾聽群眾聲音,確保群眾訴求「有人聽、有人管、有人幫」,並嚴格落實「村幹部坐班」制度,保障村內大事小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使村內矛盾從源頭得到改善,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打造仲村黨建服務品牌。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充分利用仲村鎮「彩虹黨員分類管理」的制度成果,架起黨員和群眾連心橋,深挖黨員示範帶頭作用,依託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實行黨員「排班坐班制」,讓有職黨員藉助工作之餘的時間發光散熱,讓無職黨員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以黨員帶引領,形成長效機制,打造仲村鎮村級服務品牌。
優化產業類別。堅持示範引領,打造鄉村振興片區。藉助鄉村振興服務隊、「第一書記」幫扶契機,以北城社區、西流村、荒裡村為試點,依託北城社區「紅色引領、艾桂小鎮」、「姜韻人文、最美西流」「魅力陳家寨、醉美銀杏林」項目,發揮城市近郊田園優勢,打造集紅色黨建、文化旅遊、生態觀光、艾草創意加工等元素為一體的鄉村組織振興綜合示範片區。整合小微企業,加強企業紅色管理。推進手套園、家具城項目建設,推廣「進園、進城」項目,將仲村鎮小作坊手套、家具加工產業進行整合,進園、進城,實現產業集約化。預計,項目達成後,將建立手套園、家具城黨支部,以紅色引領,黨建統籌,推進手套園、家具城發展,夯實工業強鎮的發展理念,加大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推廣力度。目前,仲村鎮已有9個村完成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的辦社工作,其中,陳家寨村的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項目活動中央扶持資金50萬。
到今年9月,全鎮已完成辦社的9個村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均在5萬元以上。其中,6個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3個村集體經濟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合作社正常運營後,已辦社的9個村集體經濟將實現翻番。按照發展規劃,以點帶面、層層遞進,深入推進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項目,擴大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覆蓋率。
孟憲華 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