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建立國際關係新框架——訪埃及開羅大學經濟與金融法教授賈巴...

2020-11-22 光明網

  新華社開羅6月22日電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建立國際關係新框架——訪埃及開羅大學經濟與金融法教授賈巴拉

  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瑪爾瓦·葉海亞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雙贏的夥伴關係基礎上,為國家間交往提供了一個更加公平的模式,有助於建立國際關係新框架。」埃及開羅大學經濟與金融法教授瓦利德·賈巴拉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賈巴拉說,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真正了解其他國家在經濟上遇到的挑戰,願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擴大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夥伴共享發展福利。此外中國還提出很多措施,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從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他表示,埃及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目前兩國在該倡議框架下,實施了泰達工業園區、新首都中央商務區等多個大型項目,是雙贏夥伴關係的重要案例。

  他指出,「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將促進多邊主義和世界團結。」「一帶一路」不僅是有關經貿的倡議。在新冠疫情發生後,全球都看到了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做出的成績,因此公共衛生也將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領域。

  賈巴拉認為,疫情過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的聯繫將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借鑑中國的大數據技術,尤其是中國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健康碼」,可以快速了解民眾的近期活動路線,是防控疫情非常有用的經驗。

  「雖然一些『一帶一路』項目因疫情而暫停,但相信一旦疫情結束,這些項目會立刻重新啟動。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將開闢新的合作領域,例如醫療和公共衛生等。」賈巴拉說。

  去年11月,賈巴拉曾到訪北京、寧波和杭州等中國城市,對中國在扶貧、改善民眾生活等方面的進步印象深刻。他說:「在訪問中國之後,我發現中國的快速發展遠遠超出預想。中國在減少貧困和改善公民生活方面有著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在寧波和杭州訪問期間,賈巴拉還調研了機器人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此印象十分深刻。「高新技術產業也將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重要領域。」賈巴拉說。

[ 責編:李方舟 ]

相關焦點

  • ...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訪埃及旅遊部長拉尼婭·馬沙特
    原標題:埃及旅遊業持續復甦 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訪埃及旅遊部長拉尼婭·馬沙特   新華社開羅3月9日電 專訪:埃及旅遊業持續復甦 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訪埃及旅遊部長拉尼婭·馬沙特   新華社記者劉子衿 李碧念   埃及旅遊部長拉尼婭·馬沙特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來自西方
  • 習近平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_央廣網
    、伊朗和阿盟總部,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3國領導人商定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對接各自...「三不原則」開創大國外交新範式,1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
  • 埃及:抓住白宮換主前的最後「窗口期」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開羅記者 肖天禕  就在美國總統權力交接問題頻出之際,中東局勢波瀾再起。11月27日伊朗高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暗殺身亡,12月10日摩洛哥與以色列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  11月30日,埃及總統塞西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開羅舉行會晤,雙方強調要繼續推動巴以和談,並商定於2021年舉行一次國際和平會議,將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攸關國家召集在一起,推進由埃及發起的巴勒斯坦問題和解進程。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歷史將銘記中國抗疫壯舉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馬哈茂德·馬蒂尼教授近日在「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了題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為遏制全球疫情加強合作作出貢獻》的文章,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和對全球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中國的抗疫壯舉將被歷史所銘記
  • 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開羅5月13日電截至12日,埃及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一萬。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日益凸顯,旅遊業等主要支柱產業受到重創,埃及近年來逐步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遇挫。根據英國市場調查機構埃信華邁公司發布的數據,埃及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急劇下降,從3月的44.2降至4月的29.7,不僅遠低於50的榮枯線,且創下2011年4月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其中新訂單和出口均以創紀錄的速度下滑,顯示出埃及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埃及新首都的重大戰略項目,為什麼交給中國?
    當地時間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埃及,同埃及總統塞西、總理馬德布利會見,並同外長舒凱裡共同主持了中埃外交戰略對話。在埃及《金字塔報》的書面採訪中,王毅特別提到中埃合作建設埃及新行政首都的重大戰略項目。
  •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開羅5月13日電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記者閆婧  截至12日,埃及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一萬。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日益凸顯,旅遊業等主要支柱產業受到重創,埃及近年來逐步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遇挫。
  • 專訪:中國為全球抗疫樹立典範——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
    新華社開羅3月24日電 專訪:中國為全球抗疫樹立典範——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馬爾瓦·葉海亞  埃及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努埃曼·賈拉勒日前在埃及首都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舉措具有開創性
  •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2020年是中埃兩國書寫新輝煌的一年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陸雋弘、米春澤):即將過去的2020年,對於中國與埃及來說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埃及記者採訪時表示,回顧這一年,經過攜手抗疫的洗禮,中埃兩國關係的基礎更加牢固,兩國的合作更加廣泛,兩國的友好關係更加深入。
  • 埃及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巴德裡:「祝中國朋友新春快樂!」
    2013年,埃及中國大學在開羅正式成立,成為埃及唯一一所中國大學。埃中大見證著中埃新生代交流的不斷深入,也成為推廣中國文化的重要場所,直接將中埃人民連在一起。談及青少年交流,巴德裡表示:「我知道有許多埃及學生到中國攻讀碩士學位,學習中文。我也知道很多中國學生在埃及學習阿拉伯語。我曾和埃中大的校長和董事會成員一起參加過會議,這所學校很新,需求十分旺盛。
  • 2020年埃及電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覽會,Egypt Energy 2020
    舉辦場館:埃及-開羅-埃及國際展覽中心 主辦單位:Informa 承辦單位:中展世貿(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本屆會展面積:
  • 花費超450億美元,埃及即將迎來一座智慧型的新首都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趙曉靜 李昊作為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埃及正在開羅以東45公裡處建立一個700平方公裡的新型智慧城市作為行政首都,定位為埃及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事務中心。據悉,首批政府部門計劃於2020年中期遷至新首都,預計3年內將完成10萬名左右政府部門員工的轉移。新行政首都建設的意義開羅作為非洲發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之一。新首都的建立旨在緩解首都開羅人口增長壓力、解決開羅的「大城市病」並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中建公司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舉辦高校交流日
    標誌塔建設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由中國中建公司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近日舉辦今年首個高校交流日活動,來自開羅德國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的教師和30多名埃及大學生參觀了中央商務區核心項目、非洲第一高樓「標誌塔」。
  • 中國政府援助埃及的第二批抗疫醫療物資交接儀式在開羅舉行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左)、埃及衛生部部長助理穆罕默德·紹基(中)和瓦埃勒·薩艾(右)出席交接儀式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米春澤 劉素雲):中國政府援助埃及的第二批抗疫醫療物資交接儀式10日在開羅舉行,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埃及衛生部部長助理穆罕默德
  • 專訪:美國籤署涉疆法案公然違反國際法——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
    新華社開羅6月21日電 專訪:美國籤署涉疆法案公然違反國際法——訪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勒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馬哈茂德·富利針對美國將所謂「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籤署成法,埃及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努埃曼·賈拉勒日前在埃及首都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此舉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疫情考驗埃及經濟韌性
    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石油、旅遊、蘇伊士運河和僑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均受到一定衝擊。世界銀行日前表示將向埃及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幫助埃及實施緊急醫療措施並增強其經濟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也批准向埃及提供約27.7億美元貸款援助,幫助埃及應對疫情的衝擊。
  • 美推出「中東和平新計劃」,引發國際社會普遍抵制 「世紀協議」緣...
    巴勒斯坦——  拒絕接受這一方案全部內容,將斷絕與美以的「一切關係」  「中東和平新計劃」是繼去年6月公布的「世紀協議」經濟部分方案後的政治部分方案。與經濟方案一樣,這次的政治方案也未經巴勒斯坦方面參與討論。根據美方日前公布的部分內容,該協議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國未來將在東耶路撒冷部分地區建立首都。協議承認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的主權,儘管其計劃擴大巴勒斯坦控制領土,但要求巴勒斯坦實現「非軍事化」。協議要求以色列在未來4年停止擴建定居點,並在此期間與巴方展開談判。
  •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國際多機構認為中國經濟10年內超美國
    據中評社報導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15日指出,美國想要經濟與中國脫鉤,但上海的美國商會2019年調查發現,近400家以高科技為主的美國企業有78.2%受訪,其中高達7成表明不會將生產線移出中國,只有14%會移出,而裡面又只有4%會移回美國,所以美中經濟很難脫鉤,而且最近一、兩天報導,美國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量又開始大增。
  •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
    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吳丹妮 馬哈茂德·富利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古斯塔沃·吉拉多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古斯塔沃·吉拉多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陳瑤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