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說過,適應時代的要求,高考作文適合寫出陽剛之氣的感覺。
其實想寫出有陽剛之氣的作用,還有一些方法可以達到。那就是面點面結合,運用社會熱點素材。
如何能做到呢,下面具體說一說。
1. 選好熱點素材,一味深入解讀。
為什麼要選好熱點素材?意義不用多講。那怎麼是深度解讀呢,所謂的深度解讀,就是專一解讀一則熱點素材。如果整篇文章只選了一則熱點素材,但卻對這則素材解讀出深度,也可以讓閱卷老師震撼。
用例子來說話,比如 2017 年江蘇優秀作文《共享單車,更應共享規則》的片段:
對於如本文這樣宏大的話題,大家可選取的角度以及素材數量會很多,但是本文作者的做法,他把視野僅僅聚焦在共享單車這一個「點」上,對其實質、影響以及如何規範等方面,所選素材雖少,用的字數卻不少,完成了方方面面的解讀評論,顯得雄辯有力,非常大氣。
像這樣的操作,就是抓住一則材料,進行深度解讀的法門,選材從一則單車,深入到整個社會。有小的創新點到宏大的時代,文章的陽剛之美,自然而生。
2.選取熱點素材,展現廣闊生活。
剛才我們講的是深入分析一點,現在教大家如何展現廣闊的社會生活。
請看例文。 2017 全國新課標Ⅰ卷作文《大國風範》的片段:
這一片段,行文以「高鐵」為關鍵詞,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全面展示中國精湛的高鐵技術。和上一個語段不同,如此短短幾個小段,這位考生就寫出了將近 10 則的素材,生動的展現出了「一帶一路」下的繁榮局面。像這樣的筆法,就是通過展現廣闊的社會畫卷,從而讓文章充滿陽剛之美的。
3.總結一下。
以上兩段,分別立足於「點」和「面」,卻都達到了讓文章充滿陽剛之美的效果。其共同點,是選熱點素材。
啟發著我們,寫作文既可以立足於一點,也可以展現一個橫斷面。
寫作文的時候,選擇從「點」上解讀素材, 一定要圍繞這則素材多角度解讀,決不能停留在一個角度上;
要是從「面」上選取素材呢,在呈現素材時,需體現對內容進行高度的概括,同時兼顧素材內在的緊密聯繫性——相似或相反。相似的同類的素材可以共同證明一個中心點,相反的素材呢,則在材料的內部形成一種對比,使文章顯得更有張力,展現了作者更全面的縝密的思考。
比如古今的對比,中外的對比,事物發展不同階段的對比,都是可以的。
當然,對社會熱點素材的選取不僅僅體現在熱點事件上,還可以移用於人物,議論文當中,經常以原物作為論據的時候。寫作過程中,如能抓住某一熱點人物成長經歷、人格魅力、思想精髓等,均可深度解讀。
文章有方法,可是學習方法之後必須扔掉方法,不被方法所關注,讓思想和情感自然流露。
專注初高中英語和語文學習,這是我們撰寫的363篇原創文章,更多閱讀,請加關注。
高中語文,提升作文分數,押題不如切實提升寫作能力牢靠
高中語文,論述類文本之重要詞語含義題目答題方法歸納
初高中作文,從模仿到自由寫作,作文是用文字表達思考
閱讀是語文的根基,老師不讀書,狹窄視野怎能帶領孩子看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