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4G/LTE系統時延及降低空口時延的4種方案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解決4G/LTE系統時延及降低空口時延的4種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15-06-26 10:03:33

  對於移動通信業務而言,最重要的時延是端到端時延,即對於已經建立連接的收發兩端,數據包從發送端產生,到接收端正確接收的時延。根據業務模型不同,端到端時延可分為單程時延和回程時延,其中單程時延指數據包從發射端產生經過無線網絡正確到達另外一個接收端的時延,回程時延指數據包從發射端產生到目標伺服器收到數據包並返回相應的數據包直至發射端正確接收到應答數據包的時延。

  現有的移動通信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隨著硬體設備的小型化和智能化,未來的移動通信更多「人與物」及「物與物」之間的高速連接應用。機器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業務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如移動醫療、車聯網、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將會推動MTC系統應用爆發式增長,大量設備將接入網絡,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為移動通信帶來無限生機。同時,廣泛的 MTC系統應用範圍也會給移動通信帶來新的技術挑戰,例如實時雲計算、虛擬實境、在線遊戲、遠程醫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遠程實時控制等業務對時延比較敏感,對時延提出更高的需求,而現有LTE系統無法滿足該需求,需要進行研究。

  本文主要介紹了未來MTC業務的時延需求,分析了LTE系統現有時延,闡述了降低時延的關鍵技術。

  MTC業務時延需求分析

  未來MTC數據傳輸時延會進一步降低,當通信的響應時間比系統應用的時間約束快時,就可以獲得實時的通信體驗。下面給出了四種典型應用的時間約束:

  ● 人體肌肉響應時間在0.5s~1s,這意味著人在點擊一個連接時,如果該連接能在0.5s時間建立,人們就可以實現實時的網頁瀏覽感受。

  ● 聽覺:當聲音信號在70ms~100ms內可以被準備接收時,人們就可以實現實時通話。考慮到聲波的速度,這意味著當兩個人距離超過30m時,兩人單純依靠聲波無法實現實時交流。

  ● 視覺:人類視覺的解析度一般不超過100Hz,這意味這只要圖像的更新速率不低於100Hz(延時不超過10ms),人們就可以獲得無縫的視頻體驗。

  ● 觸覺:這方面要達到實時,要求延時限制在幾ms級別,涉及的應用包括使用移動3D目標、虛擬實境、智能交通中的業務安全控制、智能電網等。

  業界提出要把現有系統的端到端延遲降低5倍以上,並且,在考慮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需求時認為RTT(Round Trip Time,迴環時延)在1ms數量級。實時遊戲、M2M、傳感器報警或事件檢測場景應該成為研究重點,部分場景對時延的要求不超過100ms,其中,基於傳感器報警或事件檢測場景有最低達2ms的時延要求。

  因此,在超低時延場景MTC系統時延需要考慮毫秒級的空口時延。

  LTE系統現有時延分析

  ITU- R對傳輸延遲設定的目標為單向延遲目標為10ms。LTE/LTE-A系統滿足ITU時延要求並帶有一定餘量,單向數據包傳輸時延小於5ms。下面以連接態下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行(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傳輸下行數據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傳輸上行數據為例進行時延分析。

  在LTE FDD系統中,在子幀n上,基站使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調度下行數據傳輸,終端在子幀n+4上反饋ACK/NACK信息,基站接收處理時延最小為1ms,基站最快可以在子幀n+5 上進行數據重傳調度,如圖1所示,單次傳輸的時間為1ms,一次重傳的最小時間為5ms。

  

  在LTE FDD系統中,當終端有數據傳輸需求時,需要等待配置發送調度請求(Schedule Request,SR)的子幀n,終端在子幀n上發送調度請求信息給基站,基站最快在子幀n+2上發送上行數據調度授權信息,終端在子幀n+2上接收到上行數據調度授權信息後,在子幀n+6上傳輸相應的上行數據,基站在子幀n+10上反饋ACK/NACK信息給終端,終端在子幀n+14上重傳所述上行數據,具體如圖2所示,從有數據傳輸需求到一次數據傳輸完成,不考慮等待調度請求子幀的時間,單次傳輸的時延為6ms,一次重傳的時間為14ms。

  

  低時延技術分析

  從現有LTE空口時延分析可以看出,影響空口時延的主要因素是數據傳輸時長、數據傳輸資源請求等待時間,以及數據處理導致的反饋延時,針對這些因素存在以下4種降低空口時延的方案。

  數據傳輸時長降低

  現有LTE系統以子幀為單位進行數據調度,LTE子幀長度為1ms,因此,最小數據傳輸時長為1ms,為了降低數據傳輸時長,存在兩種可能方案。一種是降低子幀長度,如重新設計子載波間隔和一個子幀中包括的OFDM符號數量,使得一個子幀對應時長變短,從而降低數據傳輸時長。例如,將子幀長度壓縮為現有LTE子幀長度的1/4,即0.25ms,如果考慮相應處理時間等比例壓縮,具體壓縮效果如表1所示,大概可以壓縮75%時長。

  

  另一種方案是以OFDM符號為單位進行數據調度傳輸,此時,最小數據傳輸長度為1個OFDM符號,按照現有LTE的OFDM符號長度計算,一個OFDM符號長度為66.67ηs,如果考慮相應處理時間等比例壓縮,具體壓縮效果如表2所示,相對於現有1ms的數據傳輸可以壓縮大概92%左右,如果進一步結合幀結構的修改,如子載波間隔變化,可以進一步降低OFDM符號的長度,實現更低時延壓縮。

  

  另外,增強HARQ反饋也有助於重傳時延降低。傳統的HARQ只反饋ACK/NAK信息,增強的HARQ可以額外反饋接收的BER估計信息,結合該信息和信道反狀態信息,調度器在進行冗餘版本選擇、MCS選擇等方面可以更有針對性,使數據一次重傳後被正確解碼的概率大為提高,從而進一步降低數據傳輸時延。

  ---

  更多4G/LTE技術分析及測試方案可關注電子發燒友最新《測試測量特刊》

  數據傳輸資源請求導致的時延降低

  LTE 系統中,當終端有數據傳輸需求時,需要先發送調度請求,基站才能分配資源讓終端進行上行數據傳輸,這一過程導致上行數據傳輸時延明顯大於下行數據傳輸時延,如表3所示。另外,發送調度請求配置終端發送數據的資源,也會額外增加時延,因此,如果基站可以預分配資源終端,終端在有數據傳輸時直接在預先分配的資源上傳輸數據,可以減少調度請求過程,從而使得上行數據傳輸時延與下行數據傳輸時延相當,這樣可以實現上行數據單次傳輸時延壓縮大概17%,一次重傳時延壓縮36%,再結合上述數據傳輸時延降低方案可以進一步降低上行數據傳輸時延。

  

  調度時延降低

  現有LTE控制信道主要位於子幀的前n個OFDM符號上,或者,與PDSCH頻分復用(時長為一個子幀),具體如圖3所示,LTE系統中數據只有解碼下行控制信道後才能發送數據,由於控制信道位置限制,導致數據解碼時延增大。另外,一個終端對應的下行控制信道區域在一個子幀中只有一個,如果錯過該區域調度,就只能等待下一個調度區域,這就導致數據調度時的等待延遲。為了降低調度時延,需要引入更靈活的下行控制區域設置,如圖4所示,儘量使得有數據傳輸就有下行控制區域,同時,在解碼下行控制信道時數據信道可以提前接收,減少等待接收時間,從而減少由於等待下行控制區域和解碼下行控制信道,以及等待數據接收導致的時延,最終實現數據傳輸時延的降低。

  

  

  處理時延降低

  對於處理時延降低,除了通過硬體設備和實現算法降低時延外,也可以考慮通過高級自適應編碼來降低處理編解碼的時延,比如當SNR比較高時,採用卷積編碼,當SNR比較低時,採用Turbo編碼等。

  本文介紹了降低空口時延技術,通過幀結構壓縮和基於OFDM符號調度的方法,以及終端自主調度,可以顯著降低空口數據傳輸時延,另外,通過靈活的控制區域設置和高級自適應編碼,進一步可以降低空口時延,從而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提升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的性能。

  後續也可以考慮結合鏈路自適應優化技術,在保證一定可靠性前提下進行降低數據空口時延研究,以滿足超低時延高可靠性的需求,使得移動通信系統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提升用戶體驗。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波分系統的時延怎麼計算?
    在數據設備中,我們需要逐層對報文頭進行解封裝,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絡(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需要經歷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處理時延和排隊時延。而在波分系統中,考慮波分系統的技術特徵,一般來說都是一跳直達,我們主要考慮傳輸時延和處理時延,而最主要的時延也是來自於光纖傳輸所帶來的時延。在這裡:處理時延:指業務單板解/封裝時延和交叉處理時延等。
  • 星鏈衛星Starlink時延40ms,仍然高於5G,僅達到4G水平
    通信時延不僅反映通信的連接效率,對遠程醫療等實時性要求較高的通信影響非常大,5G受到廣泛的期待,低時延是其三大特性之一。目前10ms,最低1ms的5G時延是未來在實時通信方面的優勢。馬斯克的Starlink星鏈衛星曾經被人寄予6G的厚望,但是目前其自身證實時延還遠遠高於5G,只能達到4G水平。
  • 5G前傳光模塊解決方案對比
    5G前傳對承載網的帶寬和時延均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目前優先使用25Gbps eCPRI接口,時延要求低於100s。前傳承載方案主要包括傳統的光纖直驅方案、有源WDM/OTN方案、無源WDM方案和半有源WDM方案。光纖直驅方案雙纖雙向的5G前傳光纖直驅方案中,DU與AAU直接相連,每個AAU需與DU連接兩根光纖實現收發,共需使用6根光纖和12個10G/25G灰光模塊。
  • 1毫秒時延怎麼滿足?全光智慧城市呼喚F5G
    智慧城市是通過一個逆向的過程把各個行業、各個系統中孤立分散的數據匯聚起來,核心挑戰在於對海量數據的有效處理,通過釋放沉默的「啞資源」和更高品質的聯接,打通城市內部被「部門牆」割裂的數據,基於聯接支撐城市數據的融合,實現城市智能化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
  • 5G加速 網遊時延從100ms到20ms
    100ms到20ms  據成都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移動與騰訊、華為合作完成了王者榮耀遊戲在5G MEC架構下的時延優化,將遊戲時延從4G時代的100ms壓縮到了20ms。
  • 5G時代高鐵覆蓋解決方案研究
    隨著高鐵用戶規模增長及多樣化的業務感知要求,在5G大規模建設和應用中,對5G高鐵覆蓋解決方案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5G高鐵覆蓋方案將面臨諸多困境,如5G網絡高頻段、高功耗、高傳輸帶寬需求、都卜勒頻偏、頻繁切換、穿透損耗大等。本文針對高鐵多種場景,研究並提出對高鐵的5G覆蓋解決方案和規劃設計方法,指導快速推進5G時代的高鐵覆蓋及精品高鐵網絡建設。
  • 一招搞定4G LTE終端產品測試
    三大運營獲得4G牌照並開展了LTE網絡規劃建設和實際運營,就4G LTE而言,到2015年預計中國TD-LTE 4G基站建設將超過100萬,網絡總投資將超過2300億元,中國電信確定了在4G領域投資將達到550億元,中國聯通每年在4G領域也將投資100億元左右,如此巨大的資金湧入,必將使4G生態系統更具活力、充滿各種機遇與挑戰,高帶寬、低時延、實時業務已然是未來發展的要求,相關產業也將實現融合,以加速互聯促使物聯網新時代的到來
  • 香港首階段推出的5G網絡覆蓋達90%以上,時延低於10ms
    3月31日晚間,中國移動香港公司在香港中環旗艦店舉行5G商用啟動儀式,宣布4月1日凌晨正式推出5G服務,至此,中國移動成為了香港首個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優質5G網絡體驗的運營商。於2020年4月1日凌晨起,CMHK5G正式投入服務,將為香港各行各業與個人注入新力量,帶來無限可能性。」
  • 華為eWBBLTE助力智慧港口建設
    ●功能強大的網絡,支持高性能移動寬帶  由於採用LTE技術,華為eWBBLTE解決方案具有極高的頻譜效率,採用20MHz頻譜帶寬、2×2MIMO的配置,下行理論峰值速率可達100Mbps、上行理論峰值速率可達50Mbps。基於LTE扁平化架構,華為eWBBLTE視頻監控具備良好的時延性能。
  • Android系統越用越卡?小米曾學忠解釋原因
    Android系統越用越卡?近日小米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科普為何Android系統越用越卡,原因如下:1、Java語言邊解釋邊執行,效率低;2、用戶長時間使用手機後,內存和存儲緊缺以及碎片化;3、Linux完全公平的調度策略。
  • 深維科技動圖加速方案助力南瓜電影,打造全新媒體展示體驗
    GIF的替代方案?為了解決GIF動圖存在的問題,最直觀的解決思路是:引入新的動圖格式,如WebP動圖。這樣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大幅縮小文件大小,帶來網絡流量節省,傳輸時延的壓縮。在不做縮放的情況下,轉換為WebP動圖節省50%+空間。
  • 茶人時延延作品「鯨落天香」獲茶界奧斯卡金象獎「茶王」稱號
    據悉,此次"百年蘭草堂"獲獎三款茶品皆出自"堂主"時延延之手。時延延,正清堂(北京)茶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長,"百年蘭草堂"品牌創始人,中國茶葉學會會員單位成員。大學期間學習茶葉加工和茶文化,之後在全國從事各類茶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 陝西電信全省率先發布FTTR全光Wi-Fi解決方案
    覽潮網 11月27日訊(特約記者  楊小芬)11月26日,中國電信陝西公司省市聯動,10個市級分公司同步召開「極速千兆·無處不在——陝西公司FTTR全光Wi-Fi解決方案」發布會,把室內全光Wi-Fi真千兆覆蓋的極致體驗帶給全省電信用戶。
  • 華為鴻蒙系統HarmonyOS的四大技術特點與三大新興之處分析
    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將在廣東東莞松山湖再次啟動之際,我們來回顧一下華為鴻蒙系統HarmonyOS的四大技術特點與三大新興之處。   根據官方的介紹:   華為鴻蒙系統HarmonyOS是面向未來的全場景分布式OS,分布式能力造就新硬體、新交互、新服務,打開煥然一新的全場景世界。
  • 依託運營商5G公網專用方案 促進5G+煤礦智能化快速發展
    構建礦山新聯接,5G成煤礦智能化建設利器  煤礦的井下作業面有6套系統,每套系統採用獨立的光纖通信,數據無法融合,有線連接也無法適配礦山最重要的掘進機作業面,5G網絡的大帶寬、低時延、多連接能力,可以解決井下最後500米連接的問題,打通礦山地面、井下建設一張網。
  • 中國移動在香港正式啟用商用5G 測試5G網絡時延低於10ms
    央視消息,中國移動香港公司宣布今天(4月1日)凌晨正式在港啟動5G服務並推出相應的5G商用套餐。這也讓中國移動成為香港首個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5G網絡體驗的運營商。  IT之家了解到,中國香港首個5G商用電話已於今天(4月1日)零時被打通。
  • 華為智簡網絡解決方案,讓智能製造觸手可及
    12月9日,華為在#Σco時間#直播平臺上舉辦了以「走進未來工廠,構建工廠互聯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主題的活動,華為中國政企智能製造數通資深解決方案專家袁凱、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業務部經理張亮就當前傳統工廠智能化轉型所存在問題深度剖析,幫助企業完善智能化轉型策略,順應時代趨勢,完成轉型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