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學蔣洪波教授當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
近日,經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批准,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蔣洪波教授當選為IET Fellow(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
大咖共話海洋 浙江自貿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舉行
來自國內外海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所、高等院校、船舶與海工裝備企業、航運企業、海洋科技企業、相關學會與協會以及主管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等10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現場,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宋春毅作題為《智慧海洋工程創新平臺建設與關鍵技術研發》的報告,從智慧海洋工程概念、海洋科技政策中外對比、海洋科技創新要素省內外對比等方面展開。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
9月12日下午,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舟山校區劇場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海洋學院院長王立忠作院長報告,為研究生新同學上了第一課。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飛主持典禮和報告會。王立忠在題為「在智慧的海洋乘風破浪」的報告中,闡述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大方向大趨勢大格局、浙江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雙定位、智能化浪潮推動下創新的變革,以及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浙大海洋發展的藍圖和願景,勉勵同學們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變」中搶佔新機,在「不變」中順勢而行、乘勢而上。
-
浙江工商大學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共建薩塞克斯人工智慧學院揭牌
浙江工商大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創校之初即為我省商業教育之先驅,也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2015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學。
-
全媒體快報|「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舉行
今天上午,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在舟報傳媒集團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國內外研究(設計)院所、高等院校、船舶與海工裝備企業、航運企業、海洋科技企業、相關學會和協會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和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舟山報業傳媒集團、海運圈網共同協辦。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與海洋四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21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與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在舟山校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開啟院所雙方在研究團隊建設、創新平臺共建、重大項目攻關、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戰略合作。海洋四所是在廣西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海洋綜合科研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全方位支撐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和中國—東協國家海洋合作等。根據協議,雙方將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戰略目標,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組建科工結合的研究團隊、共建海洋科技創新平臺、聯合攻關重大項目、聯合培養未來海洋高端人才、聯合開展面向東協國家的合作交流、聯合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
-
浙大海洋學院海洋牧場水下在線監測工作站入選首批海洋牧場科技...
近日,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公布了第一批科技團隊工作站名單,第一批共確定29個科技團隊工作站,其中9個為全國工作站。由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李培良教授團隊建設的海洋牧場水下在線監測工作站入選全國工作站名單。 海洋牧場科技團隊工作站由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專家委員會指導設立,主要目的是對接國家海洋牧場發展戰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需求,通過開展海洋牧場相關科學研究、技術應用、產業開發及管理支撐等工作,為我國海洋牧場建設與管理提供系統性科技支撐。
-
浙江2013年上半年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擬聘用人員公示
2013年上半年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擬聘用人員公示根據《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及《2013年上半年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公告》(2013年第7號)規定,經考試、體檢、考察等程序,擬聘用邵達等8人為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技術人員,現予公示,公示時間:2013年7月
-
2016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學院誠聘海洋科學與海洋工程高層次人才公告...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哲學等門類。
-
中國的那些「海洋大學」都是怎麼來的?
中國有不少名為「海洋大學」的高校,那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中國那些海洋大學的前世今生。從海洋學院演變而來從海洋學院更名而來。從這個方向演變而來的學校,其性質屬於綜合類海洋院校,主要以涉海理工類專業為主。如: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山東大學海洋系——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跡演變而來。
-
李建平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曾在北師大工作多年
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工作多年、2019年2月入職中國海洋大學的李建平教授已於近日獲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12月18日,中國海洋大學人事處官網刊發的《關於李建平等職務任免的通知》稱,經2020年12月4日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聘任:李建平為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委員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趙瑋、胡景傑為三亞海洋研究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免去:劉秦玉擔任的未來海洋學院院長職務。
-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完成工程教育認證現場...
11月23日,機械工程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聯合認證專家見面會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浙江大學副校長王立忠出席並介紹學校基本情況。他表示,學校高度重視專業建設,不斷強化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
-
中國15大「海洋科學」強校,5所「海洋大學」升溫,就業前景廣闊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海大(OUC),位於中國山東省沿海城市青島,學校是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為北極大學聯盟、IAMRI聯盟、海洋大學聯盟成員校,是國家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
中國海洋大學行知樓三樓崇本學院裝修工程中標公告
北京建智達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國海洋大學的委託,就「中國海洋大學行知樓三樓崇本學院裝修工程」項目(項目編號:JZDFQD-DL-20193386)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JZDFQD-DL-20193386 項目名稱:中國海洋大學行知樓三樓崇本學院裝修工程
-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保送升學院校主要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同時大量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及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湧現出「泰山學者」等優秀人才。就業單位遍布國內四大運營商、政府機關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等多個領域,遍及全球十幾個國家,我院各專業畢業生正逐步發展為各單位高管層中堅力量。
-
楊鈾團隊攜創新技術榮獲IET全球創新獎提名
(2020年12月21日,北京)—— 近日,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主辦的IET創新技術獎(IET Innovation Award)揭曉了本次各個獎項的提名以及最終獲獎團隊。其中,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楊鈾副教授帶領的團隊獲得「通信與信息技術」傑出創新獎的提名。
-
船舶與海洋工程最強四非大學,原中央部屬高校,基礎好,值得報考
江蘇科技大學地處江蘇鎮江市,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等多方參與共建的省部重點大學,是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的牽頭高校,入選「卓越計劃」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江蘇科技大學原直屬於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創辦於上海,是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70年遷至鎮江辦學,歷經鎮江船舶工業學校、鎮江船舶工業學院,93年更名華東船舶工業學院。2004年更名江蘇科技大學。學校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 全球前1%.
-
浙江海洋大學比薩海洋研究生學院雙碩士學位項目 2021年招生簡章
浙江海洋大學比薩海洋研究生學院(英文名稱為: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isa Marine Graduate School) 是浙江海洋大學和義大利比薩大學,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 | 摘箬山島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通過...
12月3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在摘箬山島舉辦專家論證會,對浙江大學與舟山定海區共建的浙江省「十三五」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建設進行論證,並為其創建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在校本科生院實踐教學辦公室主任魏志淵、海洋學院副院長王曉萍和建設組成員的陪同下,專家組考察了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外海基地實驗室以及基地建設基礎條件,審閱了基地建設方案,聽取了基地負責人的匯報,對《浙江大學—舟山定海區人民政府舟山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進行了評審,會議通過了基地建設方案。
-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以工興海 為海洋工程創新搭建「青島舞臺」
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李華軍長期從事海洋工程安全與防災領域的研究與工程實踐,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在新型海洋結構物研發、大型海洋平臺整體浮託安裝、海洋平臺整體動力檢測與修復加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施工新技術與裝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