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戰鬥民族。'不鏽鋼勇士'裝載航母殺手,威脅美軍基地

2020-12-22 直擊追蹤

強大的戰鬥民族。" '不鏽鋼勇士'裝載航母殺手,威脅美軍基地

米格-31超音速攔截機因採用60%以上的不鏽鋼材質而被稱為 "不鏽鋼勇士",其最新改進型米格-31BM自2018年起恢復生產,成為部署在遠東地區的作戰國家的一把利劍。

目前,該機已由攔截機改裝成機載高速發射平臺,可在機腹中心線掛載 "匕首 "高超音速飛彈,威脅阿拉斯加的美軍基地。據俄羅斯媒體消息,至少有一個團的米格-31BM部署在遠東楚科奇地區的阿納德爾空軍基地,與阿拉斯加僅隔著白令海峽,距離不超過600公裡。

米格-31BM的射程超過2000公裡,末端彈道速度超過10馬赫,既可以打擊地面固定目標,也可以打擊大型水面艦艇,即具有遠程反艦能力。不同的是,東風-21D採用的是陸基機動發射,而 "匕首 "則是從空中發射,因此被稱為:ABLM。

代號為Kh-47M2的 "匕首 "於2017年定型,長約7米,與俄羅斯短程戰術飛彈 "伊斯坎德爾 "基本相同。"Kh-47M2 "有兩種戰鬥部,一種是重約500公斤的常規戰鬥部,另一種是爆炸威力為10-50萬噸TNT當量的核戰鬥部,用於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 。

與運載火箭分離後,第一級主發動機點火,飛彈立即爬升到90°角進入外太空,之後第一級助推器與彈頭分離。此時,在雙椎體啟動舷外發動機和輔助火箭發動機保持穩定和調整軌跡的情況下,飛彈向目標俯衝並逐漸加速,最終達到10或12馬赫的最高速度,垂直速度接近1.5英裡/小時。俄國人研製這種武器並不是急於求成,而是為了滿足實際需要。

俄國人研製這種武器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出於規避《中導條約》對彈道飛彈射程的限制,以及賦予老兵新的作戰能力的實際需要。米格-31BM和圖-22M3M可以搭載 "匕首 "飛彈,據說如果不考慮隱身,蘇-57也可以作為航母平臺使用。匕首飛彈有望成為俄羅斯繼 "花崗巖 "超音速反艦飛彈之後的第二個 "航母殺手"。

相關焦點

  • 美軍太平洋再射標準3飛彈,面對解放軍航母殺手,就是手槍打飛機
    與此同時,洲際飛彈這一強大的戰略核打擊武器能否真正被攔截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當然 ,詮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對此,作為世界軍事強國的美軍便做出了這個實踐。近日,據美國媒體公開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射了一枚無實際彈頭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並利用其自身的標準3型防空飛彈進行了成功攔截,可以說為眾人的議論提交了一份答卷。
  • 面對眾多的「航母殺手」,美航母戰鬥群還能走多遠?
    其中有一集表述的內容是美軍在接到擊沉我航母的命令後,只用核潛艇發射的兩枚魚雷就搞定了。劇情非常狗血,按照常理分析現代航母在身中兩枚魚雷後根本不會完全喪失戰鬥力,更何況是在層層防衛的航母戰鬥群外圍遠距離發射,能不能擊中還是一個未知數。
  • 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齊聚亞太,改變不了我們捍衛領土的決心
    相對於中國而言,美軍來了多少航母戰鬥群,也改變不了中國捍衛領土主權安全的決心。畢竟,中國當下完全有能力,打敗任何試圖侵犯我領土主權安全的國家。據美國《目標與任務》網站最新報導稱,中國的東風-21D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對美國軍事戰略造成的破壞,要遠比其他任何武器都嚴重。
  • 「極速殺手」劍指美軍航母戰鬥群——俄海軍試射3M22「鋯石」高超...
    此次試射靶標位於陸地,但外媒普遍認為該飛彈的打擊目標是航母戰鬥群。超燃衝壓發動機「鋯石」飛彈最初於2016年傳出測試消息,原計劃2018年裝備俄海軍,但由於技術跨度大、研製難度高,項目進度一再延後。新一代航母「殺手」俄羅斯高度重視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目前已擁有3種高超音速飛彈。
  • 美軍雙航母再闖南海,飛彈是五角大樓聽得懂的唯一語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17日報導,美國在南海恢復了罕見的雙航母演習,這是這兩艘美國航母,本月第二次在南海有爭議的海域展開協作演練。美國太平洋艦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美國「裡根」號和「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戰鬥群,以及兩艘航母的護衛艦和驅逐艦已在南海執行任務,兩艘航母上有超過1.2萬名美軍官兵。
  • 日媒:中國兩發「航母殺手」試驗中同時命中移動靶,將威脅美航母
    報導稱,美軍高層官員也承認了這一事實。有多種證詞稱,被稱為「航母殺手」的2枚飛彈擊中了靶船,如果情況屬實,這將對在中國周邊部署航母的美軍構成威脅。發射試驗於8月26日在海南省和西沙群島的中間海域進行。據相關人士透露,中方先從青海省發射了一枚「東風-26B彈道飛彈」(射程約4000公裡),其打擊目標是一艘自動駕駛的舊商船。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美軍派出雙航母編隊,截擊日本海軍由於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密碼,因此提前一步知道日軍下一步的行動,並判斷出其將進攻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進而給盟軍在南太平洋的交通線造成巨大威脅。雖然「祥鳳」號航母被擊沉了,日軍卻依然沒有發現美航母編隊的所在;同時,美軍也不知道日軍另外兩艘大型航母和其它戰鬥艦隻的具體位置,雙方誰也未敢貿然行動,戰鬥只能暫時告一段落。
  • 山東艦正海上演練,美國「航母殺手」抵達日本,俄媒:千萬當心!
    據日本社交媒體曝光的照片顯示,美國的兩架B-1B戰略轟炸機12月16日降落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關島美軍基地是第二島鏈核心基地,這兩架美軍戰略轟炸機將在F-22猛禽戰鬥機的護衛下,在南海區域進行武器攻擊演練。與此同時,美軍的「小航母」馬金島號兩棲戒備群也在南海活動。
  • 美軍怎麼得出的結論?與我國一武器有關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加,作為目前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也越來越將我國視作「對手」和「威脅」。
  • 現代級驅逐艦重新服役,「航母殺手」飛彈消失,美軍見了不喜反憂
    這意味著長期號稱「航母殺手」的俄制日炙飛彈已經拆除,單看這一點,似乎現代級的威脅小了不少。然而該艦替換的武器和其它改造,卻足以令美軍感到擔憂。改進後的現代級內部根據此前的傳聞和最新照片,除了雷達、電子戰、通訊系統等內在設備的改進,其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和近防系統的大規模改進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 美軍航母上午到關島基地,下午就有人離奇死亡,瞞不住了?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危機下,美軍內部又出現了一件令人不解的事,實在難以想像,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據環球網近期報導,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近日再次回到關島,計劃接回剩下的被隔離船員,但是最新的報導卻表示,美軍並沒有把這些康復船員接回「羅斯福」號航母,而是直接用飛機將這些人運回了美國本土。為什麼不讓這些人回到航母?
  • 曾經的「航母殺手」:現代級驅逐艦!如今還能派上用場嗎?
    根據"跟蹤-打擊"戰術的要求,在平時的和平時期,蘇聯海軍就會派出專門的"跟蹤-打擊"小隊,在大洋上時刻尾隨著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因為是和平時期,所以美軍無權,也不會主動攻擊這些距離自己40公裡左右的蘇聯跟蹤艦隊。而一旦冷戰爆發為熱戰,接到命令的蘇聯海軍跟蹤群可以在第一時間立即發射全部的艦載重型反艦飛彈,從而確保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擊沉美軍的航母戰鬥群。
  • 可怕的航母殺手,光榮級重型飛彈巡洋艦,滿載排水12000噸
    光榮級重型飛彈巡洋艦可以說是蘇聯海軍工程事業的巔峰作品之一,其研發定型與上個世紀70年代,擁有龐大的噸位和兇猛的火力,能夠為蘇聯海軍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持,有效的摧毀對手的水面艦艇,甚至威脅到美軍的航母。
  • 《紅警2》戰鬥要塞裝載哪些兵種更強?最後一個堪稱基地收割者!
    在遊戲中,盟軍陣營有一種戰車——戰鬥要塞。要說這戰車可不得了,這輛大型的戰車在戰場上橫行霸道,可以輕易地輾碎步兵、交通工具(甚至包括坦克)、以及牆壁。在戰鬥要塞中,最多可以裝進五名步兵單位,這些步兵單位可以從許多炮口發動射擊,進而提高它的破壞力。那戰鬥要塞裝載哪些兵種更強?
  • 中國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無法擊中美軍航母?國內網友留言反駁
    在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問世之前,國內外軍事媒體和專家最關注的恐怕就是在2009年出現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這是全球第一款完成戰鬥部署和戰術試射的反艦彈道飛彈,並不是美軍口中的樣子貨。而中國研發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經過國外多張衛星照片證實,其在試射過程中成功擊中了預定目標,作戰效果達到設計要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航母殺手」。不過這款反艦彈道飛彈的最大射程只有2100公裡,雖然可以在航母戰鬥群的半徑之後發射,但是美軍卻部署艦載隱形無人戰鬥機和LRASM隱形巡航飛彈來應對。
  • 美軍突然開火,航母艦載機投入戰鬥,猛烈打擊伊拉克境內武裝分子
    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及其他地方武裝開始頻頻的針對美軍進行襲擊,就算美軍撤軍也不放過襲擊。美軍在敘利亞也是遭到了上百個部落武裝的針對性襲擊。美軍在伊拉克遭到了十多支武裝的聯合襲擊,美軍的基地連續遭襲。在美軍準備撤出伊拉克的背景下,美軍的基地及美國在伊拉克的使館還是連續遭襲。美國軍事時報10月2日報導,因為實在忍受不了連續的襲擊,美國甚至準備關閉位於巴格達的大使館。
  • 俄新型護衛艦即將服役:4500噸仍展現巨大威脅?專家:航母殺手
    根據虎哥了解,俄羅斯近些年的海軍發展計劃共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先發展近海作戰的護衛艦,其次是重點發展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多功能艦艇,最後一個階段就是發展大型水面艦艇如航母和巡洋艦。而本次的護衛艦就是一艘優秀的近海作戰艦艇,為什麼說它優秀呢?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由聖彼得堡的北方設計局設計,由聖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廠建造。
  • 美軍航母艦隊奔赴亞太,向頭號目標發出警告:我們能摧毀一個國家
    美國海軍協會網站最新公布的消息顯示,美海軍第三支航母艦隊已經奔赴亞太,並在指定位置完成了部署。這次出現在亞太地區的航母艦隊是美國海軍「隆納·雷根」號航母艦隊。目前,這支航母艦隊已經離開母港,開始進行2020年度的「自由航行」。
  • 俄羅斯復活「裏海怪物」,專門用來對付航母,曾是「美軍噩夢」
    「裏海怪物」超過90米長,並配有怪異的長方形機翼和10個噴氣式引擎,所有引擎都裝載在機翼上。當飛機接近地面飛行時,機翼下面的氣體流動速度受阻滯,形成空氣墊,使動能轉為升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地面效應」,在水面和地面均會發生。
  • 美軍轟炸機後撤三千裡 航母滿載戰機殺向亞太 俄不再是首要目標
    自美國疫情大流行後,美軍在世界範圍內的軍事行動也明顯有所收斂。早前五角大樓還從關島的空軍基地將B-52、B-1B等戰略轟炸機後撤三千裡,最後部署到了本土。分析認為,美軍戰略轟炸機回撤,絕非僅僅是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因為美國本土顯然比停靠關島海軍基地裡的「羅斯福」號航母上疫情更加嚴重。但五角大樓顯然是認為,本土比關島基地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