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日韓、英美劇集,國產網劇大「縮水」,20集以內短篇成趨勢

2020-12-15 齊魯壹點

今年的精品網絡短劇大爆發,從開年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到最近的《不完美的她》《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接下來還有至少10部短劇待播。

這些作品一般都是20集以內的短篇劇集。

短劇趨勢的出現,是對飽受詬病的「注水劇」的反擊。

其實早在90年代,國產電視劇的體量還能一般控制在二三十集左右。

比如百轉千回的《還珠格格》僅僅24集,而被稱為「史詩巨製」《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也不過40多集。

後來由於依據電視劇篇幅體量來收取版權費的模式,製作方通過「注水」將劇集越拉越長。

而播出平臺考慮到廣告投放的需要,也傾向於長篇幅的電視劇。

如今市面上的電視劇,從四五十集起步,多達七八十集的劇集也不鮮見。

倍速觀看已經成為了當代網友追劇的基本禮儀。

網劇的出現成為扭轉這一弊病的希望。

早期的網劇,比如《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走的是單集短篇幅的路線,每集僅有5到15分鐘。

到了2015年出現了12集的網劇《盜墓筆記》,後來又有2017年播出的12集網劇《無證之罪》。

不過這些網絡短劇還只是零星的試水,沒有成規模地出現。

最近幾年的網劇體量整體上保持在二三十集左右,像今年這樣扎堆出現12集的網絡短劇尚屬首次。

今年2月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對「注水劇」的反對。

提倡電視劇、網絡劇的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特別是鼓勵30集以內的劇集創作。

接下來,短劇應該會成為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部署的重點對象,「注水劇」的歪風確實該殺一殺了。

劇集變短也是全世界範圍內影視劇的一種趨勢。

英劇3到10集不等,日劇一般為11集,韓劇從以前的二三十集精簡為現在規範的16集創作格式。

前幾年的美劇還恪守著春季檔13集、秋季檔22集的鐵律,這幾年也在逐漸打破。

比如出現了《大小謊言》這樣一季只有7集的迷你劇,在國內大火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致命女人》等劇集只有10集。

Netflix的入局更是攪動了網劇市場,還有像《愛,死亡和機器人》這樣每集一二十分鐘的迷你劇。

不管創作篇幅多麼不拘一格,影視劇在總體上都是向短篇幅不斷靠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相關焦點

  • 國產網劇越來越逼近英美劇?淺析國產網劇的逆襲之路
    當時的國產劇廣泛呈現投資低,沒有明星等情況。導致網劇品質就是製作粗糙,演員表演欠缺。同時是重故事劇情,再到突破國產劇類型的情況。2014年到2017年,這短短的4年時間,就是國產網劇第二階段。這個階段,國產網劇全面完成升級,主要體現在對前面幾大缺點的補充。2014年,騰訊的《暗黑者》堪稱是頭部網劇。
  • 最新網劇備案解讀|數量回升、集數縮水,劇集市場風往哪兒吹?
    疫情影響下開機復工迷茫,備案需要完成劇本創作,鼓勵30集以內短劇,演員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等政策陸續出臺,都在一定程度上讓網劇數量銳減。2月網絡劇備案創下新低,通過規劃備案的網絡劇僅為61部,而積壓劇頻頻露面的背後,也顯示著市場產能的嚴重不足。
  • 國產劇集的2020,數量下沉,口碑上行
    其中,騰訊視頻聯動衛視劇場,以《三十而已》《隱秘而偉大》《安家》等7部優質劇集領銜現實主義題材劇集內容市場。藝恩《2020年度國產劇集研究報告》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也是抗戰勝利75周年。在社會大背景下,現實主義題材類的劇集內容深耕社會現實,頻出佳作。
  • 七成觀眾認為30集以內更合適,中國劇集市場迎來哪些新變化?
    創作深描:多數觀眾更愛短劇,平庸之作無市場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整體環境的宏觀影響下,國產劇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呈縱深調整態勢。疫情原因,部分項目延期,作品產出的滯後性無疑對今明兩年的劇集儲備產生一定影響。《洞察》顯示,2020年上新電視劇86部、網絡劇222部,新上劇集總量較去年同比減少19%。
  • 為什麼日韓電視劇大多控制在十多集,而國產劇動不動就四十、五十集...
    X 為什麼日韓電視劇大多控制在十多集,而國產劇動不動就四十、五十集起步?
  • 繼《陳情令》後,又一部網劇被韓國買下版權,國產劇再次走出國門
    ,國產劇再次走出國門!這也使得很多愛好韓劇的小夥伴們能夠第一時間看到在韓國大火的劇集。不過,文化輸出絕不是只有韓國對中國的影視作品輸入,還有中國影視劇輸送到韓國!比如19年大火的《陳情令》《陪你到世界之巔》,還有前幾年備受日韓兩國人民喜愛的中國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等。
  • 《國產大英雄》引爆熱點 網劇黑馬勢不可擋
    網易娛樂7月7日報導 近日,由眾樂樂影視、淘夢網出品,樂圈傳媒、秒拍聯合出品的超能網劇《國產大英雄》在全網多家視頻平臺熱映。   製作精良 後期特效令人驚嘆   網劇《國產大英雄》之所以引發網友熱捧和討論,原因之一是其強大的後期製作。該片畫質細膩、色調恰如其分,極具視覺衝擊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該劇的特效,無論是場景人物還是打鬥場面都堪稱酷炫,令人驚嘆,網友紛紛點讚表示如此精良的後期製作當屬網絡劇典範。
  • 重點網劇上線須報告主演片酬是真的嗎?2020最近比較火的網劇題材趨勢
    2020最近比較火的網劇有哪些上映? 2020年最火的網劇題材趨勢 優愛騰公布2020年度片單,預告未來大劇題材趨勢——懸疑劇搶眼古裝劇要翻身 暑期檔已過半,每年都會打得火熱的劇集今年整體呈現了相對穩定的態勢。就在最近,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分別舉行內容資源會,進行招商,並將即將播出的影視劇資源一併發布。
  • 愛奇藝網劇《唐人街探案》1月1日20點開播 VIP會員每周三、四各...
    該劇自1月1日起,每周三、四20點VIP會員各更新2集,每周三至周六免費各更新1集,VIP會員搶先看,iQIYI App全球同步呈現。《唐人街探案》是愛奇藝對標美劇打造的又一精品網劇,無論是電影級的品質製作、故事內核的精緻打磨,還是節奏觀感上的緊湊刺激,都呈現出鮮明的美劇風格。
  • 背後是網劇對電視劇的圍剿
    原因是警匪懸疑題材,是伴隨著國產網劇誕生並且全力推動成長的。我們現在追溯國產網劇的發展能,最早是2009年的《嘻哈四重奏》,懸疑網劇的鼻祖便是《毛騙》系列。雖然當時因為「上面管理」不嚴格,對於類型題材有很大突破。但是《毛騙》和《靈魂擺渡》對於國產警匪懸疑網劇的影響,相對有限。
  • 《我是餘歡水》豆瓣8.5跌至7.5,12集短集劇已經有了「美劇」範?
    文 | 紅豆在當下劇集市場的超前點映播放趨勢下,《我是餘歡水》也在後4集的超前點映中迎來收官。不少氪了金的觀眾表示,這12塊錢花得挺值。自4月6日開播以來,《我是餘歡水》在同時期播出的作品中表現亮眼。在新浪電視發布的一周電視劇勢力榜中,《我是餘歡水》憑藉5.5億的話題量,在同期網劇中話題度排行第一。雲合數據顯示,《我是餘歡水》自播出以來,劇集熱度排在網劇榜前三名的位置,其中最好成績排名位於榜首。從觀眾的反饋來看,《我是餘歡水》的快節奏、小體量,以及趨於現實主義的劇情內容,都是這部劇的亮點所在。
  • 優酷加入自製懸疑劇行列 首部劇集並未打響頭陣
    成為最新的社交貨幣,網劇《隱秘的角落》在最近半個月內引發了高熱度的討論。從劇中的人物性格到演員的表演,從創作的表達方式到劇情引申出的社會問題,這部僅有12集的懸疑網劇將懸疑劇、短劇等具體的網劇類型推到劇集市場的舞臺中央,成為新的流量風口。觀眾們經歷了連續劇從20集左右發展到60集以上,也習慣了以青春、古裝為主要類型的劇集市場。
  • 《唐探》網劇:國產網劇的領頭羊,終於開始向英美劇學習
    《唐人街探案》這部網劇是讓人非常驚喜的一部作品。三個單元劇一共12集的劇情,徹底和原先冗長的注水影視劇告別。作為一部推理懸疑類的作品,《唐探》網劇脫胎於同名系列影片,有如《蝙蝠俠》和《哥譚市》兩部作品之間的關係。對於觀眾來說,《唐探》的出現意味著許多。
  • 最新網劇備案解讀丨古裝回暖、都市佔主流,甜寵愛情當道
    與此同時,1月備案網劇總體而言集數都在11集—40集的區間內,注水現象有所緩解。其中達到40集的劇集總計6部,12集短劇則有7部,包括目前拆分為兩季的古裝劇《不負時光不負君》。傳奇、青春加武打,古裝劇持續回暖?
  • 高能爆笑網劇《國產大英雄2》已上線 評論走高
    11月9日,由優酷、眾樂樂影視、淘夢網聯合出品,眾樂樂影視承制的高能爆笑網劇《國產大英雄2》在優酷獨家登陸。憑藉第一季奠定的良好口碑,第二季一經上線就獲得了不俗的點擊量,觀眾評論一路走高。   《國產大英雄2》沿襲了第一季的創作風格,用無釐頭的方式再現大量經典電影橋段是其一大亮點,這樣的創作手法不僅撞出強烈的喜劇色彩,更表達了創作者向經典電影致敬的態度。
  • 泡麵番、火鍋劇等齊上陣國產短劇的「暴風口」來了?
    那麼,國產短劇的發展有著怎樣的趨勢?國產短劇能否從小眾泡麵番走向更主流的受眾群體?什麼是短劇?什麼是短劇呢?是指劇的總集數短?還是指劇的單集時長短?2020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這裡的短劇指劇的「集數少」,是針對國產電視劇、網絡劇近年來發展存在的「原創能力不足,故事情節注水,創作的浮躁之風、急功近利等不良傾向與弊病」而提出的創作指導,劇集的單集時長45分鐘左右不改變,重點是電視劇、網絡劇從以往的50到80集左右應該下降至30集以內。
  • 被媒體捧上天的《唐探》網劇,看完前4集後,我列出了這5大缺陷
    最近網劇《唐人街探案》正在全網熱播。早在劇集推出前,無數觀眾就被陳思誠構築龐大IP版圖的一系列布局操作深深折服,劇集上線後,各路媒體也是一陣猛誇。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網友稱該劇「言過其實」、「劇情漏洞不少」。
  • 大盤縮水平臺焦慮公司賺錢難?我們梳理了2019年30部大劇
    娛樂資本論梳理了過去一年上新的劇集數據,發現,總體情況並沒有大家直觀感受的那麼糟糕。 據云合數據,2019年上新劇集相比2018年雖然減少了18部,但總有效播放量反而比2018年增長4%,大盤並未縮水。劇集口碑方面,去年上新劇的豆瓣評分從2018年的5.8漲至6.1;爆款劇集數量相比2018年也無明顯下滑。
  • 盤點2017網劇:瓜分「國民總時間」、13部劇超8分、版權發行成變現...
    其中劇集內容佔據74席,電影、綜藝分別佔據13、12席,動漫內容僅《熊熊樂園》上榜,從內容形式來看,劇集內容上榜數量多,用戶基數大,仍為最受用戶歡迎的娛樂觀看形式。在劇集中,網臺聯播大劇是重中之重的內容形態,而網絡自製劇緊隨其後。
  • 12集也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國產網劇「美劇化」?對於國內電視劇觀眾而言,動輒70集的國產劇早已讓他們「不堪重負」。四五十集的國產劇已經算是短的了,如今五十集以上的電視劇才是主流,逼近100集的國產劇也不稀奇。不僅如此,國產劇整體還在不斷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