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劇迷,最近有件事很苦惱:好劇太多,根本看不過來啊!
剛剛刷完了火爆朋友圈的《全裸導演》,又來了一個好消息,睽違兩年之久的《心靈獵人》第二季在上周五Netflix上線,並且9集全部釋出,開心!
《心靈獵人》第二季
Mindhunter Season 2
導演: 大衛·芬奇 / 安德魯·多米尼克 / 卡爾·弗蘭克林
編劇: Courtenay Miles / 喬舒亞·多嫩 / 道格·鄭
主演: 喬納森·格羅夫 / 霍特·麥克卡蘭尼 / 安娜·託芙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首播: 2019-08-16(美國)
集數: 9
如果說八月要選一部必看美劇,那必須投給《心靈獵人》。豆瓣目前已經打出8.8的高分,評論也是真相了:「在沒有《雙峰》,沒有《真探》,沒有《漢尼拔》的日子裡,就靠他來提高智商了。」
沒錯,就是這麼有排位,誰讓咱家導演是大衛·芬奇!
這位好萊塢大導的影視劇,可謂是質量保證了。憑藉《異形3》異軍突起,一部《七宗罪》登上神壇,之後的《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社交網絡》也都是神作,甚至還一手打造了《紙牌屋》這樣的神級美劇。
而《心靈獵人》,是他2017年起打造的Netflix原創系列。
比起追蹤一個犯罪事件,探討罪犯的殺人動機這種逆向操作,反而更具深意和探討的必要。如美劇《犯罪心理》和國內的《心理罪》,都是通過對兇手的心理畫像來鎖定目標,通過細節來確定兇手。
在介紹第二季劇情之前,先容小編帶領大家回憶一下系列中的關鍵人物「鐵三角」。
1
心靈獵人鐵三角
相比於其他犯罪類劇集,《心靈獵人》可不會滿足於追蹤和還原一場犯罪事件,而是通過鐵三角與兇手面對面的交談,挖掘兇手的作案動機,形成系統的「側寫」理論,並付諸應用。
整個故事是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劇中人物也都可在現實中找到原型,包括最耀眼的「鐵三角」。
第一季的絕對主角,是「小喬」喬納森·格羅夫所飾演的霍爾頓·福德。歷史上的他,叫作約翰·道格拉斯。本劇就是由他所著的《讀心神探》改編。
他曾是前FBI探員,從事的正是犯罪心理側寫工作,甚至開創了FBI在這一領域的實際應用。
背景是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了解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彼時越戰的陰影還未揮去,「垮掉的一代」、嬉皮士和性解放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這一時期的犯罪指數也是暴增。但以往破案方法卻在此時遭遇了瓶頸,依賴犯罪動機來尋找兇手的方法失效,尤其在「陌生人犯罪」的案件上。
於是,年輕有為的FBI探員霍爾頓開始接觸「行為科學科」,即研究70年代罪案的新變化「陌生人犯罪」:通過對犯罪行為和嫌疑人的心理側寫,來追溯變態連環殺手的殺人動因。 現實中約翰·道格拉斯是第一個專職罪犯側寫的FBI探員,美劇《漢尼拔》《犯罪心理》都有其影子,像前者中的克勞福德,人物原型便是約翰。
約翰·道格拉斯
他在當時的時代,開創性地同十惡不赦的大罪犯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誘因和受害者的心理狀況,將這些材料整理成科學模型來完成實現其應用性。因此,也被稱為「現代版福爾摩斯」。 而霍特飾演的比爾·坦奇,是名出色的資深FBI探員。在劇中,他主要是輔助霍爾頓的工作。
整個系列的重點也在於兩個人搭配完成罪犯側寫。而他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也在話題逐漸深入的第二季擁有更多戲份。 比爾的原型人物是羅伯特·雷斯勒,他在20世紀70年代對暴力罪犯的心理剖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對「連環殺手」的採訪給了好萊塢提供了豐富了的編劇素材。
用他的原話來說,「了解這些連環殺手的內心世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些人犯下重罪,但他們的動機和金錢無關,通常只是為了尋求精神上的滿足」。
現實中的雷斯勒從聯邦調查局退休後,撰寫了許多關於連環謀殺案的書籍,並且經常被請到各地警察局教授犯罪學。
但要論三個人裡的學術擔當,毋庸置疑還是溫蒂博士。
相比兩位男性,溫蒂的角色不是特別突出,但在「鐵三角」中的作用卻不可忽視。往往在男性們有所動搖的時候,溫蒂總能依靠超強的理性分析作出準確判斷。 這個人物的原型是波士頓學院護理學校教授安·伯吉斯,她開創了創傷和虐待受害者治療法,並且為波士頓市醫院性暴力受害者提供諮詢。 只不過在劇中,溫蒂是未公開出櫃的女同性戀者,而現實中的安則有丈夫和兒子。
第一季的重點就是霍爾頓與比爾這對好基友遍訪全美監獄,與各種變態殺人狂面對面的對談。 霍爾頓痴迷於解構變態殺手的心理動因,隨著接觸的兇手越來越多,他自己也陷得越來越深。正如那句謁語:「凝視深淵,深淵回以凝視;與惡龍纏鬥已久,自身亦成惡龍」。
第一季的結尾,就是霍爾頓不堪身心重負,倒在醫院的走廊裡。那麼第二季,是不是會更加關注霍爾頓的心理發展以及命運走向?他是掙扎後繼續戰鬥,還是墜入邪惡深淵從而黑化?
2
人人心中都有罪惡的種子
在第一季中,大衛·芬奇本人執導了10集中的開頭兩集和結尾兩集,本季則是9集中的前三集。剩下的也不差,由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神槍手之死》)和導演卡爾·富蘭克林(《紙牌屋》)共同完成。 本季可以說是首季內容上的進階版,除了例行的與變態殺人犯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外,亞特蘭大兒童連環殺人案是一大重點。
有趣的是,第二季並沒有在霍爾頓的精神問題方面駐足或深入,反而削弱了霍爾頓的主角地位,與比爾、溫蒂分量相當。
劇集的前半部分仍然聚焦在對變態殺人犯的心理側寫上,本季更是加入了著名的」曼森家族「首領查爾斯·曼森的劇情。沒錯,就是《好萊塢往事》裡那個魔頭!
在第五集中曼森同意與霍爾頓、比爾見面,但全程坐在椅背上高高在上的姿態,狂妄而自大地大侃自己的信仰理論。
綿密對話,仍衝擊力十足,保留了第一季的高強度信息碰撞。但第一季像是狩獵,利用交心或圈套引對方入局;第二季更像是下棋,誰先不淡定,誰就容易滿盤皆輸。
同時還有殺死6人、傷害7人的」山姆之子「大衛·柏克威茲的訪談內容,這些仍然是在為霍爾頓的「行為科學科」系統理論服務。 而後半部分的重點放在了貫穿本季的亞特蘭大兒童連環殺人案上,霍爾頓二人通過實踐罪犯側寫經驗,不斷縮小和鎖定變態兇手。
這一事件也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1979年到1981年間,亞特蘭大接連發生年輕黑人男孩遇害事件,直到死亡人數達到了14個人時才引起當時警方重視,他們請FBI的探員來幫忙解決難題。 而抓捕罪犯的過程,成為犯罪側寫和傳統破案方法的一次角力。
霍爾頓通過罪犯側寫認為兇手應該是一名年輕的黑人;而當地警察和民眾都普遍認為礙於當時的種族觀念,該案件的兇手應該是仇視黑人的白人3K黨。兩者在糾纏的過程中,迫使案件的指向一次次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無論是早期鋒芒畢露的《七宗罪》,還是對美國政壇嬉笑怒罵的《紙牌屋》,大衛·芬奇的視角,始終沒有離開對人性黑暗之深的探討。
正如他曾經講過的,他覺得人都是很變態的,這就是他導演生涯的根基。 在《心靈獵人》第二季中,可以看到人性無底線的變態和冷漠程度。霍爾頓在採訪「曼森家族」成員華生時,他覺得他殺的那些人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形狀,不具備任何意義,甚至捅完了人還可以若無其事地回到農場睡覺。
如果說,這僅僅是因為他被洗腦了做出的喪心病狂之事,那麼當霍爾頓問出:「如果沒有遇見曼森,你覺得你還會殺人嗎?」華生的回答仍然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他的答案是:不一定。曼森只是釋放了他心中的惡念,而那種惡念,人人都有。
這麼說來,真的很容易令人對人性這種東西產生絕望。
所有這些所謂變態殺手,轉變都開始於一個個普通人。但因為他們個人的際遇,而轉變為不可控的罪犯。但終究,那還是他們自己,是原本潛伏在他們身體裡的一部分。
亞特蘭大的殺人犯被抓了,他確實是個黑人,罪犯側寫初步得到認可。
但他們也失敗了。最終,罪犯供認的30件罪案,只有2件查有實據,讓其他28宗成為懸案。側寫師及警察的努力和代價,只是成為政客的籌碼和功績,甚至權謀鬥爭的犧牲品。
而受害者的父母,還在痛苦的深淵裡無法自拔。
3
冷靜克制的寫實風
本季中,鐵三角中比爾和溫蒂兩位主角的個人線豐富了許多。
比如比爾在工作與家庭的兩難困境。一個善於分析罪犯心理的探員,遭遇了領養兒子的突變,如何去教育兒子和平衡家庭關係成了本季中他的一個困境。
而溫蒂博士在亞特蘭大遇到了新歡,但也同樣遭遇了女友與前夫糾纏不清並且不誠實的背叛。
比爾和溫蒂個人生活層面的呈現,讓原本冰冷的犯罪探究劇情有了些關於生活的溫度,中和了部分因深入了解變態殺人狂心理而得到的恐慌和冰冷。
而同時,這些生活瑣事又仿佛一個火藥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矛盾,會不會擊穿某個人的心理閾值,造成新的「變態」?畢竟比爾養子的經歷,和亞特蘭大的兇手未免太像了吧!
每個人身上,都有罪惡的種子。
這部相當戲劇化的劇集,卻和近期一些大熱犯罪題材劇集一樣,採用了冷靜而克制的寫實畫風。
它更像是對歷史的「再現」,講述警方在破案過程中遭遇的各種失敗或成功的嘗試。甚至心理側寫,也沒有《犯罪心理》那麼舉重若輕,唾手可得。那畢竟是側寫剛剛起步的時代,連側寫員本人,也顯得不那麼自信。
不同於一般的犯罪劇集聚焦於破案過程,本劇更多時候就是一群人在一起絮絮叨叨談論案件。這也是大衛·芬奇的特色,永遠密集的臺詞,比起關注案件本身,探究案件背後的成因才是他想要呈現的。
所以節奏緩慢是註定的。隨著劇情的下一步發展,只會是抽絲剝繭式的遞進深入,看得進去的話也完全吊得起觀眾的胃口。 此外,在兩季中都頻頻出現的BTK殺手目前也沒給填坑,估計在接下來的幾季中會有大動作,而且極有可能會是終極大boss!
從第一集戴著女性面具,身著女性衣物,被妻子撞見;中間以普通職員的身份幾經出現;直至結尾處最後一抹詭異的鏡頭及配樂,這位反派的戲份,真是風頭無限。
製片人早前已經透露過,《心靈獵人》會拍五季,不曉得BTK是什麼級別的boss,難道說要在第五季集中揭秘?據說到時候真相都會給出解釋。小編已經等不及要了解一下這位變態絞殺手了! 第二季還是有其缺點,比如比爾、溫蒂個人生活呈現上,影響了整體的劇情內容平衡,重點有點分散。而霍爾頓的戲份在這季減少了很多,使得人物有些單薄了。
結尾也是有點倉促,令人費解。和首季的結尾比起來,形式和內容上都少了點震撼的感覺。
沒錯,這就是在吹毛求疵!毫無疑問,作為一部神劇的續篇,《心靈獵人》第二季已經是絕對的超預期,一口氣刷完9集長吐一口濁氣,爽!
接下來,當然是期待之後的三四五季趕緊提上日程了!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