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
《最強大腦8》上周五晚在江蘇衛視首播。萬萬沒想到,已經走過八年的這檔綜N代,本季首播集播出後,CSM35城2.84%、CSM59城2.55%、CSM63城2.50%的收視率成績都創下歷史新高。
顯然,《最強大腦》已掌握了綜藝的「破圈」套路:今年的「天梯賽制」取代去年的「圈層賽制」,進程更像「大逃殺」遊戲,學霸選手們將通過逐輪比賽,積分爭奪「腦王」獎盃;腦子好使、自信滿滿、外貌出色的年輕人歡聚一堂,開口說話,個個都是「凡學大師」;節目也加大了綜藝感的呈現力度,李誕漫不經心地抱怨「有一種強烈的白活了的感覺」,像極了網播平臺飛馳的「彈幕」。
【節目大變樣】
理念更新:「優秀」是一種狀態
在《最強大腦8》開播之際,製片人王剛髮長文解讀這一季的節目理念以及新賽制。首先,他談到節目組對「優秀」一詞在理解上的轉變:「很多人都認為優秀是一種基因。在做《最強大腦》的早幾年,我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試圖去『尋找』最強大腦。後來,我逐漸發現舞臺上那些優秀的人似乎存在著某種定律,我們便試圖去『破解』。直到去年,我發現『優秀』其實是一種狀態。」
王剛指出,「優秀是一種狀態」是這一季《最強大腦》的核心理念:「這是一種疊加的、和你生命產生『糾纏』的狀態。我們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個舞臺應該提供榜樣。但如果優秀是一種狀態,那麼它不可複製到你身上。」
毫無疑問,節目組這一季要尋找的就是擁有優秀狀態的人。王剛說:「這個時代成功的人很多,他們或憑藉智力、或因為運氣登上人生頂峰,這樣的山頂充滿不確定性,一不小心就會遺憾跌落。但那些對自我、任務和策略認知到位的優秀的人,哪怕一時跌落谷底,也能站起身來,從容地拍拍身上的塵土,選好腳下的道路,再次向著峰頂進發。」
玩法升級:啟用「腦力天梯榜」
在這一季的賽制設計階段,節目組找到教育學、經濟學資深教授科普人力資本和篩選理論。節目賽制的第一項調整是啟用「腦力天梯榜」,採用「積分賽制+末位淘汰」模式:每輪競賽後,按照成績,選手會獲得相應積分。隨著逐輪比賽進行,節目會不定時「鎖分」淘汰總積分排名靠後的若干名選手。這也意味著,選手不會因為一場比賽發揮失誤而遭到淘汰,但最終留在榜單上的「六強」,也不會是純靠運氣的選手。
一直以來,《最強大腦》比賽項目專注考核選手的「硬實力」,即六維基礎認知能力:推理力、創造力、空間力、記憶力、觀察力與計算力。而這一季,節目組全新引入對選手「元認知能力」的考核。王剛解釋:「簡單說,元認知就是人們對於自我的定位和調節——是不是能準確評估自己的實力;在風險和機會的路口,是否能基於對自我的清晰定位從而進行最有勝算的博弈。」所以,這一季增加了「對選手自我認知、任務認知、策略認知的考驗」。
在《最強大腦8》首播集中,88位選手首先要盲猜自己的初試成績,選定對應排名的座位。等待所有人完成首輪選擇後,主持人蔣昌建宣布真實排名,重新排座次。而在第一個項目「玲瓏拼圖」的比賽階段,賽制啟用「天梯風暴」模式:若選手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挑戰,本輪積分可增加50%;若沒有完成,則本輪積分要減少50%。最終,只有潘必睿一人勇於選擇接受挑戰,並最終成功。王剛表示:「認知自我,評判風險,調整策略,這是優秀的登頂者心裡的一桿秤。」
【破圈有方法】
靠明星:李誕玩梗
明星陣容歷來是節目組的重要看點。這季節目在選人方面,嘉賓的功能性和破圈能力更強。「八季元老」蔣昌建繼續坐鎮主持,網紅教授薛兆豐、攸佳寧作為「腦力天梯榜」發起人,關注選手對戰成績,不斷測試選手抗壓能力。他們認為,只有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足夠強,才能勝任「腦力考驗」。飛行嘉賓王力宏則負責匯聚人氣,他此前也曾出現在《最強大腦》舞臺,此次回歸後,他更在現場開展音樂教學,圈起了「學霸粉」。
蔣昌建繼續擔任主持
攸佳寧、薛兆豐、王力宏
李誕、王耀慶的加盟,給節目帶來了輕鬆的笑料。兩人曾在多檔熱播綜藝中展示過超強的「拋梗接梗」技能。到了《最強大腦》現場,他們依然放得開。例如,節目中,李誕就像一個「人形彈幕」,不斷貢獻笑點:看到「自選排位」階段第一榜22個座位組暫時只有男生時,他說笑稱「這些女選手太謙虛了,沒有必要」;當被問到來節目的目的時,他開玩笑道,「導演組太壞了,把我請來就是來襯託大家的」。
李誕
王耀慶
靠噱頭:凡學走俏
去年年末,「凡爾賽梗」出圈,《最強大腦8》的高智商選手同樣「凡味」十足。在正片前採訪環節,被問到「高考成績多少分」,清華大學的文照淳答道:「高考時發燒了,考得不是特別好,689分。」曾擔任《最強大腦》出題人、這次來當選手的清華大學博士蔡洋洋被問:「緊張嗎?」她輕描淡寫地說道:「之前我都是負責道具,錄製前會緊張到失眠,昨晚就睡得特別好。我感覺來做題有一種以逸待勞的感覺,很輕鬆。」問「新人王歌唱比賽冠軍」李禮:「你人生的高光時刻是什麼?」他回答:「我中考隨便一考,就考了縣第二,去了北大附中,後來去了芬蘭留學,學校說可以保研。我想保研有什麼用啊,我就去了美國布朗大學,成了艾瑪·沃特森的同學。到了這個學校我才知道,嚯!原來這就是『常青藤』啊?」不少網友既崇拜又無奈:「太『凡』了!」
跟往季相同,「清北之爭」仍是本季節目的一大看點。清華大學的學霸選手,在《最強大腦》舞臺上蟬聯三年「腦王」之位,今年,北京大學的腦力高手同樣來勢洶洶。在盲猜初試成績選座位階段,文照淳一上場就直奔第一名座位,北大奧賽金牌四人組的王天洋笑著懟道:「清華的老欺負我們,我們要阻止清華四連冠!」為了迎戰清華,北大方陣備足彈藥,他們不僅找來了學霸團,還有畢業於北大的金牌物理老師蔡子星,他所教的學生中,上百人保送清北,上千人獲得競賽獎項。
靠溫度:團結互助
《最強大腦8》對選手人設的打造,要比以往更全面、更有溫度。首播集中,節目重點呈現的選手都成了熱搜高頻詞。一瘸一拐走上舞臺的孫葉芃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患有先天性脊椎裂,5歲時同齡人都在公園玩耍時,他已經接受過4次大手術,此後一直在做艱難的康復訓練。他並沒有賣慘,而是從容自信地面對病痛和旁人眼光。目前,孫葉芃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應用數學專業的大一學生,他還是一個魔方高手,在世界魔方協會比賽拿過10次冠軍、10次亞軍、12次季軍。
這季節目還迎來了首位10後選手、去年12月才剛過9歲生日周弋嵐。他是在B站擁有20萬粉絲的Up主「小學生Vita君」,經常分享編程方面的知識,粉絲送他外號「當代柯南」。小弟弟上場後,瞬間成了「團寵」。周弋嵐也不怯場,他面對鏡頭很放鬆,說話有條理,還會開玩笑。
在首播集中,節目也集中呈現了學霸的另一種溫度——團結互助。備戰「玲瓏拼圖」項目時,題目難度大、時間緊,但選手們還是會互相分享「解題思路」,將方法教給毫無頭緒的同學,完全忽略彼此的競爭對手關係。例如,劉斌就把方法教給了王梓晨、黃惠玲和周弋嵐,「學生們」都以高分完成了挑戰。但由於他教得太投入,自己沒空練習,最後反而沒完成挑戰任務。此外,當王天洋因初試成績低於自我預期而陷入崩潰情緒時,選手們也都紛紛前去暖心安慰。
選手們分享「解題思路」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資料圖
責編|黃翔宇
審籤|鄭宗敏
實習生|吳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