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居家保潔,近幾年在國內很火。
新住君自家也曾找過日式保潔服務,其專業度、清潔乾淨程度,讓人心生敬意。當時便萌生了一個念頭:請日式居家保潔師給年輕家庭分享經驗。
今天它終於來啦,內容來自我們其中一位住粉:吳蘇珊,從事10年日式深度保潔相關工作,下面是全文。
我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不少年輕家庭,也跟不少年輕人交流過,關於他們的居家清潔困境,大致集中在四點:家務時間少、有些汙垢難清潔、大掃除之後容易反彈、懶。
我針對這四點困境,總結了8點建議,看完或許你就心裡有數了。
家務順序要捋清
說到家務順序,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
這個概念大體上是正確的,但是僅僅局限於打掃。對於整屋的家務來說,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洗衣、再收納整理、最後再打掃。
洗衣交給洗衣機完成,不耽誤收納整理和打掃的功夫。
類似的更高效的家務順序,在細節處還有很多,下面分享3個大家很少聽過的:
①開始掃灰的時候,可以把電視機開著,電視機產生的靜電吸附揚灰,避免二次汙染,後面再用抹布擦電視即可。
②清潔地面,應該是先S型走線,然後清理拖把後,再豎直,把沒有拖到邊角過一遍。這個順序,同樣適用於擦桌子、擦玻璃等。
③還有一種是,既能節省,又能提升效率清潔順序,如上圖,檸檬酸清理水壺,清理時,同時蘸一點在紙巾上,貼在水壺邊緣、貼在水龍頭處,等到水壺的水垢被檸檬酸分解,壺外的水垢、水龍頭上的也被分解。完成後的檸檬酸水,別浪費,後面還有用途,下文我們會提到。
工具用對更高效
想要省時省力,家務更高效,選對工具至關重要。在我看來,日式保潔能火的主要也就是在於這些日式清潔工具的應用了。
要做好家務清潔,工具一共分三類:
第一類,清潔工具
全國做日式保潔的都少不了這4種清潔工具,玻璃刮、靜電除塵拖把、海綿擦、摺疊臉盆。
玻璃刮,無需贅述,清潔面積更大,很適合玻璃清潔,用於玻璃隔斷、窗戶清潔。
日式的靜電除塵拖把,其實是乾濕兩用的,特點是可以通過摩擦產生靜電,從而將普通拖把清潔不掉的細灰全部吸附到無紡布上,國內有很多做此類的,與日式的區別在於溼巾上,日式的多為檸檬酸溼巾,而國內的則多為普通溼巾。檸檬酸溼巾,具有殺菌的功效。
所以總的來說,一個日式的靜電除塵拖把,就能清潔、殺菌兩者都搞定,我看到新住家居的溼巾也是檸檬酸溼巾,所以這也是我第一次看新住內容就對他們產生好感的原因。
海綿擦,日式保潔,有用普通海綿擦的,也有用克林擦擦的,高密度材料,擦東西很乾淨。不過我自己很少用,因為據說,這東西甲醛超標。
摺疊臉盆,對於我們來說,是為了便攜,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也可配置,能省地方。
第二類,抹布
抹布也有會四種以上,一次性抹布、魚鱗布、竹纖維抹布、珊瑚絨抹布。
一次性抹布,對於我們來說,不是代替普通抹布的,而是擦哪些重汙垢的,目的是節省成本。
魚鱗布,這個東西,一定得配上,特點是不留水痕,特別適合擦鏡子、水龍頭等等。可以讓物品恢復光潔如新的狀態,建議留在清潔的最後一步使用。
竹纖維抹布,特點是不沾油汙,非常適合廚房使用。
珊瑚絨抹布,特點是吸水性強,適合用在家具擦拭上,用於普通灰塵的擦拭。
第三類,清潔劑
由於清潔劑牽扯到具體汙垢清潔,所以我們留在下面講。
三大汙垢專項清潔
普通家庭,最典型的三種汙垢,便是水垢(衛生間)、油汙(廚房)和灰塵(其他區域)。解決這三大問題可以說,主要的家居清潔問題就解決了
水垢
要解決水垢,靠上面的工具、抹布,是遠遠不夠的,得用上清潔劑,市面上清潔水垢的清潔劑很多,但成本較高,且成分複雜。我們一般用的方法是上面提到過的檸檬酸去水垢。
不過,將其做成溶液裝在瓶子裡,一般的配比是1:15-1:20,這樣的濃度,對付家裡的水垢足矣,而且檸檬酸還有殺菌功效,還是食品添加劑,用於清潔,絕對安全。
一般使用的場景有,玻璃隔斷、鏡子、水龍頭、花灑、甚至有的家庭地面也需除水垢。
這塊地面清潔,可以用前面清潔水壺水垢,剩下的水來完成,節省成本。
最後分享三個關於檸檬酸除水垢的小技巧:
①鏡子水垢大,可以用保鮮膜覆蓋,能讓水垢充分反應。
②遇到縫隙水垢不好清潔的,可以嘗試用個溼巾沾點檸檬酸,給縫隙弄個小圍脖。
③遇到水龍頭、花灑堵塞,極大可能是水垢堵住的,可以用檸檬酸泡一下。
油汙
油汙,在網上經常看到效法檸檬酸,做成溶液裝進噴壺的,我們不太這麼用,因為不是所有保潔師,都能受得了那個刺鼻的,所以也不建議普通家庭嘗試,我們需要用噴劑的時候,也是直接用除油汙清潔劑,價格普遍便宜(比水垢清潔劑類便宜的多)。
而小蘇打的用法,都是針對一些油汙清潔難點,比如:
灶頭上的油汙,我們會用2:1兌水的小蘇打糊來塗抹靜置分解;
微波爐、蒸烤箱裡的油汙會用,蒸餾小蘇打的方法,準備一個容器,1:5將小蘇打和水混合,然後開微波爐,高溫蒸汽和小蘇打會讓腔體內的油汙被分解。
灰塵
其實前面講工具的時候已經講過,灰塵的清理方法,地面用靜電拖把、擦拭用珊瑚絨抹布,撣灰的時候開電視。
這裡補充保持讓家具不落灰的小技巧,可以給擦拭抹布的水裡面兌一點柔順劑,不產生靜電,灰塵就落不到家具上,而是落在地面上。
清潔難點別發愁
除了常規的家庭汙垢以外,還有三個普遍存在中國家庭的清潔難點,分別是黴菌、膠漬以及高處的天花板清潔。
黴菌
你是否注意到,自家馬桶底部、洗手臺玻璃膠銜接處甚至是衛生間牆角有黑邊又擦不掉。這東西是黴菌,普通的方法無效,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除黴啫喱。
塗上之後靜置即可,一般來講4小時足矣,我們做日式保潔一進門就會塗上,走的時候就基本上差不多了,擦掉即可,也有遇到發黴嚴重的,一般我們會交待屋主,等待看不到黑邊擦一下即可。居家場景裡,前一天晚上塗上,第二天早上就保準能擦掉。
膠漬
很多屋主不喜歡,家電上貼的各種標,撕掉又留膠,我們以往的辦法是用膠漬寶,塗點立即就能除掉。
天花板除塵
主要難點是高度,可利用前面提到的日式靜電拖把,帶伸縮杆,能夠到天花板。
幹巾用於普通區域,溼巾用於衛生間廚房吊頂,還有除菌作用。
除菌其實並不難
其實看到這裡,你心裡已經大概有數了,因為前面我們講了很多檸檬酸除垢的方法,都有除菌功能,由此類推,家裡那些地方需要除菌,來點檸檬酸擦一擦即可。
跟白醋一個道理,不過就是檸檬酸沒有刺鼻難聞的味道。
整理的第一奧義是拿取方便
我看過太多,失敗的整理案例了,基本都是一樣的套路,將物品儘可能的疊放整齊,放進柜子裡。
這樣的方法,只會導致一個狀況發生,便是沒幾天就反彈,加大工作量,最終導致大家覺得整理是一件煩人且浪費時間的事情。
我從事日式居家保潔行業這麼多年,越來越覺得,所謂整理第一奧義其實是拿取方便。
拿取方便,會讓人生活更輕鬆
拿取方便,還能讓人養成順手歸位的習慣
拿取方便,有時候也不跟家居顏值衝突。
下面分享2個典型場景,你就明白為何我這麼認為了:
①相比做清潔工具收納櫃,我更傾向的是,將清潔工具掛在衛生間門後的牆面上,這樣離經常打掃的衛生間近,動線縮短。
掛的方式也遠比放在櫃內的拿取方便,用完我重新掛上即可,甚至我還能因為利用專門的拖把夾,能單手拿取,有利於順手歸位。
論顏值,也不輸裝在清潔工具收納櫃內,開衛生間門還能隱藏起來。
②相比鏡櫃,我更傾向洞洞板,這樣不用開合櫃門置物,我就不會將洗漱用品堆的檯面上都是。
而且靈活性還增加,我可以通過選擇洞洞板的配件,掛上幾乎所有我想在這麼區域放置的物品。
論顏值,也不輸。
順手家務習慣養成
方法說完了,下來該說,關於人的事情,這其中最最最重要的,是順手清潔、順手歸位,這是讓家長期保持清潔的唯一法門。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
說難,我個人有個小經驗,每次我get到了什麼新方法,都會邀請老公和小孩,一起見證,這能激起他們的極大興趣,也能讓家人慢慢愛上維護家庭整潔。
所以不妨現在就行動,上面方法隨便挑一樣,去實踐一下,試試。
敦促自己做個家務清單
家務清單,有兩個作用:
其一是能幫助自己,更有序的去完成家務,比如我吧家裡所有的家務列出來,每個周做一樣需要費時費力的,就能做到家務不遺漏、不重複,對自己也是敦促。
其二是用來敦促家人的,有了清單完成者小紅花伺候,完不成著鍵盤伺候。
這樣一來,成員積極性被調動了,小孩也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了,主婦也輕鬆了。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家務帶來的快樂,感謝新住君給予撰稿上的幫助。
本文為住粉投稿內容,來自日式居家保潔師:吳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