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規寵物醫療科學的角度,6個月左右做絕育和去勢手術是最好的,利大於弊。但是目前在國內確實對於貓咪的絕育,和去勢的時間上有一個分歧,那就是發情期前做,和發情期後做到底哪個好?
支持第一次發情期後做的:
大部分寵物主人,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認為應該讓貓咪有一次發情的權力,或者是給它們一次繁衍後代的機會,不然有點於心不忍。
寵物醫生因為專業知識,和專業設備還是在曾經的年代停留,第一貓咪太小麻醉風險會增高,第二貓咪太小手術不好做(比如母貓子宮太細很難找到)
總結:以上二種想法都沒有太大的錯誤,一個情感的考慮,一個是從固有的專業知識的認知,但是它們都忽略了一個專業的問題,就是哪種方式對貓咪更好、更健康。
支持第一次發情期前做的:
不管是寵物醫生還是寵物主人,都是可以接受新鮮事物,而且對於新理念下的寵物醫療是可以接受的,這類寵物醫生大部分都是比較年輕,經常接受先進的知識講座,在他們的知識理念裡面發情期前做對貓咪是有很多壞處的。(最主要體現在後期生殖系統的發病率)
發情期前做絕育手術有哪些好處?
①第一次發情期前做絕育手術,可以把貓咪惡性乳腺腫瘤的機率降低到95%(雖然公貓發生率不高,但是同樣可以降低一定機率)
如果是第一次發情期後做絕育手術,對於降低乳腺腫瘤基本沒有太大改變。
②第一次發情期前做手術,可以降低子宮蓄膿、公貓的泌尿系統腫瘤的風險。
③降低公貓泌尿系統的炎症機率(膀胱炎、尿道炎)
④降低因為發情打架受傷、跑丟的風險。
⑤避免公貓發情到處亂撒尿的現象(發情期後做手術,很多貓咪會繼續保持這種撒尿習慣)
⑥發情期前做,因為血管不是很豐富所以出血會少很多,創傷也更小一些。
⑦在第一次發情期做手術,還可以很大機率避免貓咪產生大的應激反應、以及抑鬱症等(年齡小還不懂事)
⑧隨著年齡的增長,發情次數和發情到處撒尿越來越頻繁,引起主人的反感而被遺棄。(很多人會說有點誇大其詞,你真的無法想像一隻成年貓咪,頻繁發情有多可怕。)
總結:
羅列了這麼多6個月左右做絕育的好處,當然它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術後會因為飲食不當,造成貓咪的過度肥胖,術後貓咪變得比較懶散等。但是綜合起來還是利大於弊的,目前國外寵物醫生都推薦,是在貓咪第一次發情期前做絕育、去勢、手術,不能說國外的一定好,但是畢竟人家在寵物醫療行業,確實比咱們要領先一步,所以咱們需要不斷學習。
比如以前咱們給貓咪注射疫苗習慣在背部和肩胛骨部分,但是目前證明是錯誤的,應該在四肢部分注射。(發生注射部位肉瘤機率可以降低,即使發生也可以便於切除和降低復發機率)
如果不打算繁殖,提早做絕育和去勢手術,術後注意控制飲食、增強運動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術後的弊端,所以最後的建議是,6個月做絕育和去勢是目前最科學的手術時間。
【聽寵物醫生說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專業的寵物疾病知識,喜歡記得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