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在深圳認識10多年了;氣度很乾淨利落,他人底色很好,技能和素養也頗高,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接人待物,都是恰到好處的那種。
但他總給人一種「距離感」的味道,就是能和各種人都愉快舒服的相處,但又始終感覺他總是入戲不深,刻意在躲閃著些什麼。
有一次,我好奇的問他「你是怎麼養成這種距離感氣質習慣的」,他的回答很抽象,我差點沒反應過來
他問我「你覺得水果是被催熟的,還是被染熟的」
我說「催熟的吧,也有可能是被挨著的水果浸熟的」
他說「我不想在生活裡被催熟,也不想被染熟,我想在自己的地盤自然熟」
我說「說人話,能不能不要這麼抽象」
他說「我一直刻意在和生活保持距離感,無論是工作生活,社交娛樂,社會人際還是家庭關係,無論是生存賺錢,還是追名逐利謀權索愛等,我都刻意在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其中太深太深,以免被人間的煙火味浸染太重,而讓自己活得太油膩和蠅營,如果哪天我變成了這樣,我會特別討厭和不喜歡自己」
我說「我們普通凡人的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婚姻家庭,孩子父母,朋友同事,工作生活,柴米油鹽,車子房子面子,名利權愛,親近人的幸福,自己的快樂,難道這些你能避開?」
他說「我不能避開,但我可以選擇性決定深入程度,值得我用力的我才去發力」
我說「你這是不是矛盾的,如果對大眾生活的每樣東西都保持距離感,那你怎麼能獲得你想選擇的那個呢?貌似生活中的每一樣都不是很容易的,而且都要投入巨大時間和精力才可以有所收穫,甚至是,你投入了也未必就有收穫」
他說「你對生活是不是有誤解,生活上的東西其實只是一種選擇和參與,不需要你玩命的,那得多累呀。除了像你們這種創業的,需要200%全力投入外,其他的都屬於搭夥過日子款式。就好比你要和誰結個婚,不需要你玩命吧?要你生個娃,難道要你天天加班加點嗎?生活上的都屬於選擇,生命和精神上的才談得上是玩命,你只需要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進行更深投入,其他的做個差不多先生就可以了」
我說「我終於明白你這種人不人,仙不仙的氣質的來源了」
我說「人是社會性動物,也是群居的,如果太脫離大眾生活,你會有孤寂感嗎?會擔心被大眾生活邊緣掉嗎?」
他說「我不害怕孤寂,我害怕被生活的煙火味浸染毒害太深。本質上,人始終都要獨自面對自我的,生活它就是自我獨白的過程。和你結了多久的婚,身邊有多少家人朋友,沒有任何關係,內心的東西都得靠自己」
我說「你的價值認知太清奇了,你雖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但感覺你屬於另一個星球的人——你給人一種似妖非妖,半瘋半癲的感覺你知道嗎?」
他說「說來聽聽,我到底瘋到什麼程度了,我看還有救嗎?」
我說「你的這種距離感氣質,會造成一種誤解,讓你給人一種不好親近,不敢打擾的感覺,捉摸不透,不好深交」
他說「看來這種生活風格,給人壓力了,惹到花花草草是我的不對。大家想的太多了,生活節奏這種東西各自安好就OK,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和心裡秩序,尊重每個人的空間,不越界不摻和,隨意發揮就好,別搞複雜了」
我說「隨意發揮——這詞發明的好。你有沒有精神上的小潔癖,對自己和對別人要求高」
他說「放屁,我是很佛系的,從不幹涉別人內政。我給你打個比喻吧,這樣就形象多了——簡單點說,就是我不願意一直住在1樓,因為住得離地太近——你整天「感受到的看到的」都是地面上的亂七八糟的垃圾,果皮紙屑,亂扔的臭襪子塑膠袋什麼的;還有不合時宜的小偷亂跑,小混混們喝酒吵嚷打架,鬼哭狼嚎的KTV嘶吼聲,紙醉金迷的酒吧噪音,滿臉橫肉的足浴室賓客,餐廳飯館的地溝油和汙煙味......
我喜歡去更高的樓層,比如20樓,站遠一點看生活,你會過濾掉很多垃圾和不堪,放眼會是五彩斑斕,美麗的燈光,人類的傑作,吸引人的風景,這時候你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美的。
但我需要去1樓,我需要去1樓買菜做飯,需要在1樓買衣買鞋,需要在1樓見朋友喝酒唱歌,需要在1樓上班下班,需要在1樓工作生活......
我又不能在1樓浸泡太深,我需要時不時跑上20樓去呼吸新鮮空氣,看整個生活的風景——就這樣,在1樓和20樓之間來回的切換
不能在1樓太深,容易被燻死;不能離1樓太遠,遠了會被餓死;不能一直在20樓,這樣容易被摔死;如果不時常去20樓,就滿身是油看不到星空」。
我懂了,你這叫
一邊人間煙火
一邊心有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