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這些天,卜書記為防控疫情實在太忙了。除了拉橫幅、做宣傳欄等廣為宣傳外,還要對外地回鎮人員、車輛登記,為居民配藥、送菜、送口罩,勸阻居民不要聚眾摜蛋、打麻將……卜書記為了給一戶居民配藥,騎著電動車跑了兩家醫院來回三趟,整整忙了一個下午。」2月2日下午,記者在京口區正東路街道酒海街社區採訪時,73歲的網格長吳秀玲談起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卜美琴時,充滿了敬愛。
(圖片說明:卜美琴(右)向居民贈送蔬菜等物品)
而在採訪的1個小時裡,記者見證了卜美琴的忙碌。她的手機響個不停,因為宣傳發動到位,不時有居民向她反映情況。「有居民從外地回到社區,請社區的張越和輔警吳建國一起,戴好口罩、手套,上門去登記情況。」卜美琴安排著:「請志願者夏建設、張六根、劉同如,你們去巡查一下,看看有沒有新增加的外地車輛。」「啊,這家人又打麻將了,群眾已經舉報過兩次了,請社區的陳雲華、朱陳敏和輔警張玉濤一起上門進行勸阻。自己家裡人打麻將消遣可以,但一定要關好門,不能聚眾娛樂引起圍觀,以防增加傳染可能性。」在此期間,正東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姚奇峰來社區了解防控疫情的情況,並詢問社區差什麼物資,卜美琴也一一進行匯報。
吳秀玲告訴記者:「卜書記每天都這樣忙。因為要接受你的採訪,不然很多事都是她自己去。有這樣細緻、負責任、關心居民的好書記,我們也願意發揮餘熱,儘自己所能為社區做點事。大年三十以來,我天天都來社區,幫著宣傳防控疫情,有居民沒有口罩,我就從家裡拿了3個送給他。社區工作人員有時都在外面忙,我就在社區辦公室裡幫忙值班,遇到情況就登記下來。」
在卜美琴忙碌的間隙,記者見縫插針地與她聊了起來。「社區裡有一對老夫妻,1月26日從江濱醫院住院治療後回家,屬於在家關愛人群。」卜美琴介紹說:「1月31日11:20左右,我接到老太太的電話,她說她和丈夫兩人都要長期服藥,現在藥吃完了,需要到市第四人民醫院配4種藥;丈夫還有掛腳布、翻身枕等物品落在江濱醫院,需要取回來,請我幫幫忙。我一口答應,下午1:00多到老夫妻家拿了他們的醫保卡、藥品單,然後騎電動車到四院排隊、掛號,配了藥。其中有一種藥只能配3天的量,我說明情況,又找到負責的醫生,特事特辦配了9天的量。然後我騎電動車到江濱醫院,拿了老大爺落下的物品,隨後將藥和物品送到老夫妻家。等我回到社區,已是下午4:00多了。才喝了一口水,老太太打電話說對一種藥有點疑慮,我又到他們家拿上老太太以前吃的藥盒和剛配好的藥,跑到四院諮詢醫生,醫生說老太太以前吃的藥四院沒有,剛配好的藥也可以吃。我又問老太太可以嗎,老太太同意了,於是我又將藥送到了他們家。」
而社區裡另一戶重病家庭,則是希望卜美琴能幫他們買些口罩。「這戶人家妻子患了癌症,需要到外地的專業醫院就診。因為要出遠門,為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他們希望我能幫他們買些口罩。」卜美琴說:「我於是立即聯繫、匯報,送了他們30幅口罩,其中10幅是比較好一些的。這也讓我想到向上級部門反映,送一些口罩給重病、特困等特殊家庭。」
勸阻聚眾娛樂,以防交叉感染,也是卜美琴和社區工作人員這些天常做的事。1月30日下午,卜美琴接到居民微信反映,有7人在虎踞橋聚集摜蛋。卜美琴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和輔警一起,前去勸阻。
春節這些天來,卜美琴天天在社區上班、加班。「父親75歲了,只能讓弟弟、弟媳多照顧些,連年夜飯也是他們做的,我過去一起吃,實在是沒時間燒飯。這些天,我也就是打電話問新年好,互相報平安。」卜美琴說:「我2018年評為江蘇最美基層共產黨員,我就是要紮根基層,為居民服務。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時期,作為黨員,我就是要把好社區防控關,守護好居民。」(全媒體記者 林蘭 通訊員 張小蓓 梅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