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小鹿 (上海 專欄作者)
電影《玫瑰人生》中,有一個超現實的四分多鐘的鏡頭,很震撼人心。
這個鏡頭出現在第1小時46分鐘末至1小時51分鐘初。鏡頭裡的主角叫伊迪斯·琵雅芙,是法國國寶級女歌手,巴黎家喻戶曉的「香頌歌后」。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琵雅芙的情史也算得上豐富。她結過兩次婚,有過多個情人,但生命中最難以忘懷、讓她一輩子都無法緩過神來的,是與著名拳擊手馬塞的戀情。
1947年,琵雅芙在紐約巡迴演唱時結識了馬塞。異國他鄉遇到法國老鄉,自然而然多出一份親切感。
第一次約會,他就問她:「你不唱歌的時候會做什麼?」她答:「打毛衣。」她繼而問他:「你不打拳的時候會做什麼?」他說:「訓練、跑步,還有照顧農場。」
當兩個陌生人彼此都想了解對方更多的生活信息時,一個叫愛情的隱形人就悄無聲息地出現了,雖然它來得有些晚了。
馬塞當時已有妻室,但情字當頭,愛潮洶湧,他由不得自己了,那個有著一雙藍紫色眼睛美如天仙的琵雅芙叫他魂牽夢繞。
而琵雅芙呢,也好不到哪裡去,她一頭栽進情網,愛得天昏地暗,在一封封寫給馬塞的情書中,她盡情釋放出火熱的情,炙熱的愛,完全不管不顧了——
「親愛的,親愛的,我願一生伏在你的腳下伺候你。你是如此卓越而我是如此愛你。」
當時,琵雅芙已貴為歌后,但在心愛的人面前,她願意低到塵埃裡開出花來。
1947年10月的某天,正在紐約巡演的琵雅芙十分思念馬塞。那時,他們的感情已經好得如膠似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她為心愛的馬塞準備了一份神秘禮物,她甚至等不及他搭次日的船來,她期盼他能搭當晚的航班就飛來與她相會。
她在電話裡急切地對馬塞說:「等你搭船來,我早就死了。我好想你,沒法離開你,求求你,今晚就動身。」
掛完電話,琵雅芙躺上床,夢中,她的馬塞如約而至。她欣喜萬分,翻身起床為他拿禮物。
她為他準備的禮物,是一隻裝在紅盒子裡的卡地亞手錶,然而,這隻盒子卻怎麼也找不到了。她瘋狂地拉開一隻又一隻抽屜,「快幫我找手錶!」 她大聲又慌張地吼叫。
此時,身邊每個人都面色凝重,終於,有人忍不住告訴她:「飛機失事了。」
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她衝進房間,房間空無一人。「馬塞!」「馬塞!」「馬塞!」她心碎地嚎啕大哭,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叫溼了觀眾的眼睛。
此時,背景音樂響起——
「倘若有天你我註定分離,倘若你死去,我倆天人永隔,只要你愛我,那都不重要,因為我也會隨你而去,我倆便可長相廝守,在一望無際的藍天,在烏雲密布的蒼穹,我的愛,堅信只要相愛……」
這首令人動容的香頌名叫《愛的禮讚》,是琵雅芙特地為馬塞作詞的。
歌詞中充滿了她對愛的渴求,愛人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空氣,她的水分,她的生命,她的一切一切啊……
她渾身顫抖,在音樂聲中跌跌撞撞地走向舞臺,幕布開啟,烏壓壓的觀眾坐滿一席。
「……有情人皆可成眷屬。」她飽含深情地唱完最後一句話。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已無緣成眷屬。
馬塞逝去後,琵雅芙迅速憔悴了,對他用情至深的她,一輩子都沒有緩過神來,只能寄情於《愛的禮讚》,在歌聲中釋放對馬塞的無盡思念,也因此,這支香頌成了琵雅芙的保留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