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幾年前商場賣什麼,我們就只能買什麼的情形相比,現在的化妝品市場(化妝品指護膚品和彩妝的總稱)可謂是百花齊放,甚至還形成了歐美、國貨、日系、韓系等幾大「門派」。
歐美系和日系呢一向穩定,有著很堅實的群眾基礎;國貨苦心修煉如今有了崛起之勢,逐漸穩住了江湖地位。
再反觀韓妝這邊,這幾年似乎口碑銷量雙雙撲街,獨霸化妝品市場半壁江山的景象不復。
想當年,哪個商場裡沒有一家悅詩風吟,誰高中大學的時候沒買過幾樣菲詩小鋪、愛麗小屋,北美絲芙蘭還專門為韓國品牌設立了一個K beauty專區。
可如今,逛完美日記門店的人數是悅詩風吟的好幾倍,菲詩小鋪天貓店銷量還拼不過隔壁瑪麗黛佳,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思親膚陷入了破產危機...
油管上一個韓國博主拍了一條「那些曾經很火的化妝品店,為何現在沒人光顧了?」的視頻,當她走遍了弘大附近那些熟悉的門店:謎尚、悅詩風吟、菲詩小鋪等,結果卻是...
看到這裡有點唏噓,也忍不住想和和大噶分析分析,這些平價的韓系化妝品,究竟是怎麼從炙手可熱變成門庭冷落的呢?
01創新度下降
很多年前,韓系化妝品憑藉著眾多裡程碑式的類型產品出圈,護膚上有面膜,彩妝上有氣墊、BB霜、素顏霜,這些都讓消費者們驚喜的發現:原來彩妝護膚還能以這樣的方式存在。
這些新奇的類型產品,還引來了其他派系的效仿,連La mer、TF、CPB這些高冷的貴婦,都抵擋不住市場的誘惑,出了氣墊產品。
但現在韓系化妝品很少再出現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了,失去創新度就意味著失去了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02產品雷同度高
中低端的韓系護膚品倒也談不上有多硬傷,但它們走的路線極為相似,都是以混合多種植物提取物為主,我分別從阿菲和阿悅的天貓店截取了它們的產品系列,emmmm...
如果遮住品牌名,你能看出來這分別是什麼品牌的面膜嗎?
雷同度高不僅存在於同級別的品牌之間,更是存在於同一品牌的不同產品之間。
隨機查看了阿悅面膜黃瓜款和竹子款的成分,除了主打的植物提取物換了一下之外,其他的成分一毛一樣!然鵝這個面膜總共有16種口味...不知意義何在。
韓國的化妝品代工廠很成熟,如科瑪、科絲美詩等,很多平價品牌為了節省開發和生產成本,會選擇交給它們代工生產,但這樣往往會產生相似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當這些產品極度相似時,彼此之間的替代性也變得非常強了。
03囿於爆款思維
韓系化妝品堪稱化妝品界的快時尚,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大公司每年會出上百種新品,80%的產品會在9個月後迅速下架,從此不再生產。
很多產品從開發到上市只需要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你會指望它靜下來心來鑽技術和工藝嗎?更別說品牌沉澱了,大多數只是新瓶裝舊酒,以數量去霸佔市場份額罷了。
像某款我們很熟悉的眼霜,現在已經出到第七代了,但你會記得它們前幾代有什麼區別嗎?
韓系護膚品容易被爆款思維綁架,加上很多品牌的研發和更新自主權不在自己手裡,所以會把精力都放在宣傳和營銷上,至於產品好不好用只是其次,你只要買一次,它就掙了。
04國際市場衝擊
現在大家的選擇標準越來越嚴格,不再只聽廣告宣傳,會從成分、工藝、實際效果等多方面去考慮,選擇權已經轉移到了消費者手裡。
護膚品中,同等價位、以成分著稱的日系藥妝和歐美系小眾品牌,快速地填補了韓系平價線護膚在這方面的空白,對比之下,其華而不實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
一些化妝品集合店在韓國開始興起,除了本土品牌之外,國外一些口碑不錯的產品也會在店內售賣,直接影響了本土產品的銷量。
彩妝中,國貨彩妝越來越出色,韓系平價彩妝失去了原有的價格優勢,很多國貨的質感甚至超越了韓系,同時還具有購買更方便、假貨少等優勢。國貨彩妝的思維會更加貼近於國際趨勢,潮流度高、產品的色彩也會更實用,而韓妝很大程度還停留在韓劇審美上,當年誰沒有被一支女主角同款芭比粉支配過呢?
好用的韓系品牌
很多韓系化妝品確實正經歷著一個「小寒冬」,但韓系化妝品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嗎?
那倒不至於,只不過大部分優秀的產品還是集中在LG和愛茉莉兩個集團的一些中高端品牌中:
IOPE
IOPE是愛茉莉集團的中端線品牌,它曾是氣墊的開山鼻祖,但這幾年的重心都在護膚品上,以高效的活性成分為核心,有點像歐美高端品牌的路子。
Amore Pacific
Amore Pacific是愛茉莉集團的旗艦品牌,它的核心市場在北美,目前還沒有在亞太地區正式銷售,雖然比較難買,但還是有很多不錯的產品。
Dr.Belmeur
Dr.Belmeur蓓爾莫是LG集團自主研發的品牌,走的藥妝路線,有一點點理膚泉的感覺。
belif
belif是LG集團旗下另一口碑與銷量雙豐收的品牌,雖然沒有怎麼營銷,但這兩年也慢慢從小眾走進入大眾視線。
在推薦的時候,擔心大家覺得光說貴价的產品完全沒有可比性,所以也搜羅了一些相對平價的產品,看!差不多的價格,韓系護膚還是有很多不錯的產品der,所以那些沒落的品牌還是得找自己的原因呀。
今天整篇文章也並不是在diss舉例的那些品牌,我也願意為它們花錢,但前提是值得,所以才想和大家更客觀地看待它們的現狀,畢竟我當年也買過不少呢!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