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的興起
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民間秘密結社和練拳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
義和團的性質
群眾性的反帝鬥爭組織。
義和團的發展
清政府對義和團由「剿滅」到「招撫」,並承認義和團合法地位。實際目的是利用義和團。1900年夏,義和團已經控制了京津地區。
義和團的口號※
義和團興起的過程中,曾提出」扶清滅洋「。「扶清」反映出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滅洋」反映出了義和團盲目排外的落後性。
二、抗擊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5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在西摩爾的率領下為鎮壓義和團運動而發動侵華戰爭。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廊坊阻擊戰
在北京的戰鬥
天津保衛戰(清軍直隸提督聶士成殉國)
義和團的失敗
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義和團失敗(慈禧下令剿殺,請八國聯軍」助剿「)
八國聯軍的罪行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採取了報復性的屠殺、劫掠,充分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兇惡本質。
義和團運動的影響
沉重的打擊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
三、《辛丑條約》的籤訂
時間及籤訂國※
1901年(庚子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
※《辛丑條約》內容
「錢」: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禁」: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兵」: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紮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館」: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改」: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響
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拓展延伸
1、八國聯軍侵華進程:
2、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