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漂了362天,我只想回家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地青 地球青年圖鑑 來自專輯地球青年

甲板實習生加賀工作的貨船從中國出發,一路經過非洲、歐洲、美洲,在各個港口裝貨卸貨。正常情況下,他本該在今年三月份回國休假。然而,這場新冠疫情卻讓他的休假申請屢遭推遲和拒絕。和他處境類似的還有他的船友們,他們都被長期滯留在海上。

超負荷工作和回國希望的落空讓他們身心俱疲、無可奈何,船上一位得了闌尾炎無法及時就診的60後船員在煎熬中寫下一首名為《海員生活真實寫照》的詩,「盼望公司慈悲懷,千苦萬累苦也甜。夢回故裡合家歡,不知何時待家還。」

以下為加賀的口述。

1

△ 我在船上

這是我在船上的第362天。快一年了,我現在只想回國。

房間外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我看著它,想吐。我躲進被窩,打算睡覺。

去年7月我作為甲板實習生上船的時候,公司告訴我,按照正常情況,我可以在工作第8個月的時候提出休假申請,然後會安排我在第9個月到第10個月之間休假。

今年2月,我向公司負責人提出休假申請。當時國外疫情還沒那麼嚴重,按理來說我3月份就可以休假。

那時候,負責人說,因為疫情原因,安排回國很困難。

△ 海員們在工作

在3、4、5月份我又接著和公司溝通,詢問什麼時候能安排休假。公司說,現在基本上都是船回國了再休假,有些地方港口的船員感染了新冠,回國安排休假比較困難。其實那個時候我能理解公司的說法,畢竟疫情嚴重,我也要為國家考慮。

到今年6月,我已經在船上11個月了,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身體扛不住了。我從原來200斤的肥仔瘦到現在180斤不到了,肚子上都沒肉了,胳膊上肌肉都起來了。

△ 我(左)與同事在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翻合同的時候發現,公司居然把我的合同做錯了,我合同期平白無故多了2個月,從正常8至10個月寫成了10至12個月。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出臺,後於2013年生效的《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海員最多在船上連續工作12個月。《中國船員集體協議》第十一條規定,「船員在船連續工作期限一般不超過 8 個月。因船舶停靠港口或者航行的航線不方便更換船員的,工作期限可適當提前或延後 2 個月。船員在船工作滿 10 個月後未能下船的視為逾期。」

這麼看,我都超過了公約或者協議規定的船員最高服務時間。唉,只怪我自己當時籤合約的時候趕時間,沒發現。

△ 1月24日春節,在非洲賴比瑞亞,船員們在工作。

我大學有一個關係好的朋友,他們船上有一個18個月沒下船的海員,跟公司反映了,公司也只是說,沒有辦法,回不去。

我們船上還有一位60後的輪機員,他在5月下旬抵達法國馬賽之前就身體不舒服,後來去醫院檢查,確診了慢性闌尾炎。跟公司提交了回國申請後,第二天就批准了,畢竟性命攸關。

當時我想和他一起回國,而且老爺子身體也不好,一個人坐飛機又語言不通,我就以陪同護送的理由一起提交了申請。公司的一個領導同意了,還有一個領導就跟我說沒有機票了,還把「五個一」政策航線的新聞發給我。其實我也沒仔細了解這個政策到底是什麼,只覺得,回國又受限了,心情很複雜。

後來公司領導還給我發了一個語音,15秒的語音我聽完第5秒就關了,我想反正也回不去,不聽了。

老爺子到現在也沒回國,不過身體情況正常了。

△ 我在抽菸

日子真是沒有盼頭。一直在船上,我都快沒衣服穿了,外衣爛的爛,破的破,之前在非洲才買的三條內褲都爛了,前段時間連褲子都沒了。

我也不想說話,覺得心累、壓抑。我上船之前一根煙都不碰,那段時間幾乎一天一包。喝酒也挺兇的,光弄錯合同的事情就喝醉兩次,還吐了一次。有天晚上喝醉之後,第二天醒來,我發現吐了一地板。

我在網上看到有新聞報導,日復一日的工作所導致的疲勞和疫情原因遲遲得不到休假的情況正在加劇船員們的身心負擔,還有船員因此自殺的。我真是感同身受啊。真的,看到新聞的那一刻,我也想下去。

其實我能考慮到公司的這些說法,畢竟現在航運業不景氣,疫情一打擊,一些公司都快破產了。說句實話,我們船員拿公司的錢為公司服務,但是有時候也希望公司能儘量考慮一下船員的感受。

2

△ 從肯亞去往愛爾蘭的過程中,在摩洛哥附近,水手抓到的信鴿,跟著我們一起去的愛爾蘭,後來被凍死了。

二月,在從愛爾蘭到比利時的路上,我們被告知,不能再下船了。

到現在,因為疫情原因,我差不多已經有5個月沒有踏過地面了,除了放舷梯到過港口,就沒下過地了。

△ 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

在這之前,我們每經過一個港口,都會在當地停一段時間,在當地轉轉。我一般下了船會去當地的CBD商業區,還會去看歷史遺蹟和海軍基地等等。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樓下我都跑到過。

我還會在當地買一些吃的、生活用品和紀念品。我在土耳其買了一個吊墜一個手串,在俄羅斯還扛走了一節船上墊鋼板用的木頭。

後來不能下地,我往好處想,就當省錢了吧。

△ 我在船上工作

除了靠港時期,平時在航行期間船上都是音信全無。我們4月份才開始裝的海上寬帶通信,不過到現在也沒有通。

沒有信號的時候,我們船員之間會相互溝通。這條船上的船員,60後有4個,70後有幾個,80後和90後居多,他們基本都有家庭。我是裡面最小的,大家看到我心理壓力大,都會安慰、照顧我。

我有一個同事一直都在鼓勵我,讓我堅持。去年12月的時候,他跟我說,再堅持三個月。三個月滿了的時候,他又說,再堅持三個月。然後到現在,他說咱哥兒倆一塊兒再堅持兩個月吧。

船上目前除了12月換班的幾人,剩下的都已經到期了,大家都好想回國。不過大形勢所迫,國外換班基本沒戲,除了和公司籤延期合同好像也沒別的辦法了,而且就算周轉之後回國,也需要40天以上,大家都無可奈何。

在海上幹了這麼長時間,我們身體都開始虛弱了,工作起來也沒有動力了。有的時候大家一起發發牢騷、抱怨抱怨。

△ 船員寫的詩歌

在船上的生活區,有人貼了「我要回家!!!」在門上,旁邊的紙上是得了闌尾炎的輪機員寫的一首《海員生活真實寫照》詩:

「船員苦處誰可憐?春節初一不消閒。

患了肚疼闌尾炎,上岸就診犯了難,

交流不便不通言,又怕瘟疫被傳染。

盼望公司慈悲懷,千苦萬累苦也甜。

夢回故裡合家歡,不知何時待家還。」

還有位同事,29歲了,原本他5月2號該回國結婚的,3月份酒席就已經辦好了。現在因為疫情都已經推遲了。

之前在埃及,船上的機工長和一個得了瘧疾的水手以及水手長要休假了。當時缺人,就新來了一個水手。來之前說好了就幫休假的人臨時救個場,幹兩三個月就該走了,結果到現在也走不了。也回不去了。

我看著這些同事,想著,就和大家再一起熬一段時間吧。

△ 船員在船上的日常工作

唉,我在船上現在超期了,我一個月實習生基本工資,也就250美元,我一個月拿著不到2000人民幣的工資為公司貢獻青春。延期補助是按照基本工資的10%給,差不多就是20美金,一個月為了這20美金,我拼死拼活地這兒幹,有意義嗎?

當時我的心情,就像把眼睛閉上後一樣,一片黑暗。

原來船員的生活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樣有趣和浪漫。

3

△ 我在甲板上

我是徐州人。2016年入坑日本遊戲《艦隊collection》,對大海和船舶產生了興趣,另一方面自己在上大學前都沒出過徐州,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大學報考了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現在叫江蘇航運,讀了航海系航海技術專業。

去年7月5號,我20歲的時候,上的船。它是一艘散貨船,重達6.1萬噸。這是我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實習工作,是我當時大三的雙選會上找的。我準備先上船了解工作環境,再決定以後的發展。

△ 航行中的貨船

△ 船上的健身房

我們船上一共有21個人。船長是去年11月份作為大副來的,他在今年1月份升了船長。現在的大副也是去年12月份,疫情還沒開始的時候來的。其他的人有去年6月從南京來的,還有跟我一樣7月上船的。

船上有兩個餐廳,兩個娛樂室。船員一個人一間臥室。船上還有理貨間、油漆間、廁所、廚房、電纜間、會議室、小健身館等等。

航行期間,我每天早上會去機艙檢查,報告給駕駛臺,每天要例行保養船舶,比如敲鏽、刷漆、加油之類的。除此之外,還會協助機艙的同事進行一些切割,焊接之類的工作。

△ 在江蘇南通裝貨準備出發

△ 在江蘇南通港口

貨船從江蘇南通出發,第一站去的是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就是海參崴。在從中國去俄羅斯的路上,經過了日本海。在那的第一天,我推開房門,居然看到舷外有鯊魚。我當時心想,呵!這麼多鯊魚,最起碼10多隻,它們鯊魚鰭全都露了出來。我當時就愣住了。

△ 送鋼板抵達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布朗斯維爾

我們在俄羅斯裝的鋼板,送到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布朗斯維爾。我聽之前的二副說,這批貨美方要的很急,是給川普造邊境隔離牆用的。

離開得州,我們來到了和它接界的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在那裡拉玉米粉。在紐奧良密西西比河裡呆了五天後,橫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船抵達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梅爾辛。

在土耳其我經歷了一個事故。以前我為了玩cosplay買過一件美國陸軍的服具,還有一些背帶、工具包之類的,帶上船平時穿,被土耳其海關查出來了。五個海關人員把我堵在屋裡。我聽我領導說,土耳其的海關懷疑我是美國情報人員。不過最後解釋清楚了,就是工作用的,沒有其他問題,他們就放我走了。

在梅爾辛卸貨之後,我們去了西非國家象牙海岸、巴西、埃及, 12月又返回了土耳其裝水泥,接著去了非洲賴比瑞亞、肯亞的近海。在幾內亞裝好鋁礬土後,繼續去了愛爾蘭、比利時。

3月17日,在比利時的港口裝好廢鋼,正準備離開時,從新聞裡得到消息,疫情在歐洲快速蔓延,比利時當天「封國」了。

△ 4月,在非洲加納,無法下船的船員,通過小船上的商販購買食物

當時船上也沒有足夠多的防護用品,只有300個N95口罩,到了6月N95也快沒了,才補了一些一次性口罩和6套防護服。

我也怕感染,但又能怎麼辦呢,涼拌。有的時候天氣熱,我工作的時候甚至口罩都不戴,就豁出去了。

基本上每到一個港口城市就會做一次檢疫,會有工作人員上船給我們每個人量體溫。我們還會分給工作人員三箱飲料、三條煙。

雖然船上目前為止沒有人確診,不過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危險。

△ 土耳其經歷大風浪

△ 纜繩快斷了

離開比利時之後,我們去了土耳其的伊斯肯德倫裝水泥,不料海上好幾天起了大風浪。

當時我在值班,聽到霹靂啪啦的聲音,船頭和船尾的五根纜繩都經受不住,啪的一下直接斷了,幸好中間還有幾根連著的纜繩,這些纜繩是用來將船固定在岸邊的,差不多有60到70毫米粗。

在賴比瑞亞裝鐵礦石時,還遇上了賴比瑞亞軍隊。

那天下班,在梯口,我看到有5個人,帶著槍,穿著賴比瑞亞陸軍的制服上來了。我很好奇為什麼軍隊的人會來。他們說要和船長談,索要1000噸柴油。

後來他們和船長、大副談得還挺圓滿的,第二天就把油拿走了。走的時候,還順路把我的一雙很厚的帶鐵頭的、防腐蝕的工作鞋拿走了,導致我後來工作只能穿橡膠雨靴。

△ 喀麥隆杜阿拉港口

△ 大家動員裝的倒刺網

我們從賴比瑞亞拉了鐵礦石後,去了法國的馬賽、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和阿爾梅裡亞,一直開到現在,在喀麥隆的杜阿拉卸貨後,到了加彭。

在去往喀麥隆路上,經過奈及利亞的海盜區,我和同事全動員從箱子裡取出來,裝上防海盜的倒刺網。

當時我就想,要是真的遇到海盜,就只能自認倒黴了。我都讓朋友給我發了一份戰俘營裡的生存手冊,準備好好學習了。我還想,我就不應該嫌行李箱重,得把我的防彈背心外加兩塊北約的四級防彈板帶到船上的。

幸運的是,那幾天海況不太好,我們也沒有遇到海盜。

4

我差不多已經一年半沒有回家了。從大三下學期考完水手證之後,我先去了上海,又去天津的女朋友家住了一段時間,然後到武漢參加專門的實習生培訓。

去年7月3號中午,我接到電話,要求我兩天後必須到南通準備上船。當時上船很急,家人也沒時間送我。航行後,我很少和他們交流,遇到大風大浪也沒有告訴他們,不想讓家人擔心。

每次靠港有信號,我都會和女朋友聊聊QQ、打打電話。我跟她在微博上認識的,她是一個畫師群裡最漂亮的姑娘,被我「拐走」了,一幫男生等著回國「砍我」呢。我認識的一些船員朋友的對象會因為職業關係想和他們分手,但是我女朋友特別理解、支持我,她說會等我。這一路我很想她,她算是我的一種精神依靠吧。

△ 在船上玩遊戲

無聊的時候,我靠看電視、打遊戲打發時間。剛出發的時候,我拷了6部電視劇在手機和硬碟裡,現在基本上都看完了。

在船上,我平時吃飯幾乎都是自己端著飯回屋吃去,不太跟其他船員一起吃飯,因為我這人比較汗腳,怕燻著別人。

6月25日端午節,我早上6點多起床,去放引水梯然後靠泊,工作了一天。船上沒什麼過節的氛圍,可能其他船員也會記得那天是端午節吧,但是想到又能怎樣呢。船上也沒有粽子。我平時喜歡吃甜口的蜜棗江米,不過我不懷念粽子,給我一隻脆皮烤鴨再來二斤豬頭肉,我會更開心的。

那天正好也是國際海員日。我都沒覺得是我的節日,因為一心只想回家。我想對那些對海員生活充滿了嚮往的人說,老老實實在岸上蹲著,要跑就跑東南亞,航次短、洗艙方便、卸貨慢,比較輕鬆。別來遠洋。

5

6月1號那天,靠港期間,我躺在床上刷手機,看到微博有人說6月有什麼願望。當時我的內心想法就是,我想回國,我好想回國,我只想回國。然後我馬上就轉了那條微博,想著,也許能成真呢。

沒想到11天後,我從二副那裡得知,我們去加彭裝完錳礦就運送回國了。居然真的要回國了!那條轉發真是玄學啊,我感覺生活一下子有了盼頭。

回國之後船會先到廣西欽州,再去天津。其實我想著如果先去天津的話,就可以直接去見丈母娘了……不過先到欽州也沒事,反正在欽州卸1萬噸的貨,不到一天,就可以去天津了。

我現在最想要的生活,還是回國當社畜。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現在估計已經是一個坐在辦公室裡的九九六上班族了。

其實我這個專業,一個班原本有三十多個人,後來分成甲類班乙類班,我們甲類班是十四個人,實際上在海上工作的也就三四個人。我的同學後來有去當健身教練的,有去做商務的,還有的去考教師資格證的。

等回國了,我想做文員、商務、外貿、客服之類的工作,就在辦公室裡待著。

△ 海上壯麗的落日

不過我不後悔當時上船的決定。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還會來的。作為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年輕人,我確實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門口的火車道、直布羅陀的壯麗落日、密西西比河的浩瀚星空......

再過3天,我就在船上呆滿一年了,終於踏上回國的路途,還有最後10800海裡,要航行一個月以上,我再慢慢熬著吧。

文中加賀為化名,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作者 | 孫佳怡

原標題:《在海上漂了362天,我只想回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海上漂了362天,我只想回家_世界_澎湃新聞-The Paper
    1△ 我在船上這是我在船上的第362天。快一年了,我現在只想回國。房間外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我看著它,想吐。我躲進被窩,打算睡覺。不過大形勢所迫,國外換班基本沒戲,除了和公司籤延期合同好像也沒別的辦法了,而且就算周轉之後回國,也需要40天以上,大家都無可奈何。在海上幹了這麼長時間,我們身體都開始虛弱了,工作起來也沒有動力了。有的時候大家一起發發牢騷、抱怨抱怨。△ 船員寫的詩歌在船上的生活區,有人貼了「我要回家!!!」
  • 海上漂133天,以喝鳥血為生,外國救援船見他是亞洲面孔斷然離去
    魯濱遜的故事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也曾有一位「中國版魯濱遜」,因為意外在海上漂流了133天,整個過程只能靠著喝鳥血來維持生命,雖說在中途也曾遇到過路過的外國商船,但是,最終,他們都 因他的東方面孔被拒絕搭救。這個小夥子名叫潘濂,是海南人,在整個的「冒險史」上,他是一個不可不說的人。
  • 他在海上漂了133天,餓到喝鳥血,路過商船見是中國人,斷然離去
    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魯濱遜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在一座荒島上生活了28年,這放在現實中簡直就是一個不敢想像的故事,但真要說來,一個人在海上漂流的事跡,在現實中其實還真不算少。
  • 此人在海上漂流133天,被英國國王授予勳章
    就這樣漂啊漂,潘濂不知道自己飄到了哪裡,周圍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好在2個小時後,之前貨船上的救生筏漂了過來,於是他便拼命向救生筏遊去,除此之外,他換在上面發現了一些淡水和乾糧,潘濂瞬間燃起信心,但是在大海上生存並不是那麼簡單。
  • 「海上漂來的部落」變遷 映照歸僑安居路
    中新社廣西北海8月21日電 題:「海上漂來的部落」變遷 映照歸僑安居路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在這裡生活感覺怎樣?」當記者拋出這一問題,家住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的幾位越南歸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在這片陸地面積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1.8萬人,其中歸僑僑眷佔95%,亦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海上漂來的部落」。圖為7月23日,遊客在廣西北海僑港風情街遊覽。
  • 現代真實版的「魯濱遜漂流記」:海上漂泊438天,九死一生
    01因海難漂流的漁夫夜裡,在海邊,如果是一個人,面對渺渺的海,是會害怕的,更何況如果一個人漂在海上。一個是華裔潘濂,他在二戰時期乘坐「貝洛蒙」號,被德軍擊沉後,獨自在海上漂流了133天;另外一個人比潘濂漂流的時間還長,他在海上漂流了438天,一年多!此人叫JoséSalvador Alvarenga,是出生於薩爾瓦多的一位漁民。2002年,Salvador從薩爾瓦多來到墨西哥,替一位私人老闆出海打漁。Salvador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水手、漁夫。
  • 難以靠岸的郵輪:疫情下203名中國船員海上漂泊百天
    這是7月26日下午,天氣晴熱,飛機上的203名乘客,在落地的那一刻,幾乎都長舒了一口氣——因為疫情,他們在海上漂泊長達130餘天,這些來自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多艘郵輪的中國船員,歷經百般波折,終於回家。這203人,大多都是年輕人,他們從中國的不同角落,零零散散灑落到廣闊海洋上一粒一粒的郵輪中,又因為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被匯聚到同一艘船上,經過漫長等待,一起回家。
  • 疫情之下 12名中國船員在海上漂流的358天
    與有著10年海上經歷的田端濤和陳昆傑不同,這三位屬於「半新不舊」的船員,只有一兩次出海經驗。358天裡,船上沒有網絡信號。這對出生於2000年的婁博宇來說,是一種新時代的酷刑。他從十二三歲就接觸網絡,是用網線抻著成長起來的一代。在最終踏上岸的時刻,他「有種刑滿釋放的感覺」。
  • 良辰美景夜未央,「漂」在海上敘衷腸
    良辰美景夜未央,「漂」在海上敘衷腸BY小企9999和平碼頭,老市區西南角,與鼓浪嶼只隔著咫尺鷺江,夜晚島上燈火一亮,觸手可及。蘆筍炒得非常好,這盤我最喜歡,頻頻下筷竹蓀排骨燉蚌湯,不像有些餐廳出品湯味不濃。這即位的湯品做得特別有誠意,湯味清甜可口,湯料中的竹蓀,小象拔,肉骨吃起來居然樣樣可口,估計還是分批次投料的精心之作。「紅菇大腸飯」菜單上這個有意思的名稱極大勾起我們的好奇。
  • 漂流的熊本熊走紅網絡:大熊已回家二熊越漂越遠
    漂流的熊本熊走紅網絡:大熊已回家二熊越漂越遠 2020-08-23 09:13:03  來源:燃新聞   【#漂流的熊本熊還有一隻沒回家#:「二熊」已漂到忠縣 請下遊朋友幫忙尋找
  • 海上漂流世界紀錄,艱難求生133天!這個中國人成為了美國的英雄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海上頑強求生的人,而且這個人還是個中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潘濂,他創下了海上漂流世界紀錄,孤身一人在大海上艱難求生133天!而之所以會在海上漂流是因為當時他乘坐的船出了事故,當時船很快就沉沒了,並且船上的人也基本都被大海淹沒,只有他僥倖漂到了船隻攜帶的救生筏附近,並且靠著這個救生筏堅持了下去。
  • 太平洋島民海上漂流32天,4人靠雨水活命,懷中孩子無奈去世
    意外發生後,他們一直在海上漂流了32天,靠吃漂浮在海上的椰子和收集雨水為生。倖存者多米尼克·斯塔利(Dominic Stally)說,他們出海的小船用的是舷外發動機,中途船翻了之後,有些人因為溺水被淹死。其餘的人雖然想辦法把船撐了過來,還舀幹船裡的水,但是不得不一直在海裡漂流。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家?穿上「防熱衣」打了個「水漂」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回到地球,就是在太空中打了「水漂」後回來的。,再次開始下落,然後以類似神舟飛船的返回過程返回地球,後面的「回家」方式就輕車熟路了。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打水漂」的形式回家呢?返回器從月球歸來的速度是高達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7.9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多的差距,太空飛行器如果以過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劇烈高溫將帶來極大風險,因此必須解決「減速」問題。
  • 美國加州: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
    近日,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美國加州,Connor Bugbee和指導員Matt Cook在海上上電動水上衝浪板efoil課程,民眾學習電動水上衝浪板,好似輕功水上漂!
  • 不讓靠岸 疫情下那些無奈的「海上漂流」
    據CNN新聞3月16日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截至目前,還有數艘郵輪被迫漂在海上或困在港口,有的郵輪上已出現確診病例。但無一例外地,每艘郵輪都面臨著如何靠岸、如何安排乘客下船,以及安排乘客回家等多個步驟的挑戰。
  • 最孤獨倖存者:一人在海上漂流了438天,獲救時卻被質疑吃了同伴
    出於人道主義,以及為了增加海難遇難者的生還機率,聯合國在1979年通過了《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規定沿海各國都應該設有救援中心,在各國海域發生海難時,必須給予救助,所以只要海難倖存者找到陸地,就有希望活下來。
  • 我的「村漂」生活:住在常明家,喜讀「小人書」
    上回說到我「漂」到了村武裝部,有幸與基幹民兵們跟我二叔學會了《美麗的西沙群島》這首歌。那個階段,大家一湊到一塊兒便唱起來,沒事的時候也哼唱著,煞是開心。因為民兵要加強訓練,經常執行特殊任務,我不得不「漂」出來。好不容易「漂」到了郭常明家。他家離我家並不近,但因為他老家與我家曾是近鄰,兩家知根知底,相處得很融洽。
  • 美國幾十億打了水漂,中國專家說出了實情
    航母作為海上最大的利器,是海軍實力的象徵,不管哪個國家都想要擁有它,但礙於技術以及經濟等問題,至今真正擁有航母的國家也沒幾個。當然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作為一個擁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是在航母研發領域中最有發言權的。
  • 美國第一夫人「現在只想回家」
    據知情人士透露,梅拉尼婭「現在只想回家」,當被問及梅拉尼婭對川普可能宣布2024年再次參加競選的傳聞有何看法時,這位知情人士稱,「那可能不會順利進行」。梅拉尼婭做了哪些準備?梅拉尼婭·川普「現在只想回家」。/CNN報導截圖據兩名知情人士消息,在各州公布初選結果後,梅拉尼婭曾讓凱利私下詢問她在白宮西翼的熟人以及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了解他們是否有將納稅人的錢分配給前第一夫人。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年輕人,我滬漂23年年薪千萬,40歲才敢結婚
    我琢磨怎麼網友就真的都喜歡思想綁架別人?人家走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得被你們罵,合著一定要在沒有資源的家鄉掙扎才是良民?回頭問一句你給自己家鄉做了什麼貢獻,回答只有「你又做了什麼」這樣無意義的反問句。我認識不少朋友都是去外面學習了技術知識回來自己開店創業的,倒是你們直接依據別人的現狀就打死斷定他不回家鄉?不覺得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