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社會無線信號的好壞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心情,間接也影響了家庭的和睦。
大家都飽受過無線信號不好帶來的困擾,對無線路由器是各種折騰,折騰出各種花樣來,企圖增強無線信號。
有的人給路由器的天線戴個易拉罐的圍脖。
這波騷操作確實有一點效果,使得「用易拉罐增強WiFi信號」的帖子在網上瘋傳,人人都想做手工活給路由器的天線織圍脖。結果是誰試誰知道,易拉罐並不能讓無線路由器的功率加大,僅僅只是讓360度無線信號集中在180度範圍內,僅僅只是讓無線信號往凹面集中,稍微的增強了一些凹面的強度,但犧牲的卻是更大的,導致易拉罐圍脖的後方信號很差。
有人在路由器的天線上捆綁上電池
可以綁上不同口味的電池,據說品牌的電池效果更佳,有的也說電池一正一反放效果更好。路由器的天線捆綁上電池可以增強信號,很魔幻的就在網上流傳開來了,並且衍生出各種搞笑的段子。實際上電池本身並沒有對無線信號產生影響,只是信號發出後被電池的表面金屬反射導致在某些方向上信號略微的增強,和給天線織易拉罐圍脖的原理是一樣的,增強不明顯,弊端很大而且還影響美觀。
有人將路由器天線擺出了各種花樣、各種姿勢
比如一根天線橫向擺放、一根天線豎直擺放,或者45度夾角交叉擺放。根據電磁波的波粒二象性,只能說明某個方向上發射回來的信號導致有小部分區域信號更強一些,但這種是概率性的,信號增強也是微乎其微。
這些折騰來折騰去的方法並不能明顯的提升無線信號的強度,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實際操作後就發現又瞎折騰了,還影響美觀。
無線信號的瓶頸和影響因素
國家規定無線路由器的最大發射功率為20dBm(即100mW),超過20dBm就是不合格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路由器天線的增益一般在3dBi~5dBi,一些主打穿牆能力的產品則採用了6dBi、7dBi增益的天線,但信號增強的也不是很明顯。
舉個例子:
路由器的發射功率為100mW(20dBm),天線的增益為5dBi,信號在完全空曠的區域內傳輸200米:
發射總能量=發射功率(dBm)+天線增益(dBi)=20dBm+5dBi=25dBm
2.4G空間損耗=20lg2400+20lg0.2+32.4=86dBm
RSS=20dBm+5dBi-86dBm=-61dBm
5G空間損耗=20lg5150+20lg0.2+32.4=93dBm
RSS=20dBm+5dBi-93dBm=-68dBm
結果很明顯,一臺無線路由器在完全空曠的區域中覆蓋200米沒有任何問題,通常我們認為-70dBm以內為理想的信號強度,超過這個範圍WiFi的傳輸質量會不太理想。在室內複雜的環境下,無線信號會受到各種障礙物導致信號出現明顯的衰減,實際情況下能傳20~30米就已經很不錯了。
路由的天線使用的是全向天線,顧名思義就是360°無死角收發信號,這就表示信號會向上或向下發射,會產生不小的浪費,削弱水平方向信號強度的同時也傳不遠。這時有人就會說了,為什麼不採用定向天線,確實定向在某些方向確實很強但覆蓋範圍不廣,價格也貴。
天線的增益也並不是越大就越好。在發射功率相同的情況下,3dBi增益天線發送的無線信號形狀類似「()」,非常像一個半圓形。而5dBi的天線,發射信號類似「<>」,更像一個拍扁後的橢圓形。相對而言3dBi比7dBi的增益天線更能保持室內在各個角落無線信號都能雨露均沾。
怎樣才能保持家裡的無線信號有更廣的覆蓋範圍和更好的信號質量?
首先路由器一定要放在家裡空曠四周沒有障礙無遮擋的地方,一般是客廳。無線信號是呈現圓形360度向外輻射,如果是放在角落,絕大多數的信號都被阻擋或削弱了。
其次無線路由器要遠離藍牙、電話、RFID、微波爐等,還有工作在2.4G頻段的無線滑鼠、耳機等設備,這些都會對無線信號造成極大的幹擾。
中、大戶型的房子不要試圖用一個無線路由器解決所有的WiFi連網問題,即使買天線數再多,再能穿牆的路由器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即使路由器折騰出各種花樣來,也同樣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
因為標準擺在那了,路由器產商不能能生產出超出標準的東西,信號不好,一個路由器不夠,就用2個,2個不夠就用3個,以此類推,有條件的可以採用AC+AP的方式。
至於路由器的天線怎麼擺,理論上是天線與地面垂直更好會更好,但差別並不會特別明顯,隨意、隨緣就好,只要天線不緊緊擁抱在一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