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蝙蝠在深圳很常見,遇到該咋辦?

2021-01-10 SZNEWS

原標題:這些蝙蝠在深圳很常見,遇到該咋辦?

「我們最近接到市民的電話諮詢,說看到有蝙蝠死了,掉在路邊,擔心會不會傳播病毒?」2月4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和野生動物專家在接受晶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犬蝠、中菊頭蝠、菲菊頭蝠等9類蝙蝠在深圳比較常見,市民應理性看待蝙蝠,不必對此感到恐慌,正確的做法是避免和蝙蝠直接接觸,切不可隨意捕殺蝙蝠。

▲在深圳拍攝到的犬蝠李成/攝

路上見到死去的蝙蝠?別怕,這樣做就可以

「最近,我們接到兩次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在深圳市區發現死掉的蝙蝠,一次是在羅湖,另一次是在紅樹林公園。街道和疾控部門都及時趕到現場,進行了無公害處理和現場消毒。」

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晶報記者,蝙蝠也有正常的生老病死,所以市民遇到死去的蝙蝠不用害怕,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直接接觸,及時通知疾控等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和消毒。如果發現野生動物異常或死亡情況的,請及時與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聯繫。

9類蝙蝠深圳比較常見,市民應理性對待

該負責人告訴晶報記者,根據該處在2013-2016年做的一項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顯示,深圳生存著不少種類的野生蝙蝠,常見的主要有9類,這包括:犬蝠、中菊頭蝠、菲菊頭蝠、果樹蹄蝠、中華鼠耳蝠、郝氏鼠耳蝠、扁顱蝠、大蹄蝠、中華菊頭蝠。

蝙蝠的習性是在夜間活動,一般不會主動接觸和攻擊人類。深圳市民應理性看待蝙蝠的存在,遇到蝙蝠不必恐慌,儘量避免接觸即可,切不可捕殺、販賣蝙蝠等野生動物,因為這種行為不僅違反法律,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犯罪。

2月3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也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提醒廣大市民,防範野生動物疫病應該:

1、拒食野生動物,樹立文明飲食觀。

2、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及其排洩物。

3、對發現野生動物異常或死亡情況的,市民可撥打電話0755-23737770,向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報告。

4、發現違法經營交易野生動物的,可通過12315熱線/平臺,或者深圳市森林公安機關0755-83299110舉報。

「在仙湖植物園拍到了蝙蝠群」

在許多熱愛自然知識、戶外運動、攝影的深圳市民眼中,蝙蝠並不可怕。

研究昆蟲生態的嚴瑩曾拍攝了倒掛在七娘山廢棄老屋裡的小蹄蝠——「小蹄蝠白天把翅膀摺疊起來,在黑暗、隱蔽的地方頭朝下睡覺,傍晚或者夜裡飛出來尋找食物。」

▲嚴瑩在七娘山拍攝的小蹄蝠(見2013年10月14日晶報獨唱團「南尋深圳」)

在深圳的梧桐山,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負責人李成拍攝到了大馬蹄蝠在夜空中飛翔的場景。

「我是在梧桐山附近仙湖植物園拍到的大馬蹄蝠。每到傍晚,仙湖植物園進出園區的那條路上,都有數量比較多的大馬蹄蝠在那飛。當時有幾棵樹在開花,我拍了好幾張終於抓拍到一張清晰的。」2月4日,李成在回憶當年拍攝經歷時說,當時蝙蝠群距離他最近的有2-3米,最遠的有10多米。

▲李成拍攝到大馬蹄蝠在夜空中飛翔(見11月4日晶報獨唱團「南尋深圳」)

避免進入廢棄老宅、山洞等蝙蝠棲息地

李成告訴晶報記者,蝙蝠屬於比較常見的野生動物。在哺乳動物裡,它的種類數量,僅次於種類最多的老鼠,排第二,可以說是在自然界中一個相當成功的物種。「這意味著,蝙蝠適應了各種生態位,廣泛地分布在我們身邊,無論是森林、郊野,還是城市公園、建築中,都有蝙蝠的棲息地。」

「深圳地區我見過的蝙蝠就有十來種,比如許多公園裡的蒲葵樹上,就會棲息著犬蝠,它主要吃水果和花蜜。還有小蹄蝠、大蹄蝠、菊頭蝠等。」李成特別提醒市民,蝙蝠尤其愛出沒在廢舊的老宅、山洞、廢棄礦洞、天然溶洞等地方,最好儘量避免進入這些地方。

▲李成在深圳拍攝到的蝙蝠

和蝙蝠和平共處,並不難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月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對此,李成認為沒必要過於恐慌:「蝙蝠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是生態系統一部分,雖然它身上攜帶病毒,但人類只要不接觸、不吃它,蝙蝠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如果市民無意中和蝙蝠發生了近距離接觸,該怎麼辦?李成說,蝙蝠本身的習性就是晚上出沒,和人類保持著距離。人類只要也和它保持距離,就不用擔心。如遇到蝙蝠飛到家裡來,或看到蝙蝠受傷、死掉,要注意避免接觸,儘量遠離。

李成認為,人們完全不必去撲殺蝙蝠。「蝙蝠的習性隱秘,我們沒法、也沒有必要主動去捕殺蝙蝠。長期以來,蝙蝠和人類已經形成了平衡的關係,如果我們去捕殺它,甚至食用它,破壞它的棲息地,就會打破這種平衡。我們要做的是和野生動物保持一定距離,不去吃野味,不要捕殺野生動物。」

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同樣認為:「疫情的發生,也在提醒人類要和自然和諧相處,不要隨意捕殺、販賣和食用野生動物。」

【新聞連結】

前車之鑑:撲殺蝙蝠阻止病毒傳播?適得其反!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是不是蝙蝠,這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但網絡公開資料顯示,大規模捕殺蝙蝠不會對阻止病毒傳播起到有效作用。

以南美洲為例。自1970年代以來,當地人為了防止狂犬病爆發,一直在大規模地毒殺吸血蝙蝠。但最近根據一份對秘魯20個蝙蝠棲息地為期3年的調查表明,事情非但沒好轉,還變得更糟了——在食物資源豐富,又缺少競爭的情況下,蝙蝠的數量會很快反彈。而且,人類的捕殺把蝙蝠在各塊棲息地之間趕來趕去,反而加速了狂犬病毒在蝙蝠群中的傳播。事實上,在數量反彈之後的蝙蝠群中,攜帶狂犬病毒的比例反而更高了。

另外,蝙蝠的種類幾乎佔哺乳動物品種總數的1/4之多,它們對於保持地球生物多樣性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譬如,吃昆蟲的蝙蝠直接為我們消滅掉數以億計的害蟲。

以聶帕病毒的首次爆發為例。1998年,東南亞地區森林的退化與當年的乾旱,對於蝙蝠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食果蝠就飛到在熱帶雨林中新開闢出來的一個果園覓食。附近的豬吃了蝙蝠剩下的東西,就把病毒傳給了人。

研究顯示,傳染病的出現需要各種因素的因緣巧合,攜帶病毒的動物只是眾多因素之一。在疾病從蝙蝠傳給人的過程中,其實人的因素扮演了主要角色——森林退化,氣候變暖,城鎮規模擴大,從而導致蝙蝠的棲息環境惡化,都對病毒的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晶報 供稿)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婷]

相關焦點

  • 答案揭曉|在家中遇到蝙蝠,該如何處理呢?謝謝親們的參與
    答案揭曉|在家中遇到蝙蝠,該如何處理呢?在家中遇到蝙蝠,該如何處理呢?感謝親們在《「蝙蝠、貉、生態城市」專題科普講座》留言區獻計獻策,幽默的、專業的、勇敢的、理智的、淡定的……每一個你都很棒!科學理性地對待蝙蝠等野生動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深圳居民家中飛進蝙蝠!不要慌,聽專家怎麼說_手機網易網
    更具體地說,是與在蝙蝠亞種菊頭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有關。很多人都憂心忡忡這種特殊時期要是遇到蝙蝠怎麼辦?深圳南山王小姐最近家中就來了一隻不速之客蝙蝠盯上「貢品」 闖進家中偷食2月13日22時,家住深圳市南山區海境界家園一期的市民王小姐(化名)發現家中來了一隻不速之客——一隻蝙蝠正趴在她家陽臺的地上。當天晚上,王女士一家人正在客廳裡,突然一隻蝙蝠飛了進來,繞了一圈才飛出去,王女士看到後馬上關上了陽臺門。
  • 半夜狗叫、朋友借錢、同乘惹禍……遇上這些麻煩事咋辦?
    半夜狗叫、朋友借錢、同乘惹禍……遇上這些麻煩事咋辦? 解讀民法典鄰居家狗吵得我睡不著覺,咋辦
  • 深圳女子家裡突然飛進蝙蝠,專家:不要慌
    2月13日22時,家住深圳市南山區海境界家園一期的市民王小姐(化名)發現家中來了一隻不速之客——一隻蝙蝠正趴在她家陽臺的地上。深圳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建議,市民家中飛入蝙蝠,可製造大噪音或噴灑刺激性氣體趕走蝙蝠,必要時也可聯繫保護中心專業人員。
  • 你若遇到你會咋辦?看他是怎麼做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通訊員 陳衛歷老人害怕不敢過馬路,你若遇到此情此景該咋辦?正在運營的公交車長遇到後又該咋辦?
  • 蝙蝠竟在家中築巢?住戶:晚上還會飛到身上,毛茸茸的
    每到夏天,蚊子讓人厭煩不僅晚上擾人清夢被咬了更是癢得難受最近,家住上海松江的盛先生家裡蚊子少了很多「晚上連電蚊香都不用點了」這本該是件高興的事>當時工作人員穿了一身防護服把蝙蝠弄掉松江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來到小區巡視後做出了判斷這些蝙蝠就住在盛先生家廚房間管道內而且去年冬天前就來築窩了這
  • 柳葉刀談新冠病毒:蝙蝠冬眠,誰是中間宿主?
    該論文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山東醫學科學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雪梨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樣本採自9人,1人住海鮮市場附近酒店論文從9名住院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和培養分離物樣品進行了測序。
  • 家裡突然飛進一隻蝙蝠!女子嚇壞……
    13日深夜,家住深圳南山某小區的王小姐(化名)就被這隻「不速之客」嚇到了。談起這些蝙蝠王小姐回想起家裡之前發生的一些事前一段時間她起床發現家中神臺上有蘋果被咬「一開始還以為是小鳥吃的,沒在意,現在看來是蝙蝠吃的。」
  • MG 動畫丨復工單位遇到突發疫情該怎麼辦?
    MG 動畫丨復工單位遇到突發疫情該怎麼辦?集中辦公後如果單位員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健康異常情況,或者員工主動申報有上述健康狀況時,該咋辦?複製連結,查看完整視頻:https://www.jlntv.cn/?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來源標題: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些問題需要解答蝙蝠體內病毒直接感染人,還是穿山甲作為中間宿主參與了新冠病毒的重組和轉移?這些疑問亟須解答。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外科研機構發現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存在直接感染人類的可能。
  • 蝙蝠吸血有「講究」 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我們在十幾個蝙蝠代表物種中,對這9個苦味受體基因進行部分序列測定,發現41%的吸血蝙蝠苦味受體基因是假基因,而非吸血蝙蝠的假基因比例只有4%。因此,相比於其它蝙蝠,吸血蝙蝠的苦味功能嚴重退化。這個工作於2014年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由於當時沒有吸血蝙蝠的基因組數據,該團隊無法獲得苦味基因的全長序列。
  • 蝙蝠吸血有「講究」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我們在十幾個蝙蝠代表物種中,對這9個苦味受體基因進行部分序列測定,發現41%的吸血蝙蝠苦味受體基因是假基因,而非吸血蝙蝠的假基因比例只有4%。因此,相比於其它蝙蝠,吸血蝙蝠的苦味功能嚴重退化。這個工作於2014年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由於當時沒有吸血蝙蝠的基因組數據,該團隊無法獲得苦味基因的全長序列。
  • 女子家裡突然飛進蝙蝠!它還咬了一口家中的……
    13日深夜家住深圳南山某小區的王小姐(化名)就被這隻「不速之客」嚇到了↓↓↓眼前這位「不速之客」——蝙蝠它就趴在王小姐家陽臺地板上談起這些蝙蝠王小姐回想起家裡之前發生的一些事前一段時間她起床發現家中神臺上有蘋果被咬「一開始還以為是小鳥吃的,沒在意,
  • 2021破太歲是什麼意思 破太歲該咋辦 會有什麼影響
    進入2021辛丑牛年,屬龍人正值破太對的年份,2021年犯破,顧名思義犯破,所以在2021年屬龍人凡事也是要諸多小心,避免運勢往不好的方向發展,那麼屬羊人破太歲會有什麼影響,該咋辦呢?下面就由犯太歲為大家揭曉下吧!
  • 遇到停不下來的「抖腿狂魔」咋辦?教你一招制勝
    焦慮症的常見症狀之一就是抖腿。而對於常人來說,頻繁地抖腿往往發生在你壓力較大卻沒有意識到的時候。為什麼這種現象在那些經歷焦慮的人群中更為常見?我們又該如何阻止這種動作的發生呢?心理諮詢師道恩·鄧普頓(Dawn Templeton)說,腿部抖動是由「體內多餘的應激激素,即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的積累」引起的。
  • 還沒辭職,老闆就找人來替代我,該咋辦
    這份工作辭不辭,該如何選擇。無意中透露離職想法「自從上次說了我想辭職,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心裡很不是滋味。」4日上午, 記者聯繫上吳俊,今年28歲,身高約1米7,穿著灰色衛衣牛仔褲,工作牌顯示他在渝北上丁企業公園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做後臺開發,「原本這段時間工作就很忙,這幾天又被辭職的事搞的整天人心惶惶,根本沒心思工作。」
  • 開車的時候,發現地面標線和指示牌不一樣咋辦?到底該聽誰的?
    開車的時候,發現地面標線和指示牌不一樣咋辦?到底該聽誰的?為了應對交通形勢改變帶來的壓力,國家相關部分出臺了很多新的交規,其中就包括對於事故的認定標準、新的管理規定、地面標線、指示牌等等,由於新規出現的比較頻繁同時又缺乏有效的宣傳,因此很多時候車主們都是「中招」之後才知道有了這麼一條規定,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個關於地面標線和空中指示牌的知識,如果兩者內容不一致,那麼到底該聽誰的呢?我們來聽聽交警怎麼說。
  • 在黑暗中飛行卻撞不到牆的蝙蝠
    蝙蝠常在深夜時分出現在牛棚裡,牛棚裡漆黑的環境下,蝙蝠卻可以避開所有的柱子、房梁和酣睡的牲畜。事實上,蝙蝠並沒有特別的夜間視覺,在黑夜裡,如果只憑雙眼辨別環境的話,蝙蝠會和人一樣到處亂撞。蝙蝠有一種在黑暗中認路的方法,它們靠聽來辨別周圍的環境。
  • 港大團隊構建全球首個蝙蝠腸道類器官,證實新冠能夠感染腸道
    然而研究蝙蝠冠狀病毒目前遇到了一個局限:缺少可用於研究蝙蝠病毒的實驗室模型。最新研究顯示,港大團隊已經構建了全球首個蝙蝠腸道類器官,填補了這一空白。研究發現,這些蝙蝠腸道類器官對SARS-CoV-2完全易感,並能維持強大的病毒複製能力。
  • 黑蝙蝠
    黑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