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錢老闆 影探
驚喜。
這是我看完《拆彈專家2》的最大感受。
相比於第一部,這部時隔三年的續作真正做到了既有繼承又有超越。
繼承的是拆彈相關題材。
演技、專業度、精彩度、緊張感依舊在線。
超越的則是更大的格局。
更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更震撼的爆炸戲和動作戲......
電影於今日正式上映,我先提前預定它為——
2020賀歲院線的票房冠軍。
《拆彈專家2》
2020.12.24.中國大陸
先給沒看過第一部的老鐵們吃顆定心丸:
雖然還是劉德華飾演主角,但第二部是全新的人物,也是全新的故事。
沒看過第一部,不會影響第二部的觀看。
這次,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名叫潘乘風,曾經是一名拆彈專家,是一名英雄。
用電影中昔日戰友董卓文(劉青雲 飾)的話來說:
"為了救人,他連命都可以不要。"
在一次行動中,潘乘風慘遭意外,因公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但他仍然沒有放棄,還是每天刻苦訓練,努力恢復。
各項體能指標也都超過了警隊標準。
然而,他的職業生涯還是受到了嚴重打擊。
這之後,在一次死傷慘重的爆炸案現場,潘乘風被發現昏迷在現場。
根據掌握到的線索,警方把他列為了爆炸案的嫌犯。
並懷疑他和最近活動頻繁的恐怖分子有所關聯。
更慘的是,他竟然還失憶了......
劇情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這不是一部能夠劇透太多的電影。
總地來說,《拆彈專家2》之所以讓我感覺到驚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咱們一個個來說。
>>>>燃炸的場面
既然是拆彈題材動作大片,當然會涉及到各種爆炸場面。
這也是電影的主要賣點和看點之一。
第一部裡,炸紅磡海底隧道的火爆場面就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第二部直接全面升級。
其一,更多中國香港地標建築——
香島酒店、機鐵站、機場、青馬大橋......
全被炸了個遍。
而且,不同於第一部裡搭建的紅磡海底隧道。
為了讓爆炸場面更加真實,《拆彈專家2》這次是真的去了這些地方進行拍攝。
很多地方平時都是借不出來的。
拍攝時也基本都要趕在幾個小時內趕緊拍完。
當然,最後影片呈現出來的效果,證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二,更大、更震撼的爆炸場面——
開場不到3分鐘,影片就貢獻了一場讓人目瞪口呆的爆炸戲。
機場被炸,連帶著波及至周圍的建築物。
從內到外,從近景到全景,再到最後大遠景的蘑菇雲。
鏡頭調度、剪輯一氣呵成,視聽效果堪稱炸裂。
甚至最大的難題,也由第一部C4炸彈危機,升級成了核彈危機。
號稱世界上最小核彈之一的"大衛·克羅克特"。
體積小,但威力驚人,相當於10到20噸TNT炸藥。
一旦爆炸,方圓5公裡內都將寸草不生。
其餘的我也就不多說了。
我只能告訴你,全片六場重點爆炸戲,從頭一直炸到尾。
絕對能讓你爽個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除了爆炸戲之外,本片的幾場追逐戲和動作戲也都拍得很好。
特別是劉德華的幾場逃跑和近身肉搏的戲。
雖然他在這個片子裡演的是"殘障拆彈專家"的角色。
但拍起動作戲來還是毫不拖泥帶水,打得拳拳到肉,相當精彩。
四個字:華仔牛B!
>>>>不斷反轉的懸疑劇情
實際上,劉德華作為監製,和導演邱禮濤很早就達成了共識:
如果第二部不夠新,他們就不會拍。
而如果僅僅是升級了特效和動作場面,那麼本片其實也就稱不上新了。
對於一部續作電影,特效和場面是面子,能做得更好當然是好事。
但,作為裡子的故事和人物如果不變,那同第一部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這也正是《拆彈專家2》除了特效炸裂外,更讓人印象深刻的點——
更複雜的故事,更立體的人物。
第一部裡,矛盾和衝突主要是警匪對立,一目了然。
正反人物的設置也比較簡單直白。
好人一心救人救世界,壞人一心搞破壞。
《拆彈專家》
到了第二部,導演的野心顯然更大了。
首先,潘乘風不再是一個沒有瑕疵的英雄形象。
而是更像一個"人"。
作為一名冒死保護市民安全的拆彈專家,他當然是一個英雄。
但他也會憤怒,也會困惑,也會有欲望,也會在遭受挫折後做出讓自己會後悔的事。
光看花絮都很帶感
其次,關於潘乘風的身份,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因為,整個劇情被導演處理成了懸疑片的模式。
潘乘風無緣無故出現在爆炸現場,還被監控拍到他運送炸彈的畫面。
被警察懷疑,無可厚非。
但,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死黨竟然也放了狠話:
我要親手抓你回去。
似乎,死黨真的認為潘乘風就是那個安放炸彈的罪犯。
可是,鏡頭一轉。
前女友(倪妮 飾)卻又對潘乘風說他其實是去拆炸彈的:
你是我們警方安插在恐怖組織的臥底。
潘乘風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又是怎麼從一個捨己為人的英雄變為人人喊打的罪犯?
所有問題都成了謎。
再加上潘乘風的失憶,他必須一邊逃脫警察的追捕,一邊查明事情原委。
所以,整個故事劇情,其實也就是他帶著觀眾在經歷這些事情。
就像解謎破案一樣。
就這個層面來說,本片基本上已經完全區別於第一部,並完成了超越。
不過,更讓我驚喜的是,《拆彈專家2》還在此基礎上更近了一步。
因為,在主線裡,編劇還隱藏了一條角色心理層面上的暗線——
潘乘風試圖搞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份,實際上就是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
而這個自我,可能是好的,當然也可能是壞的。
剩下的,我就不能再劇透了。
我只能告訴你,《拆彈專家2》在明線和暗線的處理上都做得很絲滑。
而且後面的反轉一個接一個。
絕對能讓你大呼過癮。
>>>>演員們的精彩表現
最後,再說說片子裡演員們的表現吧。
倪妮,出道九年,這是她首次出演動作片,成功挑戰了不同類型的角色。
文戲武戲表現都可圈可點。
劉青雲自不必說,演得一如既往地好。
另外,《拆彈專家2》是他和劉德華自《暗戰》後時隔多年再次合作。
搭戲依舊十分默契合拍。
劉德華形容兩人在片中不像是在演戲:
更像是兩個很久的朋友走在一起,對撞的那種戲在交流。
劉青雲也覺得如此:
有些演員和演員之間是有火花的。
講真,看雙劉從死黨到敵人,瘋狂飆戲,簡直不要太爽。
上圖:《暗戰》(1999)
當然,最值得說的還是劉德華。
他飾演的潘乘風,性格在影片中有很大轉變。
而且在查詢真相的過程中,潘乘風又夾雜著各種困惑、憤怒和糾結。
光想想都感覺很難演。
但劉德華全都詮釋得很自然,也很到位。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場,也是促使潘乘風這個角色發生轉變的重要情節。
看到潘乘風眼睜睜看著昔日隊友犧牲,忍不住流淚的時候,很難讓人不跟著心痛。
這實際上也正是本片的最底層、最核心的邏輯。
潘乘風之所以選擇當拆彈專家,當然是為了救人。
但,為什麼想要救人?
在第一部中,這個理由被簡化成了職業操守。
而在第二部中,通過潘乘風對於自我的找尋,影片在這個理由裡加入了更容易讓觀眾共情的人性成分——
世界上的故事可以千變萬化。
但,人們對"人之初,性本善"的期望,永遠不會變。
>>>>寫在最後
2020,無疑是灰色的一年。
疫情的襲來讓所有人如履薄冰,電影行業更是慘遭重創。
全球票房銳減2046億元;
國產院線片僅299部,同比下降40%,觀影人次同比下降70%;
國內影院缺席了整整178天......
圖源豆瓣2020年度電影榜單
所以,能在年末的最後一個月能看到完成度這麼高的燃炸大片,真的很開心。
也希望今年趕緊過去,電影行業能早日擺脫陰霾,上映的好片越來越多,不要再讓這種開心成為久違。
誠如豆瓣2020年度電影榜單結語所說:
跌宕起伏的2020,苦苦等待的178天,我們從未與影院分離如此之久。
感謝電影陪伴我們抵抗內心的孤獨。
2021年,讓我們繼續在電影院相見。
原標題:《劉德華一哭,這電影活該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