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微信號:
beijing-yizhongyuan
微信公眾號簡介:
一心為民 忠誠廉明 法衛首善
懷匠心,踐匠行,做匠人。在法官修行中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在審判事業中盡精微,盡卓越,致廣大。這是他的本真還原,也是他的人生寫照。他就是北京法院司法業務技能比賽民事審判業務標兵、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副庭長王國慶。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無論是侵權案件還是家事糾紛,王國慶都能夠在民事審判中辨法析理,在司法實踐中深入調研、破題攻關。他所審理的「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金達園小區業主委員會訴北京華特物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入選《人民法院案例選》,「劉灃訴北京市茶鄉春經貿有限公司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案」入選《中國審判案例要覽》,「胡斌與北京全峰快遞有限責任公司郵寄服務合同案」入選國家法官學院《中國法院案例選》。
他作為主要執筆人參與的最高法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問題研究》調研,被最高院評定為優秀調研成果。參與的最高法院重大調研課題《共享經營模式下的侵權責任問題研究》的撰寫,被評為優秀調研課題。他參與撰寫的論文《人格·規範·目的——法官評價的範式及轉換》、《異化與矯正——司法中利益衡量的現狀及其規制》分別獲得市高院27屆、28屆學術論文優秀獎。他撰寫的《從背離到融貫:修辭與解釋的司法應用》獲得《人民司法》家事裁判文書說理徵文三等獎,《讓法律立足於生活世界》、《用制度和程序保障司法公正》、《新冠疫情下家事審判面臨的問題及建議》等先後發表於《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王國慶在調研與實踐中的身體力行,成就了優秀民事法官的進階之路,也詮釋了司法工匠書痴者文必工的厚積與躬耕。
術到極致,幾近於道。無論是疑難複雜案件,還是新類型案件,王國慶都能夠熟練應用審判專業技能,出精品、出經典。一起準據法適用的涉外遺囑繼承案件,經過他的潛心研究和打磨雕琢,成為該類案件的首例和裁判文書的範例。該案中,二被繼承人均為澳大利亞國籍並在新南威爾斯州訂立遺囑,遺產包括國內和國外,同時涉及上訴人、被上訴人等多名繼承人。繼承人一方要求按照遺囑繼承國內遺產,另一方則主張遺囑對國內遺產不發生效力。矛盾的衝突、外國法的查明、準據法的選擇與適用、涉外遺囑效力的認定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無前人判例可鑑,無相關立法可循,審判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之前對國際私法的了解只是皮毛,這次可要抽絲剝繭入判決了。」話音未落,王國慶已下單了十幾本國際私法相關書籍。「可看完這些書,至少也得耗上半年的時間。」法官助理面露難色道。他笑了笑,扎進了書堆裡。一周後,三尺高的卷宗裡各色便籤條有序排列,小山似的書裡勾勾畫畫,寫滿了筆記。幾經努力,涉外家事案件國際司法適用的這道關卡總算是通過了,可接下來卻又遭遇挑戰。王國慶指了指卷宗紅色便籤條標註的地方,「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在一審提交的遺囑翻譯件提出了異議,找了另一家翻譯公司提交了一份新的翻譯件,可這兩份翻譯內容差了十萬八千裡,看來有必要啃啃英文了」。
之後的一周,他又扎進了英漢法律詞典裡,成了繼承法律英語的行家裡手。吃透了訴狀卷宗,讀爛了專業書籍,諮詢了國際法專家,啃下了專業英文,終於,在收案兩個月後,一份近三十頁的經典判決文書出爐,有理有據,有章有節。自此,關於準據法適用的類案有了判例可鑑,裁判文書一上網,就被民事法律研究的多家專業平臺轉發推送。王國慶在司法審判道路上的篤志求索,成就了精品案件、經典判決,也詮釋了司法工匠藝痴者技必良的沉澱與迸發。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無論是法學領域的衡平,還是哲學領域的思考,王國慶都始終專注於法哲學的精益與研究,並掌握了更優的法律方法。他先後深入學習了《民法解釋學》、《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法學方法論》、《法律思維導論》、《當代法哲學與法律理論導論》等數十本中外名著。
為了拓寬對正義理論的理解,他自學了《西方哲學史》、《西方近現代哲學》、《符號學》、《數理邏輯》等課程並先後閱讀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當代知識論》等數十本哲學專著。通過學習和閱讀,他積累下60餘萬字的讀書筆記,時常翻閱查詢,反覆修改批註。
「法律與生活世界從來不應該是割裂的。為了讓法律真正立足於生活世界之中,我們需要豐富的理論素養,更為重要的是要有擁抱生活的積極態度,從中形成對生活的真知灼見。只有在這樣真實而複雜的世界中,我們才能體會到個體的悲歡離合,才能思考源自生活世界中人的不同困擾,進而思索,法律能為他們帶來哪些幫助。」這是王國慶寫在讀書筆記中的一段話。筆記記錄下他工作中的苦與樂,也教會了他生活中的舍與得,更見證了他作為一名法官的思與行。
清晨之問、靜夜之思之後,他固守著精神家園,收穫著盈枝碩果。先後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連續四屆獲得院審判質量獎,被評為北京市黨建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斬獲北京法院司法業務技能比賽民事審判業務第一名,榮獲「審判業務標兵」稱號。2020年,他所帶領的團隊獲評「北京市法院先進審判團隊」。王國慶在法哲學上的沉潛用心,成就了智慧的碰撞與凝結,也詮釋了司法工匠啄時光之影的洗鍊與修為。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司法事業,必作於精。唯有精益求精,才能基業常青。謙謙君子,光而不耀。為至誠者,能致其極。王國慶用匠人品質,用匠心情懷,在審判事業的前行之路上,至美致遠。
供稿: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
作者:張琳
原標題:《忠法之光|匠人匠心,至精至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