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愧是話題製造機,每隔幾天就能上個熱搜。
「一個透明手機殼賣300元」的新聞,在知乎話題第三條掛了整整一個下午。
就這?某寶50包郵同款?糊弄誰呢?割誰韭菜呢?
果不其然,圍觀群眾罵得熱火朝天:
儘管下面有許多老哥在洗地,什麼材料,成本,專利等等,還是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這玩意它溢價了。
有一種聲音是:
人家賣得貴,沒逼你買,你愛買就買,市場經濟,覺得貴就不買,又沒人強賣給你。何來耍你之說?
的確,蘋果本來就沒想過把這個玩意賣給那些在某寶反覆搜索、比較手機殼的人。
對他們來說,那些去買手機,然後「順手」買了一個手機殼的人,才是他們的客戶。這個「順手」就意味著,他們對這點錢並不在乎,且買蘋果買了個安心。
然而,對外人來說不是強買強賣,那對某些粉絲呢?蘋果的真愛粉可是不少,但其中很多都並沒有富裕到把300元不當錢的程度。
在所有手機殼都是這個價位的情況下,他會不會買呢?他沒得選。
所以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最讓人心疼的還是粉絲啊。
儘管有無數人用了之後,從罵娘到真香,但對於那些攢了幾個月工資才能入手一臺iPhone的人來說,大可不必硬撐。
花1/10的錢買個性能、顏值都不輸蘋果的手機殼,剩下的錢拿去吃喝玩樂,豈不美滋滋?
這款【iPhone裸感手機殼】,薄如A4紙的觸感,給你裸機般享受,更能大量減少手機直接與硬物撞擊帶來的傷害。
為什麼選擇它?
理由一,難以置信的薄。
對執著於裸機手感的人來說,電鍍矽膠軟殼是不可能考慮的。
把裸機整體增厚1.5mm,本來像是藝術品的iPhone變成拙劣的工業品,這是不可原諒的弊端。
而裸感手機殼只讓裸機增厚0.5mm,上手就像沒帶套一樣舒爽。
理由二,不發黃。
這是那個300塊iPhone手機殼主打的功能,在這裡30塊就實現了,驚不驚喜?
相對於普通的TPU材料,採用進口優質PP材料的裸感手機殼完全不會發黃,持久如新。
理由三,防撞擊。
手機殼採用共混性PP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較高的耐衝擊性,機械性質強韌。
特這種殊的結構分子,在撞擊中能以分子傳遞式在0.0001秒內,迅速將衝擊力分散到整個手機殼,減少手機與硬物撞擊帶來的傷害。
更有全包邊弧形設計,全方位保護手機。
對於手機不習慣帶套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個改變習慣,值得入手的手機套。
的確,不帶套的感覺就是極致輕薄,顏值爆炸,但是畢竟少了防護,一不小心就得換個新手機了。
也許你要說,「買個蘋果手機,不就是追求超薄手感嗎!戴個手機殼還不如不用蘋果。」
那這個手機套帶了和沒帶一樣輕薄,還能給手機加上一層防護,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習慣戴套的朋友來說,散熱肯定是第一個想到的問題。
放心,PP材料的散熱效率比矽膠套更高,玩吃雞、王者榮耀完全不怕燙手。
愛打遊戲的朋友開局時,常常會把手機套摘下來,一是為了散熱,二是戴套太容易手酸了!
而用這款裸感手機套就不一樣,基本沒有重量,更談不上增加手機負擔。
也許有花300買過蘋果手機殼的朋友要說,「真香!用了一年,真的一點都不會發黃!」
那麼問題來了,我是花300買一個原裝黃得快呢,還是花300買10個別的黃得快呢?
就不說了吧,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