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和文丑這倒黴的哥倆,是【三國演義】中被低估程度最高的頂級名將。在老羅筆下這正的主角只有曹孫劉,袁紹這種配角的戲份本身就不多,所以顏良文丑兩位河北戰神由於戲份不夠,且雙雙成為關二爺通往巔峰之路上的墊腳石,所以給讀者一種水貨的印象。這是相當悲催的。按真實戰鬥力來看,顏良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排在武將中前五的位置,而文丑則輕鬆棲身於前十。
袁紹全盛時期麾下有四大名將,號稱「河北四柱」,分別是顏良、文丑、張郃與高覽。張郃高覽後來投降曹操,受到重用。高覽因為被趙子龍偷襲,一槍斃命,姑且不論,單說這張郃,在曹營中算得上是頂尖人物,不僅被列入「五子良將」之中,甚至在前三國時代名將凋零後成為了當時的第一名將,給諸葛亮的北伐造成了不小的障礙。而顏良、文丑在袁紹軍中的地位更在張郃之上,因此河北雙雄的實力必然超過張郃。
袁紹對顏良和文丑的實力也相當信任。十八路諸侯結盟對抗董卓,結果被董卓的先鋒官華雄給了個下馬威,小將俞涉和號稱「可斬華雄」的上將潘鳳只是稍作抵抗便成為華雄刀下之鬼,諸侯聯軍大為吃驚,討董計劃一時間陷入僵局。彼時身為盟主的袁紹痛心疾首但不無得意炫耀地說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若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袁紹對顏良、文丑以及華雄的實力均有所了解,他能如此肯定地在眾人面前「誇下海口」,看來顏良文丑的實力絕對不俗。
後來二人相繼有了表現的機會。單說文丑,在袁紹同公孫瓚的大戰中,公孫瓚被文丑逼入絕境,眼見即將送命,此時一白袍小將突然殺出截住文丑與之交手,六七十回合不分勝負,文丑見有高人在場,也不便再追即收兵回營。這白袍小將正是後來威震天下的常山趙子龍。雖然趙雲當時未至巔峰,但戰鬥力肉眼可見不低,文丑能與之交手六七十回合實屬難得。
真正檢驗文丑實力的是曹操與袁紹的終極大對決。當時袁紹前鋒已經受挫,麾下第一勇將顏良被關二爺一刀秒殺,走得很安詳。文丑得知顏良的死訊後,主動請纓為自己的好兄弟報仇。來到前線後,見前線袁紹軍隊的軍心已經潰散,士氣十分低落,兵卒絲毫沒有戰鬥意志,如同散沙。文丑多次呵斥但絲毫沒有作用,他的心理狀態肯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即便如此,面對張遼和徐晃的挑戰,文丑現實一箭射倒張遼使之瞬間喪失戰鬥力,然後上前與徐晃單挑。結果沒打多長時間,徐晃「料敵不過」,便拔馬逃回營中。典韋被曹操坑死後,徐晃是當之無愧的曹營第二名將。他曾經與許褚交戰五十回合絲毫不落下風。然而面對文丑卻只堅持了一小會兒,由此可見,文丑的實力遠在許褚之上。
因此,從文丑為數不多的出場表現來看,他絕對絕對算得上頂級武將。與關二爺一戰,文丑被關二爺一刀斬於馬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關二爺氣場和己方士氣的影響。關二爺的戰鬥氣勢從來都是非常強大的,加之胯下赤兔馬,二爺縱馬衝擊的畫面實在是過于震撼,而文丑尚未從徐晃被擊退的「勝利」中緩過神,所以大意了,沒有閃。在接了關二爺三刀後方才醒悟遇到了高手,於是「力怯」想和士兵一同逃跑。但赤兔馬快,文丑在沒有擺脫的情況下 被關二爺手起刀落,送上西天。
顏良和文丑被秒殺,完全是【三國演義】的劇情殺。如果文丑一對一正面單挑關二爺,不會輕易落敗。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