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大都有訂閱報刊費,每年不論是本級訂閱還是上級統一訂閱,各類報紙、雜誌都數量不少。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報刊並未被閱讀,未發揮其價值。既浪費經費又不環保,訂而不閱的現象值得反思。
回收站堆積成山的廢報紙
訂閱報刊的出發點自然是好的,傳遞主流思想,讓所屬人員了解時事。但是隨著時代和媒介的快速發展,紙媒的功效被不斷削弱。
上世紀大家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報刊是相當重要的傳播媒介,是了解社會和國家時事的重要渠道。但是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的發展,想了解的報刊信息在隨便一部智慧型手機上就能輕鬆獲取,紙媒和網際網路媒體此消彼長,紙媒的受眾也越來越少。
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單位的報刊雜誌,怎麼樣被送到,又原封不動被拿走,大多數報紙的使命就是走了一圈被送到廢紙收購站,再有部分報紙被拿來墊東西、擦玻璃等雜用,發揮了點作用...
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需要反思與解決。從環保的角度每年被浪費的沒有被閱讀的報刊不知需要砍掉多少大樹來造紙,綠水青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人民日報手機端很方便
從思想教育的角度來看,雖然主流媒體的文章是日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在主流媒體基本都設有電子版,報刊電子化完全沒有技術難度。從電腦上手機統一組織學習觀看同樣能起到原本的教育效果。如果內容中再加入音頻視頻等,效果反而比單一的文字傳遞會更好。
從經費上看,報刊訂閱收入是很多媒體重要的資金來源。但是有兩條路子可以輕鬆解決,一方面電子版內容可以按月度收費,如同視頻網站會員制一樣;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多是官方的,而單位的訂閱報刊費同樣是國家下撥,直接把這部分費用補貼給媒體,同樣能滿足媒體運轉所需。
既能通過新媒體方式更好地起到引導教育作用,也能大力的支持環保事業,經費上又不會「斷供」導致媒體資金不足,這樣三贏的方式,你是否支持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