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達:一顆軍醫仁心救七千童「心」

2021-01-08 中華慈善新聞網

原標題:一顆軍醫仁心救七千童「心」

  張衛達在病房查房。曾強 攝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的辦公室,好似一個小型的民族風物博物館,這裡有絢麗多彩的苗繡腰帶、自然古樸的佤族簡帕包、色彩斑斕的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在這每一件的民族飾品的背後,是一顆顆重獲新生的童「心」。

  2006年,廣州軍區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倡議發起「大愛救心」公益活動,聯合慈善力量,為貧困先心患兒進行免費治療。

  7年多來,張衛達的團隊先後80餘次下鄉義診,行程20餘萬公裡,足跡遍布廣東、雲南、貴州、湖南、西藏、新疆、江西等10個省(區),涉及漢族、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28個民族,走訪貧困家庭超過5萬戶,用一顆赤誠的軍醫仁心,挽救了7千餘名貧困患兒的童「心」,累計減免醫療費用超過1億元。

  對此,張衛達說,自己的徵途才剛剛起步,「希望能讓全國各地的各族患兒都能受益。」

  醫者責任心 不忍拒絕每位求診患兒

  作為國內著名的心血管外科專家,2006年,張衛達和他的技術團隊被特招入伍。來到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後,他們一手組建起了心胸外科。

  但科室成立之初,有時幾天才收一個病人。「走出去,才能為更多病人服務。」張衛達決定帶著專家團隊下鄉義診。

  第一次義診,張衛達便認識到了令人痛心的現狀。在廣東,每年有上萬個先心病兒童,發病率佔出生幼兒的8‰,「其中相當一部分家庭因為貧困,無法讓孩子得到及時救治,甚至有些患兒在年幼時便夭折。」

  如此之多的貧困患兒沒錢治病,讓張衛達感到坐立不安。他立即將這些情況向醫院匯報,並建議通過「政府報銷一點、慈善資助一點、醫院減免一點、家庭自籌一點」來解決醫藥費,用自己的技術為貧困家庭先心病兒童治療。

  在張衛達的推動下,2007年4月,廣州軍區總醫院聯合省民政廳、慈善總會共同發起了「大愛救心」活動,面向廣東省18歲以下貧困家庭患兒展開救助。活動一推出,全省各地很快送來了許多複雜心臟病患兒,其中不少患兒被之前的醫院宣判了「死刑」,甚至有的開了胸卻不敢做,又縫合了的也找過來。

  在責任心的驅使下,張衛達從來不忍拒絕每一位求診患兒。

  2010年9月,12歲的先心病患兒梁思林在地方醫院手術後病情復發,心臟功能急劇衰竭,並已經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進行心臟移植迫在眉睫。

  當時在國內,這種手術罕有成功先例。「好不容易立起的牌子,別因為一臺手術毀了名聲。」有人勸張衛達。「這個孩子如果我不救,也許就會失去生命,整個家庭都可能失去希望,名聲和生命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張衛達毅然接收梁思林入院。

  頂著壓力和質疑,張衛達帶領他的團隊反覆研究手術方案,制定出詳細的手術和護理方案,並成功實施了手術。術後3天,梁思林便能下地行走,這開創了當時國內心臟病移植年齡最小、難度最大、恢復最快的新紀錄,填補了技術空白。

  7年多來,張衛達的技術團隊先後開展各種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手術20餘種,涉及病種100多例,最小的手術病人出生才5天、體重不到3公斤,屢次創造了生命奇蹟。

  人子孝道心 為手術錯過母親最後一面

  在心胸外科,許多醫護人員都稱張衛達為「張三瘋」。自從開展「大愛救心」活動,7年多來,張衛達從未休過一個完整假期。平均每天,他都要進行三四臺手術,一旦上了手術臺,他就不願停下,曾經多次連續手術30多個小時仍不下手術臺。

  2011年12月的一天,由於已經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張衛達體力透支,心房開始顫動,「當時心慌得無法休息,就好像心臟要跳出來一樣。」

  然而,一位複雜先心病患兒已經麻醉,等待手術。

  張衛達明白,要想將手術堅持下來,必須儘快恢復正常心跳。他從椅子上爬起來,支撐著走進重症監護室,讓ICU的醫生給自己電擊除顫。

  「這絕對不行,不要命了!」多年的同事王曉武說什麼也不同意。但張衛達一再堅持,無奈之下,同事只好先將張衛達麻醉,之後又電擊3次。10多分鐘後,甦醒後的張衛達立即奔赴手術室,又是一場長達4個多小時的手術,術後病人得救,但張衛達卻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在同事眼中,每一次的搶救生命,張衛達總是步履匆匆。然而,見母親的最後一面時,他卻選擇放慢了腳步。

  2010年11月25日,剛下手術臺的張衛達突然接到老家打來的電話,哥哥告訴他,母親病危,老人家最後的願望就是想見他一面。

  掛掉電話後,張衛達立即帶著妻兒往江蘇老家趕。飛機剛剛落地,張衛達便被告知心胸外科剛剛收治一名急診轉來的患者,必須立即手術救命,而且病情十分複雜,只有他才能手術。

  家已近在咫尺,這是見母親的最後一次機會。「我做出了自己這輩子最違心的決定。」當天晚上,張衛達就趕回到科室,來不及片刻休息,立即為病人實施了手術。

  手術取得了成功,但第二天當他再次趕回老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張衛達重重地跪在母親的靈柩前,久久不肯起來。

  拳拳救人心 不顧「高反」篩查近千患兒

  「這麼好的項目,不能局限在省內,應該讓全國各族的兒童都能受惠。」自2007年起,在張衛達團隊的倡議下,廣州軍區總醫院心臟外科依託「大愛救心」項目,也為少數民族的患兒實施免費先心病手術。

  來自新疆哈密市伊吾縣吐葫蘆鄉的3歲男孩阿塔木·阿布都克然木,就是從新疆空運廣州得到成功救治的一個幸運兒。

  來之前,不少人顧慮重重:孩子年齡小,從新疆到醫院幾千公裡,萬一有個好歹,這責任誰負?

  「維吾爾族兄弟相信我們才來找我們,不能有風險就推辭。」張衛達在團隊中很快統一了思想。2009年4月6日,這名維族患兒成功接受手術。半個月後,孩子便很快恢復健康。

  出院前,阿塔木的母親給兒子起了一個漢族名字——文粵生,讓兒子永遠銘記是廣東的醫生護士們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2012年7月,應中華慈善總會邀請,張衛達帶領第一支內地醫療隊,主動要求前往人煙稀少的那曲地區義診。

  一路上崎嶇顛簸的公路,張衛達很快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呼吸困難,頭痛欲裂。對於已經年過半百的張衛達來講,這是在挑戰自己的生命極限。

  但張衛達並沒有就此放棄,5天的義診時間,他在地處可可西裡的邊緣,走遍了班戈、申扎、尼瑪等縣,行程2500公裡,先後篩查900多名藏族患兒。

  此後的一年多,張衛達和他的團隊先後四次上西藏,足跡遍布那曲、林芝、拉薩和阿里等地區,巡診近2萬人次,免費為126名藏族患兒實施手術,成功率達到了100%。(記者 駱驍驊 通訊員 賈崇景 銀春林 謝銀龍)

中華慈善新聞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華慈善新聞網」,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中華慈善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大愛救心——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
    原標題:大愛救心 國慶假期,當人們攜親伴友出遊時,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仍然安排了3臺手術。他將為3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調整好「心」的律動。
  • 奔走在「救心路」上的大愛軍醫——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
    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兒得到及時救治,9年前,張衛達四處奔走,與地方政府和慈善機構聯合發起「大愛救心」行動。從此,他的日子就在爭分奪秒中高速運轉著。    「他放下了人生許多東西,唯獨放不下病人。」與張衛達並肩戰鬥20多年的科室副主任王曉武說,「行動是最好最美的語言,人應當怎樣活著,他以自己的精醫、厚德、擔當、執著給了我們最生動的詮釋。」
  • 擁有一顆堅強的心
    他照做了,花生紅色的種皮很快脫落,只留下白色的仁。「用手使勁搓一搓!」高僧說。年輕人用力一搓,還是什麼也沒搓下來。「雖然屢遭失敗和挫折,卻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這就是成功的訣竅。」高僧指著年輕人掌心的果仁說。
  • 成熟的你必須有一顆堅硬的心
    這就需要錘鍊了:人一定需要一顆堅硬的心!心軟只會悲慘!就說醫生吧。瘟疫橫行,病人無窮無盡,如果不忍心,一周就會累得倒下。倒下就不能再去救病人了,這個結果更糟糕!還不如累了就休息,長期堅持。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堅硬的心。在公司工作也是一樣,尤其是民營企業,996都做不完,咋辦?如果心軟就不忍心放下,一直幹吧,直至倒下。
  • 汐文七丨一顆淡然的心去看待一切的混亂,空杯的心就是最好的心態
    一個人最好的詮釋,是擁有一顆空杯的心,帶著空杯的心態,走在了風景最美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喝空杯中的水,剩下的空杯,不要打碎它,請清醒的接納它,保持獨立的心態,把溫柔和平靜留給需要的人用理智去喚醒複雜的雜念,用清醒去壓制心中的斷念和難過,你時常會想,這是自己走過的最瀟灑的路,見過的最美的風景
  • 《陳情令》:十惡不赦的薛洋,因為一顆糖,丟了一顆心
    在我看來啊也許第一次見面,薛洋就已經對他產生好奇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他看到眼瞎的曉星塵救了自己的時候,不僅沒對他動手,反倒是跟著他身邊買菜、要糖吃。 可能在一開始的時候,薛洋確實也動過不該有的心思,只是在曉星塵把給小瞎子買的糖分給他的時候,他的心就已經丟了一塊了。再加上曉星塵每天出門都會記得給他買糖,長此以往,再心狠的人也會感動吧~
  • 《仁王2》果心居士人物介紹
    《仁王2》中的果心居士非常的神秘人物,他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出現,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陳半時」分享的果心居士人物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仁王2》中的果心居士非常的神秘人物,他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出現,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讚美詩▷《求主給我一顆祈禱的心》
    【求主給我一顆祈禱的心】 主求你給我一顆祈禱的心 給我一顆祈禱的心 叫住沿街乞討的人 快回來吧 主求你給我一雙祈禱的手
  • 愛是一顆心遇到另一顆心,而不是一張臉遇上另一張臉
    愛是一顆心遇到另一顆心,而不是一張臉遇上另一張臉。——蘇菲·瑪索 《楊瀾訪談錄》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女人可以衰老,但一定要優雅到死,不能讓婚姻將女人消磨地失去光澤。——蘇菲瑪索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人們太容易被這種速度控制,偏離自己原來的軌道。
  • 《大魚海棠》:選擇一顆善良的心,是一個人最好的宿命
    站在椿的角度,聽到這樣的聲音,在左右為難的時候,更能堅定自己善良的心。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這段話對我產生了一種共鳴,我會問自己,到底什麼是善良?我有選擇善良嗎?足夠堅守善良的心嗎?這樣又好像是很多人的疑惑,所以帶著這樣的疑惑,寫完這篇文章,希望能有一個最好的答案。
  • 我有一顆勇敢的心
    31名孩子及其家長們準時來到了宋壩橋社區參加活動,此次活動由王麗君老師帶領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繪本《一顆勇敢的心》。王老師先請小朋友們觀看了關於河狸家族生活習慣的百科視頻《工作使河狸快樂》,小朋友們更加直觀認識到可愛的河狸們愛吃樹枝,會伐木,他們只要2個小時就可以咬斷直徑40釐米的樹段,它們還會在水裡蓋房子、建水壩。
  • 什麼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範仲淹的修身境界,是很接近孔子弟子顏回那種「三月不違仁」的。什麼是「三月不違仁」呢?《四書辨疑》中說,東坡雲「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而造次顛沛無一不出於仁,知其終身弗畔也」,李炳南先生《論語講要》中說:「既觀三月,其心皆不違仁,若爾後再觀,當亦不違矣。中庸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顏子不違仁,即是心不離道,道不離心。」
  • 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
    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我能走一萬步去見你,也願意退一萬零一步離開你,別傻了,一個人的努力,永遠無法決定兩個人的關係。三、 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思念的感覺心知道,變冷的溫度秋知道,我的祝福你知道,沒有華麗的詞語,只想在漸冷的時刻為你送上暖暖的祝福!四、你的嫵媚像是一把匕首,直接貫穿了我的心臟。五、 你愈討厭現在的生活愈證明你的過去還未夠努力。
  • 人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人,要時時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此處的「不安分」指不要安於現狀。「唯讀書與學習不可辜負也」,所有跟讀書,學習相關的活動都不應該被忽視。要儘可能多地去涉獵。但凡取得成就的人都有著「不安分的心」。願我們在學習,在增長本領上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對學習如饑似渴,充實自己。在生活條件上「清心寡欲」些倒很好。
  • 《論語》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冉有替子華多要糧食,孔子不願意給;現在他的管家原思不想要那麼多報酬,孔子卻勸他收下;這說明孔子處理事情是從實際情況出發,並不感情用事去偏袒誰,唯一堅守的就是「仁」。繼續下章。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浪客劍心》中的愛情啟示,一顆陰暗的心,撐不起燦爛的笑臉
    但是,一顆陰暗的心,是絕對撐不起一張燦爛的笑臉的。《浪客劍心》是1994年的一部日漫,雖然這部日漫已經被創作出來20多年了,但是到現在為止都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存在。甚至在幾年前,由原作動漫改編的同名電影還上映了,而正是這部電影的上映,讓人們回憶起來了關於那個流浪的武士的悲劇愛情故事。
  • 在有限的生命裡卻有一顆無限的心
    人這個天地的精靈,在有限的生命裡卻有一顆無限的心,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萬物,隨著歲月的流轉,終將會化為無有,所以世界上的萬物都是有限的,包括生命,而我們的各種欲望卻永無止境,這就是我們無限的心,有了無限的心各種煩惱就跟著來了,要住豪宅,開豪車,吃大餐,還要擁有美麗,外部世界並沒要求我們這樣去做
  • 葉羅麗劇情漏洞百出,金王子竟有兩顆心,一顆送茉莉,一顆變金屬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金王子竟有兩顆心,一顆送茉莉,一顆變金屬。事實上,在金王子的回憶中,他真的是「鐵石心腸」,因為他的心是一顆金屬心。:送給了茉莉雖說金王子的心是一顆金屬心,但是金王子的心裡一直住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茉莉仙子。
  • 明心見性心在哪裡?阿難七處徵心破迷開悟
    在《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哪裡?阿難從七處徵心:心在身內、心在身外、心在眼根、心在暗明、心在內外明暗之間、心在中間、心在無著(無住所)?阿難每徵一次,都被佛破為無有是處,最終阿難窮其博聞強記仍徵不得其本心,請求佛開示。佛告訴他:無始劫來的生死根本,痴人喚作本來人,而非本心。
  • 什麼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如何修出來的?
    你用這種慈悲心來待人,別人縱有不是,你也以一種同情心、憐憫心去包容他,幫助他走出困境。這便是慈悲。《光榮經》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從世間人的角度說,慈悲是一種愛,從佛教來說慈悲是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之心與行動。 慈心,就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安樂和安樂的因,悲心就是願所有眾生都能遠離痛苦和造成痛苦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