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所聞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徵。——《題異獸圖》
關於「地獄門」三個字,向來都是一個不好的代名詞。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流傳著各式各樣的傳說,直到現在也有「十八層地獄」的說法。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裡,每一層都對應著掌管的閻羅,十八位羅漢們各司其職,掌管民間百姓的生離死別。包括一些經典書籍和電視劇裡,也都有過對它的描寫。
回歸到現實中,每個人或許都問過這樣的問題:地獄門真的存在嗎?那如果真的存在,它是在地心還是一個虛無的世界裡?雖然傳說很多,但現實生活中卻沒有人發現或證實它。所有的一切,在一個叫《山海經》的古怪書籍裡暗示。不過它的名字並不叫「地獄門」,畢竟聽起來比較驚悚,它叫「歸墟。」
藏於甘源
其實說到這裡我先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地獄門」被叫做「歸墟」?按照咱們現代詞典中的意思,「歸」是歸來,即回家等意;「墟"」是指已經荒廢了,不再存在原來的樣子的地方,就好比現在的「廢墟。」那回到這個不再存在原來樣子的地方,不就是虛無了嗎?所以「歸墟」為何代表「地獄門」的原因也不言而喻。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翻譯過來即:東海以外有一處深得不知底的溝壑,是少昊建國的地方。少昊就在這裡撫養帝顓頊成長,帝顓頊幼年玩耍過的琴瑟還丟在溝壑裡。有一座甘山,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流匯成甘淵。
這個地方後來是太陽升起和落下的地方,而在古人的腦海裡有這樣一個觀念:有始有終,世間萬物都是如此。那麼從這裡開始就要從這裡結束,但這個地方卻沒有,丟了的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何況這還是一個溝壑。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地方也被人們當做沒有終點的一個地方,自然也成為了「歸墟」的代名詞。
存於海上
傳說中記載顓頊曾經接替皇帝統治整個國家,在位期間也是「暴政」的代名詞。月亮、太陽和星星等都被他掛在天上,這樣一來永遠是白天,人們的眼睛也睜不開。有的地方也永遠成為了黑暗,人類十分痛苦。北方的水神因為不滿顓頊的統治,揭竿而起,準備奪取中央天帝的寶座。雙方一路打到西北,水神因為久久不能取勝,便朝一個方向撞去。
誰知這根柱子是女媧時代用以撐天的四隻大龜足中的一隻,西北的天空立刻失去支撐,直接傾斜下來。顓頊拴在北方天空的日月星辰都掙斷束縛,他自己也朝著傾斜的西方跑去,這就有了我們今天運行的日月星辰。東南的大地也因為這根柱子山崩劇烈,出現一個巨大無比的深坑,大江湖泊裡的水便不停地向著那裡流去,海洋也就此形成。
在那個時候人們看到的也只是水在往深坑裡流,同時也擔心這個水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漲溢。到那個時候,如果把陸地淹沒了怎麼辦?可這個深溝沒有底,它就在渤海以東的位置,是一個無底的山洞,很多人稱之為「歸墟。」後來也被人們稱之為地獄門,因為水進去之後都出不來了別說人了。可事實是怎樣的無人知曉,《山海經》既然記載它沒有深度,又哪有人敢去一探究竟呢?
後記分析
其實對於這種問題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態度:信則有,不信則無。不要說地獄門,所有的輪迴轉世包括預言之類,都是如此。歲月悠悠,世間終會出現兩朵相同的花,千百年的回眸,一花凋零一花綻放,那這兩朵花到底是不是一朵,只有後人有資格去評價它。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上古傳說亦是。
那這個「地獄門」是否存在,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
參考文獻:
《題異獸圖》
《山海經·大荒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