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水印,內容整合,侵刪)
早上好,今天是 2020 年 12 月 1 日,為各位朋友帶來近日的數碼科技快訊。
釘子戶狂喜?
小米 6 可解鎖18W 充電限制
(IT之家11 月28 日報導)近日,一些極客用戶小米6在ROOT、刪溫控等操作之後,通過第三方軟體修改限制,實測可以實現高達26.31W的充電功率。以下操作僅供參考,不建議嘗試,有一定的風險。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首先測試款小米6規格為6GB+128GB的配置,底包採用小米官方的20200305最新版。系統沒有使用MIUI,而用了國內開發的魔趣系統,版本為MK10,Android 10。該手機進行了解鎖、ROOT、關閉溫控等操作,用於監控以及調整充電的軟體名為:Scene。充電頭採用了某款Type-C接口PD充電頭,最大輸出值為12V、2A。
根據圖片,Scene軟體可以進行豐富的充電控制,能夠手動調整充電的上限電流,並進行充電保護,達到一定百分比自動停止充電。該軟體還有著非常詳細的信息顯示:能夠顯示實時放電速度、電池溫度、當前電壓等。此外,USB接口信息還能顯示出USB當前的電壓、電流、充電協議以及協議的最大電壓等信息。不過根據實測,電池信息裡「循環次數」的值不能在測試機型上正確顯示。為了保證快充速度,測試前電池電量為37%,手機靜置一段時間不操作,保證溫度不會過高。
根據測試,在未解鎖電流限制時,最大充電功率為17.48W,此時電池電流已達3419mA。此時根據信息顯示,當前協議為PD快充,PD充電器的最高電壓為12V,最大電流2.0A。
下面手動將「充電調速」按鈕打開,電流設置為5300mA。可見此時瞬時充電電流達到了3940mA;USB接口電壓11.62V,當前電流已達2.265A,甚至超過了充電頭的最大值(軟體顯示僅供參考)。根據軟體估算,此時功率為26.31W,遠超此前的18W功率限制。此時手機背面的主板部分已經明顯發熱,電池溫度根據體感也有溫熱。不過由於充電頭功率限制,以及觸發系統底層的溫度保護,26W的瞬時功率只維持了短暫的時間,此後由於溫度過高,充電速度降到了20W以下。
雷軍:???
M1 Mac 可運行虛擬 ARM 版 Windows
(愛範兒報導)據APPSO 消息,開發者 Alexander Graf 成功在一臺 M1 Mac 上虛擬了 Arm 版 Windows 作業系統。目前,搭載 M1 晶片的 Mac 不支持運行 Windows 作業系統,而且沒有類似於 Intel Mac 上那樣的 Boot Camp 功能。但 Graf 使用了開源的 QEMU 虛擬軟體,成功地在 M1 晶片版 Mac 上虛擬運行了 Arm 版 Windows。
此外,據外媒Patently Apple的報導顯示,蘋果準備給MBP上的Touch Bar加入3D Touch功能。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昨日公布了蘋果公司在2019年申請的一項專利,內容是給目前用於MacBook Pro上的Touch Bar觸控欄加入Force Touch壓力感知技術。
Force Touch曾於2014年出現在Apple Watch的屏幕,以及MacBook和MacBook Pro的觸控版之上,並於2015年在iPhone 6s系列上以3D Touch之名被大家所熟知。該技術可以對輕按、點按和按壓這三種行為進行感知,並實現不同的功能或反饋。
蝦米音樂回應明年1月關閉傳聞
(中國經濟周刊報導)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返回杭州後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針對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等傳聞,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一位接近蝦米音樂的知情人士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這些傳言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蝦米音樂並沒有主編這個崗位,也沒有名義上的運營總監。」
天眼查APP顯示,蝦米音樂的關聯公司為阿里巴巴(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10月,法定代表人為王群。該公司有數千條法律訴訟,其中包括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侵害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糾紛、侵害其他著作財產權糾紛等。
小米11開始產能爬坡
30日,數碼閒聊站爆料,目前小米11(暫命名)已經送網備案,預計下個月就會公式,另外,其也進入產能爬坡階段。
另外 ,11月29日, 小米商城為某款新品做預熱宣傳,關鍵詞是「心電感應」,具體內容將於12月2日正式揭曉,預計為小米生態家居系列一員。據網友猜測,新品可能是高精度人體傳感器、米家新感應器、支持人體感應的360°無死角夜燈,亦或者可與小米手環等穿戴設備聯動查看心電圖的設備,當然也有可能是支持自動檢測人體的信號收聚型網關等。目前大多數網友較認可的是感應式小夜燈。
英國將對谷歌、臉書等實施監管新規
(財經網報導)據美國廣播公司27日報導,英國政府將於2021年4月開始,讓新成立的數字市場部門(Digital Market Unit)對谷歌和臉書等大型科技公司採取新的監管措施,確保消費者、小企業和新聞出版商不會因科技巨頭的行為而處於不利地位。在監管新規之下,科技公司須在使用用戶數據方面保持公開透明。此外,數字市場部門將有權暫停、阻止和推翻大型科技公司的決策,並採取措施令大型科技公司遵從監管新規。如果科技公司違反新規或不聽從數字市場部門的命令,將面臨罰款。
360 瀏覽器推出 VIP 會員功能
(快科技報導)近日,360 安全瀏覽器宣布推出 VIP 會員功能,費用為 9.9 元/月。VIP 會員的用戶的權益為:DoH 安全防劫持、智能隱私防護體系、DNT 防跟蹤、支持國密 SSL 協議、專屬反饋渠道、提前試用最新版。
有網友對 360 安全瀏覽器對部分安全功能收費感到不解:「全稱為 360 安全瀏覽器的 App,卻要把『DNS 安全解析』和『禁止跟蹤』從原來的點選免費裡劃了出來,改為單列收費。」
此前,360 安全瀏覽器曾宣布永久免費,360 沒有付費會員也沒有付費的安全服務,主要依造開放平臺的策略:通過 360 導航、360 搜索和遊戲等平臺級產品與大量的第三方網站、軟體共享流量的方式來維持企業生存。而且網際網路增值服務與在線廣告「佔 360 總收入的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