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環球網主辦的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隆重舉行。以「公益,讓教育更美好」為主題,聚焦教育公益、在線教育、國際教育、K12等教育眾多熱點話題。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頭人、專業研究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並深度研究教育與公益如何實現更深融合,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
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資深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創新人才研究雜誌社社編審郭永福;教育學家、經濟學家、金融投資專家、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之一溫元凱;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中關村智酷總經理趙強;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西北林業大學原校長陳存根;浙江工業大學創業學院院長王衛紅;全球科創促進基金會(中國)秘書長依莉莉等人及眾多教育機構參與了此次盛典。
當前,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的均衡及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20年,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各地學校及教育機構積極開展在線教育,眾多教育機構在及時積極地提供教育資源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公益讓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也讓教育資源更加均衡。
環球網總經理單成彪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為教育培訓行業帶來很大衝擊,同時也帶來了變革與機會。在特殊背景之下,更加需要教育從業者及時轉換心態,應對挑戰,實現突破。值得關注的是,在疫情期間,不少在線教育平臺在疫情期間開放了免費教育資源,這無疑是在線教育平臺的一次集中性的公益之舉,企業在推動教育公平及現代化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的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提到,教育,一直是環球網深耕的重要民生領域。環球網有責任和義務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賦能教育產業,推動教育的全產業鏈健康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創新人才研究雜誌社社編審郭永福提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謀劃了「十四五」乃至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其中特別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宏大任務,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宏偉目標,為開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徵程指明了方向。
郭永福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一個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為實現這一目標,他提出了四點建議,分別是:需要更加關注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的發展、更加關注創新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教育信息技術的利用、更加關注良好教育生態的營造。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發表了題為《學習中央文件,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主題演講。提及如何提高教育質量?王文湛認為,這主要落實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德育,德育是首位、方向、靈魂;二是深化課程改革;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關於深化課程改革的問題,王文湛建議,第一,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第二,增加地方戲劇課;第三,增加古詩詞;第四,強調閱讀。王文湛還提到,若要解決減輕中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首先需要真正了解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
教育學家、經濟學家、金融投資專家、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之一溫元凱發表了題為《疫情之後中國教育投資發展的風口在哪裡》的主題演講。溫元凱指出,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他認為,當下,網際網路技術不斷普及,新的教育平臺相繼問世,每一個孩子都能通過網絡分享最好的教育資源。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從青少年STEAM課程抓起,逐步做好高端人才的儲備,將會成為中國教育有益探索和創新中的重要一環。
助力教育發展,民間力量不可忽視。全球科創促進基金會(中國)秘書長,中國STEM教育影響力大會發起人,貝樂機器人俱樂部創始人依莉莉,表示抗疫期間貝樂體系內開展公益助學計劃,開放網絡教學場景,籌集善款等抗疫措施取得較好反響與效果,並指出疫情過後科創教育行業現狀,並表示未來即將到來,貝樂機器人在後疫情時代,已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機遇和挑戰的充分準備。
貝樂機器人與清華籤署戰略合作,研發適合中國2.5-16歲青少年編程教育產品及課程,建立自有考級體系,提升賽事標準,創建貝樂青少年AI研學和實踐基地。打造智能科教平臺-服務平臺-項目平臺,建立線上線下互為依託協同放大的一體化平臺。
最後,大會舉辦了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的案例評選授牌儀式,中國一線教育品牌齊聚一堂,貝樂機器人與新東方、好未來、51talk等知名教育企業共同榮獲了「2020年度品牌影響力教育集團」!
2020年環球網教育盛典,讓我們一起聚焦中國教育——「公益,讓教育更美好」。貝樂機器人,賦能科創教育行業,以科技+教育助推中國教育改革,架設科技聯結未來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