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隕石降臨地球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有時還會因為大量的小天體降臨地球而產生流星雨的現象,引起人們的圍觀。當然,那些小天體降臨地球會因為地球天然的保護大氣層而被消磨,讓這些小天體雖然在空中划過,發出耀眼的光芒,卻無法真正地停留在地球上。那些小天體因為質量問題無法停留,而大質量的隕石卻還是能頑強地降落在地球上。
大質量的隕石憑藉著它們自身的優勢可以很輕易地衝破地球的大氣層,從而直接砸向地球的地面。從古至今,能被大氣層篩選下來的隕石在數量上也不算少,但迄今為止也很少有人直接看到隕石是如何降臨地球的,降臨地球的那一瞬間又發生了什麼,所以這些資料我們也只能從相關的視頻資料中來尋找。
大部分的視頻都顯示,在隕石砸到地球上的時候,會產生如同核彈爆炸的效果,甚至還會出現巨大的蘑菇雲。這現象就有點奇怪了,飄散在宇宙中的小天體撞擊地球變成隕石,雖然是宇宙中的東西,但這終究還是石頭啊,基礎材質上應該沒有什麼差異才是,為什麼在撞擊地球時會發生如此大反應的爆炸呢?
根據對隕石的研究來看,隕石的主要成分和地球上的普通石頭是差不多的,主要都是矽酸鹽一類,那為什麼這石頭撞到地球會爆炸呢?任何石頭撞擊都會這樣子嗎?其實隕石在撞擊地球的時候就是釋放自身動能的時候。
隕石在宇宙中運行速度極快。小天體在宇宙中的運行速度本身就達每秒鐘幾十公裡,而在碰撞的時候更會與地球的運行速度疊加起來,因此隕石的速度會變得非常快。高質量的隕石在運行中本來就會產生一定的動能,再加上這些撞擊地球的部分高質量隕石所蘊含的內能,兩兩相加產生了巨大的能量,使其本身產生了極大的動能。
隕石所帶來的巨大動能在撞上地球的時候雖然會以衝擊波的形式釋放掉一部分,但大部分的動能還是會轉變為隕石和地球撞擊表面的內能,這些內能會極大的提高這些撞擊物體的內部微觀粒子的動能和勢能。而勢能又會因撞擊的斥力而轉化為動能。
這些複雜的轉化在不斷地提高著隕石與地球撞擊表面的溫度,這些能量和高溫的相互交織就讓它們的撞擊產生了如同核彈爆炸一樣的效果。
另外,這些能量不僅因為速度而加大,還會因為小天體的質量和體積而有所差異。小天體的質量和體積越大,它所產生的能量就會越大。這也是大質量的隕石能攻破地球保護層的原因之一,它們所產生的能量不但能引發地球表面的爆炸,也能支撐它穿透地球的保護膜,從而進入地球。
小天體與地球的碰撞是很多的,但隕石降落到地球上還是少見的,能保持著基本原貌而成功進入地球,降落到地球上地面的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如果撞擊地球的隕石結構鬆散的話,在空中墜落與空氣摩擦的時候,其中內能的逐漸累積會直接撐爆隕石本身,那它就會可能像煙花一般在空中爆炸,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由此可見隕石來到地球還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