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長三角幹部交流「上新」了。
1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幹部交流合作座談會暨一體化示範區領導幹部示範培訓班開班式在蘇州市吳江區舉行,長三角一體化幹部交流合作由此打開新通道——
上海、蘇州兩地共同探索幹部交流任職,分處級、科級兩個層面進行試點,首批共交流8名幹部。
具體來說,蘇州與上海市級之間各對應交流2名處級幹部,蘇州市吳江區和上海市青浦區之間各對應交流2名科級幹部。目前,這些交流幹部均已送任到崗。
這8名幹部的交流任職,雖然涉及人數不多,卻標誌著長三角幹部交流邁出第一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滿周歲之際,這項幹部跨省交流任職的破冰之舉,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
就在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要探索建立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幹部交流機制」。組織部門相關人士認為,此舉正是對這一要求的積極、快速響應,也是一次重要、大膽的「破題」。
此次會議宣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的上海市青浦區、蘇州市吳江區和嘉興市嘉善縣三地,建立輪值制的領導幹部示範培訓制度。首期示範培訓班輪值「班長」是吳江區。
培訓班開班式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寄語交流幹部和培訓班學員,要爭當「引領者」「傳播者」「實踐者」,主動加強對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互學互鑑,更好地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大局。
此次,上海、蘇州幹部交流任職因何而起?又釋放出什麼信號?
01
拿出關鍵崗位
雙向交流8名幹部
幹部交流任職,歷來是促進幹部成長、鍛鍊幹部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這一制度如何更好發揮效用,亟需找出最優解。
去年8月在合肥召開的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他強調,要探索建立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幹部交流機制。
面對這道全新課題,蘇浙皖三省一市黨委組織部門積極溝通、抓緊對接。特別是上海、蘇州兩地,發揮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優勢,率先實質性啟動幹部交流任職工作。
先來看看此次交流任職情況。上海、蘇州首批處級、科級兩個層面的8名幹部進行雙向交流任職。
處級層面
上海與蘇州市級各對應交流2名處級幹部。
上海交流到蘇州2名幹部: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金融工作局)金融發展協調處處長謝善鴻,交流擔任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任市政府金融辦主任;
上海市奉賢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委員、衛健委副主任謝興潛,交流擔任蘇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蘇州交流到上海2名幹部:
相城區副區長陳偉傑,交流擔任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會展業處副處長;
太倉市瀏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副處職),太倉長江口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義,交流擔任上海臨港新片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科級層面
上海青浦區與蘇州吳江區,各對應交流2名科級幹部。
青浦區交流到吳江區2名幹部:
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金超,交流擔任吳江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正科職)、一級主辦;
青浦區金澤鎮社會事業發展辦公室主任、一級主任科員陳學廣,交流擔任吳江區汾湖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正科職)、黎裡鎮一級主任科員。
吳江區交流到青浦區2名幹部:
吳江區桃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劍,交流擔任青浦區金澤鎮副鎮長人選(正科職);
吳江汾湖高新區招商局副局長張明,交流擔任青浦區政務辦黨組成員(副科職)。
對於此次幹部交流,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局局長楊佳瑛總結出三個鮮明特點:
幹部交流形式「多」。既有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幹部交流任職,又有區級層面青浦與吳江之間幹部的交流任職,還有市級層面上海與蘇州之間幹部的交流任職,另外還有跨層級、跨區域圍繞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方面的跟班學習。通過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交流,著力打破區劃壁壘,形成開放靈活、互聯互通的幹部交流平臺和機制。
崗位含金量「高」。上海、蘇州都把非常關鍵、非常吃緊的崗位拿出來。蘇州提供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市衛健委副主任崗位;上海提供市商務委會展業處副處長、臨港新片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崗位。這些都處在服務國家戰略、事關國計民生一線,也是培養鍛鍊幹部的很好平臺。
保障機制「全」。上海、蘇州首次開展幹部交流任職,兩地組織部門認真研究幹部交流後的關係轉移、跟蹤培養、生活照顧等機制措施,儘可能解除幹部的後顧之憂。
蘇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娟在通報上海與蘇州交流任職幹部情況時提到,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探索建立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幹部交流機制,在上海、蘇州兩市領導的關心和推動下,經過通盤考慮、反覆醞釀、慎重研究決定,兩地共同探索幹部交流任職。
8名幹部雙向交流任職,正是在長三角一體化大背景下,上海、蘇州聯手下的一盤大棋。作為長三角經濟「第二城」,蘇州緊鄰上海,推進「滬蘇同城化」,上海的功能就能成為蘇州的功能,上海的優勢就能成為蘇州的優勢。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同樣離不開蘇州的強勢支撐。基於此,上海、蘇州互動頻繁,同城化進程加快。年前召開的蘇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更加積極主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在貢獻長板、一體發展中增強「滬蘇同城」效應。要主動對接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率先實現同城化。
02
在哪都是闖
在哪都要直面挑戰
本次交流的幹部,大多數是「80後」「85後」的處級、科級幹部,也是各領域的骨幹。離開熟悉的城市和崗位,來到新的城市走上新的崗位,對於這8名幹部來說意味著什麼?
從上海到蘇州任職的處級幹部謝善鴻、謝興潛,都是70後,也都是江蘇人。
謝善鴻到任蘇州後在部門會議上講話。 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供圖
「過去,我是新上海人;今後,就是新蘇州人了。」謝善鴻在上海金融領域工作20多年,這次離開上海擔任蘇州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任金融辦主任。儘管幹的還是老本行,但從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層幹部到蘇州地方金融監管局一把手,他的角色變了、責任重了。他說,自己倍加珍惜這個舞臺,要加倍努力工作,「學習蘇州、融入蘇州、奉獻蘇州」。
「我要把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參與上海金融改革開放積累的本領和知識,毫無保留地帶到蘇州,複製推廣上海的好經驗、好做法,促進蘇州金融提速換擋,實現高質量發展。」謝善鴻說,過去十多年,他一直參與長三角金融合作交流,參與制定一系列合作交流文件和舉措。今後,他要在新起點上當好橋梁和紐帶。他認為,蘇州要用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藉助上海優勢,積極發展先進位造業;同時,蘇州要更好地發揮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腹地支撐作用,加強兩地資源共享和金融交流合作,助力上海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從而推動長三角建設全球能級最強的城市群。
「我老家是江蘇泰興人,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了21年,上周一剛報到,從此就是蘇州人了!」從上海奉賢區衛健委副主任交流擔任蘇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的謝興潛,來蘇州前心裡忐忑不安,但幾天下來,心裡踏實了——在上海,要闖,要面對挑戰;到蘇州,一樣是闖,一樣要面對挑戰!
「不同於掛職交流,這次我們是交流任職,檔案關係都要過來,現在我是蘇州幹部了。」他認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靠幹部交流來推動體制機制一體化,打通政策對接「最後一公裡」。
正因為此,謝興潛從「我們蘇州人」出發,去思考上海和蘇州同城化的著力點。他說,滬蘇同城化,在醫療衛生健康領域,蘇州正在積極主動對接上海、融入上海,上海也要在醫療資源布局規劃中充分考慮輻射蘇州、服務蘇州,這是上海長三角龍頭城市作用的重要體現。
從蘇州到上海,陳偉傑、張義同樣感慨頗多。
1月7日,陳偉傑到上海交流任職第一天。從相城區副區長到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會展業處副處長,他感到自己這次跨度很大。不過,無論在蘇州,還是到上海,都是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化的參與者。「上海是國際會展之都,在這個崗位上,我能學到很多先進經驗。」陳偉傑給自己定下新的任務,對未來充滿新的期待。
張義在太倉工作照片。 張義 供圖
作為太倉瀏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太倉長江口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義去年剛剛晉升副處職,到上海交流任職後,他擔任上海臨港新片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這裡以市場主體為中心,對表中央要求、對標國家標準,營造更加公平、更加便利、更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剛剛接受局裡分工,分管企業註冊的張義,要從綜合管理的「多能」到適應新崗位要求的「一專」,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昨天正式報到,開了一天會,從中央要求到法律法規、行業準則,信息量很大,收穫特別大。」
1月8日,張義跟自己分管科室的新同事見面,對上海乾部有了初步印象:他們研究問題深,工作標準高,追求精緻精細。他說,自己也能把江蘇幹部低調務實不張揚的特質,把這麼多年工作形成的綜合能力、豐富閱歷帶到上海,「與大家多碰撞,沒準能發生化學反應,為企業準入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不惑之年,獨自到上海從頭開始,張義感受到滿滿的壓力,但把這次交流任職看作「千載難逢好機會」。「臨港片區對我很關心,提供人才公寓,我花一兩千元租了一室一廳,生活穩定了,下面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現在,我就是上海的一名幹部了。」他說。
03
當好紐帶和橋梁
碰撞出「一家人」的更強認同
此次幹部交流任職,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成員青浦區、吳江區一馬當先,展現示範區擔當。
吳江區委書記李銘說,吳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重要組成部分,「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示範區以改革舉措打破制約要素暢流的壁壘,而幹部的流動又是最為重要的要素流動。」他認為,通過幹部的交流任職,吳江能更好利用上海的人才優勢,同時也貢獻長板,讓優秀年輕幹部參與交流任職。兩地幹部交流,在朝夕相處中又能加強溝通,增進彼此「一家人」的認同感。
吳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斌介紹,一體化示範區掛牌以來,示範區三地組織部門始終保持「熱線」聯繫,在黨建、幹部、人才等方面共建一體化制度、共育一體化隊伍、共創一體化平臺。青浦、吳江兩地先行試點開展幹部交流任職工作,交流幹部已於去年11月全部到位。
呂劍就是其中一員。去年11月中旬,他從吳江區桃源鎮鎮長交流擔任青浦區金澤鎮副鎮長人選,分管金澤鎮辦公室、財政所、水務所、河長辦、資產公司等。從江蘇南大門來到上海西大門,將近兩個月時間,呂劍很快融入新的環境,正在推動兩地探索跨界河湖聯合治理體制機制,以雪落漾湖為試點啟動一體招標,後續還將開展一體監測、執法等。
「實地交流任職,代入感和參與感更強,也讓兩地搭建起加強交流、互學互鑑的新橋梁,在工作中碰撞出更多基層治理的活力。」呂劍說,通過金澤鎮這個「小窗口」去理解上海發展的大戰略、大思路、大布局,在每一項具體工作去領會上海發展的先進理念、管用辦法和實現路徑,在幹事創業中學習上海、融入上海,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貢獻。
從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科科長交流任職吳江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金超到吳江已有一個多月時間,每天他都要開車往返於青浦、吳江之間。「如今兩地之間交通越發便捷,不到60公裡的距離,開車一個小時左右,基本不堵車,沿途風景也很好,不由心生自豪與責任感。」
對於新崗位的新要求新任務,金超表示有壓力更有興奮。這段時間,他跑了5個區鎮(街道)市場監管部門,力求儘快熟悉情況。「市場監管涉及面非常廣,如何將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資源整合形成更大合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同時進一步推動示範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資源共享,是我在思考的一個重點問題。」
說起挑戰,張明感受更深。從吳江汾湖高新區招商局副局長到青浦區政務辦黨組成員,他說自己不僅跨省、跨單位,而且跨崗、跨領域,有點不適應,本領恐慌更明顯。工作15年,張明就在一個單位幹一個活,越幹越深,越幹越專。雖說幹招商不是重複性工作,不斷接觸新面孔、新項目、新產業,挑戰性很大,但他意識到自己的思維被框在一個領域,就像困在自己挖的深井中。這樣的「深」和「專」,可能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識,當交流任職的機會到來時,他緊緊抓住,有壓力,但更是躍躍欲試——到上海,在新的崗位上參與一體化示範區工作,對自己是挑戰也是學習成長的機會,一定能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棋盤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推進改革發展,上海不僅頂層設計站位高,而且市區兩級銜接緊密,抓落實的意識和能力特別強。」到青浦區政務辦工作兩個多月,張明分管黨建宣傳、示範區政務一體化,他以學習者的眼光觀察上海,「青浦區會不定期發出工作提示,相關部門承擔的具體工作,進展到什麼程度,有沒有達到時許要求,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逐一點出。這樣的指導很有操作性。抓落實,不能大而化之,必須這樣精準精細!」
青吳兩地之間的這種交流將更加密切。在1月6日的會議上,青浦、吳江籤署《關於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試點開展幹部交流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青浦與吳江之間先行開展幹部交流試點——
在「選準」幹部方面,重點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規劃建設、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重大項目和重要領域;
在「用活」幹部方面,實行「雙向同步,選任交叉」;
在激勵保障幹部方面,協同建立幹部培養激勵、定期協商、關心關愛等保障機制。
青浦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仁輝介紹說,青浦、吳江幹部交流任職試點,聚焦重要領域、重點區域,「分批試點、先易後難」,實行平級交流和「低職高任」或者「高職低任」。兩地組織部門建立定期會商機制,跟蹤了解交流幹部工作及日常表現,有針對性地把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交給交流幹部去完成,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
04
走出培訓班
每個人都是聯網「熱點」
對於此次幹部跨省交流任職,上海蘇州的組織部門更多的是看作重要「破題」,更為長遠的,是希望通過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內幹部交流,以一體化的思路和創新的舉措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幹部人才等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力爭形成可實施有成效、可複製可推廣的幹部培養經驗,進而發揮各地區優勢,凝聚更強大的合力,助力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速度」。
幹部教育培訓是幹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推進一體化發展、建立一體化機制,幹部教育更要先行一步。
此次,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籤署《關於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構建幹部教育培訓共同體的實施意見》,明確一體化示範區構建幹部教育培訓共同體的實施方案,將建立示範區三地輪值形式的領導幹部示範培訓制度,首期領導幹部示範培訓班由吳江區輪值舉辦,今後將每年舉辦一期。
就首期示範培訓班來看,學員既有本次已經在吳江區與青浦區交流任職的幹部,也有示範區三地組織部門精心遴選的區(縣)管領導幹部,人數共46人,為期10天。
而培訓班課程設計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主線,主要涉及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產業招商、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培訓形式有專家授課、現場教學、主題沙龍、分組研討等,幫助示範區三地幹部全面豐富知識儲備、開闊視野格局,加強三地幹部思想交流和思維碰撞,通過互學互鑑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創新成果。
「一體化示範區建設離不開三地攜手合作、一體推進,其中必然就離不開三地幹部的交往交流、協力實幹。」作為一體化示範區領導幹部示範培訓班學員,浙江嘉興市嘉善縣紀委監委幹部室主任張崢認為此次培訓十分必要、有用,將成為示範區幹部交流的新平臺。
「經過這段時間交流學習,我們結下友誼,也將幫助今後工作交流更加順暢、更加深入。」在張崢看來,培訓班每個人將成為分布在示範區內的一個個「熱點」,聯通彼此,輻射周圍,形成一張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網絡。
上海青浦區司法局副局長姚曉平表示,通過這種針對性培訓,能夠破除路徑依賴、思維定勢,以更高站位、更寬眼界,汲取多方智慧和先進理念,拓展一體化視野,提升一體化本領。期待未來長三角幹部交流機制會越來越暢通,並向更多領域和層次拓展。
這期待能否儘快成為現實?許昆林表示,「下一步要在更高層面、更廣領域探索『優質資源共享』『創新機制共推』和『幹部學員共育』,逐步實現幹部教育與長三角發展大局的同頻共振。」
有了這樣一群「引領者」「傳播者」「實踐者」,相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文章將更加精彩。
來源:北京西路瞭望
編輯:孫燕
審核:高仁泉